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南纸铺
现在提起南纸铺(店),估计没有几个人知道了。孩提时常听家母念叨纸铺,给我说,外祖父家是开纸铺的,家母从小就在铺子里订册子。大一点后,跟着大舅学染纸张和绫绢,也没问纸铺是干嘛的。只是有点疑问,一直在纸铺干的大舅怎么会染色?
很久很久以后,笔者才逐渐明白,纸铺是南纸铺(店)的简称。
经营文房四宝的店铺习称南纸店,这是因为名品宣纸、徽墨、湖笔、端砚和歙砚的产地都在南方。南纸店的经营内容,有时也与古玩店重合。如北京琉璃厂最著名的南纸店有荣宝斋、戴月轩湖笔徽墨店,此外还有宝晋斋、同古堂、萃文阁等。北京的南纸店多集中在琉璃厂,而面向市民生活的京纸铺(出售豆纸、毛头纸、染纸、东昌纸、高丽纸等)多设在内城。宝晋斋,原名宝晋斋南纸铺,经营南方的土产名纸,除“纸寿千年”的安徽宣纸外,还有浙江的元书纸、毛边纸、四川的川连纸、对方纸、国画纸、福建的连史纸、玉扣纸等。南纸铺在清代还代办《晋绅录》(官场人员录)的业务,今以经营南纸文具、文房四宝等为主。
南纸店顾名思义,纸张大多南方运来。经营的业务,大体可分三部分:一是纸张,发卖各种宣纸、绵纸、皮纸、毛边、粉连、各种笺纸、信封、各种稿纸、仿纸、各种扇面、各种装裱好的喜寿联屏、挽联、册页、各种装订好的折子、本子、老式帐簿等。二是文具用品,笔、墨、砚台、墨盒、水盂、镇纸、笔套、笔筒、笔架、浆糊、裁纸刀、国画颜色、颜色碟、印泥、印泥盒子、扇股子、臂搁、笔洗等等。三是书、画、篆刻家的笔单。画家、书家、篆刻家由若干名家推荐订出卖画、卖字、刻图章的润笔价格,在南纸店挂笔单,南纸店代为订购,从润笔中提成,书画家再买南纸店的纸张、笔墨、颜色等等,纸店从两头都得到利润。“荣宝斋”最早就是一家南纸店。不过,真正以南纸店出名、字号历史悠久的,要数琉璃厂里的“清秘阁”。北京过去的纸店,除去后来开的永兴洋纸行等专卖道林纸、描图纸、铅画纸等店家,特别叫"洋纸行"外,其它都叫"南纸店",这主要是因为纸张笔墨都是从南方运来的缘故而得名。当时著名的南纸店以清秘阁、荣宝斋、淳青阁等几家最大。
鲁迅还在多家南纸店搜求信笺,后制成《北平笺谱》、《十竹斋笺谱》,意在将这种木刻套印的工艺保存下来。
《北梦录》:“凡售高等笺纸之店曰南纸店,萃于琉璃厂,而余处亦偶有之。”
《旧京琐记》:南纸铺并集于琉璃厂。昔以松竹斋为巨擘,纸张外兼及文玩骨董。厥后清秘阁起而代之,自余诸家皆为后起。制造之工,染色雕花精洁而雅致,至于官文书之款式、试卷之光洁,皆非外省所及。詹大有、胡开文之墨,贺莲青、事玉田之笔,陈寅生之刻铜,周全盛之折扇,虽各设专铺,南纸铺皆为代销,书画家之笔单亦备在。昔科举时称极盛,科举停后渐凋零矣。
明代《格古要论》:... 北纸用横帘造纹必横其质松而厚南纸用竖帘纹竖若二王真迹多是会稽竖纹竹纸 ...
《清代野记》 卷下:... 乾隆间始成市肆。凡骨董、书籍、字画、碑帖、南纸各肆,皆麇集于是,几无他物焉。
早在1939年,初到京华,齐白石与南纸店关系很好,卖画依赖画店做中介。那年月,天下不宁。齐白石深入简出,他写下这样的字样贴在门上:“白石老人,病复作,停止见客。若关作画刻印,请由南纸店接办。”这无疑是“授权书”。
光绪二十年(1894年),京城的琉璃厂街上,一家店铺悄然挂匾开业,这就是后来赫赫大名的荣宝斋。荣宝斋是驰名中外的老字号,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荣宝斋坐落在北京和平门外琉璃厂西街,是一座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高大仿古建筑。荣宝斋的前身是松竹斋,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松竹斋的创办者是一个浙江人,姓张,他最初是用其在京做官的俸银开办了一家小型南纸店。纸店的经营范围主要是三部分:一是书画用纸,以及各种扇面、装裱好的喜寿屏联等等;二是各种笔、墨、砚台、墨盒、水盂、印泥、镇尺、笔架等文房用具;三是代客订购书画篆刻家的商业作品,从中提成。
《缙绅录》在《红楼梦》里叫“护官符”,各级官员为了掌握官场动态,须臾不能离开这“护官符”。荣宝斋靠经营《缙绅录》东山再起。
自1672年北京荣宝斋前身“松竹斋”南纸店的建立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1894年设立“松竹斋”连号“荣宝斋”,并增设“帖套作”机构,为后来木版水印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家母在晚年才告诉我外祖父的纸铺情况。清朝晚期的外祖父在一家南纸店工作了很多年,掌握了其中的主要技术,也有了一点资金,于是和两个同仁合伙,另立门户,民国三年在汉口花楼街居巷口开了一家南纸铺,取名“清永斋”。由于技术精湛,经营得当,在汉口当时的文化街交通路声誉鹊起。就开业时间,仅仅比北京荣宝斋晚几年。但比后来到汉口开的汉口荣宝斋早几十年。同在一条街,相距几十米,后来的荣宝斋生意也难超越清永斋,没几年荣宝斋汉口分店就搬离了交通路,搬到中山大道汉润里口了。此是后话。
当年的南纸店,除售卖文房四宝和名人字画外,还要兼做相关的业务,如家母说的册页是大宗货,还要裱画,装裱的绫子颜色不像现在是买来现成的,需要按照客户的要求染色。还有册页的瓷青纸也是需要自己染色的,有些笺册还要手工印刷,这些都是需要按客人要求来做。
由于技术要求高,也难以请到好的师傅,一般都是自己家人制作。我们家当然是大舅掌作。
旧时的南纸店,每家有每家的绝活,这是看家本事,如北京的荣宝斋靠木板水印立市,还有的靠铜质印泥合,还有的靠八宝印泥或装裱取胜。
清永斋的瓷青纸和绫绢染色是其绝活。当年在汉的著名书画家都是清永斋的常客。可惜在抗战时期湮灭。值得欣慰的是,染色技艺被师傅传给了我。
曾经的南纸店,现在都急于摆脱当年“土”的形象,搞成高大上,门脸一个比一个气派,业务却转了向,货品假不说,技艺极少传下来,搞艺术品拍卖成了主业。一些本来优势的技艺,如瓷青纸、植物染绫绢技艺在现在的这些店(公司)完全看不到了。
清永斋假如还在,该有105年了。作为百年老店的后人,笔者坚持把看家本事传承下去,不辱使命,不负先祖,不忘初心。
黄荣华 乙亥年正月初四于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