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9.11【2017-11-8】
#每日学论语#19.11
【原文】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译文】
子夏说:“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微言微感】
“闲”,门中有木,就是栅栏,引申用作动词,就是限制、界限、法度。
“大德”和“小德”,我们可以理解为大节和小节。大德,是原则问题,是品质问题,是法度问题;小德,就是生活作风,不关乎大家,不影响别人。
据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年轻时候,可远远没有达到“国之为尊,身不足惜”的高尚境界。
21岁那年,他高中状元,有钱有权有地位,自命风流,骄奢淫逸,住豪宅,吃盛宴,穿名牌,坐好车,夜夜笙歌,美女环绕,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
后来,一纸《哀痛诏》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个诏书是由宋理宗皇帝的妻子谢道清太后颁发的,内容是述说儿皇帝年幼,自己又年迈,民生疾苦,国家艰危,希望各地文臣武将、豪杰义士,急皇室之所急,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但当时的南宋官员国难面前都当了缩头乌龟,响应号召的寥寥无几。然而文天祥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散尽家财,遣散歌女,用筹得资金迅速组织了一支有三万人的部队与元军展开了正面交锋。
如果我们抓住文天祥年轻时候的生活作风问题不放,哪有他后来的青史留名?
但是,我们必须换个角度看。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如果是要求别人,自然没有问题。“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徒。”做人如果太较真,过于完美主义,往往会把人都吓跑的。
但是,如果是自我要求,以不拘小节自诩,自我满足,自我放纵,那就可能出问题。因为所有的大问题都是小问题累积起来的,所有出事的贪官,都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一开始严于律己,工作上兢兢业业,生活上小心谨慎,慢慢地,有了一些成就,看别人吃喝玩乐,香车美女,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掌权的,做官的,“篱笆扎得牢,野狗进不来”,一放松要求,有一就有二,一发不可收拾。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德不修,大德也可能会坍塌。
一家公司高薪招聘司机,层层筛选,最后有三个人进入决赛。最后一关,三取一,看看这三个技术差不多,素质差不多,经历差不多的司机,谁能留下来笑到最后。
决赛的问题很简单——开车经过山路,外侧是万丈深渊,你能如何安全通过。
司机甲说:“惊险的地方,我没少经过,我的技术可以让我离悬崖30厘米,稳稳当当通过。”
司机乙说:“我也没有问题,而且我可以离悬崖30厘米,快速通过。”
司机丙说:“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我会尽可能靠里侧走,尽可能不让汽车接近危险。”
最后,甲和乙落聘,丙司机被录取。
常在河沿走,总有湿鞋的时候。人,怎么可以允许自己在尖刀上行走?小德和大德,常常会互相转换,一不小心,就会给自己招惹麻烦。
所以,律己要严格,大是大非寸步不让,生活小节习惯规矩;然后,对待别人,原则问题不让步,无关痛痒,难得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