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梁 | 老灶头

老灶头

作者:陈方梁

家乡于我们这一代不仅是精神的家园,也是偶尔回归的落脚之所,但整修过几次的老屋依旧抵不住时光的侵蚀,已难以承载不断开枝散叶、越来越多的家人聚集。几个兄弟商量后,在老屋后面原来养猪、堆放柴草的地方翻新了二间平屋,并特意打了个老式的灶头。

说是灶头,其实是简化版的,怀旧情结多于实用价值。真正的老式灶头占地很大,有半间房子的面积,一般放三口锅,也有二口的,根据家里的人口多少和生活水平来定。锅台的后面砌几层砖,象楼梯一样朝靠屋墙的那边依次增高,最高最靠墙的就是烟囱,向外打通;余下的地方掏几个空格,放一些油盐佐料,背靠烟囱的的那个大一些,贴一张很是粗糙的画像,再放一碗米,插几支香,成为灶司菩萨的安居之所。

灶台的背面就是灶膛了。低头就能看见锅的肚子,被柴火熏得漆黑,底部有几根灶栅,分得比较开,一是通气,二是清理柴灰;再下面就是出口了,为了防止尚有漏下的炭火烫着人,会用长形的石条隔出一个储存槽;外面放条短腿的凳子,经年累月被烧火的人磨得油光发亮,现代的名词叫包浆。我们那里有种说法,如有人遭雷劈了,赶紧去看他家的灶膛锅底,能看出做了什么坏事;前面道地就发生过这种事,我们埋头看半天,也没看出什么名堂。

砌灶头算是个大工程,不仅要有技术,也往往得用一辈子,好烧不好烧、牢固不牢固关系到每天过日子,所以不是一般人能干的,要请那些有经验的老泥水匠,他们虽不懂科学道理,但熟而生巧,实践总结出来的也差不了多少。砌灶头还有一些仪式讲究,开始前要请一请土地老爷,彻好后要先供灶司菩萨,也非那些老师傅不可。因其重要性,所以不仅要让师傅好吃好喝,还得工钱加倍。

我家的灶头不知是何时砌的,反正比我的年纪大,是三口锅的大灶头,最大的一口煮猪食,还有一大一小的供人吃;有时也混一起,煮些番薯、南瓜什么的,人吃剩了给猪吃。台面上总是水溚溚、黑乎乎的,也不知用什么材料抹的,后来贴了些小块的白磁砖,又加了个汤罐,随时有热水用,也算是与时俱进了。灶膛后面架着楼梯,下面空出的正好放些柴草,考虑还是比较周全的。

灶头是母亲一辈子都围着转的磨盘,灶前灶后,烧火煮饭,总是粗粮需要变点花样,还得精打细算。记得灶台上面的横梁总是挂着个竹篮子,专门放冷饭用的,我们叫它冷饭爪篱;这冷饭并不是吃剩下的,在杂粮为主少见油腥的当年,人人都能吃一大锅,何况白米饭!一般是先留后吃,冷饭是预备下一顿用的,这是所有家庭共同的经验:掺杂冷饭煮出的,膨胀系数不一样,体积就会大很多。

灶头也是我们小时候最关注的焦点,可以说是又爱又恨。那时吃是最大的事情,一日三餐就取决于它煮出的是什么,牵扯着我们的忧愁和快乐;而它又是要烧柴的,老家是渔村,柴火是稀缺资源,成了我们每天都头疼的任务。

不管日子是否容易,炊烟还是每天升起,从炊烟的颜色可以看出柴草的种类:浓烟滾滾的肯定是稻草,稍淡的一般是茅草,如果是硬柴,那就基本看不见了,所谓炊烟袅袅,按现在的话说,属于不够环保。比起柴草的丰富,饭菜就有些简单了,白米饭难得见到,常常是五谷杂粮加一碗咸菜,相伴一年四季。

灶台上最让我们渴望的是捕鱼季节。村前是海,那时的生产队既种田也捕鱼,最常见的是黄鱼、带鱼,家家都能分一大堆。分鱼的那天母亲会让我们好好地吃一顿。母亲烧鱼总是加上萝卜丝和番薯面,也不知是怎么操作的,热气腾腾一大锅,不但鱼鲜、汤鲜,番薯面和萝卜丝比鱼更鲜,一个个吃得狼吞虎咽加满头是汗。不过母亲只让我们吃一、二次,还是吃拣剩下的,好的都被她腌成咸鱼鯗了,一长串在绳上荡来晃去,馋得我们比小猫更痛苦。于是我们又觉得母亲很小气。

我们和灶头最友好的时候是冬天。那时没有空调,而西北风又熟悉老屋的每一条裂缝,单薄的衣衫抵不住季节的严寒,家里最温暖的地方就数灶台了。夏天跑得远远的我们,这时会抢着烧火,没抢到的也会找出理由赖着不走,帮着递递柴草啥的打个擦边球,而楼梯下的柴草堆成了天然的被窝。有时我们会乘父母不注意,顺几个土豆、芋艿丢进柴灰槽里,没等煨熟就往嘴里塞,都顾不上擦净嘴角的烟灰,所谓花脸猫就是这么来的。

灶上最热闹的是过年。年前主要是准备,今天烧汤杀鸡,明天油锅煎鱼;打糖、捣麻糍则需要多家配合。程序差不多,一个蒸一个炒,然后捣或拌,差不多时,捞起放在面板上用大面杖碾压,基本成型后,用刀切成需要的块状或条状。麻糍的边边角角会随手做成元宝、小动物当祭品,农村这样的人才是不缺的,冻米糖的碎碎沫沫就成了我们的零食。

印象比较深的是做番薯面。直接在灶台上吊起高高的架子,人得站在凳子上,把经过清水多天沉淀、已成块状的番薯粉,放到一个下面有洞的圆筒里用力挤压;锅里热水翻滚,四周雾气腾腾,另有一人手拿剪刀站在旁边,按一定长度随时剪下,再有一人负责捞起摊晒。之所以印象深刻,不是工艺有多复杂,而是这样做出来的番薯面,又黑又光滑,和肉或鱼甚至青菜一起煮,那种正宗的味道至今难忘。

传统的祭祀仪式是重头戏,主要有送灶神谢年请太公。小时候也弄不清有什么不同,反正是父母说倒酒就倒酒,叫磕头就磕头;后来才知道区别大了。谢年是敬天地,感谢神灵一年的福佑,来年的风调雨顺;请太公是请自家的老祖宗,平时都清苦,借此吃一顿,算是有福同享。送灶神有点特别,都说请神容易送神难,这灶司菩萨长年享受人间烟火,对鸡鸭鱼肉不大感兴趣,所以供品多是山货水果;性格估计也被人类传染,经常嗐三话水,因此还得想点办法,用“祭灶糖”(用一种黏性很强的糖制成)讨好灶王爷,糊住他的嘴,让他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而不是胡咧咧。

要说最忙碌的当数除夕了。这一天的灶头就没停歇过,上午是炒,炒蚕豆、炒瓜子、炒蕃薯糕,虽是为正月待客作准备,但抓几把放口袋里,一天的零食是不缺的;下午是烧,烧年夜饭,鸡鸭鱼肉,把家里一年的积攒、我们一年的期待尽数展现;晚上是煮,煮粽子,白天包的,放到锅里慢火烧着,母亲守在灶前,我们挤在灶后,谓之守夜,没有电视、没有春晚,只有柴火的光亮映着我们满足的脸。

过年的高潮是十四夜(家乡的元宵节)。每当夜幕降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门户大开;灶台上媳妇小姑们切菜烧火,忙着做一种叫馏的羮,米粉里加进蛏肉、鳗鯗、蛎黄、虾仁、花生等各种料理,鲜美可口,供所有认识不认识的客人免费品尝。客人多时,灶台前围起里三层外三层,还有成群结对的小孩敲起的杯盆交响曲,主人家会一锅锅不断烧下去,取一个年年有余的吉利。这是家乡传承数百年的习俗,把民以食为天演绎得淋漓尽致。

有高潮也有低潮,母亲病后,父亲接管了灶台,很多都简化了,节日、过年时的忙碌,全拜托给了邻居;后来我们也出去了,父亲一人更加简单,只用一个电锅煲解决三餐,灶头就显得碍眼。有一年弟媳不打招呼,就叫人给拆了,只有留在地面的不同颜色,依稀能看出曾经的轮廓。

2018年2月17日

作者:陈方梁,男,浙江宁海人。

1957年9月出生,大学学历,教育为业。浙江省特级教师,宁波市“甬城英才”十大名师,享受教授级待遇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浙江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宁波市特级教师协会学术委员。读书多凭兴趣,研究重在教育,在国家、省级公开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或执笔10余项研究课题,课题成果多次获省、市一等奖;《高中政治教学的个性化追求》等5部专著由清华大学等出版社出版发行。应邀在省、市、县各地讲座讲学近百场。

栏目主编 | 西湖雨

本期编辑 | 平安

审核 | 浩海紫烟

(0)

相关推荐

  • 老家的灶台

    老家的灶台 冯俊田 在我们老家,生火做饭是靠灶台来完成的. "尺八的灶台,二尺的炕",指的是高度.老家的灶台又宽又长,灶台上面一般埋设着一大一小两口生铁锅,大锅用来烧水蒸饭的,是主 ...

  • 【西散原创】吴燕妮作品 | 乡村土灶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周末,我回了一趟父母家,看到母亲在老屋 ...

  • 【中州作家】李鸿源:岁月飘逸的袅袅炊烟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56] 岁月飘逸的袅袅炊烟 福  建       李鸿源 有多少时光缓缓地飘走,但在流年旧事记忆的深处里,经历过风霜雨雪阴晴圆缺的人们总喜欢带上岁月的感悟出发,频频 ...

  • 一碗鸡蛋茶

    在我的少年时代里,清晨是鸡蛋茶香味的.半梦半醒间,窸窸簌簌的响动传来,是母亲起床.透过半透明的窗纸向外看,东边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为祖母冲一碗鸡蛋茶,是几十年来母亲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 上世纪八.九十 ...

  • 章麒 | 师者有心,采撷智慧——读陈方梁教育随笔《在路上》有感

    师者有心,采撷智慧 --读陈方梁教育随笔<在路上>有感 作者 章麒 陈方梁老师作为浙江省优秀班主任.高中特级教师的宁海籍著名教师,著作颇丰.他是少数几位一直扎根宁海教育界的特级教师,在宁海 ...

  • 陈方梁 | 想做一只猫

    想做一只猫 作者:陈方梁 想做一只猫,在做了许多年人之后. 曾经很为做人自豪.在力大无穷的水牛被小小的我牵着走的时候,在手捧书本为动人的故事废寝忘食的时候--因此一直相信那段传说:上帝造了人类及万物之 ...

  • 陈方梁 | 高中生活二三事

    高中生活二三事 作者:陈方梁 作者高中毕业照 1974年初秋,一所区属高中在所辖的5个乡,招了两个班的高一新生,我是其中(2)班的一员. 一.特殊的开学典礼 报到的日子天已渐凉,但我们的心是热切的.这 ...

  • 陈方梁 | 我的二弟

    我的二弟 作者:陈方梁 二弟的墓 一 我已经记不清是哪一年了,只记得那天是小年夜,你29岁. 29岁就走完了一辈子,我们都没有准备.所以当我赶到医院,看到你已经没有呼吸的身体,我忘了悲伤.我不相信一小 ...

  • 陈方梁 | 我为西夏来

    我为西夏来 作者:陈方梁 病后三年第一次远行,宁夏--是此行的目的地.不因塞上江南的绿荫,不因贺兰山脉的雄峻,也不因大漠千里的孤烟-- 我为西夏来! 一 知道西夏,是因为我喜欢大宋.大宋的政体宽和,经 ...

  • 陈方梁 | 那一锅翠绿,解了千古乡愁

    文化建设"一乡一品"之一市篇 编 者 按 宁海自置县以来已有1700余年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2017年开始,在县委宣传部的引领下,各地深挖历史人文资源,大力推 ...

  • 陈方梁|过冬

    征集民国那些事儿 "乡土宁海"向社会各界征集有关宁海民国时期的文章和相关图片,要求: 1.民国时期宁海的趣闻轶事: 2.只记录不评论,新旧文章均可,文章内容字数不限: 3.到时候结 ...

  • 乡土情怀 |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陈方梁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陈方梁 不管是忙碌还是偷闲,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还记得初上讲台时的紧张慌乱,转眼间已是二十几年从教岁月.一直在一所学校呆到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在周而复始中变得熟悉.人们都说熟悉的地方没 ...

  • 陈文伯老中医的三个小方和治咳喘的十个小方

    发表者:赵东奇 国家级老中医﹑北京鼓楼中医院院长﹑全国百名老中医之一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待遇的陈文伯先生做客养生堂,以中医的观点给大家讲讲高血压,糖尿病的治疗,节目中陈老给大家带来几个小方子,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