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十光:漆画成就了他,他成就了漆画
他被称为“中国漆画之父”。漆画虽然和工艺有关,和手工艺有关,和民间艺术有关,但它却归属于绘画,它有着和一切绘画形式相同的特征。
乔十光的漆画创作,从民间起步到后来的中国漆画之父,他已走过五十多年的历程。可以说“是漆画成就了乔十光,也是乔十光成就了中国的漆画”。
把艺术和生活相结合,
把传统和现代相融合。
我们从四面八方走来,
我们向四面八方走去。
——乔十光
乔十光:生于1937年,著名漆画艺术家,中国现代漆艺的开拓者和漆画创始人之一。河北馆陶人。1961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壁画专业,1964年结业留校任教,现为中央工艺美院教授(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漆画研究会会长。先后在中国、日本、法国、苏联等地举办画展十余次。漆画代表作《泼水节》、《青藏高原》、《北斗》等。
1962年早春,乔十光在雷圭元先生的带领下到福州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漆艺学习 。从对漆性能的认识,工具的运用,髹涂、研磨的基础技法,面对百块漆艺技法样板,其千变万化的技法,诡秘神奇的效果,使乔十光仿佛进入了迷宫,再一次坚定了他投身漆画艺术的决心。
这年夏天,在第二次赴福州学习漆艺的途中,因火车受阻而滞留于杭州,当看到江南的茅舍、竹丛、水田、牧童、鱼塘、帆影,使这个北国的农家子弟感到即亲切又新鲜,一时兴致突起,画下了生平第一幅漆画《鱼米乡》。这是乔十光在学习了一定漆艺技法之后,经过反复酝酿试制的“精品”。
漆画虽然和工艺有关,和手工艺有关,和民间艺术有关,但它却归属于绘画,它有着和一切绘画形式相同的特征。当大多数画家倾其一生精力,把视线转向绘画本身的时候,而于漆画,于乔十光,还要关心漆艺技术所带给他的可能性和整体协和性,光懂漆艺,不懂绘画,成不了漆画家,光懂绘画,不懂漆艺,也做不了漆画家。漆画的两栖特性,从一开始就归结了从业者艺术之路的不平、崎岖。
由于探索漆画多种可能性的愿望,也由于教学的需要,乔十光又相继到扬州去学习刻漆,平磨螺钿,到成都学习雕填,到平遥学习“擦色”,又在北京与师傅合作尝试戗金、雕漆,在山西新绛与师傅合作尝试“云雕”(雕漆的一种)……这些都在他的漆画之路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自此,心与手的结合,灵魂与思想的碰撞,将他的技艺推向成熟,也为他日后艺术的圆臻起到了过渡和铺垫。
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期间,画家余温的心灵,伴随着苏派写实之风一时倒戈的流潮,开始冲撞他灵感的焕然,他颇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民间艺术的素养构成了乔十光漆画的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规定了他的漆画风貌。
但绘画的形式法则和艺术语言是没有国界的,受人主观审美情趣的左右,当时的中国在文化上提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吸纳方式,把一切好的东西,加以糅通,再融进自国的民族。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少把人家扔弃的垃圾捧为至宝的错误行为。
乔十光正是在这样一个左右不定的时代格局下,在努力尊重中国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的基础上,他坚持外化为师,不依靠课堂教学的训练来维系一个画家原来的本质,这也同时是真正的艺术大师所必备的艺术姿态和风格。
他善于收集,素材,练功写生,不限于只画漆画,也同时画油画、国画、素描、速写,因为他懂得写生的要义不仅仅是为了练功和收集创作素材,同时也可以直接创作作品。
不同于一般写生目的,乔十光的写生更注重艺术感受,重视个性表现。尤其试图引进中国传统文学、音乐、书法技巧来丰富自己的绘画。这对任何一位善于掌控全局的艺术家来说,都是促使他迈上更高层次的重要一步,甚至可以说是重要的捷径。
乔十光的漆画是伴着现代性的民族意味的。它源自生活,超越生活,在更高的现代审美层次上又更深地融进了传统和西方的诸多因素和个人主观色彩。不论是生活的回忆,命运的置疑,还是历史的反思,自然的遐想,无不紧扣对人的社会的探索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