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识趣(101):玲珑豆丁小玉鸟 沧沁古工有说道
一件圆雕小玉鸟的沧桑古拙特征
藏友圆雕玉鸟(图1)求辨:
图1-1
长仅约2.9厘米、高仅约1.2厘米堪称分寸之末的丁点圆雕,看点却颇有说道,不失玩味价值。
图1-2
图1-3
古玉辨识虽然料工型纹沁色包浆有诸多因素可供鉴赏,但入手处还在玉皮上,即所谓“瓷看底玉看皮”。皮从何见?玉面平静先勘砂,整器老旧辨风化(参见《古玉学步(80)》)。
看点之一是沧桑的皮壳特征:
①沧桑的橘皮纹(图2,参见《古玉学步(56):光阴似箭岁月刀剥蚀消融古玉屑》)。
图2
②沁入肌理和沁色自然的晕散过渡(图3)。
图3
③绺裂伴生的轻浅蚀斑,沁、蚀一致(图4)。
图4
④局部产生饭糁现象,已经进入玉器钙化的初期阶段(图5)。
图5
看点之二是钻孔的古拙工艺:
钻孔喇叭口最大位置直径仅约0.4厘米、进深位置钻孔直径仅约0.2厘米,如此细小钻孔的工艺堪称叹为观止,尽显古拙工艺特征(图6)——
图6
①喇叭口的双面对钻工艺。
②桯钻工艺,由于圆雕孔深较长,所以必须多次改变钻具和钻着点,导致喇叭口失圆、钻孔留下多级蜂腰,形成扭曲孔道(图7)。
图7
③多次改变钻具和钻着点的另一个结果就球腔粗糙(不类一次性桯钻球腔的光洁圆滑),却非常难得地遗留下古工解玉砂痕(图8)。
图8
至于熟透、多彩等沧桑特征,皆堪细细玩味琢磨。
如此玲珑精致的一个小小挂件,似为帽冠头饰簪笄上的一个组件。从鸟背部阴刻线纹饰(图9)特征看,类似于汉玉琀、玉握的“汉八刀”风格,器件应为汉及其后物,由于藏品除几条阴刻线外其余几无可供参考的元素,所以具体断代还有待进一步考辨。
图9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