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外销艺术品:精美绝伦|牙雕|象牙|广雕|银器

  清乾隆二十二年

  随着“一口通商”御旨的颁布

  “广东十三行”成为清政府唯一特许

  经营海路的中西贸易商行

  

  广东由此成为清朝全盛时期

  世界市场的重要环节

  中西融合、异趣盎然的

  中国外销艺术品在18、19世纪的西方

  掀起了一股“中国风”的社会时尚

  广州十三行景象:

  巨大的中国式帆船载满茶叶、陶器、丝绸,数以百计的桨板连接着货船和陆地

  【注】一口通商:多指中国签订《南京条约》之前,清朝规定西洋商人只可以在广东通商的政策。一般认为从清乾隆二十二年至道光二十二年(1757~1842)签订《南京条约》止的85年间,是广州“一口通商”时期。

  广州十三行:清代专做对外贸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行”。

  

  清白缎广绣花束纹披肩

  广东地处南海之滨,峡湾良港众多,汉代以来就一直是中外海上交通贸易的重要枢纽。

  明清时期,伴随环球贸易航线的不断拓展,从这个枢纽出发,中国的丝、瓷、茶三大名产和工艺美术源源不断地传播到欧美。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政策,使广东垄断海路中西贸易近一个世纪!

  

  清乾隆广彩珍珠地花卉纹马克杯

  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之下,由广东生产并销往海外的艺术品,从广绣、广彩、广雕到外销画、外销银器、外销漆器、外销扇等,无不洋溢着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广东本地的审美趣味,又散发着西洋的异国情调。

  外销扇

  巧夺天工,雅致迷人

  

  清代,象牙柄鹅毛彩绘花蝶执扇。

  十八、十九世纪,广东外销扇风靡欧美,通常被欧美上流社会人士用于装饰、欣赏或显示身份。

  由于方便随身携带,外销扇曾被欧洲上流社会贵妇、少女们当做比拼时尚的工具,风靡于各种社交场合。就连玛丽女王和维多利亚女王也对它爱不释手。因此,一套流行于西方的扇语逐渐形成。

  

  清代,象牙铜雕开光山水亭台花卉团扇

  这些专供外销的扇子与中国传统扇有着明显区别,它们色彩艳丽,纹饰华美,材质多样。就形制而言大体可分折扇和团扇两类,就材质而言可分为象牙扇、玳瑁扇、檀香扇、贝雕扇、银累丝扇、羽扇、丝绣扇等等。

  象牙山

  

  外销扇风靡欧洲时期,象牙扇可谓经久不衰。最初出口到欧洲的折扇,其主要材质就是象牙。

  从17世纪晚期一直到18世纪末,象牙折扇一直是外销扇中的“霸主”。因为象牙材质难得,广州的象牙工艺又格外精湛,象牙扇成为欧洲贵族送礼和收藏之必备佳品。

  

  由于销量大,象牙扇的组合材质也细分得十分丰富。有团扇,也有折扇;有几乎全是象牙材质的折扇,也有以纸面、广绣、羽毛为扇面的象牙扇;既有彩绘和油画的,也有象牙贴面的。

  漆扇

  

  清金漆骨绢本彩绘人物广绣花卉折扇

  馆藏漆扇中,有黑漆描金扇和黑漆描银扇两种,两者中又以黑漆描金居多。

  

  黑漆描金的物件大多给人一种“高调的奢华”之感,似乎比较符合欧洲贵族们的气质。

  不过,黑漆描金折扇只流行了50年左右,于清嘉庆初年(即19世纪早期)大量出口,道光晚期渐渐退居潮流二线,被纸面折扇所取代。

  檀香木扇

  

  馆藏的檀香木扇大多是折扇,扇骨由檀香木制成,镂雕花纹。檀香木扇古色古香,扇面图案大多数以中国的花鸟虫鱼、宫廷院落和人物为主。

  玳瑁扇

  

  玳瑁是海龟科动物,分布于东南亚、海南岛、西沙群岛、广东、福建、台湾等地。玳瑁甲片坚韧,不易折断,半透明,有明显的斑纹。

  据《风从广州来》一书记载,由于玳瑁本身就有光、色和斑纹美,制作时会施加减地平凸等镂刻或镂空技法以显示其玲珑剔透,纹饰则以人物图案最为常见。

  贝雕扇

  

  与玳瑁扇一样,贝雕扇也有着天然的色彩与斑纹。不同的是,贝壳材质更脆、更薄,不同的贝壳还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因此在贝壳上施展工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十三行出口的贝雕扇都是匠人精雕细琢出来的珍贵工艺品。

  外销银器

  精巧细腻,媲美西匠

  

  清银镌刻双龙人物诗文图海棠形大碗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广东生产制造的银器以工艺精湛、价格低廉、品质优异的特点赢得了以使用和收藏银器为传统的西方人的喜好,他们往往通过行商或自行向银器铺订购银器。

  

  清代,银锤胎徽章渔人喜上眉梢名片盒。

  蒂芙尼在《中国广东》一书中写道:“店铺的银匠能制造任何物品,由小小的一只盐羹到整套餐具,都能制造出优美的效果。

  他会用金替水壶镶边,或者在很短的时间就能按照西方商人的要求制作一定形状及纹饰的叉子。

  这里的银器十分精细出色,而价格则很低廉。精致华丽花纹的盒子,或是名片盒,都是这些银匠的得意之作。这里的行商会替西方商人订购银器,而整套银器餐具的价格,却比任何地方都要便宜,很多欧洲人士通过西方来华贸易的买办,经行商向这些银匠订购银具。”

  

  外销银器的店铺主要集中在广州商馆区的同文街、靖远街及河南花地一带。有文献可考证的外销银器店铺有:吉星(CUT),同文街8号;其昌(KHC),同文街与河南会所街;利昇(LC),河南会所街;宝盈(Pao Ying),同文街;黄盛(WS),靖远街15号;新城(S.S),同文街等等。

  为方便外商订购,同时作为信誉的保障,外销银器的底部通常錾刻银匠的中文姓名、店铺的英文缩写及银器成色等信息。

  

  外销银器的器形和风格伴随中西商贸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经历了由早期纯西方式,即无论造型还是纹饰都缺乏中国特色,广东银匠只是单纯来样仿制;到中后期中西结合式,即西式造型中式纹样,这一类型的银器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842年五口通商之后,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外销银器的需求量大增,导致品质下滑,广式外销银器的优势地位逐渐被上海和香港取代。

  外销漆器

  重彩烁金,典雅华贵

  

  清代,黑漆描金龙舟图八围屏风。

  十八世纪,中国外销到欧洲的家具以漆木家具为主,多采用黑漆描金的装饰手法,式样大到厨柜、桌椅、屏风,小到扇子、针线盒、茶叶盒、游戏盒、名片盒等无所不包。多数家具的木胎事先由订购地做好,再不远万里运至广州,广东漆匠带漆彩绘后再返运回订购地。

  

  清代,黑漆描金人物纹女红桌。

  广州制作的漆器独占鳌头,成为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在欧美各地所见的漆器多来自广州,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

  

  清黑漆描金人物故事八角带盖扁形茶叶罐

  十九世纪,附有象牙针线工具的女红桌、女红盒是颇受欢迎的外销品,它们多以木胎制成,内外通体隙黑漆描金,台面及周身满绘庭院人物休闲场景,桌内配以精致漆盒承载各式象牙制纺锤、线轴、线梭、顶针等针线工具。有的底层还另设抽屉,配置黄铜锁孔及钥匙。

  外销画

  绚烂华丽,异色纷呈

  

  《广东十三行港口》19世纪广州“外销画”

  外销画产生并兴盛于十八、十九世纪,集中在广州十三行(今文化公园)一带。为迎合西方社会热衷“中国趣味”的风尚,广州画师采用西方的绘画颜料和技法,绘制带有中国风情的图画,销售给来华的洋人。外销画绘画种类多样,有布本油画、象牙油画、玻璃油画、通草水彩、纸本水粉、线描画等。

  玻璃画

  

  19世纪初,广州佚名画家绘仕女对弈玻璃油画。

  玻璃画,简而言之就是在玻璃背面进行的反笔油画,清代外销画的一种。它的历史可上溯到古埃及的着色玻璃。中国清代乾隆年间,意大利画家郎世宁将此画传入中国。

  

  
清 西洋人物玻璃画

  早期玻璃画大部分是对西方油画的复制,尤其在晚清时期,欧洲商人将油画带到中国,让中国的画师仿制成玻璃画。在逐渐熟悉这种画法之后,中国画师在作品中融入中国绘画风格与因素,发展出以中国画技法为主、西洋画技法为辅的绘制方法。

  

  

  

  

  

  

  

  最上乘的玻璃画,一定是结合了西方宫廷贵族审美趣味的古典主义绘画技法,以及中国宫廷贵族审美趣味的工笔重彩画和中国民间年画艺术三者的艺术样式,带有独特的中国艺术特色。

  悬挂纸画

  

  清乾隆,广州手绘农耕商贸图外销壁纸。

  外销壁纸是十八世纪经广州口岸外销至欧洲的一种时髦的纸本绘画装饰品,这种纸本绘画又被西方人称作“悬挂纸画”。它们通常以花鸟、风景、生产、生活等题材为主,成套制成,形成一系列连续的景象,可以贴满整个房间。由于这种“悬挂纸画”既不经装裱,也不加框,只要卷起来就可装运出口,故价格低廉、色彩绚丽,往往整箱在广州口岸装运上船,远渡重洋,成为欧洲社会引以为尚的室内装饰品。

  一位作家在《世界报》中曾写到:“中国壁纸在豪宅中极为流行,这些房子里挂满最华丽的中国和印度纸,上面满绘着成千个根本不存在的、想象出来的人物、鸟兽、鱼虫的形象。”

  通草水彩画

  

  通草纸水彩画

  十九世纪还是广州生产销售通草水彩画的高峰期,通草水彩画是以通脱木植物茎髓制成的通草片作为画材,通常一组十二张。画面内容取材广泛,写实性强,民生百态,无所不包,且价格低廉,小巧易带,是西方了解中国的重要媒介。

  广雕

  精镂细刻,繁花似锦

  

  清代,螺钿游戏套盒。

  传统意义上的广雕是指在广州地区生产的具有岭南特色的雕刻工艺品,包括牙雕、玉雕、木雕、石雕、砖雕、骨雕、贝雕等。

  

  清象牙镂雕人物针线盒

  清代以来,广州工匠根据西方客户的要求,在造型和纹饰上融入西方文化元素,选择象牙、玳瑁、檀香木、砗磲等名贵材料,精镂细刻,随形施艺,形成了构图新颖别致、造型生动逼真、雕工精巧细腻的艺术特色。

  

  清贝雕基督生平故事挂件

  由于广东气候温暖湿润,雕刻制品不易脆裂,故精镂细刻成为广雕的主要特色,谚曰:“苏州样,广州匠。香犀、象、蜃、玳瑁、竹、木、藤、锡诸器俱甲天下。”

  

  清代,玳瑁六角形镂空花樽。

  广雕作品整体布局热闹,喜繁花似锦,不留空白。尤其是清代“广州贸易”体制确立后,广州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象牙贸易和牙雕制作中心。广作牙雕不但是进奉宫廷的供品,而且还大量外销至欧美。

  

  清代,象牙透雕徽章纹佛手钮象牙提盒。

  英王乔治三世特使马戛尔尼的秘书巴洛在《旅行在中国》中写道:“看来似乎最优美、最完美无瑕的顶峰,就是广州的象牙雕刻。”在现今欧美博物馆的亚洲收藏中,象牙球、象牙塔、象牙龙舟、象牙提盒、象牙扇等广作象牙工艺品都是体现中国工艺的重要见证。

  

  清代,象牙雕上下双活多层牙球摆件。

  镂空雕刻乃广雕工艺的特色工艺之一。“鬼工球”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鬼工球”即套球,又称“同心球”。据明代曹昭《格古要论》载,宋代就已出现三层套球,时称“鬼工球”,取鬼斧神工之意。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首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广州牙雕艺人翁昭创作的26层镂空透雕象牙套球获得金奖。

  广绣

  繁而不乱,富丽堂皇

  

  广绣,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民间刺绣工艺的总称,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以构图饱满、繁而不乱、色彩艳丽、装饰性强见长。

  

  清初,英国商人拿服饰图样到广州绣坊订绣品。因图样乃西方油画风格,绣工为绣得惟妙惟肖,便增加绣线种类及改革绣法,以丰富绣品的表现力。使广绣吸收了西洋油画的艺术风格,运用透视和光线折射的原理,丰富了广绣的设计色调和表现力,绣品广泛地应用于室内装饰和日用衣饰上。中西风格结合的广绣深合西方人的审美趣味,在欧美社会大受欢迎。

  

  ▲白缎地广绣三阳开泰挂屏心

  广绣题材丰富,多为百花齐放、百鸟争鸣、鹤鹿同春、三羊开泰等寓意吉祥的纹样,极富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绣材多样,有盘金绣、丝绒绣,还有以孔雀羽毛捻缕作绣,这无不使得绣品灿烂夺目、富丽堂皇。

  

  广绣百鸟争鸣图,清

  

  广绣鹤鹿同春图,清

  明代朱启钤《存素堂丝绣录》对广绣绣品的评价为:“铺针细于毫芒,下针不忘规矩,器之弇侈,纹之隐显,以马尾缠作勒线,从而勾勒之,轮廓花纹自然,工整明显,针眼掩藏,天衣无缝”。19世纪英国人波西尔(S.W.Busnell)在《中国美术》一书中曾对广绣称赞道:“中国人长于刺绣花鸟,而广东人更精于此艺。”

  广彩

  中形西意,异趣横生

  

  广彩,广州地区釉上彩瓷艺术的简称,亦称“广东彩”、“广州织金彩瓷”。当时广州工匠借西方传入的“金胎烧珐琅”技法,用进口材料,创制出“铜胎烧珐琅”,后又把这种方法用在白瓷胎上,成为著名的珐琅彩,这是广州彩瓷的萌芽。

  

  清乾隆,广彩英国罗斯伯爵徽章纹大盘。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中国瓷器在世界畅销,广彩瓷出口量亦不断扩大,生产迅速发展。广彩瓷逐渐与铜胎烧珐琅分离,成为独立的行业。广彩产品亦分为艺术瓷和日用瓷两大类,欣赏艺术瓷的彩绘技法以国画画法为主,讲究技巧,笔工精湛,内容多为人物花卉,亦有外国油画的西方风景、人物和宗教、神话故事。日用瓷包括碗、碟、壶、盅等,加彩方法简单、豪放、富于民间装饰风味。

  清乾隆,广彩巴利斯之审判图盘。

  具有欧洲形制或纹样的订烧瓷,原型多来自欧洲商人提供的陶器、玻璃器、银器、锡器或其他木制品。宗教题材的订烧瓷多描写《圣经》内容,大部分来自《新约》,主要绘制在茶具、碟及盘上,产品大多销往基督教国家,作为装饰用于宗教场合,一般不作实用;神话题材的订烧瓷多取材于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中的女神、仙女形象,它们作为社交礼品,在欧洲颇为流行。

  

  16~18世纪时,欧洲贵族及上层人士都以拥有装饰徽章图案的中国餐具作为荣耀与权威的象征。徽章瓷可分为家族徽章、名人徽章、省城徽章、公司徽章、军队徽章等,它们多装饰于器物的显要部位。据统计,18世纪中国销往欧洲市场的徽章瓷约60万件,约300个欧洲家族到中国订制过徽章瓷。

  清代广式外销艺术品

  是十八、十九世纪中西海贸背景下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次相遇

  也是广东本土文化与欧洲文化的一次对话

  相遇与对话带来了新的审美形式

  形成了新的文化趣味

  创造了新的时代风尚

  给人类文明增添了盎然异趣

(0)

相关推荐

  • 莫奈夫人手中有柄“利器”,撩人于无形

    ▼ 古 董 折 扇 每把折扇都有其诗意, 它是匠心的凝结,也是女人的"武器". 有意收藏独角鹿精选臻品 古董折扇八把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洽购 ▼ 那年,画中莫奈夫人身着一袭火红的和服 ...

  • Artlib线上展览 | 笔下生风——中国古代扇面画及成扇作品展

    前 言 扇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夏季谁都离不开它,即便是空调十分普及的当下,也时常能看到有人手持扇子享受着"清风徐来"之感.据相关文献记载,夏代之前或虞舜时期便有扇子(已无实物可 ...

  • 两百年前,西方人竟为Made in China这么痴迷过!

    ▼ Hello,我是饺子味. 这次一起跟随欧洲贵妇"崇洋媚外" ▼      风从东方来    过去几百年,中国风曾横扫整个欧洲.自乾隆时代以来,广州成为全中国唯一海上对外贸易口岸 ...

  • 清代外销艺术品:精美绝伦

    清代外销艺术品:精美绝伦 古代艺术  清乾隆二十二年 随着"一口通商"御旨的颁布 "广东十三行"成为清政府唯一特许 经营海路的中西贸易商行 广东由此成为清朝全盛 ...

  • 清代外销艺术品,精美绝伦!

    清乾隆二十二年, 随着"一口通商"御旨的颁布, "广东十三行"成为清政府唯一特许经营 海路的中西贸易商行. 广东由此成为清朝全盛时期 世界市场的重要环节. 中西 ...

  • 精美绝伦:清代外销古玩艺术品

    清乾隆二十二年 随着"一口通商"御旨的颁布 "广东十三行"成为清政府唯一特许 经营海路的中西贸易商行 广东由此成为清朝全盛时期 世界市场的重要环节 中西融合.异 ...

  • 广彩与我国清代外销瓷

    广彩,是对我国广州地区釉上彩瓷工艺艺术品的简称,亦称"广东彩瓷".它采用低温釉上彩装饰技法,在各种白瓷器皿上彩绘,再经烧制而成的陶瓷产品. 彩笔为针, 丹青作线, 纵横交织针针见, ...

  • 清代外销瓷欣赏

    清代外销瓷欣赏

  • 收藏殿堂 | 不是碧玺胜似碧玺——清代玻璃艺术品的杰作

    一串晶莹剔透.绚丽多彩的珠子引起了争议,因为它看似碧玺但不是碧玺.经检测,它的密度仅有2.36(碧玺密度3.06),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98%以上,所以,肯定不是碧玺是玻璃.于是,按照当下的习惯思维马上 ...

  • 清代水晶工艺品,精美绝伦!

    本文来源于 网络 ▲欢迎大家进入[古玩那点事儿]视频号直播间,福利捡漏 视频来源:收藏马未都 清乾隆 水晶雕兽面蕉叶纹兽耳瓶 水晶,别名晶石.水晶石,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石英结晶体矿物.古人曾赋予水晶一串 ...

  • 清代汪士鋐《录汉疏广》隶书欣赏

    汪士鋐隶书<录汉疏广>,来源:李公麟(传)陶渊明归隐图,弗利尔博物馆藏. 汪士鋐(1658-1723),字文升,号退谷,又号秋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会元,官中 ...

  • 清代水晶,精美绝伦!

    古玩鑫  清 水晶活环双耳盖瓶 水晶,别名晶石.水晶石,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石英结晶体矿物.古人曾赋予水晶一串极富美感的雅称:水玉.水精.水碧等. 清乾隆 水晶葫芦洗 水晶工艺品从古至今都备受钟情,流光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