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辟谣|黛玉的母亲贾敏出嫁时,真的有十里红妆吗?最多几千两
关于红楼的谣言很多,多半是不肯用心读原著的人以讹传讹。传的人多了,便成了真的,经常被理直气壮地拿来当证据。比如,关于林家的财产,就有一条流传甚广的谣言: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出嫁时,贾府正兴盛,所以她的嫁妆必是十里红妆,足够养黛玉一辈子。
在这条谣言里,有一半是真的,那就是贾敏出嫁时,贾府确实正当兴盛,书中有实证。第七十四回,为了节省开支,王熙凤建议王夫人把姑娘们的丫头裁减一些,王夫人发了一句感叹:“从公细想,你这几个姊妹,也甚可怜了。也不用远比,只说你如今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王夫人是贾府的第三代儿媳妇,她没见过第一代和第二代的贾府小姐是什么待遇,却看到了第三代小姐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和现在第四代小姐三春的待遇比起来,贾敏那时候的生活,才符合国公小姐的标准,说明那时候的贾府,确实兴盛。
但是,如果因此就认定贾敏是带着巨额嫁妆出嫁的,却是想当然了。因为,关于贾敏的嫁妆多少,书中也有实证,写得明明白白。
贾府凡事都按老规矩办,贾敏的嫁妆最多一万两银子。
越是大家族,越注重规矩,正如刘姥姥所说,“礼出大家。”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大家族有这么多规矩,其实很简单,规矩的制定,是为了便于管理。家族越大,人口越多,如果不制定规矩,凡事随心所欲,就会乱套。这一点,和现代企业管理差不多,越是大公司,制度条款越多,面面俱到。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即使临时更换管理者,公司的运营也不会乱套。人走制度不走,人变制度不变,公司照样运转。
贾府也是一样,凡事都有老规矩可循。比如第五十五回,探春被王夫人临时指派为管理者,刚上任,就遇到了亲舅舅赵国基死了一事。赵国基是贾府的家生子,按规矩,贾府要给赏银。至于赏多少,也是有规矩的。吴新登媳妇有意看探春的笑话,欺负她年纪小没经验,以为她不懂规矩,故意不说。谁知探春对此门清,直接问:“那几年老太太屋里的几位老姨奶奶,也有家里的,也有外头的,这有个分别。家里的若死了人是赏多少?外头的死了人是赏多少?你且说两个我们听听。”
探春是真聪明,不问别人,只问老太太的例子,因为老太太是曾经的当家人,她的例子总不会错。
也就是在这一回,王熙凤和平儿谈论府里的开支情况,提到了关于嫁娶的规矩:
凡百大小事仍是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不算。剩了三四个,满破着每人花上一万银子。
注意这个前提:“凡百大小事仍是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这个前提充分说明,当初贾敏出嫁,也是照着这个规矩办的,“满破着每人花上一万银子”。
“满破着”的意思是最多。老祖宗的规矩里,应该是没有定死嫁妆多少钱,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但给出了上限:不得超过一万两。而且,这一万两不是带着出嫁的现银,而是包括所有操办费用。
由此可知,贾敏的嫁妆,包括现银和物品,总价最多几千两银子,根本谈不上十里红妆。
贾府以诗礼传家,林家是书香世家,贾敏的嫁妆应重诗书、轻银钱。
上面以贾府的老规矩来证明贾敏出嫁最多花费一万两,实际上,从书中传达出来的信息可知,贾敏出嫁,很有可能没有用规矩中的最高规格,而是重诗书、轻银钱。
贾府将嫡女下嫁已无爵位的林家,看重的是林家书香世家的名望。从贾府第三代都以“文”字来命名,以及贾府以“诗礼传家”来看,贾府迫切想要亲近书香,为自己的诗礼加持。
林如海真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从富贵的角度来看,林家已失去了爵位,在走下坡路。但从诗礼的角度来看,林家却是在往上走:不但是书香世家,而且出了个探花郎。所以,贾府选择与林家联姻,就是在向社会表明,他们看重的是诗礼而非财富。
有此理念为基础,贾府怎么会用丰厚的财物给贾敏当嫁妆呢?书中虽然没提,我们也可以推测出来,贾敏的嫁妆里,值钱的东西很少,主要是一些代表诗书的东西。比如元春省亲时赏赐姑娘们“每人新书一部,宝砚一方”,不贵重,却有意义。
贾敏出嫁,贾府为了让贾敏配得上林家的书香世家,也会用更多与诗书相关的物品当嫁妆,而不是拿财富去显示铜臭。
正因为如此,林如海去世后,黛玉从林家带回来很多书箱和纸笔。她只把纸笔分给姐妹们,书籍都自己留着,其中应该就有母亲当初带过去的嫁妆,当母亲的遗物留着。
另外,林黛玉总说自己是草木之人,从无佩饰,也说明林家不看重身外之物,更注重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才是书香世家的风格。
所以,真正喜爱林黛玉的读者,千万不要被谣言所影响,把黛玉母女塑造成物质女,把贾府想象成炫耀财富的土豪。诗书与才华才是林家的传家宝,也是贾敏的主要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