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故事】莘村塘尾巴五百余年的姓氏之谜
莘村十三村
自古隐逸地
作者 | 聪 丛
摄影 | 青菜苗
航拍 | 山水尤
莘村续篇:塘尾巴村
塘尾巴村位于莘村岙西北端,只因村处岙之里端尾处,村口又有一口由山水汇集的水塘,故名塘尾巴村。塘尾巴与我的老家百亩洋隔山为邻,虽只一岭之隔,山田相依,之前却从未游走。
今天相约而去,穿过村中石牌坊,遥见巨樟两棵,迎客于村口,树冠蔚然,斜伸于幽蓝的水塘之上,有了这两树一水的衬托,这个小小的村落顿生古朴幽静之意。
迈进村中祠堂,酒香四溢,几位老人正忙着用最古老的方法配制白酒,搅拌砻糠,土灶炊蒸,掺入的是后山采摘的小小野藤梨发酵的。清亮的藤梨酒自过滤器中汨汨而出,年关将近,呡一口这样的美酒,想想就流下一地口水。
二百余年的金氏祠堂没有雕梁画栋,屋柱微斜欲坠,一旁的金氏老人笑曰:“千年榛,万年栗”。会其意,方知这栗树屋柱看似简朴,实是坚固得很。
九井寺典故
塘尾巴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保持着最古朴的原貌。行至最高处,言及此处原有一寺,名为九井寺。相传在金氏入住之前即有古寺,香火甚为旺盛,其钟楼建在现村口处,昔日晨钟暮鼓,伴随着莘村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今虽钟楼已废百年,钟楼原址的稻田仍叫钟楼坵。
相传不良小偷深夜入寺,将寺内香客施助的物件,装入印有九井寺字样的僧袋悉数偷走。之后,这盗贼又流窜到城内崇教寺伺机偷窃,因被人发觉,慌乱之中,扔下布袋,趁黑逃跑。崇教寺寺僧验看盗贼所遗布袋,赫然印有九井寺字样,疑为九井寺个别劣僧所为,故报官追查。依迹访至莘村岙,不容分辩,勒令驱僧封寺,自此古寺毁于一旦。
谜
金氏五百余年的姓氏之谜
塘尾巴村金氏与娄氏并存。金氏宗谱载其先祖于唐时始居黄岩,始祖钦公乃闽人,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任黄岩县大使,因不及回闽,遂卜居台城。钦公生子温夫、滂夫、激夫,其中次子滂夫析居海门之椒江。
至宋淳熙年间,因谏言忤逆上意,祸及服亲,俗称章安之祸,公瑞与公琳自椒江避居今薛岙上蒲一带。
上蒲面海而居,时有海盗侵扰。明朝正统年间,因遇海盗登陆抢掠,长兄普惠公之妻王氏惨烈跳海而守妇节。普惠公携弟普洪公一路向西南方向远走,最终避难于黄坛慈云寺。于寺旁耕种数载,苦度时日。一日,普洪公劝兄:嫂已去数年,兄或可再议续弦之事。兄悲戚垂泪:你嫂既能为节妇,我也当为义夫。盟誓此生不再续娶,其意既坚,遂削发出家为僧。
罗冠岭是金家岙与莘村岙之间的交界之岭,彼时黄獠山到罗冠岭一带森林苍茂,走兽出没。黄獠山属慈云寺山产,兄长入寺为僧后,普洪公于山岗上搭舍落脚,娶妻成家,以伐薪售柴为生。一日,晚归的普洪公回到家中,见血迹斑斑,山呼妻子不应,徒留屋后一条残腿,惊见妻子已是为虎所食。忧惧伤怀之余,思量这岗上终非久留之地。
毛竹檐头高沿界遗址
之后担柴下山,站在稍场上向莘村岙眺望,见岙北之地背有山靠,侧有水流,窝暖避寒,只有几户胡氏散居其间,故寻思着日后携子下山,择此而居。普洪公辛苦积攒了五十余两银子,终于弘治元年(1488)三月间,向原住民胡氏购得宅基地筑室安家,这俗名叫“毛竹檐头高沿界”的发族之地,如今虽已成了废圯荒址,却依稀可见其昔日古风。
一别两宽五百年
金氏宗谱
周氏宗谱
在采风归来数日后,偶见网上周明礼老师所撰之文中展示的周氏家谱,竟与塘尾巴金氏家谱相合之处甚多,遂与热心于周氏家谱研究的周明礼、周林云两位老师联系。他们即赴塘尾巴与上蒲实地走访,一对之下,塘尾巴金氏竟与宁海下洋周、檀树头等周氏谱载的先祖名讳、生卒,有十七代高度重合。然而塘尾巴金氏历代并无相关改姓口传与文字记载,五百余年前的金氏祖先,到底有着何等隐情?
为此我与塘尾巴村书记金运熙一起,并请村中老人金德来捧着金氏家谱前去上蒲探访。上蒲众人言及,与下蒲村之间,确有一地名为下周地,旧时面海,老屋址或为周氏所居,而如今该地已无周氏。
历史翻回明朝,沿海之地,海盗猖獗。时常听人说,薛岙长畈岭水库之下原有一村,为杨氏居住,且家业丰厚,藏有金纺车,一日海盗入侵,烧杀抢掠,一夜间村毁人亡,可见这一带寇之凶残。
塘尾巴金氏世代口传其先祖当年因杀了人而避居于此。想必当年海盗入侵,在殊死对抗中,普惠与普洪奋起杀了海盗,然而毕竟势单,无奈之下,周氏兄弟舍祖业,往山谷中避难,并改为原同住上蒲的旺族金氏之姓。
上蒲周氏与宁海各地周氏当时应该是通谱的,故而有十七代谱载一致,只是当中断档三代左右,许是后一次周氏修谱时,上蒲周氏已改姓隐避,从此失载于周氏。自此一别两宽五百余年,直至今日机缘巧合,族人方重逢相遇。
当然,到底真相如何,尚待塘尾巴金氏进一步考证为妥。
翻看宗谱,回望来路,细数先辈曲折的迁徙路与艰忍的发族史,莫不令人唏嘘感怀。
与孔墉相关的佳话
道光年间城东有庠生孔东山先生,乃抗日名将孔墉的祖父。孔东山先生将爱女嫁与塘尾巴金耀铎为妻 ,今道光金氏之谱仍留有孔先生所作之序,其百年之后归宿地也选在塘尾巴村左之地。
旧时塘尾巴山背之白龙潭山谷中的田产,多为崇教寺所有,但日常租给本地农户耕种。这一带缺田少地的村民常为山林农田的孰租孰用扰起纷争,直至动刀抡棒,互扣人质。1936年塘尾巴与邻村相争,金氏族人面临失地之苦,情急之下,一面集资请讼师解纷,一面推族中两位长者奔赴海州,寻孔墉先生相助。
其时孔墉临危受命,就任海州护理专员兼保安司令,他耐心听取姑表亲的诉求,令人妥然安排食宿盛情款待。几日过去,内心焦虑的二位金氏佃户,忐忑相问所求之事,孔墉微笑宽慰,发予盘缠让他们安心回家。待他们二人赶回村子,方知孔墉先生已修书给时任县长李涵夫,嘱托李县长秉公解决民怨。之后扣人者予以教育并责成放回,原租田仍由金氏续耕,避免了一场两村械斗的升级,几十年来在塘尾巴村引为美谈。
烈士牺牲前借宿的夏家院落
与烈士相关的事迹
塘尾巴村由于地势较高,站高处可纵观岙内动静,解放前曾建有我党的交通联络站。自北面而来的进步人士,交通联络站提供食宿之便,短暂休息后,秘密赶往西乡革命区。1949年4月底,向南溃败的长江部队驻扎宁海。
宁海师范学生林爱琪受母校观澜小学教师的影响,很早就接触了进步思想。6月15日,天气晴朗,阳光分外灿烂。清早起来,换上那件半新不旧的学生装,略加梳洗,哼着小调,显得特别高兴。外婆问她:“琪琪,你介高兴,今天干什么去?”她瞒着外婆说:“我要到凤潭看奶奶去。"其实,她是为自己梦寐以求参加革命的愿望,将要实现而高兴。
早饭后,她到预先约定的同村小学教师、地下党员邬时奕的家里。会同等在那里的邬时奕和中学教师楼忍庵、钱林初等4人一起,从邬家出发,相约去西乡游击区参加革命。中午,他们到凤潭爱琪奶奶处吃中饭,同时去凤潭小学找到宁北地下党负责人林人福。林写了一张给游击区党组织的介绍信,缝在邬的衣缝中,并由小学老师、地下党员走肖(赵坚)领路护送了一程。
经岙胡,过堤树,踏着山间小道,至傍晚才到莘村塘尾巴联络站,找到该站负责人王小光。晚饭后,天色渐暗,王小光把他们5人(另一人是从西路游击区过来的,叫王学英,店前王人),带到附近的上田村夏为团家住宿。夏家处于村子最后边,后门出去可通黄獠山,环境隐藏,出路较好。可是,王小光原是个惯走绿林的胆大粗汉子,与个别乡邻积有私怨。积怨者见其带了陌生人来村,形色异常,遂向驻黄坛的国民党长江部队告了密。
次日清晨,长江部队来村包围袭击,邬、王、林奋起向后山突围,邬当即牺牲,王重伤当日上午死亡,林爱琪腹部中弹,倒在樟树脚下,鲜血直流,“啊哟!啊哟!”声声叫痛,百姓虽急,却无医施救,拖到下午4时许才气绝,年仅十八岁。
墙体上残留的弹孔
去年我曾在凤潭林葭全先生的《凤潭轶事》里读到这个事迹。今日在老屋堂前,老人们又描述着七十年前的惨烈情景。烈士们在短促的一生里,向往进步,追求真理,投奔革命,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落笔于2019年1月,续篇之二
上期莘村岙故事载于3月18日宁海报:
采风时间:20190112
口述:金运熙 金来波 娄忠杰及金德来
采访地:莘村岙塘尾巴村,薛岙上蒲
烈士事迹:林葭全先生《凤潭轶事》
第五期
我们步入村堂,那里有珍贵的民间瑰宝
我们设法记录,这些神秘而久远的典故
《一村故事》栏目|聪丛
照片|青菜苗 山水尤
审核|浩海紫烟
聚焦文化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