邾国初疆有多大?
古邾初疆及都邑迁徙考 (之二)
王献唐先生在其《邾分三国考》中,说其疆域大概为:“邾,在今邹县中部、南部,济宁东境,滕县北境,东、西、北三面界鲁”,至于南到何处?王献唐没有说。《集韵》说“徐,地名,邾下邑”,可知古邾南疆可能至少在古徐地(滕县东南)一带。这实际是春秋前后多次扩张后的疆域。在《春秋邾分三国》里他说“邾初本据邹县东北訾娄(陬)一带”,却没有给出訾娄的具体方位。由于当时伯俞父诸器出土地在滕县辖区,龙首铜钺尚未面世,他关于邾国疆域及漷河的观点颇受局限,不少考证推测成分较多,难免与实际有出入。
那么,早期邾国故地在哪里呢?邾国初为鲁附庸,未受王命无爵。根据《孟子·万章》载“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達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据《毂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参考《汉书·食货志》、《续文献通考》等换算,当时一里约合400多米。邾国早期疆域大约30里见方,在未见邾国早期迁都记载的前提下,古邾位置理应在其早期文物出土地外延15—20华里一带。以此推断,邾国初期疆域基本位于今邹城的张庄、城前和田黄之间,最南面到连青山。
那么,孟老夫子的说法正确么?我们不妨举个例子证明圣贤经典的权威性。《左传·僖公四年》有“许男(穆公)卒于师,葬之以侯,礼也。凡诸侯薨于朝会,加一等;死王事,加二等。于是有以衮敛”。史书明载许国是男爵,按公侯伯子男为五等爵位去推算,死王事,加二等,是伯爵;如果以孟子所说的子男同位,许穆公是男爵,加二等,正好是侯爵,跟其死于王事加二等,用侯爵衮敛之礼入葬相符。可见,孟子的言论值得信赖。 在春秋以后的文献中,其“邾”字亦有几种不同的写法。《春秋》、《左传》中写作“邾”;在《国语·郑语》、《孟子》中写作“邹”,在《史记》、《汉书·地里志》中写作“驺”。音同而字异,其实皆一事。邾国,亦称邾娄国,历史典籍多有记载。《汉书·地理志》:“故邾国,曹姓,二十九世为楚所灭。”《左传·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邾文公卜迁于绎。”在邾文公之前,邾娄国逐渐被分为3个国家,即邾、小邾(倪)和滥,历史上被称为“三邾”,时当在春秋前后。我们通常所说的邾国,不包括后两者。
实际上,在西周初期,鲁滕均为公侯之国,地方百里,在鲁滕之间确实已没有更大的空间使邾国足以封爵,只能无奈地憋屈于一隅。
周桓王八年(鲁隐公十一年,即公元前712年,)发生的滕薛争长,导致周桓王令滕薛进京朝王,因为滕侯薛侯没有亲自前去,周桓王震怒将滕由侯降为子爵,薛国由侯降为伯爵,爵位降低,辖域理当缩小,被剥夺的土地很可能给了邾国,从而为后来邾国进子爵提供了条件。王献唐认为,西周末年邾国辽阔的疆域,应该是宣王时期协助征讨淮夷不断吞伐取得的。笔者认为,邾国对外吞伐可能主要发生在东西方向,比如后来的灭鄭侵鄅。从邾与小邾版图在滕薛之间向南延伸看,滕薛被削爵,极有可能被迫割土地给了邾国和小邾,从而为邾和小邾晋升子爵提供了条件,这才是邾国南北疆域辽阔的重要原因。
在未受封之前,邾国初疆实际仅限鲁滕薛之间夹缝的角落地带,处于今天的凤凰山前后一带。这从其称呼“陬”即是“角落”的含义也可有所领会。
古邾初疆推断图:东西偏移范围大约十华里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