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4.18【2016-9-29】
#每日学论语#4.18【2016-9-29】
【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幾(jī))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译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微言微感】
百善孝为先。
一个对父母都不履行赡养义务的人,不要希望他跟你讲道义,对你负责任,对父母都不行,不可能对任何人行。
但是如何才算是孝顺呢?
出钱出力?定期看望?哄父母高兴?这是必须的。
但是更重要的是顺。
天下没有父母的错。家庭哪有那么多大是大非问题?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顺水推舟。
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对糊涂的父母,一笑了之是最好的处理办法。
他们不讲卫生,随地吐痰,你买了痰盂也没有效果,那就多拖地。
他们慌着洗碗,却洗不干净,你就使用时候,再洗一洗就是了。
他们舍不得倒掉剩饭,宁可逼你吃到撑着,你做饭量少些就是了。
家和万事兴。秘诀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上纲上线,不针锋相对,不要把家庭做法庭。
孔子说:“侍父母几谏”,“几”,就是婉转的意思,随机应变。父母不一定就是对的,我们的劝谏他可能根本听不进去,很多时候,老糊涂了,执迷不悟,那怎么办?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听不进去,那好,咱不抬杠,不置气,换个思路——绕个弯行不?
老人让你无端休妻,你们夫妻感情很好,你辩解无效,劝说无用,真的就傻乎乎把好老婆推出去吗?
婉转——一是换个时候再说,二是换个亲戚做工作,三是地上改地下,减少见面冲突,然后“和稀泥”;四是表面听话,伪装痛苦,让父母让步……
总之一句话:婉转。不要针尖对麦芒。
有时候,看一些做儿女的训斥自己父母,像训小孩子一样,我很难受。冲着父母吼的人,无论什么原因,无论官再大,文凭再高,其实都是缺少教养的表现。
我的父亲是个急性子,脾气暴躁,动辄就大发雷霆,但是,我从没有和他冲突过。父亲去世二十多年了,我对他除了敬重还是敬重。意见不一样的时候,就放一放,我们父子似乎从来不曾针锋相对过。
母亲是个慢性子,父亲去世后的二十多年,一直到去年去世,大多时候,我们都生活在一起。慢性子的人,往往容易固执,我的婚姻她最初是不同意的。她不允许我独自跑舞钢,所以分配时候就是不吐口。我解释无效,勉强服从。后来,母亲不忍见我闷闷不乐,就妥协了,批准我追求自由和爱情。
有时候,我在想,假如母亲坚决不允许我留到舞钢,我能否做到“又敬不违”“劳而无怨”呢?
我不知道。
很多被父母干涉的婚姻,伤痛往往是一辈子的。
我没有和父母置气,但是我努力争取“侍父母几谏”,好话好好所,好事多磨。
喜欢这句话:“谁信念坚如磐石,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
我一直认为:家庭不是法庭,家人不是仇人。特别是亲子之间,哪有那么多道理和是非?虎毒不食子。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爱子女的,只有立场不同,认识不同,没有水火难容的矛盾和冲突。内部矛盾,内部处理,开玩笑无伤大雅,斗斗嘴其乐无穷,和谐的家庭关系,一定是真实而不虚伪的,真诚而不赌气,关掉情绪,积极沟通,一家人没有谈不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