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诗经 曹风候人注译
曹风候人注译
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注释:
候人:看守边境的官员。
何:通荷。
祋:殳的一种,竹制,长一丈二尺,有棱而无刃。
赤芾:红色蔽膝。
鹈:鹈鹕,水鸟。
梁:鱼梁。
咮:喙。
遂:完成。
媾:通褠或㡚,官服,引申为职事。
荟蔚:荟,草木繁盛。蔚,茂盛,荟聚。
隮:升,登。
婉娈:婉,柔顺。娈,美且好。
季女:小女儿,少女。
饥:遭受饥饿。
今译:
那个边境的值守官员啊,扛着戈与竹殳。那个人啊,却是服三百赤芾的官员之内。
鹈鹕在鱼梁,翅膀都没有沾湿。那个人啊,衬不上他的官服。
鹈鹕在鱼梁,喙都没有沾湿。那个人啊,不完成他的本职工作。
草木多么茂盛,有人早上攀登南山。又温顺又美好,是他饥饿的小女儿。
赏析:
本篇颇难解,主要在于卒章与前三章从文本上看内容脱节。首章所描述的,是候人,即周礼《夏官 候人》“候人各掌其方之道治,与其禁令。以设候人,若有方治,则帅而致于朝。及归,送之于竟。”以候人的辛劳,来反衬所讽刺的那人不做事,却在三百官员之内。三百赤芾,可参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晋文公入曹之事:“三月丙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也。”
诗的二章和三章,对彼其之子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二章以维鹈在梁,不濡其翼来起兴,鹈鹕本应当去入水捕鱼,却歇在鱼梁上,连翅膀都不湿,来比喻彼其之子衬不上他的官服;三章以维鹈在梁,不濡其咮起兴,以鹈鹕连嘴都不湿,来比喻彼其之子不做事。因此,“不遂其媾”释为不终其婚姻,是难以理解的,与昏姻有关的事情,与本诗没有任何关联。在媾的本义无法解释通的情况下,应当通假为褠或㡚,褠为直袖的单衣,或者袖套,㡚为巾㡚,即头巾,不遂其媾与不称其服同义,而由于遂为完成的意思,因而媾应当引申为职事。
本诗卒章从季女斯饥来看,与候人一样,都是用来反衬彼其之子的鄙,但手法上则隔的稍远。从诗的整体来说,可以认为季女与候人有关,即候人的季女,否则季女的出现便太过突兀。当然也可能确实无关,而只是作者写作手法生涩,表意失败。
如果季女是候人的季女,那么南山朝隮久可以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候人在早上登上了南山,因为思念家中挨饿的女儿,其二是季女登上南山,因为她遭受饥饿,需要去南山觅食野菜,或者去南山盼望候人归来。但无论哪种,将“荟兮蔚兮,南山朝隮”解释为天色阴沉,南山晦暗,都与本诗无关,是不足取的。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