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新生儿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临床试验获FDA紧急批准
本文首发自博雅干细胞,作者 同济大学 Dr.WANG
专家审核: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李晶 教授
近日,根据外媒报道,3名新冠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接受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成为了首批在美国FDA紧急批准条件下接受这种疗法的成功研究案例[1]。
这项临床试验主要采用的是静脉注射的方式,由美国南佛罗里达州的Baptist Health等单位实施。接受该疗法的患者在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后几天内氧需求量从100%下降到50%以下,并伴有各种炎症标志物水平的显著降低。
迈阿密癌症中心的专家Guenther Koehne博士说道,这些细胞具有出色的炎症缓解能力,对新冠肺炎以及其他多种疾病都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与其他实验性治疗相比,接受这种干细胞治疗的患者肺部状况改善要快得多。迈阿密浸信会医院的肺病学家兼重症监护室主任Javier Perez-Fernandez博士也表示,“我们的初步结果显示,用这些细胞进行治疗可能会改变新冠肺炎的局面”
这则案例凸显了人们在抗击新冠肺炎中的突破进展。
事实上,今年全球多个国家在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展开救治探索工作中都采用到了围产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今年也有多个相关项目。
此外,针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应用,云南保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研究人员联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学院、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等单位联合发表了最新研究“Clinical remission of a critically ill COVID-19 patient treated by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该研究指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过继转移治疗配合其他免疫调节性药物对于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治疗效果十分明显,大部分生命体征及临床指标恢复至正常水平。
延伸:围产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与疾病治疗
围产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是指存在于围产组织(胎盘、脐带等)的一种多能干细胞,与成人的间充质干细胞相比更加原始、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免疫调节能力更强,可分化为心肌细胞、肝细胞,骨骼细胞、脂肪细胞等多种细胞,临床上对多种疾病的治疗效果相比其他治疗方式更加显著[2]。
还有一个重点是,与抽取脂肪、抽取骨髓等方法相比,从围产组织中制备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一定产业化优势,因此越来越受到研究工作者们的关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除了对新冠肺炎的治疗外,围产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多种疾病的治疗研究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治疗关节炎: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官网获悉,已有两项源自于围产组织的间充质干细胞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干细胞新药IND默示许可,分别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膝骨关节炎。
针对关节炎的治疗,浙江大学临床选取了36例符合标准的中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腔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结果发现可显著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注射后1个月起效,治疗作用可持续6个月[2]。
治疗皮肤溃疡:根据2015年的文献报道,通过注射围产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小剂量药物治疗皮肤溃疡患者后,患者左腿上的溃疡完全改善,右腿上的溃疡也得到显著改善,经过34个月的随访后,受影响的双腿功能恢复正常。但采用免疫抑制和抗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等常规药物治疗都没有显著效果,可见使用围产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皮肤溃疡的临床优势很明显[3]。该临床研究成果“Successful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eatment of leg ulcers complicated by Behcet disease”已发表在SCI收录杂志《Medicine》。
治疗帕金森病:2019年国内启动了多项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的项目,这些成果向人们展示了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的前景[4]。根据中国科学院报道,34例帕金森患者接受围产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外周静脉滴注移植治疗,结果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静脉移植后对帕金森患者安全有效,可以改善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睡眠质量[5]。
患者招募:人羊膜上皮干细胞立体定向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治疗肝损伤:围产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因其体外持续多次传代后仍具有多能性、低免疫原性及不诱导肿瘤发生等特性,逐渐应用在肝损伤疾病治疗的研究中。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肝胆疾病研究院进行了一项动物实验,发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入损伤肝脏后,肝脏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肝坏死均明显缓解,肝损伤程度也显著减轻。在38名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同样发现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可以减缓炎症反应,还能改善患者免疫状态,延长其术后生存时间[6]。
治疗心肌梗死:2015年,BMC Medicine杂志发布了中国十二五期间的863重大专项研究成果“经冠状动脉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试验研究”。该项研究于今年结束,历时近5年时间,参照FDAII期临床研究标准设计,筛选160名患者参与实验,随访18个月。2015年国际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有显著性的改善,优于目前临床中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治疗方案[7]。
此外,波兰贾盖洛尼安大学医学院心血管与血管疾病系的研究人员同样进行了相似的研究[8],在他们研究的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心脏射血分数与短轴缩短率明显恢复至正常水平,随访1年后,也未见病情反弹。
国内外文献的实验数据和人体临床试验均表明围产组织间充质干细胞疗法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不过这种疗法对于改善心肌功能的具体机制还不明确,研究人员猜测有可能是通过促进心肌细胞的再生或者促进血管再生改善心功能。
治疗糖尿病:2018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中国”栏目在线发布了权威科普视频“糖尿病的干细胞治疗”(科普中国:盖章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新希望),生动活泼的向社会公众普及了糖尿病知识,同时介绍了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为代表的干细胞新疗法。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泌多种免疫调节因子和营养因子,用于修复多种受损的组织。临床结果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B细胞的功能和糖尿病并发症同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改善。在36个月的随访期内,没有发现急性和慢性不良反应等安全性问题[9]。
结语
近年来,围产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优势逐渐凸显,随着未来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采用安全、可靠、有效的围产组织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希望未来围产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能带领更多人走出疾病的困扰,进入崭新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Baptist Health Physicians Successfully Treat First Three COVID-19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RESTEM’s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2] Park EH, Lim HS, Lee S, Roh K, Seo KW, Kang KS, Shin K: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Umbilical Cord Bloo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 Phase Ia Clinical Trial. Stem Cells Transl Med 2018, 7(9):636-642.
[3] Li Y, Wang Z, Zhao Y, Luo Y, Xu W, Marion TN, Liu Y: Successful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eatment of leg ulcers complicated by Behcet disease: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Medicine (Baltimore) 2018, 97(16):e0515.
[4] Vilaca-Faria H, Salgado AJ, Teixeira FG: Mesenchymal Stem Cells-derived Exosomes: A New Possible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Parkinson's Disease? Cells 2019, 8(2).
[5] Jinfeng L, Yunliang W, Xinshan L, Yutong W, Shanshan W, Peng X, Xiaopeng Y, Zhixiu X, Qingshan L, Honglei Y et al: Therapeutic Effects of CUR-Activated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1-Methyl-4-phenylpyridine-Induced Parkinson's Disease Cell Model. Biomed Res Int 2016, 2016:9140541.
[6] Zheng J, Li H, He L, Huang Y, Cai J, Chen L, Zhou C, Fu H, Lu T, Zhang Y et al: Preconditioning of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y rapamycin increases cell migration and ameliorates liver ischa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mice via the CXCR4/CXCL12 axis. Cell Prolif 2019, 52(2):e12546.
[7] Gao LR, Chen Y, Zhang NK, Yang XL, Liu HL, Wang ZG, Yan XY, Wang Y, Zhu ZM, Li TC et al: Intracoronary infusion of Wharton's jelly-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MC Med 2015, 13:162.
[8] Musialek P, Mazurek A, Jarocha D, Tekieli L, Szot W, Kostkiewicz M, Banys RP, Urbanczyk M, Kadzielski A, Trystula M et al: Myocardial regeneration strategy using Wharton's jelly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s an off-the-shelf 'unlimited' therapeutic agent: results from th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First-in-Man Study. Postepy Kardiol Interwencyjnej 2015, 11(2):100-107.
[9] Kamal MM, Kassem DH: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Wharton's Jelly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or Diabetes: 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 Front Cell Dev Biol 2020, 8:16.
点击在看,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