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背 千家村的人文风貌

田背村位于上杭城之南,距城约五十华里,离中都市场(中都镇政府所在地)三华里,东和由安、饶坊,南与罗溪、蛟腾,西接武平太山,北连陈和村,方圆近十五平方公里。发源于武地苋塘的一条大溪,汇聚左八右六小溪穿村而过,直流到水口后注入汀江,四面山不高郁郁葱葱,一派生机。从村头至村尾建有十座石拱桥和水泥平板桥,县道从村中经过,水泥机耕道及村部直通长庵水泥路也于2005年通车,人们往来交通极为方便。省文物保护单位云霄阁几经修缮,古色古香、雄伟壮观,还有宏文馆、关帝庙、十郎公祠、海公祠、清公祠等群众筹资维修后也焕然一新。在水口参天古树下建有娱乐场,云霄阁风景更加优美,真是“娱乐场开兴倍加,云霄阁下笑声哗。长堤绿树荫浓处,信有村翁醉酒家。”码头街在村中央村委会所在地,历来是人们娱乐集会的地方,副食、服务各行业商店林立,是村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图为田背村部  刘增荣摄影)

我始祖刘十郎、十一郎兄弟自元延祐二年(1315年)从江西瑞金一路跋涉卜居田背以来披荆斩棘建家立业。田背名字的来由有其美好的传说,始祖兄弟原择离田背数百公尺之旧寨背(今名),因耕作遂到现码头街地方,带有鸡鸭牲畜,一日要回家时,不见了一只大母鸡,经数天寻找仍不见。当时杂草丛生,野兽出没,认为没有可找了,数十天后,见母鸡带了一群仔鸡在此觅食,兄弟认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遂商量搬迁到现在的田背。先前谓之旧寨背来此耕田遂命名之田背,亦有传说先人由瑞金塘背迁来,到新地方开基取名不能离开塘或背二字之一字,所以取名为田背或两者兼之。后兄弟以码头街为界,为兄的码头街以上称上屋乡,为弟的码头街以下称为下屋乡,各成家立业,和睦相处,人丁蕃衍,欣欣向荣。

田背原是多姓聚居的大村庄,有傅、朱、丘、白、许、马、张、何、罗等十数姓,清嘉庆末(1820年)朱姓还有30多户100多人建有祠堂,张姓也有十数户(从古坊2004年新编张氏族谱考证,现迁下都的就是由田背徙去的),刘姓十四代起,此时全村人口大发展,如十一郎十四代裔孟昭有三子三十二孙,十五代衡庵有六子十个孙三十二个曾孙、八十个玄孙、一百零三个来孙。清光绪二年(1876年)刘姓几达千户约4000余人,当时有人提出可命名千家村,因意见不统一,有人认为还不足千家,不能称千家村,后日趋下降,朱姓仅有一户,傅姓十数户,其他姓氏全部迁走,1921年止统计单刘姓外迁的有:江西148户、广东55户、四川30户、湖南21户、湖北12户、台湾3户、其他地方62户,合计329户。由此看人口疏密、环境优劣是人口发展关键,人口纷纷迁徙也是人口发展及生活环境变化的必然规律。

邑南田背有名乡,甲近中都著上杭。

挂壁紫衣豪富享,楼开黄榜焕文章。

大夫第对云峰寨,都督门临水鸭塘。

太乙藜光天祿阁,明经惟爱读书堂。

从这首诗看出田背是尊师重教,文风蔚起,人才辈出的地方。科举时代办学成风,据刘氏族谱载:十郎公12世上慧公在穆畲、14世洪成公在石鼓坑、十一郎公10世芦山公在芦竹斋、14世奋生公在尚山、孟昭公在谦益楼等都办有私塾。废除科举后,办学渐趋集中有龙岗学校、柳斋学校,亦还有分散的私塾,庵脚里有私塾,坑子尾有“兰芳书屋”,土楼有“耕经别馆”,鸭塘下有私塾,后又创建“培文学校”。1938年以公尝、文会、捐监筹建“田背学校”,由培文学校迁转田背学校上课,从此,为本村培育和不断输送初小毕业生到中都中心小学学习,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加。在1976年至1979年增设初中班两届毕业生75人,入学率突飞猛进,其中女生占入学总人数的51.6%,庵脚里增设有分班,全校最多时达300多人。

民国14年(1925年)本村刘开先从福州甲种蚕业学校毕业归来后,在家乡集资办了一所初具规模的小学,取名“毓英学校”(校址在宏文馆),自任校长,聘教师多人,学生有三个班,70多人,1927年转办职业中学,课程设有国文、数学、蚕桑纺织、历史、地理等科,并引进蚕种桑苗,沿溪种植有桑树,购置了二架木制纺织机,教学生养蚕取茧,纺纱织布,边学边实践,学校规模及教学设施亦日臻完善,1929年红军进村,成立村苏维埃政府,其后,红军走后,国民党乡公所以刘开先参加红军暴动罪名,封闭停办。

(图为田背宏文馆  刘振春摄影)

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翻身后的农民迫切要求学习文化知识,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关怀下办起了农民识字班,后办起了常年民校,土改时留有民校经费田,统一安排耕作,统一使用经费,解决了民校的灯火照明,学员的学习用品,还给学员统一购买帽子和斗笠,制作胸章,鼓舞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增强集体观念和荣誉感,学员发展到120多人,有教师10数人。

在不同时期举办扫盲班,农业技术培训班,参加对象20—30岁左右青壮年,学习农用数学、水稻病虫害、作物生理、实用化学等课程,采取农忙停课,农闲坚持学的办法,为本村培训了大批农业骨干,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知识技术的推广。

田背历来有尊师重教的好传统,因此人才荟萃,据刘氏族谱不完全统计,明嘉靖至清光绪乙巳(1905年)举人12人(全县381人),其中文举人7人(全县219人),武举人5人(全县162人),副举人4人,翰学1人,贡士17人,附学贡生14人,贡生20人,庠生、增生、诸生199人,武庠生19人,国学432人,明嘉靖至清末府宦(即今专员以上)4人,知县、县州(即今县团级)10人,教谕、府纪善县丞三尹、国子监、训导(即今正局级)26人(其中武职10人),其他(即今副局级以下)132人,民国政府明知事(即今县长)1人,乡长、连长及其他25人,建国后,1960年前参加工作有44人,1966年上半年止大学生7人,中专生15人,高中生3人,推荐读大学2人,小学高级教师2人,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5人,会计师2人,讲师1人,外科副主任医师1人,助理讲师2人,经济员1人,太阳能硕士研究生1人,煤科院研究生1人,中学二级教师2人,小学一级教师3人(以上90年统计)。

田背在各个时期对教育事业都十分重视,建国前有儒资尝,收入稻谷叫儒资谷,是用于学堂及给考上秀才举人的资助奖励。民国时期初中毕业生每年可享受1000斤至1500斤稻谷,还有文会用捐款339.8两,购田19处52.8秤,年可收谷约合4000斤,后又扩大参捐,民国初期还创办清平社,其收入稻谷也是奖励读书人,还有各房支脉及家庭亦有专门为读书人资尝等。建国后,为促进学校教学质量,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村委会从1985年开始每年教师节召开茶话会并发给纪念品等,给历届小学升初中学生每人奖金笔一支,村委还决定在村办企业利润中提取10%作奖教奖学金,学生、老师在学区能得奖的村委照样奖励。1989年在全村总农户中每人捐12斤稻谷,1990年、1991年每人再捐3斤,约四万余斤作建校之用,使学生有好的学习环境,老师也能安心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田背村在尊师重教优良风气的长期熏陶,民风淳朴,好人好事在历代中层出不穷,有为官清廉的刘烶(1549—1609),有弃名尽孝的刘鉴(1617—   ),有刘惟质之善举(1593—1677),刘孟昭孝行(1578—1652),刘双溪让产(1518—1599),更有刘志盛之政绩(1637—1714),衡庵立志致富,巾帼须眉等,近代有神童刘则汤及刘开先办学,有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刘振球将军,有医德卓著、救死扶伤的增昌、昭荣等等,不胜枚举。

如刘惟质为人慈孝,仗义疏财,乐善好施,为使村人和睦相处,息事宁人,善为排难解纷,民风益善,遇村人有难,不吝资助,为激励后人勤学进取捐己田为儒资,到郡、省试者必资路费,倡建祖祠,修路筑亭、建桥渡。清康熙丁未夏(1667年)自捐上田十秤在水口筑横堤栽植树木为一村屏障,又订乡规民约严禁砍伐,身体力行,现仍绿树成荫,对保护山林,美化村容村貌起到良好作用。为穷困无力交缴地丁银(即出生人口的人头税)者,从自己收入租息中统一缴交,避免了当时溺婴不良现象。顺治甲申年春(1644年)知县文国侦察其德旌匾曰:“虞庠嘉宾”,康熙丙午夏(1666年)知县封珂旌匾曰:“孝友可风”,康熙壬子(1672年)知县朱庭灿感其德旌匾曰:“一乡善士”受多次褒扬,村里亦在关帝庙左侧建有“报功祠”挂匾为之纪念。

如刘志盛,讳臣,号舜五,胸怀大志,智勇绝伦,以平云南,兵部议叙功加十八级即授都督同知,奉旨特简浙江都察院中军都督府,兼管左营事及盐运司事,食一品祿。在两浙任职时奉公廉洁,勤政爱民,政绩卓著,崇祀浙江名宦祠及本县乡贤祠,两浙兵民以公为官13年之善政,美德著有十则公颂:

一、笃励亷腢,持平决问,文到即办;

二、钱谷刑名,无受人托,鞠躬尽职;

三、给散钱粮,并无侵蚀,抽扣无弊;

四、伍中弱疾,婚嫁丧葬,资助费用;

五、课会寒儒,收录英才,丕振文风;

六、研制药方,民间时疾瘟疫,一服即愈,活人无算;

七、时歉不收,捐俸买米,煮粥赈饥;

八、买民间物,时价平买,商贾悦服;

九、朔望斋沐,虔诚祷颂,国泰民安;

十、鳏寡孤独,异乡孤客,不使失所。

如刘衡庵,字子任,为人孝善,性倜傥,早年父华生病故于湖北汉口客邸,时公年仅十五,闻讣痛不欲生,赤脚行数千里,历尽艰辛,乞贷亲族扶柩归葬。后家贫,生活艰苦,常到峰市挑盐到中都,赚脚力糊口,日暮即顺道到苏姑坑岳家住宿,习以为常。一日偶听舅母议论称其穷鬼姑丈,遂立志致富,外出经商,时已年近不惑,席父业贾于秦楚,善计然术,获巨资成为杭南首富。后仗义疏财,乐善好施,捐巨款建永济石拱桥,创文会及桥路会,使后人为学致仕有资助,三次发谷赈济饥民,捐资修筑张滩至鹅颈里石砌路长达20华里,由玄孙捐款一千两修省贡院,旨旌“乐善好施”建石牌坊于井湖亭畔(现保存完好)。

公享年九十一岁,年高福大,五世其昌,有子六人,孙十人,曾孙三十二人,玄孙八十人,来孙一百零三人,诰赠“五代同堂”。

又如十五世朝翰妻熊氏立遗嘱析产时不忘励后立学,近五分之一田产立为儒资田,以解攻读者后顾之忧。十六世绳曾有儒田69亩,自立业又创儒田54亩,将所有租息奖励读书人或捐资建县培英堂、百获堂、时雨堂等。晨必早起,观谁勤奋,早起炊烟,勤者懒者求贷不同对待,常导之以理,促人奋发向上,勤奋、苦学、助人为乐、报本感恩在村民中发扬光大。

路见不平鼎力相助,锄奸扶弱保护人民者如刘淮公,在明宣德年间(1426—1435)中都义合寺恶僧恃武霸占奸淫妇女,胡作非为,民众皆恨之入骨,诸姓共议以破之,诸姓分寺产业,淮公平僧贼有功,分得寺侧山地一块,后葬五世考妣与六世继宗,呼称黄龙出洞,淮公所用兵器原存淮公祠,后于1952年散失。

对于历代好人好事,本文不能一一详述,谨记数例,为官清正,政绩卓著者,尊老敬爱对父母尽孝者,多行善事不吝助人修路造桥方便行人者,激励后学资助学子完成学业慷慨解囊者,最为特色的都体现了重教好文蔚然成风,成绩显著者或建祠永祀或写入族谱或者著书传世为后人楷模,历代多有诗集,如刘清“返杜楼集”、冠唐的“一抔集”,还有“新风雅集”、 “田南唱和集”、“子岳诗抄”、“传华诗抄”、“苏田诗歌集”,还有个人诗集,可惜散失颇多,不能尽览其芳姿。全省第一本村级志书《田背村志》的出版记载了从公元1315年开始,经元、明、清三个朝代及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近七百年历史,由于诸多因素,虽无法全面详细的记载,但也可以从中看出田背村人文历史概貌。田背村志的出版,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迪,懂得悠久的村史,知道祖宗上代创业之艰辛,才能懂得村里个人和集体变化和进步都是来之不易,在不断摸索改造自然,改造人类的客观规律过程中少走弯路,有所前进。

在历史长河中,地处福建最边远山区的田背,旧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只能靠种田维持生计,粮食产量每亩只有300斤左右,但是人口却不断增加,由此人们认识到发展生产组织经济来源的重要性。期间,田背人充分利用当地杂木、铁砂资源,在长庵办起铸锅厂,时间长达30余年,成立田背樟油公司,煎制樟油三万余斤,公司还印发一、二、五角及一、二、五分辅币找零,并在中都市场和庐丰市场流通使用,名噪一时,收入可观,亦解决了抗日战争时期煤油奇缺问题,粉干加工也是田背特色产业,既解决养猪饲料又增加了可观的收入,并逐步扩大,加工鞭炮、缝衣、泥木工、石工、豆腐加工等等。建国后,除铸锅厂外,其他或发展或保留现状,还建立动工加工厂(后有电力加工)、砖瓦厂、鱼苗养殖场等,粮食也从1959年的68万多斤到1990年达到2016200斤,亩产超千斤,耕牛215头(88年),养猪1186头(88年当时还没有规模化养猪场),羊270头(78年),松脂1987年交售81万多斤,养鱼7000斤以上,鱼苗场四大家鱼苗的繁殖在1970年已孵化成功,特别是鳕鱼的繁殖成功震动全地区,当时龙岩地区所属各县都搞过鳕鱼繁殖,仅本村鱼苗场首次获得成功,鱼苗还远销武平、连城、长汀、龙岩、永定及广东的蕉岭、梅县等地,声誉极高,收入可观。烤烟于1961年开始种植逐年扩大,种植面积最多时达近500亩,油菜、黄豆、花生、食用菌、香菇、西瓜、红蔴、玫瑰茄等都有种植。食用菌如香菇、云耳、茯苓、蘑菇、竹荪等菌种一年出售近万瓶。1966年办砖厂以来至83年个人也办了多个砖瓦厂,为后来砖混结构建房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过七年建设的吉布电站于1971年送电,千家万户一片光明,家用电器从此日益增多,人们用电器代替了以往用土法砻谷舂米等人工操作,各项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文化生活市场如广播、电视、电影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人们生活也日益改善,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电磁炉、电饭煲、摩托车、大、小汽车也随之普及,文体娱乐、医疗、饮水、住房等等都大大改观,农业剩余劳力外出务工,田背商业兴旺。在1982年前建房为遮风挡雨僅栖身而已,现在建房如别墅一样,宽敞、明亮、美观、舒适,还在房前屋后种木栽花,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改革开放40年来,免除了有史以来的农业税,医疗有保险,免除了学费等等,国家对农民实施了许多优惠政策,不致因病或孩子读书升学而返贫,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展,市场机制日益健全,田背人民在继承崇文重教,乐于奉献等优良传统的同时,以博大的胸怀展望明天,奋发进取,为奔向小康,建设美好繁荣和谐的新田背而努力。

(图为田背溪  刘耀丰拍摄)

(0)

相关推荐

  • 瘦石 || 尚庄泉塘村:书香仁里印初心

    泉塘村位于赣江西岸,丰城电厂西侧,黄金城北麓,是一个四季流泉.八方通衢的丘陵村庄. 泉塘鄢姓始于唐代中后期的鄢燧武.鄢燧武于唐文宗朝(826-840)以科第登仕籍,奉命征岭南,凯旋之时道经清江(今樟树 ...

  • 大理市挖色镇清代进士、举人及贡生等概览

    大理市挖色镇清代进士.举人及贡生等概览 一.进士 1.刘琨,白族,大成奎阁节人,同治已卯科联进士,选知县,南昌府经历.于大成崇福寺(鸡足山开山祖庙)留联:左观音右拾王寺在当中鱼游水:前转銮后金龙坊立于 ...

  • 老照片 | 《孝义县志》编纂委员会合影

    从左到右: 前排:张宏炫.贺钰.王绍汾.曹金初. 石存有.李忠.任张官 后排:张志祥.倪力人.张培森.王绍芝. 郭世杰.张基昌.张建文.王清亮 上图是建国后第一部<孝义县志>的编委会成员合 ...

  • 瘦石 || 同田肖家村:历久弥醇肖家酒

    在同田,流传着一句谚语:"同田米古肖家酒."说的是同田村做的米古(馉)很好吃,而肖家村酿的糯米酒很有名.原来,肖家村的糯米酒是选用优质糯米酿制而成,酒质醇香可口,回味悠长.特别是陈 ...

  • 道光高要县志(略)

    繁转简 陆焱 陆驹:江南吴县人.正统年间任高要县知县. 陆鹄:江南吴县人.举人.嘉靖二十九年任高要县知县. 陆经:浙江嘉善人.万历年间任高要县主簿. 陆淮:广西浔州人.明朝时任高要县教谕. 城池,县附 ...

  • 鸠坑张家举人张琼朱卷

    鸠坑张家举人张琼朱卷 台北成文出版社<清代朱卷集成>二百八十一卷收录光绪已丑恩科乡试张琼朱卷. 张琼,字宝芝,行三,咸丰癸丑年二月二十五日吉时生,浙江严州府淳安县拔贡生,就职直隶州州判,民 ...

  • 古田平湖富达有位明通进士——蓝孙璿

    清乾隆十五年(1750 年)<古田县志>载: 雍正七年己酉陸祖新榜 蓝孙璿,字维羲,怀仁知县. 雍正七年(1729年),古田县平湖富达村蓝孙璇考中举人,为闽东第一位畲族举人.此版<古 ...

  • 拥抱金秋 乐享田趣——沈家村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系列活动

    拥抱金秋 乐享田趣 --沈家村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系列活动 盛泽镇沈家村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以百年名人沈求我故居为主体,与科普植物园.枫梨园等田园特色乡村资源有机融合,是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和实践 ...

  • 走读麦家 | 徐千茜《悠悠历史——蒋家村》

    郁达夫少年文学院会员"走读麦家"习作-14 悠悠历史--蒋家村 富春二小  五<7>班 徐千茜 我盼星星,盼月亮,可算盼来了今天.早晨,天空中的毛毛细雨,绵绵密密地洒落 ...

  • 百家村:深田豪宅的几任房客(走读厦门)

    百家村 图 1:百家村旧照(<画说厦门>) 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厦门市政改造,给湫隘不堪的海岛小城带来巨大的活力和生机.或出于对资本再生的追求,或出于对故国家山的热爱,或二者兼具,这一时 ...

  •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干支易象面授学员余庆学习总结

    文/杨大卫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叫杨大卫,微信名"余庆".和大多数学员一样,都在传统命理的"死胡同"中徘徊,一方面被偶尔验证的反馈点燃希望,一方面 ...

  • 隍城甘家村:千年民俗“还头儿”

    丰城甘姓近三万,皆由唐都钤辖甘从矩发脉而来.甘从矩字方平,南唐进士,才勇兼全,大约在吴王杨隆演武义年间(919-920)由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丹阳县)迁任丰城令.后唐长兴二年(931),授征南将军,官 ...

  • 观唐习律107|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是宋人还是唐人

    前言 谭用之,字藏用,生卒年里贯均未详,游踪遍关中.河洛.潇湘等地.. 他生活的时代大约在五代及北宋初期.明朝胡震亨说谭用之是宋人,清代黄生说他是晚唐人. 胡元瑞谓谭为宋人,<鼓吹>误收. ...

  • 胶东古树:参观一棵传说中的千年国槐,在乳山万家村

    国槐和银杏,是胶东乡村常见的古树,此前也给大家陆续介绍过一些.不过,以往介绍的那些国槐,树龄一般是在几百年,即明清之树.而历史超过千年的,还比较少见,这次就带大家去看一棵. 这棵千年国槐生长在威海乳山 ...

  • 千家诗(五十四)——田家

    田    家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大家好,我们还是继续来欣赏千家诗的七言绝句部分,这一回,我们要来鉴赏的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田家>. ...

  • 十二花田 || 陈文震 || 清晨鹊报千家乐,当引百灵歌太平

    十二花田 陈文震 | 文 次 ● 韵 次韵紫微诗友梅庭赏梅 (一)访梅 傲骨绽冰姿,枝头吐艳时. 吟魂谁伴舞,对目总相痴. (二)赏梅 冷艳一枝多,园林玉蕊歌. 胭脂凝未解,点额入心何. (三)别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