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名医叶天士如何治疗高血压(肝风)系列一
某 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动变,甘酸之属宜之。肝阴虚
生地 阿胶 牡蛎 炙草 萸肉炭
解析:临证指南医案将肝风单独列出来,区别于中风,指的就是肝阳上亢欲动风的状态,现代中医多将他们归到头痛,眩晕等,勉强打个比方,这里的肝风,相当于现在有肝风内动的高血压类疾病。
首先,提出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这是叶天士内风理论的重要观点。肾中一点元阳,赖肝气之舒达,以三焦为通路,运行于周身,为阳和之气。 若肾阴亏虚,阴不涵阳,真阳外露,则阳气上飞,燃肝木而为龙雷之火,若肝阴也虚,不能涵养肝阳,则阳气空旋而为内风。而肝风的妄动,则与阳明太阴有关,土不虚则木气不至于妄动,阳明脉虚则风乘之,则肝风最后形成。
肝肾阴虚所致的肝风内动,当养阴以和阳。现代多用重镇之品,虽然重镇之品自有其用处,但重镇寒凉,不可伤及胃气,因阳明虚则风更作,所以情志变蒸之热,也不宜用苦寒芹连之类。故用甘以滋液,酸以敛阳,且酸甘可以化阴。
生地滋肾阴,阿胶入心肝肾,最善养血而潜阳,因正宗阿胶由济水煎成,济水重于他方之水,故最能潜阳。牡蛎,山萸肉,也均有酸敛阳气之功。
王 阳挟内风上巅,目昏耳鸣不寐,肝经主病。
熟地炙 炙龟甲 萸肉 五味 磁石 茯苓 旱莲草 女贞子
解析:肝阳上亢导致的眼花耳鸣失眠,因病在外,在肢体经络,故称为肝经主病。
目昏耳鸣不寐,总是脏阴亏虚,虚阳上冒,要潜阳,要滋肾,要清热。
阳气上冒,需用介类,金石之品以潜阳,重镇之。需用酸以收敛之,甘以滋培之。
本方熟地,女贞,旱莲草滋阴以清热,龟甲,磁石,清热以潜阳,五味,山萸肉酸以收敛之。茯苓淡渗,引脾阴入任脉以及肾。
曹三二 辛寒清上,头目已清,则知火风由脏阴而起,刚药必不见效,缓肝之急以熄风,滋肾之液以驱热,治法大旨如此。
生地 阿胶 天冬 玄参 川斛 小黑豆皮
解析:所谓辛寒清上,则知之前之疾病,必为风火上冒,如羚羊,桑叶,菊花,连翘之类。上焦清利后,当培补下焦,兼以甘寒之品降阴虚之热,使热不煎灼津液而能下达于肾。
生地,天冬,元参,清上热以滋下,阿胶、石斛,滋肝胃之液而润下,黑豆皮利水而益肾,通补下焦之法也。
陈四五 操持烦劳,五志阳气,挟内风上扰清空,头眩耳鸣,目珠痛,但身中阳化内风,非发散可解,非沉寒可清,与六气火风迥异,用辛甘化风方法,乃是补肝用意。
枸杞子 桂圆肉 归身 炙草 甘菊炭 女贞子
桂圆肉
这里还是强调五志之火不能用苦寒发散。病人出现了头晕耳鸣,目珠痛,说明阳气所化之风火已经实实在在地串入了经络清窍,所以说阳气挟内风上扰清空。纯肝之品养五脏之液,也必须佐以辛凉之品清络内之风火。
枸杞、桂圆肉、炙甘草,纯甘而养肝脾肾之阴血,此治本之法。当归、菊花,前者养血而辛温通络,后者辛甘寒而清肝息风,兼清头目。女贞子清肝养阴而善清肝肾虚热,《本经》: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本草经疏》:女贞子,气味俱阴,正入肾除热补精之要品,肾得补,则五脏自安,精神自足,百病去而身肥健矣。其主补中者,以其味甘,甘为主化,故能补中也。此药有变白明目之功,累试辄验,而《经》文不载,为阙略也。
枸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