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探讨】“家无黑泥莫盖房,家有被褥不全黄”,啥意思?
“家无黑泥莫盖房,家有被褥不全黄”,啥意思?
关山听风
农村俗语:“家无黑泥莫盖房,家有被褥不全黄”,为旧时农村一种禁忌。这种禁忌是封建时的一种等级制度,也就是礼制。
古代朝廷王公大臣以下不得使用黄色,否则就是僭越,被认为是想谋反的嫌疑。那可是所有罪名中排在第一的重罪,不仅自己的脑袋会搬家,还会连累九族。那时的农村平民百姓,就更不敢用了。
我国古代民间忌讳黄色,因为黄色在古代民俗文化五行学说中的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中属土,代表的颜色为黄色。从隋唐时期开始,皇帝龙袍用黄色的传统,因此黄色就成了皇帝专用的颜色,其他人不得使用。也正因为如此,民间忌用黄色。无论是在建房,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服装、被褥、家庭日常用具等方面,尽量避免使用黄色。
一、“家无黑泥莫盖房”的意思
在农村,不管建木房子还是建土坯房,使用的木料和泥土大多是黄色(也有一些地方的木材和泥土不是黄色的),建起来的房子立面和墙体大多是黄色的,这在封建社会是犯忌的事。因此,农村人得想办法把木房和土坯房变成不是黄色。如何才能改变颜色呢?旧时,农村对木房和土坯房各有各的办法。
1、木房子的变色法
一般来说,农村山区建房很多地区为木房,比如长江流域的山区,木材丰富,人们就地取材,用木材建房。这里的人大多喜欢用杉木建房,而杉木的本色就是黄色的。因此,山区人喜欢在房屋外面的木料上涂上桐油。油桐树是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特产,因本地出产桐油,只有家里的山有地,种上油桐树,就可以用桐籽榨油。桐油涂上木板时,就像现在的清漆,木板还是本色,很光亮,但过了一两年后,木板就变成了褐色 ,时间更久一些就会变成灰暗色。
山区有一些地方的人,把涂房屋的桐油称为黑泥。
油桐花
用桐油涂抹房屋既可以把黄色去掉,也起到保护房屋的作用。长江流域气候湿润,雨水多,山区雾多。其实下雨大多数情况下没什么问题,房顶可以遮罩,避免淋到房屋的木板和柱子上,只是风雨交加的时候就难说了,有风的雨就会变成斜雨,可将房屋的木板和柱子打湿。而山雾则每次都可以飘湿房屋。
因此,山区人的木房涂上桐油,既可防止房屋潮湿,又可防木料的腐朽,还可改变新房屋的颜色(住久了的木房,在炊烟的熏染下,也可让木房变成黑色)。
2、土坯房的变色法
旧时,土坯房在全国农村比较普遍,不仅北方有,南方也有一些缺乏木材的地方,普通的农家大多为土坯房,只有比较富裕的人家才能盖砖瓦房。
凡是当地为黄壤(有的地方为红壤,还有的为黑壤)的农村,打出来的土坯干了以后,就呈黄色的。
在农村,凡是土壤是黄壤的地区,土可分为三类,即熟土、山土、生土。熟土就是庄稼地里的土,因常年种庄稼,施了农家肥,土壤的颜色由黄色变成黑色或灰色。山土就是山上树林里的土壤。生土就是没有种过庄稼的土,多数情况下,指从地表深层挖出来的土,这种土就是黄土。
三类土壤中,熟土和山土含有机物,土地黏度不够,一般不适合打土坯,只有生土(黄土)的黏性好,适合打土坯。有的地方的黄土黏性非常好可掺入草木灰,多的可达百分之二十;还有的地方黄土黏性一般,不能掺入草木灰,但是,在夯土坯时,要在模子的底部四周和撒上草木灰,打好后还要在上面撒一层草木灰,这样,打出来的土坯就不再是纯黄色了。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让打好后的土坯不粘手及其他物体,免得变形。这与烧砖瓦时,做砖瓦坯子时,要在底部沾一些草木灰和锯末的道理是一样的。因此,旧时,农村把草木灰称为黑泥。
草木灰是农村常见之物,只要家里烧火煮饭就会产生,再说,野外草多,可割些草来烧,就会有草木灰。旧时,农村人对“家无黑泥莫盖房”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家里没有草木灰就不要建房。家里连草木灰都没有,说明家里揭不开锅,非常贫困,哪能建得起房屋?二是说,家里盖房屋时,一定要把土坯掺和黑泥,否则就会犯忌,招来灾祸(僭越之灾)。
二、“家有被褥不全黄”的意思
古代皇帝的龙袍是黄色的,被褥也是黄色的,普通老百姓自然就不能用全黄色。如果使用全黄色,一旦有人向官府检举揭发,就会被怀疑有谋反的企图。在封建社会时期,这可是大逆不道之罪。这样做的后果非常严重,轻则自己的脑袋保不住,重则连累九族。
“不全黄”意思是说不能用纯黄色,可以稍带一些黄色,人们认为是可以的,并不算犯忌。但是,这只是人们理论上的说法,事实上,民间为了避免飞来横祸,就是在服装上和被褥上带点黄色也是很忌讳的,宁可不沾黄色。
在农村,旧时,黄色除了只有皇帝可用外,一般只能在皇帝赐封的庙神、圣人、寺观中神像和菩萨的衣服等使用,后来,规定所有的松动,所有的敬神的庙及寺观的神像和菩萨也开始使用。
如此,农村人就更不敢在衣服和被褥,以及日常生活中使用黄色了。人们认为,滥用黄色,对朝廷来说不符合礼制,是僭越,对信仰来说,是对神圣的亵渎,因而更加忌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