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老年人服务的3个层次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年度作者·李建川

    单位 | 厦门市集美区和欣社工服务中心

2019年1月25日,机构组织项目宣讲比赛,由十个不同项目的一线社工进行项目宣讲,分别来自党建项目、社区书院项目、青少年项目和老年人项目。由四位社工方面高校专家教授担任评委,且一百余名同工悉数到场聆听,场面宏大。本次宣讲比赛,从社工成长、机构发展、行业发展等方面来说都大有裨益。

本文以笔者的实践经验和项目宣讲比赛中同工的服务经验,以及评委老师的点评为取向,依据生态系统理论,介绍老年人社会工作服务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服务层次。以期给予从事老年人服务,以及其他领域的社会工作者一些可供借鉴的地方。

宏观服务模式构建:

“立体化”服务模式经验分享

T社区老年人综合服务中心是第三年的项目,第一年,项目主要做农村幸福院的场管服务,以及常规的需求调研和建档工作,不断吸引人气,让社会工作服务在社区“扎根”;第二年,项目主要围绕“稳固点,强化线,促成面”的服务思路,不断扩大服务受益群体,扩大服务覆盖面,并开展个别化服务;

今年,为回应老年人更多元的服务需求,项目在前两年基础上以及社区老年人的需求特点,提炼总结出“立体化”服务模式:以需求分层立体为本、多元立体服务推动、三维立体服务导向及产出。以期更全方位、体系化、精准化地回应老年人多元需求。

需求分层即按照老年群体需求的轻重缓急进行分层、分类;多元服务即围绕某一需求配套个案、小组、社区有机结合的活动;三维立体服务导向及产出,是指从预防、治疗、发展三个维度来设计服务,并进行成效梳理。

中观搭建助老服务平台:

“新老相助”服务经验分享

N社区是第一年的项目,目前的发展速度和成效超出了预期。一开始怀揣着专业理想招募了第一个小组成员,组员主要由空巢老人组成,本想针对居家养老模式、组员各自养老的困扰等等问题进行深入。

后来发现,老人家呈现出来的养老问题,悲伤情绪,不能给予有效回应,所以及时调整小组的发展方向,转变为居家养生保健、居家风险降低小组,并着重发展组员凝聚力。

图片来源成都市新都区金东公益服务中心

从宣讲比赛中得知,目前N社区的楼栋帮扶,发展出了三个凝聚力很高的小组(每个小组在专业小组活动过程都推选出了小组长负责活动招募、组织等工作。目前小组成员不时会自组织参与社会活动,社工也会每月举办团建活动),并成功转化为志愿服务成员,为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人才始终是第一生产力。

建立在具有高凝聚力的志愿者基础上的中观助老服务平台是社会工作服务的中坚力量,而小组成员(本身也是我们的老年人服务对象)转化为一支小型志愿服务队伍值得其他项目借鉴、可行性也较高。

这对社工的亲和力、组织能力要求较高。(N社区的老人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较高,一般村改居想要借鉴“小组成员转志愿者”的模式难度相对会大很多)

微观特色服务:

书院弘扬农耕文化项目分享

从地理位置和资源配置方面来说,S社区都属于一个“边缘”社区。半个多小时一班的公交,没有高楼大厦、楼宇厅堂,有的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基于此,T社区书院项目结合社区文化特点,社区居民、社区发展需求,以弘扬农耕文化为主线开展相关服务,独辟蹊径。

其田地运动会、田间教育课堂、草帽志愿服务队伍(儿童青少年志愿服务队伍)等等一系列“田间地头”的服务活动别具特色,对于青少年艰苦奋斗的教育、农耕文化传承等等具有多重意义。

综上,社会工作是个新行业,理论到实践之间有一条鸿沟,实践再抽象化到理论又有一条鸿沟,理论的学习与运用和本土化经验探索同样重要。宏观建模式、中观搭平台、微观做服务,勤思考+行动派做个更专业更有温度的社会工作者

你可能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如何开展老年社区工作知识培训? | 案例分享

如何用人本治疗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法做老年个案工作?

关于志愿服务有效开展的7个技巧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你认为在服务老年人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欢迎分享你的经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