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40秒就有1人死于自杀,如果孩子说“不想活了”,父母如何科学应对?
本文章节:
01、大众对于自杀原因的不理解
02、孩子说“想死”,父母如何应对?
大众对于自杀原因的不理解
从2003年起,世界卫生组织将9月10日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希望提高大众对自杀问题的重视和预防。明天是第19个“世界预防自杀日”。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发布的数据,全球每年有80万以上的人死于自杀,平均每40秒就有1个人死于自杀。
点击可浏览,欢迎点赞、关注视频号“晴日心理”
在整体上,全球的自杀率是在下降的,包括我们中国。我国的自杀率在过去20年有明显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约22人/10万人,下降到了2019年的约8人/10万人,已经属于世界范围内的较低水平。
但并不代表我们可以盲目乐观。我国人口众多,虽然自杀率下降,但绝对数值仍触目惊心,2019年自杀人数达11.6万人。
而且,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学者景军等人指出,我国自杀率显著下降有一定的特殊原因。过去我国自杀率较高,主要是因为农村女性自杀率高。如今农村女性的地位和生活状况得到很大改善,自杀率自然就下降。
所以,国内自杀率整体下降,并不代表每个年龄层、每个群体的都下降。有的甚至可能呈上升趋势,最令人担忧的就是青少年、年轻群体。
我国青少年、学生群体抑郁症罹患率逐年攀升,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重度抑郁症又是导致自杀的最大因素之一。最近几年网络上令人揪心、痛心的事件很多都与青少年、学生自杀有关。
2019年上海17岁男孩与母亲在车内发生激烈口角,他打开车门从桥上纵身跃下
去年9月,武汉一名14岁男孩因违反学校规定,母亲对这男孩狂扇几个耳光后离开,男孩转身从教学楼上跳下
今年5月,成都四十九中学高二学生林某某在校坠亡,警方判断其因个人问题轻生
关于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我们还曾撰文分析过,感兴趣的读者可点击回看:成都坠亡学生曾疯狂自残,父母却说他性格开朗。家长如何发现“微笑型”抑郁症?
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卫健委要求大学、高中对学生进行抑郁症定期筛查,教育部发布“双减”政策,减少中小学生的心身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这都能缓解青少年、学生群体的自杀问题。
可是,很多社会大众、包括不少父母都未能正确、理性、深入地理解青少年、学生群体自杀的现象和原因。他们一边痛心年轻生命的消失,一边指责自杀者没有责任心、辜负家人的养育,心理太脆弱。
这部分人看到的其实都是表象,并不能理解自杀者遭受过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和心理活动。去年世界预防自杀日时,我们写文章谈过这个话题。
(点击回看:世界预防自杀日:父母要了解自杀背后的真相,才能真正地预防 )
但我最近查阅文献发现,不单只普通老百姓,甚至部分心理学、精神医学的权威专家也对青少年、学生的自杀行为了解得比较简单,甚至可以说是误解。而这很可能会对曾尝试自杀的人造成二次伤害。
比如我国有名的精神医学专家、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师建国,他在国内的成瘾医学领域作出了很多贡献,是我非常尊敬和认可的一位前辈。
可是他在2015年一篇医学文献《抑郁症自杀的干预》里写道:
“……自杀只是把痛苦转嫁。死亡并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留给生者的不幸。死者把自己的遗憾带走了,却把无边的痛苦留给了那些爱他的生者……我们每一个还活着的人,应该明白这一点,人不是只为自己活着。”
“人生来就是死路一条,生命就开始倒计时,死是早晚的事,着什么急呢?生命是自己的,也是家人的……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死亡是人生中最大的一件事,连这件事都不害怕了,还怕什么呢?”
我没有自杀倾向,而且是一名精神心理医生。可我读着这些话,我都产生了一定的负性情绪,仿佛亲身感受到这些话对曾尝试自杀的人带来的伤害,至少是不理解。
我们在临床接诊大量患有抑郁症、双相障碍的青少年患者,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有过自杀念头,甚至付诸过行动,幸好被及时发现。
在对他们实施临床心理干预时,尤其是进行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能触及他们的内隐记忆层面时,我们发现他们自杀的原因没有外界以为的那么肤浅,更加不能归因于“脆弱”“自私”。
这些青少年从小到大遭受了叠加性心理创伤,尤其是来自于父母的不当教育。他们积累了大量的负性情绪,愤怒、悲伤、痛苦,还有相应的扭曲的认知。有些患者内心深处认为父母是不爱自己的,甚至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
有些父母还愚昧无知地指责他们,“别人好好的,怎么就你得病了?”,“你怎么还不去死?”这些语言暴力会令青少年更加相信父母对自己没有爱,所以实施自杀时根本不在乎父母的感受,甚至有一种用自杀来报复父母的心理。
另一部分患者的痛苦来源于对生活的绝望。他们得了抑郁症、双相障碍之后,无法正常上学,连出门社交、早上起床都感到困难。
他们认为自己的未来毫无希望了,一切追求和价值都无法实现了,“灵魂已死”,活着只是一副行尸走肉,甚至生不如死。
而且他们还感受到自己的病给父母带来的痛苦和烦恼,认为既然自己的病没有希望了,那还不如离开这世界,不让父母受到牵累。这部分孩子的内心深处其实很爱父母,只是爱得盲目,而且归根到底是他们反复就医之后,认为自己没有康复的希望了。
所以,对于这部分青少年患者来说,他们的痛苦不是源于某几件事,而是大量的、长时间的负性应激的叠加,而且自杀念头早就出现了,只是早期未有真正的行动,也还没有下定决心。
对于师建国在文献里说的道理,他们懂不懂?当然懂。现在的孩子是“数字星球”的原住民,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他们懂得太多。
但这些道理是“正确的废话”,对他们没有用,消解不了他们因遭受叠加性心理创伤而感受到的痛苦。也难以治愈他们的抑郁症和双相障碍,无法令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
而且,如果跟他们讲这些道理的话,还会让他们觉得别人是在指责他们不懂事、自私、幼稚,不懂得感恩。这不是有效的心理疏导,而是道德说教,会造成二次伤害。不但增大了他们的心理压力,还容易令父母对孩子的自杀行为更加不理解,进而令孩子更想自杀。
权威的精神科专家会说出这样的话,意味着这并不是社会上个别人的观点,而是很多人都持有的观点,尤其是60后、70后的父母。这是最令人担忧的地方。
如果这部分人能够积极了解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真正理解这部分青少年的内心感受,在共情、倾听的基础上再给予积极引导,才更有可能令他们看到“一线生机”,找到活下去的积极意义。
如果大人一再自以为是地对他们说教,孩子的自杀行为会越来越难以防范。临床中有很多自杀未遂的抑郁症患者,虽然成功抢救过来了,但没有及时发现、处理他们自杀的真正根源。
那他们下一次计划自杀时会更加周全、隐蔽,甚至会假装病情好转令周围的人麻痹大意,最后自杀时就更容易成功,酿造不可挽回的悲剧。
孩子说“想死”,父母如何应对?
一旦孩子有过自杀行为,这说明他们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心理障碍,遭受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已经很多,灾难化思维已经非常严重。无论是从精神医学、心理治疗的角度,还是父母应对的角度,处理起来都比较棘手。
可是正如上文提及,这部分孩子并不是一下子就想到死的,而是自杀念头早就出现。从二级预防的角度来说,如果想更好地预防自杀行为,我们必须在青少年流露出自杀想法时就高度重视。尤其是他们的父母,必须及时行动起来。
曾有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曾有过自杀意念的比例为19.76%。很多青春期的孩子曾说过“活着真累,真没意思”、“不如死了算了”之类的话。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部分父母会对此反感,并立刻否定,“小孩子家的,少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动不动就说想死,你吓唬谁呢?”
有的孩子可能不对父母说,而是对朋友、同学表达过;还有的甚至没有对任何人流露过这个想法,而是写进了日记里。
无论家长是从什么渠道得知孩子说过、写过类似的话,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第一, 父母要意识到这很可能是孩子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信号。
孩子很可能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已出现了一定的情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感到痛苦。
当遇到一些应激事件时,他们的心理创伤被激活,产生比较强烈的负性情绪和较严重的灾难化思维,就有可能产生死的念头,因为他们认为死可以结束这种痛苦。
有些父母可能不以为意,“孩子就是叛逆,故意说这些话来威胁我们,想让我们满足他们的要求。”
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但这部分父母也需要深刻的自我反省。孩子为什么会用这种不理性的方式来获得关注、满足需求?这是不是意味着父母对他们缺乏足够的关注和积极引导?
即便孩子此时还未达到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但如果父母继续坐视不理,继续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孩子就更有可能出现精神心理障碍,自杀风险越来越高。
第二,有了以上意识后,父母利用“有效沟通三部曲”了解孩子自杀念头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及时解决,给予积极引导。
“有效沟通三部曲”指的是先与孩子共情,理解他们的烦恼、痛苦;取得孩子的初步信任后,再耐心倾听背后的原因、发生过的事件;然后对孩子的一些不理性认知进行积极引导,有助于减缓他们的负性情绪。
而且,如果涉及一些现实中的困难,比如在遭到校园欺凌、学习挫折等,家长不能光口头引导,一定要用行动去帮助孩子解决,渡过难关。
有些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尚可,也不希望父母过于担心,一听到父母问自己想自杀的原因就马上改口,说“我就随便说说,你们不要想太多。”
孩子说的可能是真的,但更大可能是一种掩饰,或者是他们也轻视了自己的心理问题。此时父母切不可放松警惕,还是需要多与孩子交流,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的的真实想法。
一般来说,在自杀念头刚开始出现时,孩子遭受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还不算很多,灾难化思维不算严重,这与真正有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相比起来,精神心理问题轻微得多。
如果父母及时引导孩子释放负性情绪,调整认知,这些心理创伤还是比较容易得到较大程度的修复的。
而且父母要尽量避免再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简单粗暴的、情感忽视的、否定多鼓励少的家庭教育方式一定要摒弃!
第三,如果孩子已经罹患精神心理障碍,尤其是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父母一定要多留心眼儿,做足安全防范措施,避免给孩子留下自杀的机会。
比如,不要将精神科药物一次性都交给孩子保管;
孩子的病情没有真正的康复、亲子关系没有明显改善前,家中的刀具、利器、农药、药品要妥善保管;
留意孩子所购买的物品,所浏览的网页,是否有可辅助自杀的信息和工具,比如查询“如何自杀痛苦最低”,与网友约定自杀事件,偷偷购买木炭等。这都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第四,对于自杀未遂的青少年,一般的开导、鼓励意义不大,父母一边要高度警惕,一边要尽快解决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必要时应果断让孩子接受强制治疗,稳住病情。
很多孩子头一、两次的自杀行为不十分决绝,也缺乏“经验”,很快就被发现和制止了。
经过父母、亲友的劝导后,他们似乎放弃了自杀念头,情绪平稳下来,甚至在某个阶段似乎恢复了正常,有说有笑,表现得积极乐观。
可如果其叠加性心理创伤一直得不到重视和修复,其病情会反复波动,必然会再次出现自杀行为,成功率也更高。
所以,如果父母暂时无法修复孩子的心理创伤,无法改善亲子关系,那必要时应“霹雳手段,菩萨心肠”,及时让孩子接受强制治疗,利用精神科药物稳定情绪,这是最理性的选择。
以上介绍的基本都是自杀行为的三级预防、二级预防,这些方法都有效,但都不能百分百防范。
对自杀行为最好的、最有效的应对办法应该是一级预防。也就是父母掌握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懂得科学的教育方式,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尤其是引导孩子塑造出越挫越勇的性格和“高逆商”,那孩子这一生基本上都不会出现自杀念头,而且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