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安全:5.31最真实的地震应变演练
2016年年5月31日,下午1点23分
台湾东北部海域发生规模7.2的地震
地震深度271.3公里
不知道各位当时正在做甚么呢?
而这个世界上总是有这么一些巧合
那个时候我正好在支持北市某间国小消防倡导活动
地震来临时,我正拿着麦克风站在讲台上讲得口沫横飞、血流成河(?)
忽然间感觉地板一阵晃动
我立马丢下麦克风,在全体五年级的老师及学生面前
钻到讲台旁的桌子底下抓稳躲好
而同学们则是在一阵混乱及嘻笑声当中原地观望
直到在场的老师大声提醒( 大声命令)之下
才开始陆陆续续的进行躲避
莫约10秒后,地震停止
此时校方开始进行广播要求全校师生到操场集合
也就是此时,让我有幸全程参与了一次最真实的地震应变
先说说我观察到的优点:
1.应变流程流畅
整体而言,看得出来学校方有一套完整的规范与脉络。疏散、清点、检查、回报的动作很流畅,看得出来下过一番功夫与时间进行演练。但是这一点也同时可以是有隐忧的缺点。因为这次地震并没有造成任何伤害,所以真实应变跟写好剧本的演练几乎没甚么落差,在既定流程相当孰悉的状况下,很可能代表着突发状况应变能力的低落。
2.人员下落清楚,掌握度足够
事实上,这次校方的疏散清点并非没有遇到突发状况,就是清点到最后发现足足少了两个班级,而校方很快速的就掌握到了失踪班级的下落,并且很迅速的让这两个班级就位进行清点。可以看出校方对于各班的行动下落掌握度是足够的,在回报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各班级对于今日缺席的学生人数及姓名是了如指掌的。至于这两班可能失踪的原因是该班当时在视听教室上课,处于广播无法传达到的区域。(但是消防紧急广播可以,因此事后我向校方建议,未来都以紧急广播作为传达讯息的途径)
3.有进行建筑物检查
校方是在确实进行了建筑物的清查确认后才让学生回到教室,这一点我觉得值得大力称赞,相当不容易,尤其在今天下午艳阳高照,气温高达30度以上的天气,能进行这样的确认与坚持,真的很让人感到欣慰。同时我也和校方负责检查的人员沟通,得知学校是如何进行建筑物的确认。首先学校是把这项工作指派给总务处(Anyway~这一点我没意见,因为建筑结构的确认本来就有很高的专业,在有限人力及资源的情形下,这样的安排我认为可以接受),由总务处人员针对每一间校舍进行外观的检查,接着是到校舍的走廊及教室内目视检查,检查重点是梁、柱、天花板及外墙磁砖。此外,校方表示学校多年来已经陆续进行了多次结构补强工程,尚未补强的校舍也会是检查重点。最后,提醒各班导师,在回到教室的过程中再次检查自己班级的教室状况。(这一点我比较有疑虑...)
不免要提一下可以更加改进的地方:
1.警觉性不够
就如同前面所说的,当我丢下麦克风独自避难时(还真的是独自喔...),现场状况呈现一种极度的混乱与蛮不在乎。在嬉闹和玩笑中大家至少浪费了5秒钟宝贵的时间,这样的状况不只发生在学生身上,也同样发生在老师身上,第一时间完全没有人进行掩蔽,即使「趴下、掩蔽、抓牢」这个口诀讲得琅琅上口,但是就是没有人实际的去操作
2.许多人置身事外
回到前面的状况,当老师大声指示学生们进行掩蔽时,老师是否有跟着一起进行?不只是掩蔽,各种应变作为都是如此,这不是学校功课,而是每一个人生死攸关的重要反应,岂能有人置身事外。在疏散过程中当老师大声指正学生没有保护头部时,老师是否有进行相同的动作?集合清点人数的对象应该是全校师生,而不应该只针对学生,工友呢?行政人员呢?专科教师呢?甚至是校园警卫呢?还是只有带班级的班导因为有「看管班级」的义务,而有参与集合?这样是不对的。
↑一开始进行疏散时,学生并没有做出保护头部的动作↑
↑后来老师指示学生抱头保护头部,学生照做唯独老师没做↑
↑姑且不论头顶书包的作法是错误的,在学生需要保护头部的环境中,老师也一定不能避免。不!!!应该是任何人都不能避免↑
3.疏散过程混乱以及保护措施不对
前面的照片我们看到许多学生头顶书包,保护头部的概念是对的,但是保护的方法错了,在疏散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遭遇余震,当余震来临时人的重心会不稳,双手抱书包的动作会让人更加无法平衡,很可能在此时跌倒,如果将双手放掉稳住身体,又会让头部有被掉落物砸伤的机会,因此正确的保护头部的方法应该是使用安全头盔或是防震头套。此外,疏散是为了避免建筑物在主震来临时已经受损,因此耐不住余震的侵袭而做的减灾措施,所以疏散的过程中原则上应该是没有地震的平稳状态,此时没有必要赶时间争先恐后的往外挤,这样的动作反而会造成无谓的受伤。
综合以上的优缺点
我认为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在于防灾没有融入生活中
我们可以发现我观察到的优点几乎是关于「校方」制度与流程
也可以发现到我观察到的缺点几乎是关于「个人」心态与行为
所以整体呈现出一种「学校做学校的,我走我的」不搭调与不和谐
也因为这样的格格不入
使得许多正确的应变反而显得突兀
也反应出「个人」和「校方」都还没有把防灾化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以上是今天一次难得经验的观察与心得
我想台湾的防灾教育还有很大的一段路要走
但是也没必要太过悲观
虽然幅度可能没那么明显
但是的确有一点一滴的在进步中
Keepgoing~~
德国保险商实验室(V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