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一块须弥座石件的来龙去脉

探寻一块须弥座石件的来龙去脉

这是一张信息不太明晰的老照片。(图01)

原注是:

FORBIDDEN CITY 1930s Small Photo LARGECART & CARVED FRIEZE Beijing PEKING China

紫禁城 1930年代。小张照片:大车和雕花楣。北京 中国。

“FORBIDDEN CITY”是外国人对大清皇宫“紫禁城”的习惯译名。

“CARVED FRIEZE”从注释看,连洋人也不知这个物件是什么。“FRIEZE”是指建筑外墙两柱之间的“连接体”,它可能是“枋”,也可能是门窗上的“楣”。“CARVED”可译成“刻有图案的”。能被雕刻的材料,可能是“石头”,也可能是“木头”。看照片更像是石质材料。

这样的注释文字对破解照片作用不大:因为照片提供的内容很难和“紫禁城”联系起来,比如地面的“土地”,图右带树的空间和卷棚悬山式配房(山墙上屋檐伸出墙面)都很难在紫禁城内找到相似的地方。

粗看大车上的石件和纹饰可以肯定这是一个整块石料雕刻而成的“须弥座”下半部分。纹饰和构造符合典型清式石须弥座的特征。清式石须弥座规定自下而上包括:圭脚、下枋、下枭、束腰、上枭、上枋六个基本部分,各部分之间有的通过“皮条线”衔接。须弥座的规制有严格的等级标准,大小均按比例缩放。比如高度定为51份,各部位的高度指占总高的多少份,即五十一分之几,例如:圭脚是十,其高度就是10/51、下枋是八,其高度是8/51、皮条线的高度都是1/51。所有部位的高度加起来就是51份。(图02)

大车上的石件包含须弥座束腰以下的四个部分组成(图03。

图01局部)。上枭+上枋的石件不在大车上。

从石件摆放在大车的体量看,该石须弥座的整石部件体积不小,比较少见。

要破解这张照片,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估算出大车上物件的尺寸。

根据物件的尺寸,结合造型,推断出物件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物件的作用推想物件原本摆放的地点。

最后通过史料和现场验证,确认物件的来源和去处或现状。

先从观察原照片入手。

图中表现的是用传统中式大木轮车运送物件,从物件整体和缺损创面分析,该物件应该是“石件”,不是“青铜件”。石件各部位“叠涩”规整,应该是整块石料雕刻成形。

图中的车为“木质四轮大车”,木质大车自重不轻,木车轮和木车轴的承载量有限。中国自古就有“车同轨”的传统,根据运载工具的不同,规定了几种不同车型的“营造尺寸”。该车为四矮轮的结构:宽辋和短辐,厚毂粗轴,主要部位都用铁钉和铁条加固。单车载重量不会超过三千斤。由于运载的须弥座石件超过了单架大车的车载量,所以对运输工具进行了改装:将三部“四轮大车”的“前两轮”卸掉,并把三车斜插叠加在一起,形成三车合一的“六轮大车”,改进后的叠加车将物件的重量分配到“六个轮”上,这种“组合车”的载重量可达六千五至七千斤。

再看车上的石刻雕件,根据一般传统“四轮车”轮径和车轴的长度作参照依据,车上的石件尺寸大约是:长220CM,宽130CM,高80CM,由此计算出石件大约是2.28立方,按青石比重取中间值2.6 吨/立方计算,该石件的重量在六吨左右。由于须弥座是叠涩束腰, 去除这部分体积,大约1.2-1.4立方。乘青石比重2.6 吨/立方, 大约3.120吨-3.640吨, 也就是六千-七千二百斤之间。

由此可以验证出三部叠加共六轮的大车有可能运输这个大石件。

由于运输大车的承重上限与运物重量之间的幅度不大,因此对车行的路况有较高要求:不能崎岖不平,过于颠簸,没有明显的上下坡,否则很容易造成车架的断裂或车部件的损坏。

木车上运载的是“须弥座”部件,缺少“束腰”上面的“上枭”和“上枋”部分。

须弥座分开拼接都是因为体积大不得不分,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上枭+上枋”部分与上面的石狮为一块石料雕琢而成。

根据图01石件的尺寸,上面为“石狮+上枭+上枋”的可能性不大,按此比例制成的石狮太大,几乎要超过故宫太和门前“铜狮”的体积。太和门铜狮的须弥座是由多块石件拼接而成,不能用整块石还是因为体积太大,实际操作有一定困难(图04。图中红箭头为石料接缝处)。

所以图01须弥座上方摆放石狮的可能性不大。

须弥座在清朝的皇家建筑中比较常见,使用的地方也很多,多用于建筑的基座。小型须弥座用于铜石雕铸摆件的基座。(图05)

该须弥座石件刻有常见的图案,如:下枋的宝相花雕花,下枭的仰莲“巴达马”(梵文的译音,相似莲花形)和束腰装饰“椀花结带纹”等纹饰,根据这些常见的纹饰很难确定该须弥座是什么摆件的基座。

如果是摆放“三世佛”,基座太小,如放一尊,多用“八角基座”或“方座”或“圆座”,大型独尊佛像用整块石料作长方形须弥座的比较罕见。

根据大清门和天安门华表旁的石狮结构和设计(图06),可以推断图01的须弥座不可能用于中轴线上的皇家建筑前,包括紫禁城内任何装饰摆件的基座(图07)。城内“敕建”寺庙也都不可能摆放如此“大基座”的石狮(图08)。

由于皇宫内不会起用如此大体积的石狮,那么该基座也不可能用于城内王府和京城东西六部等官府衙门前(图09)。

再看西苑北海永安寺前的石狮基座,也否认该须弥座来自“西苑三海”的可能(图10)。尽管新华门前的石狮可能来自别处(图11),但它是老北京城内体量最大的石狮,其基座也没有那么大的尺寸。

紫禁城内和西苑三海内曾有多对青铜铸造的瑞兽,从资料可见的实物看,都不可能使用类似图01那样体积和结构的石须弥座。

由此联想京城曾有几对“铜狮”,雍和宫内的铜狮下的须弥座虽然和图01的石件尺寸接近,但由两块整石件组成,束腰为上半部,和图01 的结构不同。一些细节如“椀化结节”的设计也不同。雍和宫一对铜狮须弥座结构造型图案基本一致,不存在被替换的可能。(图12)

在北海的阐福寺山门前曾有一对铜狮,狮座也是“须弥座”,结构如法定营作,尺寸和图01相近,明显的差别在束腰转角是“如意金刚柱”,而不是“如意祥云”。(图13)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接近图01的石须弥座,不可能是石狮的基座,有可能是铜铸件的基座。

城里找不到,就到城外找。

清末民初能被外国人在城外捕捉到的镜头多为“三山五园”内,特别是原注标注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更是如此(假设原注标注的拍摄时间是准确的情况下)。

在西山原皇家园林包括原圆明三园,清漪园(颐和园),静明园(玉泉山)和静宜园(香山)及周边古建寺庙遗址的石件遗存中未见如此大尺寸的石狮基座。

会不会是铜狮的基座?

目前已知香山公园东门外的铜狮(图14)和颐和园东宫门外的铜狮(图15)是原址遗物,铜狮的石基座尺寸长宽都小于图01照片中的须弥座。香山的铜狮的须弥座由多块拼接而成,一些部位为“素面”,很容易区分。

颐和园排云门的铜狮(图16)来自圆明园原“大宫门”前(图17-1),从老照片对比,该铜狮移到颐和园后可能换了“须弥座”(图17-2。须弥座的狮右后腿附近有一处断裂。现在石件没有裂痕),改换后的须弥座从图案的布局和设计看,规格要低于东宫门前的铜狮基座。

有网传资料载:圆明园大宫门镀金烧古大铜狮共用34378斤黄铜铸造而成,重达17吨,铜狮高243厘米,宽176厘米,长227厘米,铜狮底座高约80厘米。 我对此资料的准确度持怀疑:今天位于“排云门前铜狮”的表面看不到任何“镀金”的痕迹,只要是清朝的“镀金”工艺,即使经历岁月磨砺,也不可能把镀金层磨得“片甲不留”。另外铜狮的高度加上须弥座,即243 + 80 = 323 厘米。如果实测通高可能达不到这个数字。一只铜狮的重量 17÷2 = 8.5(吨), 按铸造青铜的比重7.5吨/立方,约等于1.13立方的青铜,这个份量的铜用于铸造那个尺寸的实体铜狮可能还差一点,如果是空心铜体,绝不需要那么多的铜。

根据史料记载:排云殿前的铜狮源自圆明园大宫门前,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用以取代乾隆六年(1741年)建立于此的铜麒麟。被替换的铜麒麟移至长春园的宫门前(图18)。

关于长春宫的铜麒麟,根据《颐和园志》记载: 1937年5月31日 决定将圆明园内文渊阁遗址上的太湖石四座,连同二宫门外狻猊一份运至颐和园,安置于仁寿殿前。

这里的“狻猊”是指“铜麒麟”;“一份”不好理解,既可以理解为“一对”,也可以理解为“一只”。

据网传资料:麒麟身长160厘米,高211厘米,连同石须弥座通高326厘米。比资料传的圆明园大宫门的铜狮(今位于颐和园排云门前)通高 243 + 80= 323 厘米,还要高3厘米。由于现场无法用尺子精确测量,用目测比较,铜麒麟要比排云门前的铜狮高不少(包括麒麟的角)。起码铜麒麟座下的“须弥座”比铜狮下的须弥座大一些。排除因瑞兽造型本身有“灵巧”和“壮实”外,“铜麒麟”的规格不输于“铜狮”。如此说来传说中乾隆爷认为铜麒麟不气派,而换用“铜狮”的说法多少有点牵强,并无史料佐证。将“瑞兽麒麟”安放在圆明园大宫门前是乾隆老爹雍正帝的心意:雍正在世时偏爱祥禽瑞兽,更喜麒麟。所以在自己府邸门前设置一对“石麒麟”。乾隆为表孝心,用更大更厚重的“铜麒麟”替换雍正立的“石麒麟”(搬至圆明园“鸿慈永祜-安佑宫”前,后移至北京大学内主教学楼前),无可厚非。再用“铜狮”换掉“铜麒麟”,仅用感官上的威猛与否作解释,理由欠充分。

我认为圆明园大宫门前改用“铜狮”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狮”更能表达乾隆自尊“转轮王在世”、“文殊菩萨化身”的寓意。(图19 )

图01中大车上的须弥座石件会不会是1937年5月31日那次决定的搬运工程:从长春园宫门铜麒麟原址运至颐和园的的石件?

图01 背景是“卷棚式五开间带檐廊中间设踏跺”的建筑,符合今天颐和园东宫门外北配房,即“售票处”的用房。(图20)

从当时搬运的工具和方法,估计从圆明园运来的石件假山都是从东宫门殿北边的旁门进入院内,这样的路径对原有设施破坏最少,也更容易运物到位。(图21)

图01中的须弥座是不是今天“铜麒麟”像下的基座(图22)?

如果看基座南边的现状可能是否定的。(图23)。

如果看须弥座的北面(图24),仅看须弥座各部分的装饰图案是不够的(图25),因为这些图案在当时是有严格的“营造法式”,类似图案的石件很容易见到,必须从局部细节的差异中得以确认。

图01中的须弥座有明显特点:束腰转角有斜面破损,转角不远的上沿有缺口,椀花的第二“花环”上部有明显破损,这都是确认的关键点。在今天仁寿殿前铜麒麟须弥座的北面束腰、偏东的转角和相应位置都能找到图01中的破损。(图26)

由此可以确定图01 大车上的须弥座石件就是原长春园宫门前的铜麒麟的须弥座部件,1937年6月运至颐和园,暂时停放在东宫门北配房前,准备运入院内,永久地安放在仁寿殿前。(图27)

这块须弥座石件就是今天仁寿殿铜麒麟须弥座束腰以下的那块石件。(图28)

(本文借用颐和吴老,荣寿公主等博主照片借此一并感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