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铅笔里的“瓦尔登湖”
我,铅笔,尽管看起来平平凡凡,但是也值得你探索和敬畏,我会证明给你看的。
——伦纳德·里德
一只铅笔让我重新思考身边的一切
每个孩子的文具盒里,都有一支铅笔。从上学第一天开始,铅笔便会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写字,画画,涂答题卡,所有和书写有关的活动,统统离不开铅笔。
虽然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功臣,铅笔也会因为太过平常而被人们忽略:不过是一只小小的铅笔而已,普普通通,没啥稀奇,它仅仅是一个书写工具而已。有时候,一只铅笔的价钱,甚至还没有一盒自动铅笔芯的价钱贵。没有人会刻意想起它,老师也不会专门用一堂课的时间去讲一讲铅笔——虽然铅笔和橡皮简直就是我们学习活动的左膀和右臂。所以,当遇到一本用25万字讲述铅笔故事的书,就忍不住要好奇一下了:围绕一只不过几毛钱的铅笔,也可以写下这么多字么?作者都写了些什么呢?
作者写了很多内容,既有铅笔是如何被发明创造出来的,也有铅笔界的世界大战,还有铅笔是如何从粗糙不堪变得日益精美。在阅读《铅笔:设计与环境的历史》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更多的,除了知识性的补充之外,却是一只铅笔所带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刷新;也兴致勃勃的觉得,我应该把这本书的读后感变成一堂分享课,和孩子们一起聊聊他们文具盒中的铅笔。
一只微不足道的铅笔,让我重新开始思考身边的一切。
尤其是那些不起眼的存在。
02
经济学家眼中的铅笔
在经济学家眼里,铅笔可是市场经济神奇性的最佳代表之一。从一只小小的铅笔里,可以看到分工与合作,看到自由与效率,看到真正的市场经济。
虽然我们购买一只铅笔仅仅需要几毛钱,但是如果只给我们几毛钱的资金成本,我们却无法生产出一只铅笔。生产一只铅笔的原材料需要石墨、黏土、木材、甚至还需要一点金属和橡皮,仅仅有了原材料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能够帮忙加工原材料的机器,仅仅有了机器还不够,还需要懂得操作机器的人,让机器运转起来的电……
一支铅笔的诞生,也需要等待“天时地利人和”,大自然中原本就有这些材料,可是需要有人去发现石墨和黏土可以融合在一起,并不断尝试出最佳比例,森林里的伐木工人砍下一棵雪松,把它运到工厂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想让它漂洋过海运到另外一个国家,更需要等待船舶业的发展。在我们面前的这只普普通通的铅笔,凝聚了人类太多的智慧与合作。
有一个名叫伦纳德·里德的美国人,专门写了一篇《铅笔的故事》,这篇故事被经济学家们奉为佳作,他通过讲述铅笔如何被生产创造,生动形象的展示了全世界互不相识的人们,如何通过各自有限的一点实际知识,充分发挥各自的效率,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下,精诚合作,最终完成一根铅笔的生产。他说铅笔是“人的种种创造精神的聚合——成百上千万微不足道的实际知识,自然地、自发地整合到一起,从而对人的需求和欲望作出反应,在这各过程中,竟然没有任何人来主宰!”
确实,没有人从头到尾主宰一只铅笔的诞生,也没有一个政府从头到尾主导一只铅笔的生产。但相关行业中的企业和个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尽自己最大的效率,获得自己最大的利益,最终促成了一个事业的达成。难怪有经济学家说,商业是最大的慈善,从我们获得一只用得起的铅笔这件事情上来看,确实有道理。
03
一只铅笔里的“瓦尔登湖”
梭罗不仅写了《瓦尔登湖》,他还生产了“梭罗牌铅笔”。
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梭罗的印象始终停留在《瓦尔登湖》上,以为他不过是一个跑到湖边自给自足隐居了两年的男人。读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人家不但琢磨过如何生产出一只具有竞争力的铅笔,也是在商场上真正厮杀过的实业派。
即使查阅百度中的“梭罗”词条,也没有关于这一条他生产铅笔的信息介绍——这是个多少有些尴尬的现象。如果我们只知道梭罗在瓦尔登湖边过了两年隐居一般的生活,而不知道他曾经在实业里扎扎实实的拼搏过,就会误以为他是一个不问世事的田园派,梦想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九”的自我迷惑性误导。我们记下了梭罗在《瓦尔登湖》里写下的精彩句子,也跟着想逃离眼前所面对的压力,也想找到属于自己的“瓦尔登湖”,殊不知人家梭罗是个真正的实干家,他既生产铅笔,也不忘写作、出版,并且始终热衷于哲学思考。即使在瓦尔登湖边生活,人家也没忘了写作,也没忘了商业素养的继续锤炼。
这种对梭罗的全新认知,让我想起几年前大家伙十分擅长的“断章取义”式“以讹传讹”,以此来为自己的偷懒、怯懦甚至逃避做注脚。比如曾经传说很久的“上大学没有用,比尔·盖茨就大学没毕业”。我们只知道比尔盖茨大学没毕业,可是我们并不知道比尔·盖茨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他能够考入哈佛大学已经证明他有足够强的学习能力。如果你也想大学不毕业,或者干脆不去考大学,首先请证明你和比尔·盖茨一样拥有考上哈佛的能力。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说:我立意移居湖畔并非节省开支,亦非怡悦性情,而是为了摆脱干扰做些私事,以免因为缺乏常识,又几无进取之心和商业才能而做些与其说惨,莫若说傻的事情。
梭罗说自己一直用心去培养训练有素的商业习惯,并认为这一点对每一个人都不可或缺。对此,我是再同意不过了。在我们传统的农耕文明里,不知道为什么对“从商”会产生一种近似鄙夷的审视心态,甚至一度产生了“重农抑商”的行为,真是对“商”莫大的误会与委屈。
做商是一门学问,关于这一点,等到下一篇读书笔记时再做讨论。
读书丨提问丨记录丨分享
阅读帮助我们更好的认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