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凭什么是中国的“聚宝盆”
图片来源:青海油田
察尔汗盐湖形如珊瑚的盐花摄影:山猴子
今年3月,青海油田在柴达木盆地环英雄岭地区又连续发现五类6个大油气田。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兔狲摄影:鲍永清
柴达木盆地中种植的近7000公顷有机枸杞图片来源:青海大漠红
黄河长江发源在昆仑
柴达木井架密如林
油苗遍地似春草
风吹油味遍地香喷喷
这样富饶的地方哪里有啊
我们的柴达木是个聚宝盆
——《柴达木小唱》
平坦、辽阔、干旱、苍凉、寂静、荒芜……这个位于世界屋脊上的高原盆地表面上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会是一个物产丰饶的地方,那么,这个看似自然条件恶劣、物产贫瘠的地方,到底凭借什么被称为我国的“聚宝盆”?
以盐为名的白色明珠
“柴达木”是蒙古语,意思就是“盐泽”,它因盐而名,也因盐而兴。据统计,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富集,共有大小盐湖33个,总面积达3万多平方千米,累计探明盐湖资源储量约4000亿吨,其中已探明钠盐3216.17亿吨,仅察尔汗盐湖里的氯化钠就足够全球70亿人吃2000年。
如此宏伟壮观的高原盐湖盐泽盆地,在世界上也属少见。即便是著名的美国大盐湖,它的盐类储量也只有60亿吨左右,而柴达木盆地中仅察尔汗盐湖的盐类储量就达550亿吨。另外,柴达木盆地所依托的青藏高原发展前景也远非美洲高原可比。
然而,柴达木的白色财富却并仅仅是洁白的盐。
凭借着丰富的盐湖资源,柴达木盆地还形成了450万吨纯碱产能,产量在中国的占比达到13.5%,被誉为中国的“碱都”,这里还是农业生产急需的肥料——氯化钾的摇篮,已探明钾盐储量占中国总储量的97%。此外,柴达木盆地的盐湖中还拥有着镁、锂、锶、硼、芒硝、溴、碘、自然硫等111种矿产,其中钾、钠、镁、锂、石棉、芒硝、石灰岩矿储量居全国首位。其中,镁资源储量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锂资源储量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极其丰富的化工资源,让柴达木盆地成为了我国理想的化工原料基地。
但柴达木的“富”并不止步于此,今年夏天,柴达木盆地找矿再获突破,勘察部门首次在柴达木盆地大浪滩—黑北凹地发现了规模巨大的砂砾孔隙卤水钾盐矿,潜在经济价值巨大,让我国深部钾盐勘查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新旧共荣的黑色财富
柴达木盆地不仅有“白金”,还有“黑金”。荒芜的地表下,暗藏的是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柴达木的石油资源利用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史书中就有了古人使用石油的记载。由于柴达木盆地是全国十大沉积盆地之一,独特的地质形态令其具备了丰富的储油构造,使盆地西部分布有重要的油气聚集带,油气潜在资源量达到46.5亿吨,是我国西气东输一期工程的气源地。
即使已经经过了50多年的勘探开发,柴达木盆地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和产量仍处于平稳增长阶段,勘探开发形势依然乐观,足以证明,柴达木这个油气“聚宝盆”名副其实。
但柴达木的黑色宝藏却远不止石油。在盆地北缘鱼卡及牦牛山一带有着丰富的煤资源,而锡铁山更是我国最大的铅锌产区,每年可向国家提供铅、锌近10万吨。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一些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也在柴达木取得了新的发现,今年夏天,柴达木盆地北缘发现8处石墨矿床(点),其金红石矿、石墨资源量在千万吨左右;而在七个泉地区,又发现一处砂岩型铀矿产地,有望达到中大型规模,显示出柴达木盆地良好的找矿前景。
独占鳌头的金色钱仓
金色,一直是尊贵和财富的象征,而青海最“值钱”的金色,首当其冲的就是光。青海是全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在柴达木盆地,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可超过6800兆焦/平方米,若全部用于新能源发电,理论装机容量可达44亿千瓦,相当于177座三峡电站装机。今年5月,柴达木盆地建成国家光伏发电应用领跑者基地等新能源项目206个,一跃成为目前世界最大的荒漠化并网光伏发电基地。
伴随阳光而来的,还有柴达木不知疲倦的风。
因柴达木属狭长型开阔盆地,地形走向又与我国西北地区盛行的风向一致,所以,这里的年平均风速可达4米/秒,全年风能可用时间在5000小时以上,风能巨大。人们利用这些风进行发电弥补水电在冬、春季节电力的不足,还缓解了电网夏、秋两节超负荷发电的状况,是一个重大利好的工程项目。
由此,有人形容柴达木“寸土寸金”,确实不是夸大其词。因为即便是柴达木盆地中的土,也是它金色财富的一部分。柴达木盆地农区地势开阔平坦,水、土、光热条件好,适宜集中连片开发,是青海农业开发后备土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也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并且,这里的土也“不一般”——2017年,省国土资源厅首次在柴达木盆地的都兰、格尔木、德令哈一带,探明富硒土壤资源达544.1平方公里。据调查,柴达木盆地富硒土壤来源于第四纪湖相沉积物,且富硒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均不超标,具有富硒来源稳定、清洁无污染、有效硒含量高的突出优势。其中,富硒耕地超1.42万公顷,富硒林草地超4万公顷,并依据相关标准认定了红枸杞、黑枸杞和白刺果三种作物为绿色富硒产品,对柴达木农业富硒品牌发展及助力农牧民脱贫致富都具有重大意义。
闪耀荒漠的红色宝石
除了矿产资源,纯净的自然环境还赋予了柴达木盆地独特的生物品质。据统计,柴达木盆地共有植物有23科51属63种,其中乔木2种、灌木22种、草本39种。它们的种类不算丰富,但大多耐旱、抗风﹑抗盐碱。像唐古特白刺、梭梭等都是防风固沙﹑盐地改良的资源植物。而盆地中的枸杞,更称得上是荒漠中的“红宝石”。凭借无污染、病害轻、光照时间长的自然禀赋,这些产自柴达木的有机枸杞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截至10月,我省枸杞出口量已达到900吨,柴达木成为了全国最大有机枸杞生产基地。
除了这颗“红宝石”,据有关部门对柴达木盆地中藏药材资源普查数据显示,柴达木盆地内还分布有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药用矿物共计有782种,出产的中藏药材不仅蕴藏量大,而且效果好。其中,药用植物红景天已被医学界认为是继人参、刺五加之后一种新的营养补剂药源,也是前往高海拔地区游客的必备良药。
得天独厚的绿色家园
这片总面积达24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天地,凭借着储量丰富的各类资源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成为了中国当之无愧的“聚宝盆”。但其实,这里还是一座得天独厚的生态宝库:据上世纪90年代统计,柴达木地区拥有野生动物资源中兽类共有463万头(只),其中,野牦牛、野驴、雪豹、兔狲等珍稀物种,均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保护价值。而飞奔如箭的藏羚羊、藐视一切的藏狐、憨态可掬的旱獭、膘肥体壮马熊、飞越千山的大天鹅,还有骆驼、黄羊、青羊、獐、狐、獾等等,它们才是这片荒野的真正主人。
柴达木盆地的烈日强风,看似是大自然的严苛,但人们依旧从中发现了价值,同样,那些因风、因水、因盐而来的湖泊河流、地形地貌,也成为了柴达木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旅游资源。据统计,海西州共有旅游景点40多处,其中,最吸引游客的观星之地俄博梁、独一无二的“水中雅丹”、中国的“天空之镜”茶卡盐湖、“地球上的一滴泪”哈拉湖、大柴旦的五彩丹霞山、玉珠峰、翡翠湖、金子海……全都集中在了柴达木盆地,世界屋脊和深居内陆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柴达木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青海海西以昆仑文化、西部风情、瀚海奇观、盐湖风光、草原湖泊、雅丹地貌等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青睐。而可回收火箭试验基地、月宫一号生态圈技术、天文望远镜镀膜等天文科技项目在柴达木盆地的落地,进一步提升柴达木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除此之外,柴达木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还是人类历史与地质研究的“文化宝库”:距今约3000年的诺木洪文化遗址,是青海高原特殊环境下土著文化的见证;甲藻类实体化石的发现,解开了西北荒漠油源的谜团;伍氏献文鱼的化石,更是为青藏高原的隆起提供了新的例证。
今年6月,柴达木的“大”,又给它带来了新的生机。袁隆平院士团队在大片大片未开发的盐碱滩涂湿地上增添了新的资源——海水稻,这是海水稻首次在高海拔的青藏高原试种植。如果试验成功,柴达木盆地或许有一天可以变成真正的“鱼米之乡”。
柴达木,看似贫瘠荒芜,实则“寸土寸金”,五光十色的宝藏在这里交错重叠,让柴达木——这个深居高原的“荒凉之盆”,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都绝无仅有的“聚宝之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