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经典与解释”系列
学术图书编辑谈:我和“经典与解释”系列
彭文曼《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6月17日 06 版)
■编辑是“眼高手低”的职业。这里的“眼高手低”指的是,编辑不一定能写出多么高深或漂亮的著作,但是编辑的眼界一定要高,要能判断书稿的优劣,会分辨作者水平的高低,这样才能在编校过程中做到更好地改稿、对作者的书稿提出高明的建议,而不是被作者牵着鼻子走。
■作者是出版社和编辑最为重要的资源。一位出色的编辑,常常能团结一大批优秀的作者。但刚入职的新编辑,往往欠缺作者资源。而如何与作者打交道,可以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并不是每一位编辑都能很好地处理与作者之间的关系。认同,是编辑和作者之间隐形却强有力的纽带,即使长久不联系,当作者有好的书稿时,他会主动来找我们出版。
提起“经典与解释”,学界几乎无人不知。“经典与解释”系列,坊间流传着两个外号:一是高大上的“爱马仕系列”,因为系列名使用的外文是Hermes,与大品牌“爱马仕”的拼写一样;另一个是“读不懂系列”,因为这套书里包含很多专业而高深的学术著作,没有专业知识积累的普通读者很难读懂。“经典与解释”创办十几年来,已累计出版学术图书逾500种,这个系列在学界的影响也日益扩大。
自2011年入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成为六点分社的一名编辑,我便从读者转变为做书人。9年以来,我责编了百余种图书,其中大部分属于“经典与解释”这个系列,可以说,“经典与解释”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与进步。
做学术图书的编辑,需要坐得了冷板凳。编辑更多是为他人做嫁衣,这一职业性质要求编辑甘于默默付出,我一直喜欢也坚信一句话:付出比得到更幸福。也许是天性使然,当编辑以后,我发现自己十分喜爱这份工作,甚至超出了毕业之初找工作时对职业的期待。
很多朋友包括一些同行,觉得学术很枯燥,尤其学术书的经济效益往往不好,为什么要吃力不讨好地去做学术编辑呢?我想说的是,这几年的工作经历让我获益匪浅,我不仅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还非常感恩收获的一切。
职业领路人
说到出版行业的学术编辑,倪为国先生可谓响当当的人物。入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我的直属领导就是倪为国先生。我们一贯称呼他为“倪老师”。
倪老师有着30多年的出版经验,策划出版过很多重磅学术书。无论在学界,还是在出版界,倪老师的知名度都很高,尽管他本人一直很低调,在网络上基本看不到他的资料。编辑是我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后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我从一开始工作就遇到资深出版人的指引,我想我比大部分人都要幸运。
倪老师经常对我们说,编辑是“眼高手低”的职业。这里的“眼高手低”指的是,编辑不一定能写出多么高深或漂亮的著作,但是编辑的眼界一定要高,要能判断书稿的优劣,会分辨作者水平的高低,这样才能在编校过程中做到更好地改稿、对作者的书稿提出高明的建议,而不是被作者牵着鼻子走。正是在倪老师有意强调要“眼高”,并在审稿和改稿方面对我们进行过训练,我在之后的工作中,通常能比较快速和准确地对书稿做出判断。书稿质量的优劣体现着作者学术水平的高低,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可能正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学术之星。
作者是出版社和编辑最为重要的资源。一位出色的编辑,常常能团结一大批优秀的作者。但刚入职的新编辑,往往欠缺作者资源。倪老师数十年的出版经验积累起大量的作者资源,在我工作之初,他经常将自己的作者介绍给我认识,出去拜访作者或有作者来访,只要与我分管的图书相关,倪老师都会叫上我,直接参与讨论与图书相关的方方面面。带着我熟悉出书的各流程、介绍作者资源给我,之后让我独立负责图书出版的全流程,倪老师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带领我进了出版的“门”。
做编辑不仅要和文字打交道,还要与作者打交道,而如何与作者打交道,可以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并不是每一位编辑都能很好地处理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成功的编辑,往往善于同各种各样的作者融洽相处。并非每一位作者都温文儒雅、宽容豁达,我们偶尔也会遇到一些有个性的作者,沟通交流过程中,难免产生分歧或摩擦,随之会碰到形形色色的棘手的问题,出版过程也随之更加曲折。遇到困难,倪老师总会以他的智慧巧妙解决问题,令人心服口服。例如,遇到不同的拖延交稿者,倪老师的催稿方式不会一样,对有些人,他会好言相劝、鼓励为主;对另外一些人,他则严厉批评、盯紧看牢;还有一些人,他会定下期限,不到稿则视为放弃出版,以退为进。当与作者有分歧甚至发生激烈争吵,倪老师突然冒出一句“感人啊”,能瞬间化解尴尬、扭转局面。编辑还常会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作者对合同条款不理解,对稿件修改、封面设计等细节问题与编辑产生分歧……在耳濡目染之下,我逐渐学会以不同的方法应对不同问题,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与不同作者要有不同的相处方式。
学术指引人
刘小枫是大家,学术一流,知识广博,著书立说总是能引起学界轰动,他也是“经典与解释”系列的总主编。
刘老师承担的主编职责非常多。首先,选书、选作者和译者。“经典与解释”系列打算出哪方面的书,分成哪些子系列,具体选书篇目是什么,选哪些作者的书,选何种背景的译者,这些事情主要都是刘老师统筹安排的。高水平的主编物色了高质量的图书和有专业才能的译者,从源头上为我们出版的这个系列划定了层次。其次,“经典与解释”这个系列,所有的书稿在交出版社之前,需经主编把关认可方能进入编校流程。针对论文和译文(同时适用于专著和译著),刘老师制定了详细的格式规范,作者动笔前就得先熟悉规范。作者在撰写或翻译过程中,遇到问题还可以随时与主编或出版社联系,我们都会积极协助解决问题。书稿完成后,需先交刘老师审阅,差的书稿会打回去重做,合格的才能交给出版社。有刘老师把关,书稿质量有了基本保障。其三,所有书稿经编辑审读修改之后,排好的校样也需经主编过目审核。主编看校样,又会就书稿的细节问题做出修改或提出建议,进一步提升图书的质量。最后,图书印制前,封面也需刘老师过目确认。所有这些环节,刘老师都会不厌其烦地认真把关。
刘老师不仅学术眼光敏锐,在图书编校方面也非常有经验。刘老师经常在校样上做些细节修改,还常常写些附言让我注意改稿问题,比如“这个问题注意全书通查通改”“这么明显的错字,居然没看出来,不应该”……经历了这样日复一日的实战练习,不知不觉中,我的编辑工作做得越来越熟练、高效。一开始,我需要花很多时间、反复审读和推敲,还不确定如何对书稿做修改,也常常顾此失彼、挂一漏万。现在,对于来稿,我通常看上几页,就能大致了解书稿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细节问题,在之后的编校修改过程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通盘考虑全书潜在的问题,并找到高效解决问题的办法。我经常会就某些书稿在作者/译者和主编之间沟通、协商,校样也是在责任编辑、作者/译者和主编之间流转,在这样频繁的交流过程中,我作为编辑在书稿审定、提出修改建议等方面也有了进步。
刘老师平易近人,还特别幽默。我姓彭,长辈的学者习惯称呼我“小彭”,有次开会,刘老师看到我,兴冲冲地喊“小盆儿”;有时探讨学术问题,刘老师插入“据探子来报”“核武器威慑一下”这类军事话语,不免让人会心一笑,有刘老师在的场合,常是既严肃又活泼的氛围。严肃的刘老师也是极其严格的。记得有一次封面设计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美编在原来一本书的基础上改了中文书名,忘了改外文书名,作者译者署名也有差错,我没有仔细检查就随手转发给刘老师审核,结果引起刘老师极大不满和愤怒,发来一封相当严厉的批评信,抄送给领导,质问“到底有没有人在做事”?!从那以后,我在编辑的各个环节也更加小心、更加仔细了。
出版界有很多主编并不会事无巨细地管这么多,甚至有些主编只做“甩手掌柜”,编辑需要在背后付出更多辛劳。而我遇到像刘老师这样学术眼光和编校功力俱佳的主编,可谓三生有幸。
工作同道人
因为“经典与解释”这个系列,我认识和联络的作者很多。写信是与主编、作者沟通的最重要方式,工作这几年来,我发出和收到的工作邮件,以万封计。
此外,与作者们交流的短信、电话都很多,如今微信也成为工作通讯的重要方式。上班下班、周内周末、工作和生活,其实没有明显的界线,编辑是随时随地都需要也可以工作。
做“经典与解释”系列的编辑,需要经常参加学术会议,参会就能认识很多人。有些作者是之前沟通联系过的,虽未曾谋面,但就像一直认识一样,见面时会感觉特别亲切。有些之前既没有联系更没见过面的新作者,开会时遇到,得知我是“经典与解释”的编辑,也会因为都看过某些图书而拉近相互的距离。
这几年的编辑生涯,我遇到了很多德性很好的作者,因为做学术书,我们似乎成为了“同道中人”,或者说,我们在心性上的彼此认同。这种认同,是编辑和作者之间隐形却强有力的纽带,即使长久不联系,当作者有好的书稿时,他会主动来找我们出版,我想原因大概有二:一是我们社的品牌得到了他们的认同,他们会觉得在这里出书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二是我们编辑能与作者合作愉快、顺利,他们对编辑有一种信任。
最近几年,新的作者也有不少,我也会有意发掘新作者。长江后浪推前浪,那些90后、在高校里尚未毕业的学生也成长起来,其中有一些就是我们“经典与解释”的作者。我不仅不会因为他们年轻、缺乏翻译和出版经验而轻视他们,反而会给予足够的重视,只要真正热爱学术并且有才华,我都会尽我所能地帮助他们。因为我相信,他们终究会成长起来,将来或许就是我们的重要作者。
我发现,这个系列的作者们,虽然研究领域不尽相同、性格各异,但他们之间也有共性。那就是:热爱学术、追求真理、淡泊名利。这或许就是他们共同的古典心性。
作为纽带的编辑
从工作之初,我就站在一个很高的起点、很大的平台上,正是担任“经典与解释”系列的责任编辑,我能够与主编和作者深入交流,也有幸认识许多一流学者,这些都是我作为编辑的重大财富。
好的品牌会被差的书搞砸,好作者的好书也可能会被差编辑做坏。出版是良性发展还是恶性循环,与出版社、作者、编辑这三大主体的关系很密切。“经典与解释”系列持续近20年来,顺利推出一大批高水准学术图书,其实离不开出版社、主编和作者。这三者是一个强大的团队,编辑只是他们之间的纽带,纽带作用发挥得好,这个团队紧密团结的力量才会发挥得更好;纽带连接不力,团队势必会松散,甚至分崩离析。所以我要做的,就是勤勤恳恳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使这个系列推进得更好,为学术出版添砖加瓦。
要说做学术编辑的收获,是无法用物质或金钱来衡量的。与经典相伴,与纯粹的学术为友,人的心性也得到了磨砺。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