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通吗?这是被体内的4种垃圾堵住了....

瘀就是体内的垃圾,人人都有、时刻产生,这次祛除了,用不了多久还是会自己产生,没什么大不了。殊不知,水滴石穿、聚沙成塔,多处瘀堵,是会酿成悲剧的。

因为瘀最大的危害就是——会引发癌症!在这个谈癌色变的年代,所有的人都对癌战战兢兢,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逝去和触目惊心的数据调查,让我们不得不对癌症心存恐惧!

人体就像一个城市,经络就是这个城市四通八达的道路,而“气血”就像各条道路上的车。如果道路出现拥堵,那车就无法运行,如果不加以治理,这条路就成了“死路”。

如果多个地方出现拥堵,那整个城市的交通就可能瘫痪。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人体,就是某部位出现肿块,严重的就是肿瘤。而导致肿瘤的罪魁祸首就是“瘀”!

如果体内存有气滞、血瘀、痰凝、湿聚等一系列瘀堵,会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浊邪积聚,进而变生出一种强烈致病物质,渐渐积累就会变成癌。

而癌症产生后,反过来又会危害脏腑功能,影响气血运行,水津布散,使脉络进一步瘀阻,水湿凝聚,从而产生新的瘀滞痰湿!

这样癌毒和瘀、滞、痰、湿等病因互为孳生,形成癌症特有的复杂性和危害性,癌症如果到了晚期,人就再也无力回天了。

气血第一种“瘀”——黏滞重浊的痰湿

中医上把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主要存于肺部,是肺和支气管分泌的黏液,也就是平常咳嗽吐出的痰涎,被称为“外痰”。

而这里说的痰湿,指的是“无形之痰”。它存在于人体的各个组织、脏器、血液之内,是我们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

痰湿是因为身体里的水液停滞,而导致痰和湿凝聚在一起,它有黏滞、重浊等特点。当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就容易形成痰湿。

痰湿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气郁生痰”、“脾虚生痰”!若肺失宣降,会液聚生痰;若脾不健运,会湿聚成痰;若肾虚不能制水,会水泛为痰。

这三脏中,脾的功能最重要。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我们吃的饮食物必须经脾的运化,营养物质才能被运送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如果脾运健旺,脏腑就会气血充和;若脾运失健,营养物质不能运送到周身,代谢产物排不出去,就会形成痰湿。

体内痰湿过盛,就容易患冠心病、中风、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痰湿还会造成血瘀,那么痰湿和瘀血一结合,就会产生肿块,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演变成肿瘤,危害生命。

气血第二种“瘀”——凝黑失氧的瘀血

在《说文》中对“瘀”字的解释是“积血也”。《急救篇》中为“瘀,积血之病也”。中医认为“瘀”就是瘀血!

这里我们把瘀的范围扩大了,只要瘀堵在体内的物质,我们都称之为瘀。而无论是痰湿、湿热,或者是浊气,瘀堵的最后结果一定是产生瘀血。

《灵枢-脉度篇》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如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灌脏腑,外濡腠理。”

血液则起着滋濡脏腑组织的作用。血液循行在我们身体的脉络之中,在气的推动下,循环无端地滋润着五脏六腑、皮肉筋骨,给我们的身体提供营养。

气血第三种“瘀”——浓浊厚重的浊气

浊气,顾名思义,就是体内浓浊、厚重的废气。人以五谷杂粮为食,而肚子内浊气是五谷生化所产生的,所以每个人体内都有浊气。

特别是现在物质生活改善了,人们的食物种类非常丰富,我们的肠胃无力运化掉这么多的食物,多余的营养被当作残渣腐化酵解就会产生浊气。

浊气中饱含各种毒素,这种浊气如果不能排出体外,就会溶入血液,进入肝、肾脏,产生疾病,或者是停留在身体各处,给气血循环造成瘀堵。

除了食物中的浊气之外,我们的不良情绪也会转化为有形的浊气,比如说恐惧、悲伤、忧愁、愤怒等等。

浊气从根源上来讲是由情志诱发而起的,不良的情绪虽然看似无形,但最后都会变成有形的浊气来伤害你。

有人爱生闷气,而怒伤肝,气如果不发泄出来,就会停滞在脏腑,形成浊气。浊气不仅在肝里存着,还会蔓延到肠胃中、血管里,导致血液流动缓慢,瘀血就形成了。

浊气在身体里就像一个大坑,循经之穴循环到那里,就停滞住了,结果成为了瘀血。有的人说通就是通瘀血,把瘀血祛除了就通了!

实际上,瘀血祛除了,浊气不除,等于大坑还在原处,这批瘀血清除了,新的血液流过来,还会形成新的瘀血。

如果气滞血瘀越来越严重,在体内郁结成块,就会变成肿瘤。因此,只有把体内的浊气给排出来,没有淤堵血液的东西,身体循环就顺畅了!

气血第四种“瘀”——潮腻的湿热

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空气潮湿、环境潮湿,会侵犯人体而致病。内湿是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对水在体内流动失控而导致津液停聚形成内湿。

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东西,我们喝的水,经过脾胃的运化,肺的肃降,上下循环,水的精华便滋润了整个身体。多余的水分会下输到膀胱,经过膀胱排泄出体外。

如果水上下循环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人体内有多余的水分排不出去,就会停留在身体的某处,产生湿。

所谓热,是因为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者是因为体内的湿无法祛除而化成热,因此,湿与热经常是相生相伴的。

对于体内的湿热,只要平时注意调理,是可以得到很大改善的。而拔火罐是一个祛除湿热的好方法,火罐的温热效应会让体内的湿和热很快地由皮肤透发出来。

在背上有个背腧穴,它和我们体内的五脏六腑都是相对应的,在背腧穴拔罐可以把体内的湿热给吸出来,达到祛风除湿,清热泻火,行气通络的功效。

还有针灸也是能祛湿的,中医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能够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疏风解表、清热利湿、健脾养胃、调节五脏六腑等作用,帮助身体保持健康状态。

穴位选择:

中脘穴:属于“任脉穴”,有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作用。还可祛除眼袋、美容养颜、延缓衰老。

足三里:归属足阳明胃经,是胃腑疾病和人体强壮要穴。有培元固本,行气活血,补虚益损,补中益气,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三阴交: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具有健脾补血、调肝补肾、调理经带的作用。是女性的不老穴,可防治一切妇科疾病。

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是脾脏的背俞穴,具有利湿升清、健脾和胃、益气壮阳的作用。经常刺激此穴,可增强脾脏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太白穴:属脾经上的原穴,也是补脾大穴。具有有扶脾土、和中焦、调气机、助运化等作用。可治疗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

曲池穴:是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的地方,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经常针灸可以清利湿热,调理大肠气血,对“湿热”引起的荨麻疹、急性胃肠炎效果很好。

丰隆穴:足阳明胃经络穴,对脾胃两大脏腑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是除湿祛痰的主要穴位,并有调和胃气、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