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我的启蒙老师----碧秀老师

儿时,因为家贫、体弱、还得看管两个弟弟,所以没能及时地上学。后来,已经9岁的我直接跳过了幼儿园,就读一年级。班级的位置在学校大礼堂---中山堂的后面,一间三面土墙,门面是木制栅栏式的老教室。教我们语文的是一个不知姓啥,只知道名叫:碧秀的女老师,她的老公姓齐,人们叫他齐老师,好像是学校的领导。他们住在学校里,宿舍就在进校门左侧那列一间低矮的土房里。
班里的许多同学跟我一样,都是没读过幼儿园的,因此,读书、写字、算术,学起来都特别吃力。碧秀老师教我们很辛苦,从开始的如何执笔,到如何认读拼音,如何品读课文,她总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
她很严厉。上课时,如果谁不注意听课,做小动作,都逃不过她的眼睛,一不留神,“啪”的一声,竹子已经打在了你的手上或胳膊肘上,当你疼得回过神时,她已经回到讲台上继续上课了。因为,大家都见过或亲身领教过碧秀老师的“绿竹仔炖猪蹄”,所以上她的课时,大多不敢造次。
她对学生的课业抓得很紧,几乎每篇课文都要求背诵,要是在规定的时间没背完成,那当天放学后就得留在教室里继续背,直到你背诵完成方可回去。不知是营养不够导致智力欠缺,还是智商发育迟缓开窍慢的缘故。那时,我背诵特不会。结果是经常被老师给留了下来,当然我并不孤单,因为被留在教室里的总有那么七、八个同学。被留校,心情很是不好的,所以背诵起来也是有口无心。我们留在教室的时候,碧秀老师担心我们偷懒,所以在做饭的时候,也时不时地回到班级督促我们要认真背。
但真的认真不了啊,吃没丁点营养的肚子早饿得咕咕地抗议,心里只想着老师快点开开恩,让我们回家。但碧秀老师的心挺硬的,一般中午不过一点,傍晚不过六点是不会放人的。没办法,我们那些惯犯便只能熬,熬着熬着,竟摸索出了看中山堂墙壁的阳光的足迹来判断时间的本事,而且很准。有了这本事,我们知道了什么时候下课、上课、放学,还有留校放人的时间.....正是有了碧秀老师的严厉,才有了我比较好的语文成绩,至于数学,唉,那简直打了一手烂牌,不提也罢。
碧秀老师虽然严厉,但也有和蔼可亲的一面。当某个同学身体不适,她都会问长问短的,回宿舍倒些温开水让他(她)喝,或让他(她)到自己宿舍去休息一下。
记得一次学校大扫除的时候,天气很热,同学们个个热得脸红耳赤,大汗淋漓的,最要命的是口渴难耐。那时候,几乎没几个同学带水到学校,因为没有装水的瓶瓶罐罐啊。(记得到高年级的时候,才偶尔有带水,把酱油瓶洗净,削个木头当瓶塞,再在瓶颈系根麻绳当提手,这样就可以装凉开水了,虽然水喝起来总有点酱油味,但也只好将就了。这样的水瓶要是留到今天也算是古董了。)就在我们渴得喉咙要起火的时候,只见碧秀老师左手提着还冒着白烟的一大铁桶开水,右手托着一叠碗,来到中山堂的墙壁阴凉处放下,然后招呼我们过去喝水。我们兴奋地呼拥而去,老师一碗一碗地倒给我们,并一直交代水烫要先吹一吹,慢慢喝......开水顺着喉咙而下,不仅缓解了干渴,也暖化了我们的心,老师真好!
碧秀老师只教我到二年级,后来就没被她教到。也不知什么时候,碧秀老师就调走了,,之后再也没见过她。我出来教书后,打听到她的联系方式,并给她打了电话,电话里头的碧秀老师的声音竟然依然熟悉,她说她很早以前就调回了诏安,现在已经退休多年,一时已记不起我这个学生了......
再后来,再问起碧秀老师时,她已经驾鹤西去了,没能再见老师一面,心中甚憾。在许多时候,总会不经意地想起她,想起当年她教我们读书做人的点点滴滴......
今天是教师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默默地怀念碧秀老师,也许,她在另一个世界也依然在当着一个好老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