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生送外卖”引发的思考
01
一篇2.3万字的长文,排版烂之又烂,竟然火得一塌糊涂。
一位北大法学硕士,辞去北京鲜亮的写字楼里的白领工作,做了四个月外卖配送员。
一年后,他把这段经历写成文章,发到了自己很少发文的公众号上。
有人说,这是在消费北大,借北大毕业生和外卖配送员两种身份的错位,来吸引读者。
也许。
但我循着文章的足迹找到了原文,却否定了这一观点。
因为作者当时只是用了一个普通而又普通的名字:《三十而砺》。
而且,在半夜十一点半写完就顺手发出来了,根本没有想过这个时段已经有太多的人进入了梦乡,不会第一时间看到他的这篇文章。
是后来媒体的转载冠以了《一个北大毕业生决定去送外卖》这样吸睛的标题,开始消费北大。
当然,名人也罢,名校也罢,都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被消费也没有办法。
这本是一个消费与被消费的时代,我们很多时候不被消费,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被消费的价值而已。
02
作者为什么去送外卖?
女朋友猜他是为了减肥,他回答说不是,“我来寻找一个我还不清楚的答案”。
因为年近三十的他发现,不但身体开始发福,而且生活单调重复,“进入了一种奇妙的复读模式”,“和国营厂里机械工作的老一辈没有分别”。
这让他对当前的生活产生了困惑,觉得人生有点索然无味。
于是,在女朋友出国留学后辞掉了写字楼的工作,去做了一名外卖配送员。
刚入职时由于感冒本想辞职,但早上起来量了一下体重,发现一周瘦了十斤,于是想就算是参加减肥训练营也值得啊,于是就留下来了。
从此,他站在上帝视角审视着自己身处的这个群体,像一个身怀绝技的大侠,化装成不懂武功的店小二,冷眼看着眼前的一切,体验着世态炎凉。
03
首先应该澄清的是,北大毕业生送外卖和“读书无用论”无关。
因为人家送外卖,并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体验生活,或者说,解除人生的困惑。
往高里说,和当年释迦牟尼放弃做王子而去菩提树下冥想人生的痛苦之源异曲同工。
当然,作者没有佛祖那么伟大,他只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众生。
所以,更确切的比喻应该是城市的白领去农家乐搞了一次亲手种植和采摘活动。
虽然流了一身臭汗累得要死,虽然买来的瓜果比菜市场还贵,但体验到了体力劳动的快乐和辛酸,认识到了平时生活的可贵。
四个月的外卖生涯,更像是一次忆苦思甜,“不断的拍照,不断的阅读,还瘦了40斤,现在,我发现自己可以接受任何一种工作,不论做什么,我都能安安稳稳把它做好。”
然后,作者选择了离开。
其实,作者的经历只不过再一次验证了龙应台那句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北大毕业生可以随时去送外卖,而并不是每一个外卖配送员都可以选择去写字楼做白领。
一位北大毕业生,哪怕是自己体验一下送外卖的生活,哪怕低调地没有标题党地写一篇体验的文字,哪怕排版都让人恶心,都能火上一把。
然后,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继续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正是上学、上名校带给他的好处。
04
但文章的意义不止于此,这不是一个督促我们要好好学习的励志故事,而是一个大都市生活的年轻人对于生活和生命本真的积极思考。
在文章中,一共出现了6处“灵魂”,作者一直在寻找那个已经失去了的真实的自我。
“三四线并非容不下灵魂,问题是我根本没有灵魂”。堪称金句。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在人们对物质的无尽追求中,在被各种各样的成功观裹挟中,作者能够以一种独特的方式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幸福是什么,思考未来应该怎么走,这一点难能可贵。
作者说:“我只是想找一块粗粝的磨刀石”。
不知道经过四个月的磨练,是不是真的找到了那块磨刀石,他自己这把刀是否已经锋利。
但作者的思考和尝试是值得肯定的。
而作者的文章引发了更多人的共鸣,有更多的年轻人读完也去思考如何安放自己的灵魂这一命题,这样的结果恐怕也超出了作者和转载者的预料。
我们的年轻人,真的需要这样的心灵与肉体的激烈碰撞。
05
“北大学生牛啊!”
“北大的送外卖也充满着浓浓的思辨精神,可以信手拈来、引经据典,满满的人间烟火气里,蒸腾出厚重的灵魂思考。”
在作者文章的后面,不乏这样对北大和北大学生进行褒奖的读者评论。
看来,不管作者有没有蹭北大的热度,他都没有给北大抹黑。
同时,文章还给北大做了一个广告,因为我们看到北大培养出来的这位年轻人,是一个有思想、会思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