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见发妻年老色衰,写下一首词,其中一句成名句传诵至今
王国维出身浙江海宁,王氏自古以来便是浙江当地的名门望族与后来的民国才子徐志摩是同乡,王氏族谱最早能追溯到周灵王之子太子晋,北宋朝末年,王国维的先祖安化王氏的王沆为了避祸迁居江南海宁,由于王沆的祖父王禀是抗金名将,王氏在海宁当地长期受到敬仰,其父王乃誉也是清末著名的诗人、书画家。
如此家世的王国维自然从小便收到了家学和父亲王乃誉的影响,无论是诗词书画还是篆刻文辞都信手拈来,1892年,王国维前往海宁州应试,以第二十一名录作秀才,与陈守谦、叶宜春、诸嘉猷这三位海宁当时极为优异的人杰一同被誉为“海宁四才子”。
然而次年的科试中,王国维前往杭州应府试为中,只能加入崇文书院继续学习,然而就在王国维在崇文书院学习之时,随着甲午战争的爆发,大量新式思潮涌入国内,因为接受了这些崭新的思想,王国维渐渐对科考应试没有兴趣了,转而想到了出国留学,但碍于资金方面的困难,王国维一直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崇文书院的求学结束后,王国维回到海宁出任私塾师,因为不甘心一辈子就当一个家庭教师,王国维请求父亲帮忙让自己出洋留学,王国维的父亲王乃誉是一位开明人士,也认可王国维的想法,不过唯一的问题是,王氏虽然在盐官有自己的洋杂货店,不过对于出国而言,王乃誉也是有心无力,只能提供一些帮助,王国维还是得自己筹钱。
但父亲的支持给了王国维自信,作为家中独子,王国维为了给家中一个交代,自己找了一个妻子莫氏为妻,待莫氏生子后,王国维与父亲一同前往上海求学,加入了罗振玉创办的东文学社,师从日本教师藤田八丰、四岗佐代治,终于在1900年时,王国维得到了恩师罗振玉的资助,在藤田八丰和四岗佐代治的帮助下,王国维安顿好家人,前往日本留学。
次年,王国维因病返回海宁,但仅仅在家呆了3个月后,眼界开阔的王国维便匆匆离开海宁老家在罗振玉办的《教育世界》中发表了大量译作并前往通州师范学堂教书,郭沐若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1905年王国维抽空返回海宁老家时,这才发现在自己家中后才发现,莫氏似乎憔悴了许多,早年间王国维娶莫氏时,莫氏尚且是一位年轻的小姑娘,甚至比王国维还小上几岁,然而如今的莫氏已经人老珠黄,两鬓之间竟然有了些许白发,不难想象她这些年一个人带孩子承受了多少苦楚。
怀着感激之情,王国维作看着容颜憔悴的妻子下一首诗《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只见他写道:“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王国维对妻子的的愧、悔、爱、怜之情,王国维深知发妻如今的模样是因为自己照顾不周而导致的,想当初莫氏本就体弱多病,而王国维又不在家中,王乃誉的夫人,也就是王国维的母亲早在王国维幼年时便已经离世,王氏也请不起佣人,因此整个王家上上下下的家务都需要莫氏一人操持。
望着发妻如此模样,王国维决心在家中久待些时日,好好照料妻子,然而没过多久,王国维就被迫返回上海加入了自己一生都在追随的教育事业,无力管理家中事务,而莫氏也颇为通情达理,不但没有吵闹,反而面容微笑着替王国维收拾好行囊,可她内心中的苦楚却只能深深埋入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