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杨家巷往事:镇江城内深藏不露的巷子,却因鸭血粉丝汤出了名气!

杨家巷有两条,一条叫“大杨家巷”,另一条叫“小杨家巷”,两条巷子相邻。

“大杨家巷”南北走向,南通大西路北到中华路,“小杨家巷”和它平行。小时候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大杨家巷”看起来比“小杨家巷”规模要小一点,后来才知道一说是过去“大杨家巷”很宽,达到两米宽;“小杨家巷”只得一米二样子。

另外,“小杨家巷”旁有片住宅叫“康家大院”,新中国成立以后并入“小杨家巷”,所以看起来规模更大一些。

今天跟大家唠唠大杨家巷的故事:

据清《丹徒县志》记载:杨家巷,因巷内多为杨姓,以姓氏得名。

01

只有生活在“大杨家巷”很久的人,才能看出这条巷子的不凡。

杨家巷是京江杨氏的祖居地,历史悠久。巷子低调,是因为巷子被扩建出来的一层房子,掩盖住了往日的光鲜。深入的走近,才能知道里面很多民居都显得很有故事,一看就知道里面住过大户人家。

我们从外观只会觉得很普通的巷子,从那个“秤”字右转(大杨家巷14号斜对门):

豁然发现一座精美的雕花门楼。

雕花门楼是砖雕的组合体,由东周瓦当、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因为砖的材质不像石头那样硬冷,工匠们将砖雕放在门楼上供人欣赏。山水、花鸟、人物故事等图案,通过砖雕的形式,被用来装饰宅第、园林、祠堂、寺院等。镇江城当年富庶,产生了一批富户,兴建了许多深宅大院,也诞生了一批富有特色的雕花门楼。

大门口的户对上,雕着麒麟和凤鸾。

这面墙壁养在深院,很少人拐进这弄堂,所以一直保护得非常好。80年代我住大杨家巷的时候,这里面住着好几户人家,只知道里面有一家姓王,擅长烹饪,一度到上海、广州等地工作。王家有个女儿叫王宁,能歌善舞,经常在巷子里和孩子们一起唱歌。

前段时间,我认识了尹协芬前辈(85岁),她姐妹兄弟五人都出生在大杨家巷,她告诉了我这座门楼的来历。

这个大院叫“陈家大门”,民国初镇江城里一位富商所建,这位陈姓富商很低调,将住宅建在巷中巷内,要拐到巷子里面才能发现门楼、门罩、飞檐和柱础上砖雕,这就叫低调的奢华吧。

抗战前,陈家就这样低调的住在大杨家巷里。镇江沦陷前,举家远避,直到抗战胜利后,迁回大杨家巷。因为原来的陈家大门里,住进了朱家,所以陈家暂住在大杨家巷11号。

朱家是书香门第,朱家大女儿朱必芬是小学教师,曾任镇江某小学校长,如今也90多岁了。后来,朱家搬到城里了,陈家又搬回陈家大门内。

陈家在镇江应该还有后人,陈家的大媳妇殷玉珍可能还健在,陈家有个小儿子叫陈扬宏,后就读于南京林学院(现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退休后仍住家属楼,如健在也近90岁了。

大杨家巷里有很多优秀民居,这些房子外观都是水泥糊的墙,里面却大多都是木质结构的阁楼,有好几户因为年久失修发生过坍塌事件。

巷子里也有苏南公署时期的红砖建筑,曾经这座小楼生满了爬山虎,可惜因为巷内电线密布,怕发生火灾,楼主只好忍痛将爬山虎割除了,不然很是一道风景线呢。

大杨家巷的富,过去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显露一下,在过年放鞭炮的岁月里,年年除夕夜里的爆竹声是最大的。大年初一早晨醒来,巷子里铺满厚厚一层的红纸片。

这些老房子,见证着一条老巷子的时代变迁。

大杨家巷和小杨家巷连通处,窄小得只能通过一个人,也是童年时我练飞檐走壁功夫的地方。

大、小杨家巷正对着镇江中华路小学,巷子里的小孩大多都是从中华路小学出来的,中华路小学一直把家访当做传统,大事小事就直接家访,所以巷子里的小孩们都很老实,和巷子的低调一样,都属于闷皮型。

02

现在大杨家巷的名气,竟然都是被传统小吃“鸭血粉丝汤”带来的,这是让我想不到的。

95年之前,这个门面是家“万利发屋”,老板娘万利真的很漂亮,对流行的港台歌星发型了如指掌,在她的精剪下,郭富城的蘑菇头、刘德华的三七分都能高仿。95年后,发屋搬到了宝塔路横街。

房东是做过盐水鹅生意的夫妻,据说卤水方面轻车熟路,想着自家房子省了房租,自己开个小店玩玩吧,正好也有鸭血粉丝汤的经验。

老板龙二哥每天早晨去附近的王家巷菜场挑选鸭杂,漂亮的老板娘杨阿姨一个个地挑拣豆芽。虽是装潢简陋的小铺子,但食物到底要做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

粉丝,鸭血,回卤干,鸭杂依次盖上,浇上一碗飘着鸭油香的老鸭汤,随意撒个几片香菜芹菜,就是一碗最完美的鸭血粉丝。

周二是这家店的休息日,不营业的。

二十多年一晃就过去了,小店也变成了老字号,距离百年老店还有76年历史。二十年来,来这里吃鸭血粉丝的有老人有孩子,不论老少,都已经把这里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这儿的鸭血粉丝先是融入了岁月里,然后又悄然无息的融入了人们的口耳相传。

03

过去大杨家巷的名气,是巷头大西路一端的利民药店带来的。

利民药店在民国时期就有了,一度是镇江城内屈指可数的西药店之一,只销售西药。建国后收归国有,中草药、中成药和西药一起销售,70年代,利民药店开展“又红又专”活动,在医药系统很出风头。

1989年,利民药店也遭遇了销售低谷,想办法靠提高服务质量获得生机,做了很多转变。(镇江消费报)

作为大西路上的老字号,药店的领导换了好多轮,店貌也更新了,唯一不变的是店址。

如今的利民药店是存仁堂分店。重新弄过的漂亮门楼,店堂也比过去古朴了好多,二楼配置了中医馆和配药区,三楼做煎药服务。

大杨家巷是条安静的巷子,有些地方,不在热闹,而在于沉静,有幽思漫卷,有岁月流年。

风拂石巷青苔映,绿掩门楼品闲茶。散坐闲游皆适意,人情世事任由它。

这正是:

看这些镇江的记忆,却已淹没在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一张名片,

如感兴趣,大家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哦,

最好再留个感言,万分感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