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文献:余国祯《周易杂释》

《周易杂释》附

严陵余国祯瑞人甫著

男中忬、中恬、中慎仝校

《卦象卦德》

下卦为内,上卦为外。凡《易》言象则自上及下,言德必由内达外。盖观象在成卦之后,论德本画卦之初也。

《柔德位》

彖释卦名。皆用本卦,上下呼应。独于小畜、同人大有加一“曰“字者,皆以其柔之得位,怵然慎之。此唤醒观玩之语辞也。后惟革亦然。阴阳变革,亦圣人所慎言也。

《履三》。卦本以三一阴而成,故即卦辞系之,与屯初比五等同。然三不能尽说之理,所以不咥者变咥○归妹眇跛分系而此兼之,深恶三也。

《同人于宗》

党锢之李范,元祐之苏程,何尝不中正,何尝非正应,而流弊何如,亦可以想于宗之吝矣。要之同所当同,则虽有不同亦无害其为同。苟同非所同,则虽同尽天下,亦不过是于宗而已。王阳明论学说,天下信之不为多,一人信之不为少。正是此意。

《雷藏泽中》

雷,阳气也,其动也发声春夏,其静也收声秋冬。君子事事体天,故动与雷俱出,静与雷俱入。如豫与大壮、无妄,法雷之动也,如复法雷之静也。兹泽中之藏,其静之时乎?响日之晦入而宴寝,休息焉。此君子顺时养气之学,从日夜所息中静固天根,其深于随之义矣。

《邑人灾也》

将爻词去一“之”字,加一“也”字,便有许多感慨语气。此虽假象,然而天地之大,何所不有。尼宣畏匡冶长缧绁,圣贤且不免焉,而无妄之理愈著。此《易》所以类万物之情也。

《离四》

秦法如火,始皇旧火也,二世新火也。李斯劝行督责,突如而焚矣。炎汉将烬,宦竖内炽,董卓外燃,何进实迫之,脐灯弃如矣。

《咸四》

四心位也,不言心者,曷去心而为咸之主也。无心则为贞虚之体也,有心则为思悔之根也。思与邪,每缘类而至,故曰朋从。尤悔之来,遂不可知矣。甚哉,贞之为要也。

《恒》

不能体常者,不可以尽变。不能尽变者,不可以体常。天地所以能常久者,以其能尽变也。日月周天,与气推移,故其明不息。四时能变,寒暑迭运,故其序不穷。无非由变而恒,恒而变也。

《严君》

君,主也。母慈而亦称严者。正,即严也。肃雝门内,母教尤尊于父。

《得中》

蹇贵能止而往亦有功,以五之中也。解贵能动则复则吉,以二之中也。动静不失其时者,惟中乎?

《曷之用》

善处损者不得已而取,莫若不得已而用。“曷之用”三字,假作呼问语,有如许商量斟酌,在下一“用”字若作答辞也。用之既节,则侈欲日消。损之义,损人欲以复天理而已。○彖传二言时字,系易至损,悯时之意深矣。盖天下时而已。时行之义,首于乾发之,损益者否泰之始也,故皆以偕时致意焉。

《三人行》

损因三,成惟三。一人行,然后阴阳各以两相资。三与上两则得友得臣矣。二与五两则皆益之矣。初与四两则合志有喜矣。此絪緼化生之至理也。

《木道》

木亦言道。才本于德,用之有道也。张和仲云:涉川乃木之事,非木之道,可味。

《井》

昔人谓黄帝穿井。又云伯益作井。则羲皇时未有井也。然其理与形则具于卦,故文王以此名之。可见易理之无所不该如此。因思画疆授亩之初,亦未有井,亦后圣以象形,故名为井田耳。

《二女同居》

志不同行,只是各志所适,故曰睽。今少女居上,志克离火,中女居下,志焚兌泽。少之加大,莫于阴,故必革。

《震初》

文王见卦中初画具有此义,故于卦辞统言其理。至系爻,则初九实主其事,故周公特以一“后”字揭出初心耳。若夫子两传其旨,即一辞而反覆举之,意更深长矣。程传释义,彖略象详,殊会此意。

《艮背》

人身五官百骸,皆有欲,惟背则无。故至理不迁之极,如背然,浑只见道理,合当如此。入自家一分不得,着一些私意不得,才是艮其背。

《艮身》

身以全体言,自然之主肆应无妄,克复之四勿也。背以一节言,当然之则一定不迁,明新之至善也。同一“止其所”而已矣。

《山上有木》

地卑且近,生木则日见其长,升象也。山高且大,有木亦不觉其异,渐象也。

《节初》

承二阳爻,横亘如户,塞象也。应四坎,体出则恐陷,审几于初,其知远矣。塞者,啬也。曰塞聪,曰不变塞。塞之为节大矣。

《系辞上下传》

上传开卷便提出乾坤变化四字,而辞占象变见于第二章,则统会微显上下之义,申重辞占象变之用,细详变化精意,还他乾坤二象,而穷神知化以结上传。一龙穴也,阴阳气也,易之胎也。刚柔以质言,健顺以性言,奇偶以数言,天地以形言。乾坤二字,则又合微显而名之。至于神则形下形上,无方则不可测,斯所谓一阴一阳之道也已。

《易》之为道,本于乾坤。理惟易简,体于圣人。要归德行,故上下传,首末皆两两呼应此旨。昔人曾探其秘,而愚更有管见焉。上传首原变化,十二章中篇篇皆及变化,亦或以变而该化者。下传首明吉凶,十二章大抵是言吉凶,只第二章单言象,第四章单论画,故未及吉凶字耳。变化属象,变先天之奥也,然必以蓍卦而传。吉凶属辞,占后天之功也,然必本象画而著。上传语多精密,下传意主忧危,交阐互发,无非此旨。要是代天有言,神道之教云尔。

《冶容》

冶如陶冶之冶,造出新也,艳色能令人销神流志,故妖容曰冶。

《鼓舞》

奏乐者,鼓声舞容,疾徐相应,亦可想自然之妙,是故夫象。特加“夫象”二字,便与旧文异旨。圣人所以系卦下之辞,不过为象作注脚耳。系象而要之物宜,系爻而要之典礼,故可变可通,以至于尽神尽利,皆形上之理也,谓之象。象之与立象,“象”字不同,此指卦下之彖辞言乎象者也。

《德情》

凡阴阳之根于理者曰德。德精而难见,故以理会合之为通。凡阴阳之著于迹者曰情,情显而可指,故以象肖似之,曰类举,曰背。然本义两如字,是借卦义例言之耳。

《制器尚象》

《易》为稽实待虚之书,至理无所不通。朱子因上传有“制器尚象”句,偶合此章取象之例,故云然皆以中气为盛。惟土无专令,寄旺于四季孟之间。震,阳木也,盛于春仲,从春阳也。巽,为阴木,则当春季而兼辰,土以入巳矣。离为火,火无阴阳,专主夏,而特盛于仲之午。坤,阴土也,夏秋之间,亦土之中气也,故坤阴最旺焉。,阴金也,主秋之仲,从秋阴也。乾,为阳金,则当秋季而兼戌,土以连亥矣。坎,水也,亦一而已,旺气专聚于冬之仲。艮,阳土也,主季冬与春孟间,所以迎春阳之进气也。故曰成终而成始,而生生之气于是不息矣。

校注:孟春正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

《序卦传》

《易卦》生生之理,本于太极,而《序传》中消息进退之义,事事夹杂,皆在里面,正是《易》之包阴阳处。盖自一生出以至于无穷,故以未济终焉,还他一个太极流行也。○上篇序乾坤而言天地。下篇序咸言夫妇,而亦本天地。旧以为隐其名者,尊卦首,非也。《易》以道阴阳,故于篇首概括其理而论之,余卦则各言阴阳相错之,一义而已。

《咸速恒久》

乾坤至困,已准上经三十卦数矣。中次咸恒,本义第去两“也”字,释之者盖取乾刚坤柔之例,庄重其句,以明其复统下经之三十四卦也。卦传虽杂,而二篇位置秩然,其杂而不越乎。竖儒辄以本义为谐谈,何哉?○篇末柔忧叶韵,恰与传首坤师相合,不可谓其无意。

(0)

相关推荐

  • 周易本义序  -宋-朱熹

    序周易本义 [南宋]朱熹注 序 <易>之为书,卦.爻.彖.象之义备,而天地万物之情见.圣人之忧天下来世,其至矣!先天下而开其物,后天下而成其务,是故极其数以定天下之象,着其象以定天下之吉凶 ...

  • 淳安文献:余国祯《见闻记忆录》

    <见闻记忆录> 严陵余国祯瑞人甫著,男中恬编辑,孙彦掞校字. <见闻记忆录>·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余国桢撰.国桢,字瑞人,别号劬庵,遂安人.前明崇祯庚辰进士,官富顺县知 ...

  • 淳安文献:余国祯《点易支言》下

    秉烛斋点易支言卷之下 恒言皆易理 凡人情,或幸灾则必曰痛快,是噬人之痛以为快也.或虑危则必曰利害,是明知其害而觊利也.以一念之喜怒,遂撄二气之权衡,而不知福倚祸伏,并至互旋之微几,早已提呼于言下矣,奈 ...

  • 淳安文献:余国祯《点易支言》中

    秉烛斋点易支言卷之中 厚载惟谦 天下,凡厚皆有象,而德之厚无象.凡厚皆可测,而地之厚不可测.至哉,地德乎!五材之变移,百物之代谢,皆地生之,地藏之.盖其厚不可得而涯涘也.变盈而流谦,持载所以无垠乎?大 ...

  • 淳安文献:余国祯《点易支言》上

    <秉烛斋点易支言> 严陵余国祯瑞人甫著 婿章振振萼范山甫评阅 男中恬.中忬.中慎.孙婿方儒林需人甫仝校 孙彦掞校字 点易支言引 <五行书>曰:干者,幹也:支者,枝也.幹传枝以相 ...

  • 淳安碑录:吴世良鹅湖书院题诗

    淳安碑录:吴世良鹅湖书院题诗 南宋乾道至淳熙年间,遂安詹仪之与东南三贤张栻.吕祖谦.朱熹相友善,他们讨论学术和政务,书札尚存.君子之交,对遂安教育影响深远.此后,瀛山书院育人育材,经久不息. 乾道年间 ...

  • 走进云山街道徐尚源村:徐氏自淳安昌化蒲川迁居兰溪

    走进云山街道徐尚源村:徐氏自淳安昌化蒲川迁居兰溪 云山街道徐尚源行政村位于街道办事处驻地北偏西2500米.村民委员会驻麦源自然村,村以所辖自然村徐尚源村得名.地处三江冲积平原,区域面积1.75平方公里 ...

  • 《周易-杂卦传》拼注音诵读版,快快收藏了~

    <杂(zá)卦(ɡuà)传(zhuàn)> 乾(Qián)刚(ɡānɡ),坤(kūn)柔(róu),比(bǐ)乐(lè),师(shī)忧(yōu).临(Lín).观(ɡuān)之(zhī) ...

  • 浙江淳安将迎来一条“286公里”新高铁!途经县市好运来了!

    免责声明:本文所有数据内容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不可作为官方发布的真实情况!如有不同声音,请私信或者评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谢谢大家!  不可否认 ...

  • 淳安碑录:郭村方塘源墓葬地名碑

    淳安碑录:郭村方塘源墓葬地名碑 此为汾口藏友收集石碑.按宗谱,以"形"为地名.土名的多为墓葬地名.此碑上部文字清晰,下部斑剥,有些字迹不清.大意此地名有多种叫法,改名月弦形.地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