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4.13【2017-6-25】
#每日学论语#14.13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译文】
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的过错。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孔子说:“原来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
【微言微感】
“不说、不笑、不取钱财”,公叔文子这个同志,是不是有一些不食人间烟火呢!
不说别的,就这一句“不取钱财”,在官场就非常另类了。如果真的像传说那样,两袖清风,嫉恶如仇,这个社会能否容许呢?
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 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自以为挺自豪。
孔子说:"赐(子贡),你错了!这不是高风亮节,这是糊涂啊!你怎么不明白呢?鲁国富人少,穷人多,按照国家法度做事取报酬,这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事,你不领取补偿金,你也不缺那几个钱,但是别人好意思拿吗?如果不拿钱,赔本的事谁还愿意去做呢?鲁国遇难的同胞就不是没有人救了吗?"
同样的,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这就是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拿的,一定要拿,不该拿的坚决不能拿。一切行事,要合理合法合情。
在这方面,英雄项羽就做得不好。
项羽8岁接收嗣子教育,睡兵营,吃士兵饭,习惯了和士兵同甘共苦,于是要求手下的将官也必须如此,不能贪财,不能贪权,不能锦衣玉食,不能贪图富贵。要和他一模一样。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就是要首先考虑安全、考虑生存。任何管理者,不考虑这一层,只谈理想信念,不保证员工基本权利,都是在瞎掰。
英布、鲸布、陈平、韩信……这些人本来都是项羽的手下,但是最后纷纷背叛了项羽。为什么呢?用人时候,让人家出生入死;论功行赏时候,拿着奖励舍不得出手,谁会心甘情愿白白被驱使?
和刘邦唱对台戏的刘邦,在这方面是成功的。他和樊哙、夏侯婴大块儿吃肉,大碗喝酒,讲义气,讲交情;和张良讲天下苍生,讲道义;和萧何、陈平、韩信,讲利益,讲实惠。有一次,韩信打了胜仗,灭了齐国,要让刘邦封他做“假齐王”,刘邦却说,要什么“假齐王”,干脆就封你做“齐王”。
刘邦爱财,但是能够与人分享,不该取的财,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拿不取。比如攻入咸阳,能够忍住贪欲,“约法三章”,这是何等的意志力啊!
所以,公叔文子老先生,也是要钱的,该得的合法收入,坦然受之,谁也不会说长道短,不该的,不义之财,非法收入,坚决不去,这是爱惜自己,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
公叔文子还有长处:该说的时候才说,不该说的时候坚决不说;该笑的时候才笑,不该笑的时候不笑、
这两句很有意思。
积极阳光的解释:不说假话,不说废话,不说对人无益的话,不说无凭无据的话。为什么大家不讨厌他说话呢?说得有道理,说得有情义,说得是时候,说得实实在在,说到了大家心窝里。大家都认为,公叔文子会说话,说话顶用。
如果“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可能理解是公叔文子很会做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人鬼一起见,满嘴打呵呵。”
本来我是不会这样想的,结果孔子说了一句:“其然?岂其然乎?”我有些疑惑了,孔子有些怀疑了嘛:“原来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
关于笑的问题。我宁愿相信公叔文子是一个真君子。乐然后笑,不伪装,不做笑面虎。
其实,这何其难也!一个人,完全忠于自己的内心,高兴就笑,不高心就不高兴,喜形于色,爱咋咋地,这何其难也!
对于我们而言,学习本则《论语》,记住与人为善,记住忠于内心,记住谨言慎行,记住该说才说,该笑才笑,该拿才拿,仁义在心间,恪守君子之道,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