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20年,三峡大坝底下到底藏了什么?说出来吓一跳,你别不信

水镜晓先生

关注
2021-08-31 22:05

图为三峡大坝

作为中国境内最伟大工程之一的三峡工程,目前蓄水已经超过20年,其水深深度甚至达到上百米,这不禁令人好奇,三峡大坝的水底下到底藏了什么?说出来可能吓你一跳,你别不信,看看专家咋说的,对此专家表示,由于大坝的建成,让库区水深大幅度增加,同时流速减慢,这非常适合大型鱼类的栖息,所以三峡大坝水底下,很可能生活着大量体型巨大的鱼类,正好比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后,千岛湖直接成为大型鱼类的天堂。

图为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蓄水之后,在坝体上部形成了一个绵延600余公里的超大型人工湖,而全高180余米的坝体,也保证了这个人工湖具有足够的深度,能够让某些鱼类的体型长到非常大的程度,目前,已经有渔民捕捉到重达250斤的青鱼,还有渔民钓到身长2米,重达120斤的鳇鱼,而长江流域特有的珍稀鱼类中华鲟,成年之后一般可以长到300斤重,而目前发现的体型最大的中华鲟,体重足有1300斤之多。

由于在三峡大坝建成之前,长江水流过于湍急,水面狭窄,这里实际上是不太适合大鱼生存的,蓄水之后,人工湖的水流更加平静,大坝将河流上游携带的养分全部截留下来,水深也更适合大型鱼类生存,在三峡大坝建成时,在上游的人工湖中就投放了上万条鱼,由于长江的10年休渔期尚未结束,我们至今还不知道,这些鱼在三峡水库中,到底长大了多少,不过,三峡足够巨大的水深,和足够广阔的湖面,养育出的大鱼,应该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图为在上游放生中华鲟

至于三峡阻碍鱼类洄游,导致20余种长江独有的洄游鱼类濒临灭绝的问题,在大坝设计之初,其实已经有所考虑,但是即使三峡解决了鱼类洄游的问题,下游的葛洲坝水利工程建设更早,而葛洲坝工程在建设之初,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水坝对于生态的影响,也就没有为鱼类的洄游预留通道,等到发现问题时,为时已晚,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已经遭到了不可逆的破坏,现在进行的人工培育和上游放生等补救措施,总算恢复了一定的长江生态。

不过,为了保证鱼类不会被阻拦在三峡大坝之下,三峡工程在建设当中,还是专门设置了许多方便鱼类迁徙的设施的,由于坝体的高度实在太高,就算建设了鱼梯,单凭鱼类的体力,可能还是难以跨越180米的高度落差,三峡大坝为此专门修建了升鱼机,将鱼群引诱到特制的水箱当中,通过电梯将鱼“搬运”到上游,同时,三峡大坝的船闸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让鱼一级一级的“爬”过大坝,再加上一系列其他的保护措施,洄游鱼类的生存危机已经得到了缓解。

图为水坝鱼道

虽然由于发展起步较晚,对大型水库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没有足够多的认识,相比西方国家,中国在长江上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确实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一些冲击,但是当认识到问题之后,中国采取的补救措施都是卓有成效的,而且之后新建的水利工程,无一例外都考虑到了鱼类洄游的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