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闻道
孔子闻道
【出处】《庄子·外篇·天运》
【原文】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老子曰:“子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阴阳,十有二年而未得也。”
【译文】孔子年纪五十一岁了,还没有领悟大道,于是南行到达沛地拜见老聃。老聃说:“你来了吗?我听说你是北方的贤者,你领悟大道了吗?”孔子说:“还没有得到。”老子说:“你怎样寻求大道呢?”孔子说:“我在规范、法度方面寻求大道,用了五年功夫还没有得到。”老子说:“你还怎样寻求大道呢?”孔子说:“我还从阴阳的变化来寻求,十二年了还是没有能得到。”
【故事】
孔子办学,五十一岁了,门墙桃李三千,先后走入社会。论成就与名声,堪称空前。但他要求自己很严,要做的事情又那样多,常常有失落感,不快活。生日一过,他就驱车南下,到陈国拜望无为主义大师老聃去了。
老聃说:“你来了吗。现在你名声响,传到我这里啦。人家说你是北国大儒,当代名贤。你应该得道了,是吗?”
孔子说:“没影儿。所以来请教。”
老聃说:“你是从哪方面去探索的?”
孔子说:“先是从天文、数学方面。五年探索,计算日月交合,研究五星冲犯,仍未得道。”
老聃说:“后来呢,又从哪方面?”
孔子说:“又从阴阳学方面。探来索去,为时十二年迄今。木星已游完黄道十二宫,可我仍未看见道的影影儿呀。”
老聃说:“我相信你说的是实话。道这东西,如果可以进贡,民间早就贡给君主了;如果可以奉献,儿女早就献给父母了;如果可以告诉,弟兄间早就互相告诉了;如果可以赏赐,祖辈早就赐给子孙了。奈何拿不出手,无法贡献告赐。为什么?很简单,学道者自身缺乏慧根,得道者告诉他,他心头留不住,道就白告诉了。另一方面,得道者遇不上合格的学道者,道也没法告诉谁了。如果你向他人传道,效果等于对牛弹琴,而你又是圣人,便会闭口不传。反过来说,如果他人向你传道,一听便是胡说八道,而你又是圣人,便会充耳不闻。所以我不能向你传什么,真是抱歉。不过我愿给你两点忠告,供你参考。第一,名声这东西是公器,属于全民所有,个人不要多占。占多了,会惹祸。第二,仁义这东西是田野的窝棚,是从前帝王馆宿提防小偷的,哪能是住人的高堂正寝呢。你若躲雨,睡一夜便走吧,不可久留。留久了,受风湿会生病。何况蚊虫叮咬,其难受如社会谴责。”
老聃又说:“历代君王,我专指好君王,提倡仁义,应急措施罢了。至人也偶尔涉足于仁,借路走捷;也偶尔夜宿于义,借屋躲雨。他的目的地是后半生的永久住址:逍遥新村,简陋禾田,不贷菜园。逍遥,就无为了。简陋,就朴实了。不贷款,不贷粮,不贷人情,就不还债了。爬山涉水到那里去落户,古人叫作求真之旅。”
老聃最后说:“贪财者见好处就冲,决不顾及他人。贪名者见可以扬名处就上,决不谦让朋辈。贪权者见权柄就抢,决不给同僚。财富名声权柄抓到手了,他便兢兢业业,提高警惕。有朝一日叫他吐出来,退下来,交上来,他更可怜兮兮,要死不得活了。他们从不照照镜子,自我鉴定鉴定,倒日夜在那里不停的窥觑动向,打拳练掌。这种人哪,但愿你不在内,老天判处精神徒刑,关死了事!仇恨政敌,奖励忠臣,广辟财源,节省开支,听取意见,教育群众,拯救好人,处死坏蛋,八件大事是整顿民风的必要手段。但是,这些手段只能掌握在适应变革的不贪财不贪名不贪权的正派官员之手。整顿的整,怎样解释?整者,正也,自己心术正了,方能整顿社会。自己心术不正,就会歪整他人。此话你得首肯心肯,幸勿抵触。否则永不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