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265)大江东去,吴国再无风流人物

读通鉴(265)吴国溃不成军

解读:无论哪一样的盛世繁华,处于其中人都能感知,维持这繁华的努力像是烈焰上的薄冰,脆弱得只要有一处火头喷发,顷刻间就是全局崩坏之局。

蜀国如此,吴国更是如此,前面还一路胜仗高歌,后面就亡国灭族。

公司也是一样,创业者都能感受到什么是烈焰上的薄冰。

曹操进攻吴国时,吴国举国都想投降,主战派只有周瑜、鲁肃等数人,兵少将寡,却能羽扇关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而这次晋军远没有曹操当年的气吞万里,吴军却没有一次像样的组织攻防,唯有张悌过江进攻像是一场挣扎。

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

春,正月,吴大赦。

杜预向江陵,王浑出横江,攻吴国镇、戍,所向皆克。二月,戊午,王濬、唐彬击破丹杨监盛纪。吴国人于江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舟船;又制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拒舟舰。王濬制作大筏数十,方圆百余步,缚草为人,被甲持仗,下令善水者以筏先行,遇到铁锥,锥辄著大筏上而去。又制作大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置于船前,遇铁锁,然炬烧铁,须臾,融铁液使断绝于江,于是船行无所阻碍。庚申,王濬克西陵,杀吴国都督留宪等人。壬戌,攻克荆门、夷道二城,杀夷道监陆晏。杜预派遣牙门周旨等人帅奇兵八百泛舟夜临渡江,袭击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吴都督孙歆恐恐惧,与江陵督伍延写书信说:"北来诸军,是飞渡江的吗。"

周旨等人伏兵乐乡城外,孙歆遣军出战拒王濬,大败而还。周旨等人发伏兵随孙歆军而入城,孙歆不觉,直至帐下,虏孙歆而还。乙丑,王濬击杀吴水军都督陆景。杜预进攻江陵,甲戌,攻克,斩伍延。于是沅、湘以南,接于交、广,州郡皆望风送印绶。杜预杖节称诏而缓抚众郡。凡所斩获吴都督、监军十四,牙门、郡守百二十余人。

胡奋克江安。

乙亥,司马炎下诏:"王濬、唐彬既定巴丘,与胡奋、王戎共平夏口、武昌,顺流长骛,直造秣陵。杜预当镇静零、桂,怀辑衡阳。大兵既过,荆州南境固当传檄而定。杜预等人各分兵以增补给王濬、唐彬,太尉贾充移屯项城。"

王戎遣参军襄阳罗尚、南阳刘乔领兵与王濬合攻武昌,吴国江夏太守刘朗、督武昌诸军虞昺皆投降。虞昺是虞翻的儿子。

杜预与众军会议,有人说:"百年之寇,未可尽克,方春水生,难于久驻,宜俟来冬,更为大举。"

杜预说:"当年乐毅藉济西一战以并强齐,如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著手处。"于是指授群帅方略,直接举兵向建业。

吴主听闻王浑南下,派丞相张悌督丹杨太守沈莹、护军孙震、副军师诸葛靓帅众三万渡江逆战。至牛渚,沈莹说:"晋治水军于蜀地很久,上流诸军,一向无戒备,名将皆死,幼少当任,恐不能抵御。晋之水军必至于此,宜畜众力以待其来,与之一战,若幸而胜,江西自清。如今渡江与晋大军战,不幸而败,则大事去矣!"

张悌说:"吴之将亡,贤愚所知,不是今日才有。我恐蜀兵至此,众心骇惧,不可复整。我们如今渡江,犹可决战。若其败丧,同死社稷,无所复恨。若其克捷,北敌奔走,兵势万倍,便当乘胜南上,逆之中道,不忧不破。若如子计,恐士众散尽,坐待敌到,君臣俱降,没有一人再愿意赴死救难,不也是受辱吗!"

三月,张悌等人济长江,围王浑部将城阳都尉张乔于杨荷。张乔军众才七千,闭栅请降。诸葛舰要尽屠其军,张悌说:"强敌在前,不宜先事其小,而且杀降不祥。"

诸葛靓说:"此属以救兵未至,少力不敌,故且伪降以缓我,非真心降伏。若舍之而前,必为后患。"张悌不听从,抚之而进。张悌与扬州刺史汝南人周浚,结陈相对,沈莹帅丹杨锐卒、刀楯五千,三冲晋兵,不动。沈莹引退,其众乱;将军薛胜、蒋班因其乱而乘机进攻,吴兵以次奔溃,将帅不能止,张乔自后追击,大败吴兵于版桥。诸葛靓帅数百人遁去,使过迎张悌,张悌不肯逃去,诸葛靓亲自前往牵着说:"存亡自有大数,非卿一人所支,奈何故意自取死!"

张悌垂涕说:"仲思,今日是我死日!且我为儿童时,便为卿家丞相所识拔,常恐不得其死,负名贤知顾。如今以身徇社稷,还有什么说的!"

诸葛靓再三牵拉,不动,于是流泪放去,行百余步,回头看时,张悌已为晋兵所杀,并斩孙震、沈莹等七千八百级,吴人大震。

最初,皇帝诏书是命令王濬拿下建平,受杜预节度,至建业,受王浑节度。杜预至江陵,对诸将说:"若王濬得建平,则顺流长驱,威名已著,不宜令受制于我;若不能克,则无缘得施节度。"

王濬至西陵,杜预写书信给他说:"足下既摧其西藩,便当径直攻取建业,讨累世之逋寇,释吴人于涂炭,振旅还都,亦旷世一事!"王濬大悦,上表呈杜预书信。

等张悌败死,扬州别驾何惲谓王浚说:"张悌举全吴精兵殄灭于此,吴之朝野莫不震慑。如今王龙骧既破武昌,乘胜东下,所向辄克,土崩之势已看见。谓宜速引兵渡江,直指建业,大军猝至,夺其胆气,可不战而擒!"王浚善其谋,让他报告王浑。

何惲说:"浑王不懂事机,而总想要慎己免咎,必不听我的意见。"王浚固命其报告,王浑果然说:"受诏但令屯江北以抗吴军,不使轻进。贵州虽武,岂能独平江东!如今若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重。且诏令龙骧受我节度,但当具君舟楫,一时俱济。"

何惲说:"龙骧克万里之寇,以既成之功来受节度,古之未听闻。且明公为上将,见可而进,岂得一一须诏令!如今乘此渡江,十全必克,何疑何虑而淹留不进!此鄙州上下所以恨恨。"王浑不听从。

王濬自武昌顺流径直攻向建业,吴主遣游击将军张象帅舟师万人抵御,张象众军望旗而降。王濬兵甲满江,旌旗烛天,威势甚盛,吴人大为惊惧。吴主之嬖臣岑昏,以倾险谀佞,致位九列,好兴功役,为众患苦。等晋兵将至,殿中亲近数百人叩头请于吴主说:"北军日近而兵不举刃,陛下将如之何?"

吴主说:"何故?"

众人对答说:"都是因为岑昏。"

吴主独言:"假若这样,当以奴谢百姓!"

众人借机说:"唯!"于是一起收捕岑昏。吴主骆驿追止,已屠杀。

陶浚将讨郭马,至武昌,听闻晋兵大入,引兵东还。至建业,吴主引见,问水军消息,对答说:"蜀船皆小,如今得二万兵,乘大船以战,自足破敌。"于是合众,授陶浚节钺。明日当发,其夜,众军全都逃溃。

这时王浑、王濬及琅邪人王伷皆临近境,吴国司徒何植、建威将军孙晏全都送印节到王浑处投降。吴主用光禄勋薛莹、中书令胡冲等人计,分遣使者奉书于王浑、王濬、王伷以请降。又遗其群臣书信,深自咎责,并且说:"如今大晋平治四海,是英俊展节之秋,勿以移朝改朔,用损厥志。"使者先送玺绶于琅邪人王伷。壬寅,王濬舟师过三山,王浑遣信要王濬暂过论事;王濬举帆直指建业,回报说:"风利,不得停泊。"

当天,王濬戎卒八万,方舟百里,鼓噪入于石头城,吴主孙皓面缚舆榇,到军门投降。王濬解缚焚榇,延请相见。收其图籍,克州四,郡四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兵二十三万。

朝廷听闻吴国已平,群臣皆贺上寿。皇帝执爵流涕说:"此羊太傅之功。"骠骑将军孙秀不贺,南向流涕说:"过去讨逆弱冠以一校尉创业,如今后主举江南而弃之,宗庙山陵,于此为墟。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吴国还未攻下时,大臣皆以为未可轻进,唯独张华坚执以为必克。贾充上表称:"吴地未可全部平定,方夏,江、淮下湿,疾疫必起,宜召诸军还,以为后图。虽腰斩张华不足以谢天下。"

皇帝说:"此是吾意,张华只不过与我意见相同。"荀勖复奏,宜如贾充表,皇帝不听从。杜预听闻贾充上奏乞求罢兵,驰表固争,使者至轘辕而吴国已降。贾充惭惧,到宫请罪,皇帝抚而不问。(司马炎糊涂

夏,四月,甲申,诏赐孙皓爵归命侯。

乙西,大赦,改元。大酺五日。遣使者分诣荆、扬抚慰,吴牧、守已下皆不更易,除其苛政,都从简易,吴人大悦。

滕修征讨郭马未克,听闻晋军伐吴,帅众赴难,至巴丘,听闻吴国亡,缟素流涕,还,与广州刺史闾丰、苍梧太守王毅各送印绶请降。孙皓遣陶璜之子陶融持手书谕陶璜,陶璜流涕数日,亦送印绶降;皇帝皆复其本职。

王濬大军东下过程中,吴城戍皆望风款附,唯独建平太守吾彦婴城不下,听闻吴亡,才投降。皇帝任命吾彦为金城太守。

当初,朝廷尊宠孙秀、孙楷,想要以此招来吴人。等吴国亡,降孙秀为伏波将军,孙楷为渡辽将军。

琅邪王伷遣使送孙皓及其宗族到洛阳。五月,丁亥朔,孙皓至洛阳,与其太子孙瑾等人泥头面缚,到东阳门。下诏遣谒者解其缚,赐衣服、车乘、田三十顷,每年给钱谷、绵绢甚厚。拜孙瑾为中郎,诸子为王者皆为郎中,吴地的旧望,随才擢任。

孙氏将吏渡江的复十年,百姓复二十年。

庚寅,皇帝临轩,大会文武有位及四方使者,国子学生皆参与。引见归命侯孙皓及吴降人,孙皓登殿稽拜。皇帝对孙皓说:"朕设此座以待卿很久。"

孙皓说:"臣于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

贾充对孙皓说:"听闻君在南方凿人目,剥人面皮,此何等刑罚?"

孙皓说:"人臣有弑其君及奸回不忠的,则加此刑。"贾充默然甚是惭愧,而孙皓颜色无怍(一点也不造作)。

皇帝从容问散骑常侍薛莹,孙皓为何会亡,对答说:"孙皓昵近小人,刑罚放滥,大臣诸将,人不自保,此其所以亡。"它日,又问吾彦,对答说:"吴主英俊,宰辅贤明。"

皇帝笑着说:"若是,何故亡?"

吾彦说:"天禄永终,历数有属,故为陛下所擒。"皇帝善。(马屁拍得响)

读后:我们每个人实际上都很脆弱,很多的成功都有运气的成分,吴国为什么灭亡,薛莹归于孙皓而吾彦归于天命,人都要有敬重天命的自觉性,自大地认为自己就是豪门的,理所当然认为自己智力高人一等的,最后都将成为历史的笑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