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孩子心太烦拒绝上学,都是家长“套子教育”惹的祸
【平湖一柱 第1339期】
【核心提示】从当下的现实来看,我们不少的孩子,其实已然没有了生活,没有了生活,当然也就没有了教育,孩子当然也就不愿意再学习,现做作业,再去上学……
被老师管很烦、做作业很烦,在家里一听到爸爸妈妈说话也很烦……
最近,浙江初一学生小陶遇到不少烦心事,以至于他不想上学了,甚至恳求父母“再生一个吧,放弃我算了”……(12月19日钱江晚报)
带小陶去看心理医生,妈妈对医生说:“这一个学期,作业都不做,每天早上起床不知道要催多少遍;我和爸爸一起帮他穿好衣服,催着他吃好早饭,爸爸再送他去学校;他现在和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自己不想去学校,让我们再生一个,可不可以放弃他算了。”
医生了解到,小陶从小和奶奶一起生活,老人家事无巨细地照顾和啰嗦,大到换季时决定穿哪一件毛衣,小到10分钟一次的喝水, 其他的如吃饭、玩耍、洗漱、睡觉的标准都要在奶奶的“关爱”之下完成。
因小陶的智商很高,爸爸希望小陶将来考上名牌大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展开了系统全面的培养计划,每天学习到很晚,周末被补习班和兴趣班填满,小陶说“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境界,他其实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懂得了。
了解了小陶的家庭、生活和学习情况后,再看小 陶现在的“见么烦么”状况,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人是一个社会性动物,不仅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
所谓人的社会属性是指每个人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生物体,而是要不断与周围、与社会上的人和事物发生关系。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一定要生活在社会中,人与社会不可分离。而一个人的思想、行为、性格、人格、价值等也都是在社会中、与人交流交往的过程中渐渐生成和体现出来的。
一个人不喝水、不吃饭便难以生存下去,但一个人如果长时间脱离社会、在封闭的环境中,心理便会发生变异甚至崩溃……
过去,由于经济落后,大多数家长为全家生计而疲于奔波,多“疏于”对孩子的管理和教育,使得小孩子得以“自由”发展,在家能与邻居孩子玩耍、在校能与同学自由交往,且不得不承担起一部分家务,比如农村孩子要割猪草,城市孩子要捡废品等形式为家庭补贴家用,为家庭做贡献。
正是在这样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孩子的观念得到明辨,孩子的意志得到磨砺,形成了吃苦、耐劳、互助、合作的健全品格,形成了正确的劳动、贡献等价值观,同时,也生成了自己的职业理想,人生志向,愉快地奔跑在追求人生幸福、事业成功的大路上……
可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富裕了,不少家庭只知道重视孩子的教育,却并不懂得孩子成长不能“扣在大棚里”——把孩子囿于在课本里,圈锁在兴趣特长班中,一味地让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特长、特长再特长,而岂不知,孩子智商再高、成绩再好、特长再长,孩子对社会的认知、“社会心理”、品格、志趣对却没有同步发展起来,等到他们年龄到了十岁以后的青春期,心理关注点不再仅仅聚焦于“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就会抑郁,他们就会烦,他们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甚至感觉生命再也没有了意义!
很多人可能读过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小说的主人翁别里科夫,对现实生活总是感到心神不安,让他害怕,为了同世人隔绝,不致受到外界的影响,他总想给自己包上一层外壳,给自己制造一个所谓安全的套子:哪怕在艳阳天出门他也总是穿着套鞋,带着雨伞,他的雨伞、怀表、削铅笔的小折刀等等一切能包裹起来的东西都总是装在套子里,就连他的脸也好像装在套子里,因为他总是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面,戴着黑眼镜,耳朵里塞上棉花,坐出租马车的时候也要车夫马上把车篷支起来……
而我们现在不少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差不多就像小说中的别里科夫,对孩子实施“套子教育”:不让他们与其他孩子玩,不让他们看电视、不让他们玩电脑、不让他们打游戏;虽然将孩子送进学校,但除了老师,孩子并没有“同学”,而与教师的交流,也仅限于知识上的提问与回答、做题时的正确与错误;双休节假孩子又会被送进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补习班……
如此,孩子便总是被包裹在“学习”——狭隘的文化课知识学习这样一个小小的“套子”里。长此以往,他们如果不心烦、不抑郁,那才是怪事!
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
从当下的现实来看,我们不少的孩子,其实已然没有了生活,没有了生活,当然也就没有了教育,孩子当然也就不愿意再学习,再做作业,再去上学!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 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