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乱世里的哀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写“愁”写得最好的一首词,没有之一。出自宋代女作家李清照之手。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有文才的女性作家,也没有之一。
但是——最近追《权力的游戏》,里面有句台词“'但是’以前的话都是毫无意义的”,很有意思,李清照从来没把“词”这种文学体裁看作文人的“正统”之作,只是当作抒发愁情别绪的“遣兴”之作。
这和文化传统有关。宋以前的文人重诗文,对散文的认识是“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对诗歌的认识是“诗言志,歌永言”。
词只是民间小调,掺杂了一些和佛教有关的外来曲调,最初出现时,文人对其不屑一顾。随后有文人开始关注并创作,也只是拿来消遣,写一些风花雪月的事来表现文人的多愁善感,如晏殊、张贤、晏几道、欧阳修。
一直到柳永出现后才开始改变,最终发展为文人所接受和喜爱,成为和“诗”“文”同等的“正统”文人之作。
而李清照一直没改变。
李清照的词几乎全是愁。如果不了解其人,只看她的词,你会认为她只是一个一辈子愁来愁去愁不尽,一辈子都在哀叹自己个体哀愁的的柔弱女子。
其实不是,李清照是个有家国情怀、政治理想的巾帼女子,丝毫不逊须眉。
她遭逢北宋末的乱世,金兵入侵,家国破碎。与其夫赵明诚南渡,家里文物、书籍、绘画太多,没法带走,先是把家里大部头的书籍、重复的绘画、没有款识的古董放弃,还是太多。又把一般的监本书籍、平常的画、重大的古器放弃。最后仍然还有十五车之多,真是家藏万卷书啊!
流离至建康时(1129年),丈夫去世。又流离越州(1131年,今浙江绍兴),寓居当地百姓钟氏之家,结果书画被盗,金石古卷,全部散佚。最爱的人去世,最爱的书画流失,双重惨痛,让她饱受打击。
其书画被盗,有理由相信是房东监守自盗。李清照悬赏收集被盗书画的第二天,房东就拿了十八轴画来领赏。
第二年,49岁的李清照改嫁右承务郎、监诸军审计司官吏张汝舟。
李清照嫁张汝舟是因为无依无靠,张汝舟娶李清照则是另有所图,想占有李清照的金石文物。这是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珍贵之物,也是李清照完成丈夫遗愿,写完《金石录》的重要资料,当然不会拱手相让。
于是出现了家暴。张汝舟折磨殴打李清照。李清照愤而状告张汝舟以前科场作弊的罪行,张汝舟被发配柳州。而按照宋律,妻子告丈夫,无论丈夫是否有罪,妻子都得入狱两年。其夫赵明诚的表弟綦崇礼当时深得高宗赵构喜爱和信任,在他的帮助下,李清照坐牢九天后出狱。(李清照是否改嫁张汝舟有争论。个人觉得有其事,否认改嫁的人也许是不想让李清照背上晚节不保的恶名。其实在宋代,改嫁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明代才被视为失节)
遗憾的是,出狱后的李清照去向何方成了个谜,所有相关的记载基本上是说她流落以死。一代才女,死得如此不明不白。
遭逢乱世,婚姻坎坷,李清照有理由有许多许多的愁,但她绝不是一个只知道愁的柔弱女子,只不过她不认为“词”是拿来抒发她的家国情怀、政治理想的——虽然她的词写得很好。她认为“诗”才是——虽然她的诗写得没有词那么好。她在《词论》里特别提出了词“别是一家”有别于诗的说法。
看李清照的诗才能发现她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
其夫赵明诚任江宁知府时,发生兵变,赵明诚弃城而逃。行至乌江,李清照写出了那首脍炙人口掷地有声雄浑豪迈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赵明诚羞愧难当。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
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李清照《钓台》
面对一个追求名利,贪图钱财的社会,李清照仍然坚持洁身自好,不图名利的情操。
可惜李清照遗留下来的诗不多,难以完全展示出她希望故土得以收复,家国得以重建的理想。
再从她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几首长诗中摘录几句,来看看她慷慨激昂的豪迈吧:
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
欲将血汗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上枢密韩侂胄诗二首之一
虽是流落江南的女子,也愿意为收复山河抛洒出一腔热血!
想见皇华过二京,壶浆夹道万人迎。
连昌宫里桃应在,华萼楼前鹊定惊。
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天。
圣君大信明知日,长乱何须在屡盟。
——上枢密韩侂胄诗二首之二
敢于抨击为求苟安而屡屡签署城下之盟的皇家行为,需要何等的勇气!
如果只读这些诗,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只有哀愁的女子写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