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不再有烦恼的事
【第260期】教孩子学会学习(161)
如何让孩子不再有烦恼的事
据钱江晚报载,近日,一篇小学生《烦恼的事》作文撑爆了网屏,作文如下:
星期三的素描,星期四的体育,星期五的阅读、奥数,星期六的英语、击剑,星期日的语文、数学、篮球,可想而知,每个几乎1小时30分钟到3小时,等所有课上完了还要上学,总觉得现在自己很像大学生。
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上了那么多班,成绩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其实只有中上等,在班级里不怎么和同学沟通,很多问题自己解决不了,不敢问老师,同学,只能死想,到头来都是错的,一对一的老师死命地跟我说,可我一直都改不了,总觉得自己成了“哑巴”。
我头痛、烦恼,老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沉思,可就是不知道原因。现在学校里的作业太多,每天都要做得很晚,爸爸妈妈总说我笨,好像把我看得一无是处,一想到这,就泪如雨下。
在我的一生中,几乎没什么好事,不过我还是努力地让自己能开心一点,可是并没有“阳光”、“雨水”的鼓励,让自己能开心。不开心时只能喝水,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苦恼的人。
语数英为基础课,学校学习完全可
孩子成长,是要学习的,学什么呢?像孩子说得语文、数学、英语、阅读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一个人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课程,一定要学好。但这些课程都是学校里最主要的教学内容,老师都会想尽千方百计让孩子学好的。怎样算学好,如果说有一个标准的话,那就是及格和优秀。如果说孩子及格家长不够满意的话,孩子能考到优秀就很可以了,是没有必要非得让孩子考满分,争第一的,那样,就不是让孩子打基础了,而是把孩子关进知识的粮囤里,让孩子将里面的粮食一粒一粒全部数清。或许,得到这样的结果并不很困难,但是,这样结果的后果就是孩子会成为一个只会数知识的书呆子了。
作文中的孩子,成绩已经是中上等了,说明孩子基础就就打得差不多了。孩子在学校只要考优秀、考及格就算是有了基础,出了学校,再把孩子送进什么补习班学语文、数学、英语和阅读就完全没有了必要!相反,有时候,越补,成绩越差,因为,学习的主动权在孩子手里,孩子是学习的内因,你把它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补没了,只把他人圈在补习班里是没有作用的!
每个孩子不一样,特长一定准方向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不存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孩子。
从理论上讲,每个人都有学会世上一切知识和本领的能力。但那只是一种理论,现实中,科学研究证明,每个人都像瓜豆一样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和特有的能力。就像刘谦擅魔术,菲尔普斯善游泳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如果教育对了头,孩子就可能成大器,如果育错了方向,就可能毁了孩子一生。因此,每位家长在让孩子上兴趣班、学特长的时候,选准方向极为重要。
有家长说,让孩子多学一技之长,还有坏处吗?
答案是肯定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顾此只能失彼,让孩子学习他本不擅长的东西,他学习起来就会吃力,就要多下功夫,虽然学不好,但功夫没少下,这势必影响到他擅长的能力;再说,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一招鲜就可以吃遍天了,就算练个击剑算个爱好可以锻炼身体,那再炼篮球就没有了意义!因此,让孩子上兴趣益少不益多,益专不益广,多者就会不精,滥上就会让孩子应付!
摸准孩子的天性潜质,让孩子上一个适合他自己的兴趣班就可以!
想要祛除孩子恼,减轻压力低目标
孩子很头痛、很烦恼,这比成绩差更可怕。
孩子就像一棵花,只要给他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他就可以自己成长;你可以给他捉虫,可以给他剪枝,如果歪了,当然要给予适当的扶持,但无论如何,你不能伤了他的根,戳了他的芽,使它不再健康,那样的话,你施再多的肥,浇再多的水,也不再起作用。
孩子的健康有两个指标,一个是身体健康,一个是心理健康,我们家长一般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往往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很头痛,很烦恼”说明孩子的心理出了问题,而这个问题,一是缘于学业的压力——硬件上的作业多、软件上家长老师的要求高;二是孩子精力上的压力——过多的学习班,使孩子疲于应付,精力都达不到了,特长还能再长(zhang)吗!
有此可见,要驱除孩子的头痛烦恼,就不要给孩子定太高的学习目标,不要让孩子非争第一不可。只有让孩子放下分数、名次的背包,孩子没有了压力,才会轻装上阵,方有可能学得更好!
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他们才可能学习好、让孩子上他自己感兴趣的特长班,才能让孩子的能力(zhang)长得高!
(敬请关注平湖一柱,精彩教子宝典更在下期……)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