入乎其里求其法(十二)

(四)万法皆为省,请君自入瓮

松颜客曰:诗有万法,只为省也。或“问而不答”、或“颠倒倒装”、或“引经据典”、或“缩略未竟”、或“回文错综”......从简而言,无非“言此意彼”罢了;再从简言之,无非“留白”也;再从简言之,无非“省”也。而“省”之目的,即是“请君入瓮”。需要说明的是,《松颜诗话》将“双关”拔高到诗之“属性”,前文已作过讨论。故而此处不再言“双关”。

 1、用典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文子·上礼》:“行可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守约,廉可以使分财,作事可法,出言可道,人杰也。”

(2)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史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用典的问题,“误品先缘识字差”讲了很多,在这里深化之。观屈原对“鬼雄”的描述,项羽尚可,但是看到《文子》对于“人杰”的定义,难免让人想起《淮阴侯列传》对项羽的评价“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彊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颇惑于项羽如何“人杰”?然而,看罢《项羽本纪》中楚霸王对乌江亭长的话,其行其智其信其廉,似乎已无可指摘。

以上种种思考,都是在读了李清照诗后,基于她使用的典故而联想的。典故以一当百、以一当千,确实是极其“省”了!尤其是,这些思考是读者自己不由自主参入进去的,是为“入瓮”——人总是自信的,所以就算前人说得再清楚,我们仍然止不住地要作自我发挥,何况对于本身就留了大量思维空间的诗歌呢?我们对自己作出的自我发挥,总会敝帚自珍,所以,好的作品往往是让读者自以为是地参与其中的创作。说白了,这不过是进入了作者预留下的一个“瓮”中。一旦我们把自己的认知与所读的作品粘合在一起,就大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势,再容不得他人贬低这个作品。如是,不觉“入瓮”深矣!

    2. 省略浓缩

例一《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此诗为“省略”手法示例。寻常见“谁”?几度闻“谁”?又逢君“怎么样”?前面两个答案很简单,后面一个也不算太难,可是当你在心里填空完毕时,入瓮矣!

例二《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此诗亦为“省略”法,省略的成分很有逻辑性:“言师采药去”告诉读者,松下问的是“你师父干嘛去了?”。“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告诉读者,贾岛还问了“你师父在哪里采药?”

又入一瓮。

例三《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此诗以“颔联”为名,乃绝佳“浓缩”法。两句十字十名物,却无一个动词连缀。读者读之,往往不约而同先组合划分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然后就开始各入各瓮了:“鸡声”鸣于“茅店”前?后?左?右?......其时“月”圆?缺?升?降?......“人迹”蜿蜒?稀疏?......留(踩)在“板桥”整体?局部?其时“霜”(浓?薄?厚?乱?......其无限“留白”,正所谓无限“瓮”也。

3.比喻拟人

比喻法是常格,愚智皆知。比得有理不难,比得有情有趣不易。有理即是“无省”,有趣方有余地。例见《世说新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此段佳话,给出了比喻的两种境界。以“撒盐”比“白雪纷纷”,实在留白不多,就算留白也是无趣之白(九天之上谁来撒盐?)。而“柳絮风起”,实在是太多联想,常规如“柳絮与雪之轻柔、洁白、飞舞”等等,进而有“身在冬,心在春”之感,令人不觉神往。进而不禁感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西风颂 >>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竟是晚于谢道韫一千多年!

这些瓮,想必连谢道韫也始料不及。

拟人法之示例见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借代:(尤其以特征代整体为最佳)

借代法常有三者:“部分代整体”、“整体代部分”、“特征代整体”。

部分代整体。譬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皆为船之部分,是代指“船只”(船队,水军)。不过,细想起来,船只飞灰,或许樯橹还在,而樯橹烟灭,船只更是不知所踪了!

整体代部分。譬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此处“木”是整体,代指其“树叶”。“无边落木萧萧下”非是滚木檑木之下,而是树叶萧瑟而落下。树叶飘零倘若伴随木石之感,或秋意更浓?

特征代整体。譬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俱是特征,分别指代其整体“枝叶”和“花朵”。“瘦、肥”却是“拟人”。枝叶繁茂花朵凋逝,前人早已写尽,新意不够,留白不多了。“绿红”是特征,较之“花枝”是虚的,言其“瘦”,已是“瘦”至情感深处了。李清照之前,“红绿”亦有入诗,如唐·齐己《寄倪署郎中》“红残绿满海棠枝”。而易安居士此处配以“肥瘦”拟人,高下立分。)

再如杜牧《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许顗《彦周诗话》:“杜牧之作《赤壁》诗······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被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

许顗此论,只因不识“借代”。

纪昀等《四库提要》解释甚明,如下:

“(许顗)讥杜牧《赤壁》诗为不说社稷存亡,惟说二乔,不知大乔乃孙策妇,小乔为周瑜妇,二人入魏,即吴亡可知。此诗人不欲质言,故变其词耳。”

以上种种,非“瓮”乎?

5.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情者,心之所生也;景者,天之所生也,借景抒情,借助“天”抒发“己”也。托物言志亦然。

借景抒情示例:《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此句为“借景抒情”楷模。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其实这里还牵涉了对比烘托的手法)

所谓“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其时其心其行何如?追问起来,唯有“入瓮”方解。

托物言志示例: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作:“千锤万击出深山“或“千鎚万击出深山”;一作:“粉骨碎身全不惜”或“粉骨碎身全不怕”。

 清清白白做人,妇孺皆知。如何写来有趣?于谦依托“石灰”写就。“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君可堪否?试问一“物”尚能“浑不怕”,“人”不如“物”乎?

物理人情之间,最是引人入瓮。

    6.互备

互备者,上下文各言各义,其义不周,合而言之,其义妥全。譬如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

此句须是“秦时明月秦时关”、“汉时明月汉时关”之合言。前人有云“秦时明月所照,汉时设置关卡”等等,此为强解。且问:“战城南死郭北”(《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竟是“城南作战”而“死于郭北”乎?实则“战城南郭北、死城南郭北”,言战况之盛大惨烈也。国人诗歌重情重趣不甚重理,然,“不重理”非“不讲理”,否则,入乎错瓮矣。

7、对比衬托

对比衬托,无非“主次”也,前者无,后者有。

对比示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此词读法,与崔护“人面桃花”一般,皆是在今昔对比中,思考其间之荏苒。

衬托示例: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水再深,不过陪衬,实以汪伦之情为主。至于如何“不及”,请君瓮中自寻。

    8、回文

或有视“回文”为文字游戏者。刘坡公《学诗百法》言:“回文诗反复成章,可以纵横排比,非仅一顺一倒也。然有一字未妥,则句便费解;有一字未谐,则句便失叶。钩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轻之。”余甚同之。想苏伯玉之妻《盘中诗》抑或苏蕙《璇玑图》,只为唤回良人,哪得功夫作游戏?江淹《别赋》“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太史公《报任安书》“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共释“情动于中”之“回”义也。故,除却无聊文人,回文诗确实不能以字面视之。

回文示例:

顶针回文:赏花归去马如飞酒力微醒时已暮(作者不详)。此为七言绝句,五微韵,每句后三字顶针。读为“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读出此诗,人已入瓮。

字字回文(反复体)

宋·钱惟演《春日登大悲阁诗》:“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

此诗以任何一字为开头,每五言一句,都可成诗。

日常回文妙语,如“可以清心”、“不可一日无此君”,环书于杯盖,任意起止读之,均可得回文之趣。

诸如“就句回文”、“通体回文”、“环复回文”等,此不赘述。下面简介回文之千古绝唱——璇玑图:

《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后人称之为璇玑图)。唐武则天《织锦回文记》大致记为“苏惠与窦滔宠姬赵阳台争宠,直至窦滔别离,苏惠悔伤而作《璇玑图》云云”。

璇玑可指北斗,东汉后可指测天仪器,名曰“璇玑图”,其意也深。今《璇玑图》有版本二,一为840字,一为841字(多一“心”字)。后者流传更广。

版本一:

版本二:

此图经武则天着意推广(其时以为只可读出200余首诗),渐为人瞩。明起宗道人读至3752首,其后康万民意犹未尽,撰《璇玑图诗读法》,又读得4206首,总共读出诗7958首,这就是所谓情诗八千的由来。

下面引录一部分康万民《璇玑图诗读法》[c3] :

○自中心“诗兴”起,各项字倒换互旋,八面分读:

诗兴感远殊浮沉,时盛意丽哀遗身,

始终曜观华繁殷,徵流商歌郑南音。

○自初行退一字,每首七言四句,俱逐句退成回文:

智怀德圣虞唐贞,妙显华重荣章臣,

贤惟圣配英皇伦,匹离飘浮江湘津。

○自上横行退一字成句,逐句逐字逆读,俱成回文:

伤惨怀慕增忧心,堂空惟思咏和音,

藏摧悲声发曲秦,商弦激楚流清琴。

今有国外学者在大功率计算机上对《璇玑图》再次破译,竟得中国古诗词39827首!合字数一千余万字。孰料计算机竟也入瓮,《璇玑图》可谓古今第一瓮也。

9、倒置(倒装)

倒装范例,今人必谈老杜《秋兴八首·其八》“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余甚疑之。此句应读作“鹦鹉啄馀香稲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古今赞此句子者无数,溢美之词亦无数。试问,“不还原语序则无非说通”之句式,于诗歌何益?先秦之倒装,彼时即是如此,不以为奇,唐诗如此,如何不奇?愚见,倒装之佳句,首推坡公《汲江煎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此句倒装,不损诗意且添持诗味。盖,按常规理应读为“煎处已翻雪乳脚,泻时忽作松风声”(有三平脚、三仄脚),然不作“语序还原”仍不碍不隔诗意。甚至只要不考虑平仄,“已翻雪乳煎处脚,忽作松风泻时声”;“雪乳煎处已翻脚,松风泻时忽作声”;“煎处雪乳已翻脚,泻时松风忽作声”......直是任君随意畅读,意象轻易翻新。饮茶,喉舌之颠倒间别有味趣,坡公有此倒装佳句赋茶,深谙茶道也。

恍然入瓮。

10、问句

松颜客曰:太深太涩,读者敬而远之;太近太易,读者浅尝即止。诗作如何恰能“省”得“请君入瓮”,知易行难!所谓:三十六计,最终“走为上计”;万法将乏,还是“问为上法”。

问句入诗,最是自由,可起句就问。如七律正宗《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自问自答);李白《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 (问而不答)。

可承句再问。如唐·景云《画松》“画松真似一棵松,且待思量记得无?”;白居易《东城桂三首·其三》“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再有起承一起问的,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可转句再问。如白居易《惜落花赠崔二十四》“漠漠纷纷不奈何,狂风急雨两相和。晚来怅望君知否?枝上稀疏地上多。”;白居易《心问身》“心问身云何泰然,严冬暖被日高眠。放君快活知恩否?不早朝来十一年。”

可合句再问。如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可错综而问。如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更有甚者,索性句句都问。如唐·皇甫冉《问李二司直所居云山》“门外水流何处?天边树绕谁家?山色东西多少?朝朝几度云遮?”

小结:

    其一:问句入诗,国人行之也久。据不完全统计,《诗经》305篇,用问句的达到90篇左右。《唐诗三百首》中的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共130首,有55首使用了问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共78首,有19首使用了问句。

    其二:作品中句句皆问,国人行之亦早也。观屈原《天问》,从头问到尾,触目全是问,倒底问了多少问,郭沫若《屈原研究》说是172问,今仍未定论,仍是疑问。而《天问》凭通篇之问,被赞为“千古万古至奇之作”(清·刘献庭《离骚经讲录》)。

其三:起承转合,合句最难,盖因合句最需出彩。倘以问句为合句,或为最经济划算者。暇时随意心头浮起历代名句名篇,“问句之合句”竟是最多。诸如:“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其二》);“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辞》);“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始信“万法将乏,问为上法!"

又及:古人文不加点,是否问句还得读者自度。譬如李白《把酒问月》,今日标点常是如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此诗题为《把酒问月》,李白又在题下自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连续强调两个“问”字,整诗若只有如上三个问号,不亦诞乎?兹加问号如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如此问问相环,才是谪仙笔下之“把酒问月”吧!此诗情趣,只在问中,只在瓮中。


(0)

相关推荐

  • 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及解题思路提示

    写作手法之十一:借景抒情 1.什么是借景抒情?        答题语言组合思路提示:借景抒情侧重于借助景物来表达情感,也就是在描写的景物中,有明显的情感在流露.即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 ...

  • 入乎其里求其法(二)

    关于词作的表达方式: 词牌名+词题(本意.本题或首句) 1.<更漏子·本意> 清  王夫之 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jiōng.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 ...

  • 入乎其里求其法(十)

    诚如启功先生言,宋后的诗是仿出来的.仿,即是舍志而摹法也,盖诗之本,在于心志(<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今心志所在全是"法",沦于" ...

  • 入乎其里求其法(十四)

    四.常见诗之别体 (一)打油诗 打油诗之来由,尚不清楚.所谓"唐朝有人名'张打油',以其名,名其诗",解"其然"未解"所以然". 清·翟灏& ...

  • 入乎其里求其法(十五)

    余论:檃栝词 檃栝一词,由来久矣.<荀子·性恶>"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淮南子·修务训>云:"木直中绳,揉以为轮,其曲中规,隐括之力.& ...

  • 入乎其里求其法(一)

    为<松颜诗话>教学而做 松颜客 诗情千解本由他,误品先缘识字差. 心想其人如啖蔗,身临其世甚烹茶. 入乎其里求其法,出得其中吟趣斜. 意逆由君无不可,环肥燕瘦比三家. "当名辨物 ...

  • 入乎其里求其法(三)

    二.无韵不成诗(说押韵) 诗歌生于韵,凡不押韵者,愚见均不为诗,纵翻译而来的外国诗歌亦然.今有不押韵之所谓现代诗,非诗也.何故?试问千百年来,诗之别体纷出,"藏头诗"." ...

  • 入乎其里求其法(四)

     2.押韵的意义与作用 (1)保证诗的特征:用声音的范围保证句式的呼应和相对整齐:用音义的联系加强句子的联系而构建有趣. 自<诗经>的重章叠句,我们可以看出,从口头创作开始,古人主要就是靠 ...

  • 入乎其里求其法(五)

    (3)和诗(依韵.用韵.步韵)简说 关于依韵.用韵和次韵(步韵),前人解释颇多,略选如下: 其一:宋·刘邠<中山诗话>: "唐诗赓和,有次韵:先后无易,有依韵:同在一韵,有用韵: ...

  • 入乎其里求其法(六)

    (4)押韵之忌简说 关于押韵之忌,古人要求甚严,愚见诸如"撞韵"."犯韵(挤韵.冒韵)"."哑韵"可略.错押韵部之"出韵(落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