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笔记:从市府广场到太湖
梁东方
因为没有去鼋头渚,所以在无锡南边的湖边生态区的游览,一直在蠡湖沿岸。想一睹太湖的浩瀚的念头就始终没有得到满足,骑共享单车偶然住到了距离金匮公园不远的地方。第二天早晨又是很偶然地吃过了地道的本地特产馄饨和小笼之后,按图索骥向着太湖走,过了金匮公园,骑车到了市府广场。
市府广场与其说是广场,不如说是一个湖,是个被雕琢了形状的湖,一个规规矩矩地在市府南边呈现了圆形,然后接着向南,向着太湖方向以湿地方式延伸开去的的湖。
这种格局在任何别的城市都几乎是不好想象的,如此完美地利用自然水域,并且在相当程度上以自然水域为人类建筑的前景延伸,互相衬托,并且形成人与自然一致着的某种转喻。
这种格局让人一下就想到了汉堡。汉堡老市政厅前的广场与阿尔斯塔湖的衔接,虽然没有这么正好正对,而是在一个角度上,但是那湖边的码头和咖啡座也依然成了本地一景。并很自然地引导了游人的视野和游人的脚步,顺理成章地踏入环湖的绿道,一边开启了在广大得多的范围内的城市之旅,一边会赞不绝口,深深迷恋。
巧合的是,无锡市府广场前的这个湖,好像也与汉堡的阿尔斯塔湖分了大湖小湖一样,环绕一圈就遇到了一座大桥,一座古典雕饰繁复的大桥。不同的是,阿尔斯塔湖过了桥是大得多的大湖,而这里是一道弯弯的河水引导前行的湿地。这河边湿地要再过几公里才能到更大的湖,比大阿尔斯塔湖大无数倍的湖,大海一样的湖,太湖。
正是这样城市与自然,建筑与湖泊的宏伟格局吸引着人,沿着湖和湿地之间的无数细节,迤逦而行,穿过芦苇荡中的古镇和书院,穿过森林中的小径,穿过无数的桥和廊,在烈日炎炎中终于抵达了很远很远的太湖。
以人类有限的视角来判断,太湖的浩大只能用海来形容。尽管在午后的强烈阳光下,滞着绿色的小浮萍的负氧状态的湖面上没有海那样的波澜,但是它一眼望不到头的无边无际,和没有任何栈道与岛屿可以依凭,没有船便不能深入一步的辽远广阔,也就只有海来形容才恰如其分了。
沿着高高的湖堤骑行一段,因为路面很窄,阳光很烈,不得不很快作罢。在非人造景观的真实湖水的腥气与无遮无拦的暴热之中,湖泊和平原相交的真实地理风貌让人一下就把刚才在人造景观里洋溢着的甜蜜感放弃掉了。此时此刻面对的,是一个单一的人力很难抵御的湖,是一条凭着一时的勇气也走不了多远的曲曲折折的环湖路。
不过脱离开风景区,脱离开被规划和建设过的湿地与绿地,置身到原始的太湖湖岸上,看到了真实的太湖,这和没有最终抵达,没有最终看到,还是迥然不同的。
我们固然需要完美的安全的无害的甜蜜的人工绿地和改造过的湖泊湖岸来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休憩场景,但是太湖这样真实的地理意义上的湖泊,被置于剧烈的阳光和浩瀚的风中的湖泊,才是我们生活的最真实的大背景。在这样的大背景前的遥望,不单纯是赏心悦目的看看风景,更是对于我们方向感和地理定位与人生归属的一种宏观确认。这样的宏观确认因为带着丰富的直观界定,带着只属于我们自己的,在奔向它的旅程中的具体感受,而让宏大的地理风貌有了属于自己的切入角度,有了属于自己生命的联系。
我们对于一个地方的风景的欣赏,其实在骨子里还有这种属于个人的地理联系的建立的过程。这个联系一旦建立起来了,我们在大地上,在山水的疆域里,在这个适宜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上的定位,就有了依托,就有了既是地理的同时也更是哲学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