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立方原意
补中益气汤立方原意
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是广为人知的著名方剂,历版方剂学教材均收录此方,并作方解阐释。我觉得这些方解,是便于初学者理解的,有助于临床应用的。然而,如果想因此而深入学习东垣著作中的诸多方剂,恐怕是不那么容易的,因为这些方解离其原意尚有不少距离。
不妨先看看东垣自述“立方本旨”:
“夫脾胃虚者,因饮食劳倦,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位,其次肺气受邪,须用黄芪最多,人参、甘草次之。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以益皮毛而闭腠理,不令自汗,损其元气。上喘气短,人参以补之。心火乘脾,须炙甘草之甘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若脾胃急痛并大虚,腹中急缩者,宜多用之,经云‘急者缓之’。白术苦甘温,除胃中热,利腰脐间血。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芪、人参、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能补卫气之散解,而实其表也,又缓带脉之缩急;二味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清气上升也。气乱于胸中,为清浊相干,用去白陈皮以理之,又能助阳气上升,以散滞气,助诸甘辛为用。口干嗌干加干葛。脾胃气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荣血大亏,荣气不营,阴火炽盛,是血中伏火,日渐煎熬,血气日减,心包与心主血,血减则心无所养,致使心乱而烦,病名曰悗。悗者,心惑而烦闷不安也,故加辛甘微温之剂生阳气,阳生则阴长。或曰:甘温何能生血?曰:仲景之法,血虚以人参补之,阳旺则能生阴血,更以当归和之。少加黄柏以救肾水,能泻阴中之伏火。如烦犹不止,少加生地黄补肾水,水旺而心火自降。如气浮心乱,以朱砂安神丸镇固之则愈。”(《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
一、解读补中益气汤的“立方本旨”
首先要理解文中的“心火”即“阴火”,这是东垣学说中最重要的概念。然而,东垣有关“阴火”的论述散见各处,表达也不尽一致,故后人理解也多有分歧。本文不作繁琐考证,据东垣原著择要分析如下:
1.“阴火”产生的根本原因
东垣说:“夫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上升之气,此六者,皆饮食人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既脾胃有伤,则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则六腑阳气皆绝于外。故经言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者,是六腑之元气病也。气伤脏乃病,脏病则形乃应,是五脏六腑真气皆不足也。唯阴火独旺,上乘阳分,故荣卫失守,诸病生焉。其中变化,皆由中气不足,乃能生发耳。后有脾胃以受劳役之疾,饮食又复失节,耽病日久,事息心安,饱食太甚,病乃大作。”(《内外伤辨惑论·辨阴证阳证》)可见,中气不足是“阴火”产生的根本原因。
2.“阴火”形成的主要机制
(1)“脾胃之气下流”:脾胃虚衰,中气不足,“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生长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荣卫,不任风寒,乃生寒热,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
(2)“阴火上冲”:“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肾属下焦,而阴火,“起于下焦”,上冲,“乘其土位”,又名心火,因为“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胞络之火,元气之贼也。”(引文俱见《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
3.“阴火”形成的次要机制
“脾胃气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荣血大亏,荣气不营,阴火炽盛,是血中伏火日渐煎熬,血气日减,心包与心主血,血减则心无所养,致使心乱而烦,病名曰悗。”(《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阴火”炽盛,则伤生发之气,荣血大亏;反过来,荣血大亏,更加剧“阴火”炽盛,可谓恶性循环。所以,荣血亏虚应属形成“阴火”的次要机制。
4.“阴火”涉及的主要脏腑
(1)脾胃:脾胃虚衰则中气不足而下行,是“阴火”形成的根本原因和始发因素。“阴火”上冲,又乘其土位,影响脾胃的功能。
(2)肾: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躁热发于肾间”(《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阴火上冲。
(3)心肺:“若胃气平常,饮食人胃,其荣气上行,以舒于心肺,以滋养上熊之皮肤,腠理之元气也;既下流,其心肺无有禀受,皮肤间无阳,失其荣卫之外护,故阳分皮毛之间虚弱,但见风见寒,或居阴寒处,无日阳处,便恶之也。”(《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阴火”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其内涵可能是指“阴火”在上冲过程中表现出类似心火的征象。
用图表表示如下:
二、理解“阴火”的形成原因与机制
当理解了“阴火”形成的原因与机制时,我们自然就能理解治疗要抓住这样几个环节:补脾胃,升阳气,泻阴火,补肺气,滋荣血。补中益气汤的立方本旨大抵如此。下面再对具体用药作些分析。
1.黄芪
李东垣对黄芪论述,摘引原文如下:
“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善治脾胃虚弱。”(《药类法象》)
“(人参、黄芪)益元气而泻火邪。”(《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
“肺气先绝,故用黄芪以益皮毛而闭腠理,不令自汗,损其元气。”(《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
“补五脏诸虚不足,而泻阴火,去虚热……退热之圣药也。”(《用药心法》)
“(黄芪、甘草、人参)除湿热、烦热之圣药”(《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可见,按东垣的认识,黄芪可补脾胃、益元气,补肺气、实皮毛,泻阴火而退热。
2.人参
李东垣对人参论述,摘引原文如下:
“治脾肺阳气不足,及能补肺,气促、短气、少气。补而缓中,泻脾肺胃中邪火,善治短气。非升麻为引用,不能补上升之气。”(《药类法象》)
“上喘气短,人参以补之……脾胃气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荣血大亏,荣气不营,阴火炽盛,是血中伏火日渐煎熬,血气日减。心包与心主血,血减则心无所养,致使心乱而烦,病名曰悗。悗者,心惑而烦闷不安也,故加辛甘微温之剂生阳气,阳生则阴长。或曰:甘温何能生血?曰:仲景之法,血虚以人参补之,阳旺则能生阴血……”(《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
“(人参、黄芪)益元气而泻火邪”。(《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
“(黄芪、甘草、人参)除湿热、烦热之圣药”(《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按东垣的认识,一方面,人参与黄芪治中气不足、阴火上冲的主要作用环节是相似的,而对气促、气短、少气之类症状尤效;另一方面,东垣赞同仲景之法,血虚以人参补之,阳旺则能生阴血,故人参还作用于形成“阴火”之次要机制。
3.甘草
李东垣对甘草论述,摘引原文如下:
“心火乘脾,须炙甘草之甘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若脾胃急痛并大虚,腹中急缩者,宜多用之,经云‘急者缓之’。”(《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
“(黄芪、甘草、人参)除湿热、烦热之圣药。”(《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生用大凉,泻热。火炙则温,能补上中下三焦元气。调和诸药,共为力而不争……补脾胃不足,能大泻心火需用之。”(《药类法象》)
按东垣的认识,炙甘草补脾胃、益元气,补肺气、实皮毛,泻阴火、除烦热,其作用面不及人参、黄芪之宽。
4.白术
东垣说“白术苦甘温,除胃中热”(《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可理解为有弱的补脾胃、泻阴火作用。
5.当归
东垣说“血虚以人参补之,阳旺则能生阴血,更以当归和之”(《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当归在补中益气汤中作用于形成“阴火”之次要机制。
6.升麻、柴胡
东垣说:“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芪、人参、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能补卫气之散解,而实其表也,又缓带脉之缩急;二味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清气上升也。”(《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可见,升麻、柴胡作用是比较专一而可倚重的,即主要作用于升阳气这一环节。
7.橘皮
橘皮亦升阳气而较弱,并有调理气机之功。东垣说“气乱于胸中,为清浊相干,用去白陈皮以理之,又能助阳气上升,以散滞气,助诸甘辛为用”。(《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
以上,大致把李东垣的“阴火”理论、补中益气汤的处方大意和具体的用药心法讲清楚了。然而要真正理解东垣的意图,还需要更深入地阅读原著,包括归纳散见各处的有关阴火论述,将东垣创制的大量方剂比对研究,同时要研究东垣的具体用药。本文只是开了一个头而已。
写于2010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