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裂汉帝国的终极杀手——袁绍(五)
(紧接上期)
宦官的报复
走投无路的宦官们开始了处心积虑的报复,环环相扣,步步杀机。
先是示弱。张让的养子太医令张奉之妻是何太后的妹妹,张让去给儿媳妇叩头认错,说:“老臣得罪了,本来应当和你一起回老家的,只是我受朝廷恩惠太多,现在要离开皇宫,心里实在舍不得,希望能够再进宫值一天班,最后侍奉下太后、皇帝,然后回老家,就是死了也没什么遗憾了。”
无论在哪个年代,公公给儿媳妇磕头认错,都是能让儿媳妇感动得不要不要的事情,何况还说得那么情真意切,恓惶悲凉。太后的妹妹感动不已,赶紧去把公公的请求哭诉给母亲舞阳君。舞阳君自然也是感动得不要不要的,就进宫告诉太后。太后仍然是感动啊,就下诏让被赶出去的常侍、小黄门全都进宫,入值当差。
这就是宦官的心计。宦官是个因帝王所需而生的一个特殊群体,离开了皇帝、皇宫,他们就会被视为一群丑陋的怪物,连社会最底层的人都不如。要想掌握生杀大权,必须回到皇宫里,回到皇帝身边才行。
偌大的皇宫就是个坚固的堡垒,易守难攻。这个堡垒就是宦官们的家,里面的每一座宫殿,每一条道路,宦官们都烂熟于胸,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家里住着太后、皇帝,宦官们见势不对时,随时可以将太后、皇帝作为人质,作为与士大夫集团讨价还价的重要砝码。
回到皇宫的宦官们以静制动地观察着时局的走向。
可悲的是宦官回宫的行动都是在宦官和何氏家族中的几个女性之间进行的。何进压根不知道宦官们已经回宫,毫无防备地进宫,到长乐宮里去和太后商量杀掉宦官后,选拔三署郎进宫代替的事情。
宦官们看到何进进宫,觉得十分奇怪。因为何进受到蹇硕谋刺的刺激,一直称病不出,不参加灵帝的丧礼,也不给灵帝送葬。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进宫来和太后商量,难道当年窦氏杀宦官的事情又要发生了吗?宦官们预感到要出事,张让立即派人偷听,结果证实了他们的预感是准确的。
生死关头,先下手为强。皇宫内院,宦官们轻车熟路,张让率领常侍段珪、毕岚等数十人,手持兵器悄悄地从侧门进去,埋伏在嘉德殿里。
等到何进从长乐宮里出来后,他们假称太后要召见何进,把何进骗进嘉德殿。等何进坐定后,张让这帮人开始声讨何进,说,天下混乱,也不光是我们几个的罪过。先帝在的时候曾经与太后发生了不快,要废黜太后,是我们痛哭流涕地恳求先帝不要这么做,还各自拿出一千万家财来作为礼物送给先帝,才使得先帝回心转意。我们这样做就是想投靠依托你们家族啊!现在你居然要灭我们的族,这不是太过分了吗?你说后宫宦官污浊不堪,那么你说,你们这些公卿大臣哪个是忠诚清白的?(别说还有些道理)
惊恐万状的何进狂呼“公路(袁术字)救我!”第一个怪事出现了,本应值守宫殿,护卫皇室及高官安全的虎贲中郎将袁术此时却不知身在何处,何进喊破嗓子也无济于事。
宦官们发泄完心中怨恨后,尚方监渠穆拔出剑来砍下了何进的头。(尚方有为皇帝制造刀剑之责,估计用的是把好剑)
估计何进至死也没弄明白,怎么杀了半天宦官最后居然被宦官杀了。屠家子出身的暴发户还真不是红五代的对手。
杀了何进后,张让、段珪等立即起草诏书,以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代替袁绍。少府许相为河南尹,代替王允,希图控制京师地区。
值班尚书拿到诏书表示怀疑,要求请大将军出来证实,宦官们把何进的头掷给尚书,说:“何进谋反,已经被诛杀了。”
何进被杀,洛阳城内群龙无首,一片混乱。
何进进宫时,部属吴匡(此人身世不详。后为张飞部将,其子吴班也为蜀汉将领)、张璋率侍卫队在宫门外等候,听说何进死了,立即驱兵进宫为何进报仇。
宦官们锁住宫门。兵不能进。第二个怪事出现了。消失的袁术此时突然带兵现身。这时已是黄昏时分,天色晦暗,袁术让虎贲兵纵火焚烧南宫九龙门。三人带兵入宫,又烧东宫、西宫,想把宦官烧出来。
张让、段珪赶紧带人挟持太后、皇帝刘辩和已经改封陈留王的刘协从阁道(架在空中连接南北宮的复道)跑往北宫。
尚书卢植当时在宫中,闻讯后持戈而前,在阁道下面仰头数落张让等人,呵斥宦官放下人质。卢植身高八尺二(约1.91米),天生的大嗓门,声音如钟。惊慌失措的宦官受到惊吓,释放了太后。太后从阁道跳下来获救。
张让、段珪等人把刘氏兄弟带到了北宮德阳殿。
宦官和外戚集团毁灭
洛阳城中混乱不堪,袁氏家族开始发力。太傅、录尚书事袁隗出来把控时局,与袁绍、卢植三人伪造诏书,捕杀了才任命的司隶校尉樊陵、河南尹许相。
袁绍、何苗带兵赶往朱雀阙,捕杀了赵忠等一帮宦官。董卓弟弟董旻也随后赶来。
第三个怪事出现。何进部属吴匡、张璋与董旻合兵一处突袭何苗。理由是何苗与宦官勾结,合谋杀了何进。何苗措手不及,与长史乐隐一起被杀。乐隐的学生牵招(刘备少年时期的刎颈之交)、史路冒死抢出了老师的尸体。
第四个怪事出现。袁绍刚才不是也在这里吗?他到哪里去了呢?不知道,突然就消失了。何苗被杀极有可能就是袁绍挑唆出来的。袁绍费这么大的劲谋事,不可能让何家有人留下来。特别是这个人还是车骑将军。
大局控制住之后,大屠杀就开始了。
袁绍与刚从泰山郡赶回来的王匡带兵从北宮进宫诛杀宦官。袁绍亲手斩杀中常侍高望。
士兵蜂拥而入,见人就杀,不分老幼,也不分是否阉人,其中有因为没长胡须而被误认为是宦官被杀的。不是宦官的人此时也顾不得羞耻,赶紧脱下裤子露出自己不是宦官的证据。一共有二千多人被杀。
袁绍指挥士兵逐宮搜查。一些士兵上到屋顶,攻击里面宫殿的宦官(王匡带回来的是强弩兵,擅长远射)。看着眼前这一幕,你还觉得诛杀宦官需要征召四方猛士进京吗?
袁绍兄弟南北夹击,合围皇宫。袁绍的马仔曹操执行的则是另一个任务,带兵包围何进府,控制何进家人和家兵。色胆包天的曹操顺手牵羊,乘机将何进的儿媳妇尹氏纳为妾,把尹氏之子何晏收为养子。(何晏之事,可参阅本号《曹操养子改变了古人对美男的审美观》)曹操、曹丕父子都喜欢干这种乘人之危收人为妾的事,也算一奇。
曹操带兵围何进府一事,也可证明袁绍要对付的不光是宦官集团,还有何进外戚集团。
张让、段珪等人挟持皇帝跑出皇宫步行向小平津(在今河南孟津东北,为黄河重要渡口,此时属丁原控制区)方向逃窜,希图渡过黄河,再作打算。
尚书卢植带兵追赶。袁氏故吏河南尹王允派遣河南中部掾闵贡跟随卢植前往。在黄河边追上落在后面的宦官,闵贡持剑斩杀了数名宦官。
前面活着的宦官眼见大势已去,在张让带领下对少帝哭泣而别,说:“我们一死,天下就要大乱了,请陛下自爱!”然后全部跳进黄河而死。
士大夫集团突然发现,本朝怪圈的两极——外戚、宦官集团此时全都灰飞烟灭了,朝政似乎要回到皇室和士大夫手中,重新走上正常的治理道路,汉室再次中兴有望。
可惜他们高兴得太早了!
违背潜规则的董卓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袁绍是螳螂,在洛阳大杀宦官,董卓就是躲在螳螂后面的那只黄雀,此刻正率领着他的三千西凉铁骑在离洛阳城三百里的西郊夕阳亭,虎视眈眈地窥视着洛阳城内的动静,随时准备呼啸而入,舐血洛阳。
董卓,字仲颍,凉州陇西郡临洮(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人。那是个汉羌杂处之地。董卓二十岁前经常到羌人部落周游,结交部落首领,以健侠知名。后来被征召为州兵马掾,驻守边陲。
董卓膂力过人,擅长骑射,可以在马上左右开弓,羌人十分惧怕他。桓帝末期,入朝为羽林郎。汉阳郡羌人叛乱,董卓跟随中郎将张奂为军司马前往平叛。凯旋入朝时遇上九月辛亥政变,与张奂一起帮助宦官平灭了窦武。先后因功任广武县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因事被免后又复出为并州刺史,河东太守。
黄巾民变时,北中郎将卢植因不肯贿赂宦官被免职,朝廷以董卓为东中郎将,持节,代卢植在下曲阳(今河北省晋县西北)攻打张角,结果失败了。
西北边章、韩遂兵逼长安时,朝廷又任命董卓为中郎将,作为左车骑将军皇甫嵩的副手出征。皇甫嵩也因为不肯贿赂宦官被免职。朝廷又以董卓为破虏将军,跟随太尉张温西征。无功而返。
凉州军围攻陈仓时,董卓为前将军,仍然跟随左将军皇甫嵩征讨围攻陈仓的羌人。因皇甫嵩卓越的指挥才能大获全胜。
董卓的战争经历大致是与黄巾军战则败,与羌人战则胜。其为人的特点是豪爽大方,特别是对朋友和部下。曾将因功获得的九千匹缣全部分发给手下将士。其性格则骄横跋扈,傲慢犯上,颇有野心和计谋。
没发迹前想巴结张奂,曾让自己的哥哥送一百匹缣给张奂,被拒绝。(董卓父亲叫董君雅,曾经做过豫州颍川郡轮氏县尉,生有董卓兄弟三人,兄董擢,弟董旻)
随着军权的增大,地位的上升,董卓越来越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对董卓这样桀骜不驯的兵痞,朝廷非常头疼,大将军何进与宦官难得地一致同意剥夺他的兵权。
189年,朝廷下诏征董卓为少府。少府是九卿之一,董卓以自己所领的湟中义从及秦胡兵不让他赴任为由,不接受此项任命。朝廷又改任他为并州牧,这对董卓来说是破格提拔了。废史立牧时曾规定州牧必须由宗室人员和朝廷重臣来担任。
朝廷以此引诱董卓,同时提出了个条件,必须把管辖的军队移交给皇甫嵩。这个诱惑对董卓而言确实巨大,董卓同意赴任,但也提出了个条件,就是要带自己的亲兵三千人一起赴任。大臣与皇帝讨价还价,大臣带兵赴任,都是罕见的。
董卓带着三千亲兵驻兵河东,观察和等待朝廷的变局,结果终于等来了袁绍招其进京诛杀宦官的诏书,带兵来到了夕阳亭。
袁术焚烧皇宫的烈火映红了夜空。董卓敏锐地判断出洛阳城内出现了异常情况,立即星夜带兵,一日一夜狂奔三百里赶到洛阳城西的显阳苑。得到弟弟董旻的情报,得知少帝在北邙(今北邙山,洛阳东,为东汉皇陵所在),就不入皇城,转向北邙,迎接少帝。
宦官集团的覆灭对于董卓而言并不是个好消息,因为这使他失去了进京的理由,因此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把皇帝抓在手中,自己掌管朝政,不给士大夫官集团通过皇帝之口要自己撤军返回并州,甚至剥夺自己军权的机会和条件。
董旻的情报十分准确,皇帝此时确实在北邙。宦官跳河后,留下少帝与陈留王孤零零地沿黄河岸边牵手往南走,幸运地碰到闵贡。在路上一农户家里找到两匹马,少帝一乘,闵贡与陈留王一乘,一起返回洛阳皇城。
黎明时分,少帝在前来寻找他的少量零星官员,其中包括太尉崔烈的簇拥保护下从北邙赶往皇城。董卓的西凉铁骑迎面呼啸而来,吓得少帝哭泣不已。
崔烈等护驾人员想阻止董卓,大声呵斥董卓说:“有诏让你退兵!”董卓毫不理会,还堂而皇之地反驳道:“你们这些朝廷大臣,不能匡正王室,使得天子颠沛流离,还退什么兵!”
这些士大夫官员哪里制止得了大军在手的董卓?董卓与刘家兄弟并行回城。
回城路上,董卓追问事情原委,皇帝刘辩吓得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倒是陈留王刘协镇静自若,娓娓而谈,讲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董卓对陈留王顿生好感,生出了废帝立陈留王的念头(史书记载说董卓是因陈留王为董后所养,董卓自以为与太后同族,所以有废立之意。这只是董卓的一个借口,董卓仅仅是与太后同姓,其家族与董后家族八竿子打不到边)。
少帝是何进与士大夫集团共同拥立的,势必不会与董卓同心。董卓必须立一个能为自己所控制所利用的皇帝,陈留王刘协恰好成为他最好的选择。
在废立之前,董卓还得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控制洛阳,控制朝廷。
董卓进京所带之兵只有三千人,其实力比不过袁绍,远远不足以控制洛阳及百官。骑都尉鲍信建议袁绍在此时袭杀董卓。史书上说袁绍害怕董卓,不敢发兵。但从袁绍后面的表现看不出来他害怕董卓,袁绍不发兵,是期待董卓遵守潜规则,像其他袁氏故吏那样听命于袁氏。
为了显示自己拥有强大的武力,董卓耍了个花招。隔个四五天就让他的三千人马悄悄潜出城外,第二天又大张旗鼓地武装入城,造成西凉军源源不断地进入洛阳的假象。
这招还真管用,镇吓住了洛阳城内的拥兵将领。何进、何苗原来的将士都归属到董卓那里。董卓又用计让丁原的主簿吕布杀了丁原,与凉州军具有同样威名的并州军也归到董卓门下。当初外出募兵的鲍信、张辽也陆续回到洛阳。鲍信见袁绍不听从自己的建议,就带领自己的弓弩兵回泰山。张辽本是并州人,原为州从事,就跟随吕布的并州军一起投靠了董卓。董卓由此超越袁绍成为朝廷最具武装实力的人。
拥有了控制朝廷的绝对武力,董卓就开始朝着自己设计的通往权力巅峰之路而行了。期盼着董卓听命于自己的袁绍这才发现,董卓这家伙不按套路出牌,自己精心谋划的杀宦官,灭何进,掌朝政,图大事的计划眼看就要被这个自己招来的袁氏故吏给破坏了,该怎么办?
下期再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