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稚丨校园霸凌无法回避,如何让你的孩子不被欺负

鲁稚:作家,亲子教育专家。著有《正能量让孩子内心强大》《三年能走多远》等十余部家庭教育著作,《你不来我也等》《正在消失的物品》等十余部散文、随笔集。

中关村二小的校园霸凌事件持续发酵,现在校方终于意识到事态严重,网络上也出现了各种声音,包括为校方辩护的。我是坚决赞成对校园霸凌零容忍,无论任何原因,都不是霸凌的理由,这是文明社会的基本底线!

但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又如此普遍,几乎和丛林哲学一样根深蒂固,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彻底解决。但我们的孩子却是活在当下这个社会,必须面对随时可能降临到自己身上的霸凌。所以,我暂且抛开学校和社会,单从孩子本身的角度,来说说咱们的孩子,怎样才能不被欺负,怎样才能少受伤害。

在鲁鲁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他是考上城里一所比较好的学校了,但他的同班同学A却没有考上,将去读附近一所不是很好的N中。还没去,就听说N中有个老大。这N中的老大,以前是每年换一个,基本上是一个毕业了,下一个再接班。但是现在这个老大,已经两年没换了,都是那一个人。他厉害到什么程度呢,抽烟喝酒这些都是家常便饭:打人,收保护费,这些也都不说了;他连老师都打,抽耳光,这也不算什么;居然连学校的保安都被他打了,据说连警车都来了!

“那学校就拿他没办法了?”我问。

“没办法。现在A只能祈祷那个老大的班号不要和自己班号相同,千万别和他一个班。”

“他不是初三的吗?等A入学的时候他已经毕业了,怎么可能一个班!”

“他已经蹲了两次班了,都18岁了,没准儿明年还蹲班,后年还蹲班,不就一个年级了吗?到时候他在哪班,哪班倒霉!A说,他收保护费,你只有三个选择:要么交钱,不挨打;要么不交钱,挨打;要么挨完打,还得交钱!你能有什么办法?警察都拿他没办法!你要报警,这次是可以不交钱,但以后,他见你一次打一次,更惨!”

唉,连初一都还没上,就在为这个初三的“老大”担惊受怕了。想想也是,作为孩子,除了祈祷千万别和他一个班以外,还能怎样?但不在一个班,总在一个校,即使不在一个校,同在一个社会,这样的人,难免会遇上,老师没办法,学校没办法,警察没办法,你能有什么办法?!

但你必须有办法呀,因为你无处可逃!对老师、学校、警察来说,这个学生只是他们的工作之一,他们有很多工作可做,不处理这件事,可以处理其他事,照样过得去。但你却过不去,一旦遇上了,他往你面前一站,你就必须作出反应!

怎么办?!

首先,最好是别遇上!

怎样才能不遇上呢?只有远离有他在的那个环境。我对鲁鲁说,现在知道了吧,去一个好学校的好处,至少不会遇见这样的同学。(其实这个判断也不绝对,任何地方都有可能遇上这种人,这次把事情闹大的中关村二小,也是北京家长挤破头都进不去的好学校呢。但不管怎么说,在好学校遇到极其恶劣事件的概率还是要小很多)。人生也一样,在高层的圈子里,虽然也有明争暗斗,但至少不会抽耳光,越往下层越粗暴,这也是你必须奋斗的原因,因为你是抽不过这些人的!你努力奋斗,进入更高级更文明的圈层,就是远离这些人的根本办法。

但很多时候,世界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你想不遇上的,最后还是遇上了,怎么办呢?

你要知道,凡是欺负别人的人,他自己都曾经是被人欺负的,譬如被父母打,被老师骂,被其他更强的人蔑视和虐待。在粗暴养育中长大的孩子,他学到的是以拳头解决问题,会建立起以强凌弱的关系模式,并且将这种模式带到一切人际关系中。由于他们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和尊重,内心缺乏自尊,不快乐,不喜欢自己,也不喜欢别人,不喜欢这个世界,很容易将沮丧和愤怒发泄到别人身上;他们嫉妒比自己过得好的人,所以向比他聪明、比他有钱、比他更有魅力的同学找麻烦,以阻止别人超过自己;他们害怕再受伤害,害怕自己没有力量,被人欺负,所以做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以欺负弱小来证明自己强大。其实,再可恶的人,也有令人同情之处,明白了这一点,你就有了心理上的优势,不会感到太茫然,太恐惧,太屈辱。

如果遇到这样的人,你内心要有一份同情,一份自信。同情使你表现出善意和尊重,可以化解彼此的敌对,甚至成为对方的朋友;自信会让你镇定,镇定则让对方感到无趣,因为从你身上他得不到想要的,就不会把你作为攻击目标。惊恐、悲伤、愤怒,这些激烈的表现,只会让他感到刺激,感到满足,这就鼓励了他——这恰恰不是你应该采取的策略。你不必害怕他,但也不必激怒他;你不必低三下四去和他套近乎,但也不必想方设法去证明自己比他更强大。纠缠没有意义,最好是冷静地离开。

现实中,每个人受到欺凌的机会并不均等,有些人的确更容易被人欺负。

为什么?

研究一下霸凌者的心态就会明白,他们往往是因为没有学会平等和尊重,只会以“强”“弱”两种方式待人,当他处于弱势时,会无原则地服从,就像在家挨打时,以哭泣、求饶、认错、发誓、写检讨等等方式,来换取少受皮肉之苦;而当他处于强势时,则会以严厉的手段,通过让对方痛苦来获得权威,获得心理满足,这其实也是从家里学来的。由于他自己服从的时候,内心是非常屈辱的,不仅痛恨虐待他的人,还痛恨自己的软弱、无助。

这种“恨自己”的心理,就使他每当看到其他的“可怜虫”,就会触动内心深处的伤痛和愤怒,“看着那人就来气”,忍不住就要去欺负他。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软弱的人会无缘无故受到凌辱的原因。在家里受欺负的孩子,在外面要么是小霸王,要么是受气包。值得一提的是,“在家里受欺负”并非仅仅指皮肉之苦,更多的时候,是精神上的压制和折磨。

人与人之间除了友爱互助,还存在着意志较量,有时候粗鲁也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决定秩序的方式。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所以,要让孩子在外面不受欺负,首先不能让他在家里受欺负。在家里如果是个可怜虫,在外面也很容易充当同样的角色。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让孩子有人格尊严,这样他才能有“尊严”意识,也才能懂得捍卫自己的尊严。人际关系的模式是在家庭中形成的,要教孩子怎样与别人相处,首先要学会与家人相处。

其次,对于孩子受欺负,家长应有适度的反应,不要强化屈辱感,有时候孩子自己并不觉得受了多大委屈,但家长的态度却让他更受刺激。譬如,骂孩子太窝囊,没出息,你这种骂,实际上就是一种欺侮,这很可能比孩子在外面受到的羞辱更严重。在外面已经受伤,回家来还要再受伤一次,这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下次根本就不会告诉你了,这样孩子就失去了一个心理支持体系。

第三,不要教孩子以暴制暴,因为暴力不是咱们孩子的长项,也不符合文明社会的规则。我们固然不希望孩子受欺负,但也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以暴力取胜的人,何况事实上也成为不了。对于本来就有暴力倾向的孩子,他性格中已经有暴戾成分,你不教,他也会打回来,在这方面他需要的不是加法而是减法。但被欺负的孩子往往不属于这一类,他之所以被欺负,就是因为弱小(精神上或体能上),之所以打不还手,主要是惧怕。一是怕自己实力不够,打起来吃亏;二是怕自己的行为不合道德规范,被大人批评。这就需要家长以灵活包容的态度有的放矢。

第四,要教会孩子求助。尽管成人社会有很多令我们失望的地方,但仍然要相信,成人有保护孩子的能力,并且有保护孩子的义务。要把你的遭遇和你的苦恼告诉大人,父母也好,老师也好,警察也好,邻居或者同学的父母也好……告诉一个不行,再告诉第二个,第二个不行,告诉第三个,不要放弃,这个社会总有好人,好人不行,还有法律,最终你会得到帮助。

第五,当孩子向你求助的时候,一定要耐心倾听,了解清楚情况。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有时候是无意造成,有时候是故意欺负,有的是偶尔发生,有的是长期延续,一旦发现问题,在把所有情况都搞清楚之后,和孩子充分沟通,和孩子达成共识,教给孩子应对的策略。如果孩子能自己解决,就让他自己去解决;如果自己解决不了,你们一起去解决。总之,一定要解决!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一次有益的经验。

第六,乖孩子也要有一点脾气。要鼓励孩子把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想拒绝就要拒绝,有愤怒就要表现出愤怒,不可过分忍让。不要有太多顾虑,学会直截了当表达自己的情绪,对别人的侵犯要坚决说不。家长可以先在家庭中进行训练,让孩子敢于对家长说不;还可以模拟一些学校的场景,训练孩子抵抗欺负的能力。

第七,锻炼身体,让孩子有一定的自卫能力。这一条倒不是为了让孩子去打架,去搏击,而是体力上的强健,能让孩子在精神上更自信。要丰富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多掌握一些技能。乖孩子要会读书,也要会玩耍。很多时候,精力旺盛、见多识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能力很强,这些比学习成绩好更能够让孩子获得同伴的尊重和喜爱,更能够有效地融入群体,少受欺负。

第八,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当孩子在学校被人欺负的时候,哪怕有一个朋友站出来,哪怕他没有帮你打架,没有为你两肋插刀,他仅仅只是在旁边劝解几句,或者跑去报告老师,那也很可能阻止事态的恶化。即使事情已经发生,你已经被严重伤害,哪怕有一个朋友能够走过来,扶起你,帮你擦掉身上的泥,那对你受伤的心灵也是极大的抚慰。所以,一定要有朋友。关键时刻有朋友在身边,情况就可能不一样。当然,交朋友是要相互付出的,你希望朋友怎样待你,你也得同样待别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心理上不要恐惧对方,你只有站在相同的高度,别人才会平视你。一个人有了尊严,在精神上强大,即使体力稍弱,也不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因为你看上去就不像一个可怜虫。能唤起对方尊严感的人,自己也会获得尊重。

本文为原创,所获赞赏将转给作者(连同明细截图)。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公号转载请与本阳台联系获得授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