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玄同提出废除汉字,诺奖得主罗素却说:汉字有一大缺点一大优点
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纽带,因为汉字的存在,使得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没有断流,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流传至今的国家。然而在民国时期,这一具有千年历史的文字,差一点就被废除,其中最著名的,末过于钱玄同的《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这一文章,他在文中呼吁废除汉语和汉字,改用“万国新语”。
所谓“万国新语”就是完全拼音化的世界语,那么为什么钱玄同要提出废除汉字?事后汉字又是通过怎样的改变,才得以保留?这一切还和英国的著名哲学家,罗素有关,他在得知这一事件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汉字有一大缺点,同时也有一大优点,因此不应该废除。
1918年,国内新文化运动兴起,不仅仅是钱玄同,就连许多文学家作家都赞同要废除汉字,其中最激进的还是鲁迅。鲁迅曾经说过:“汉字不死,中国必亡”/这样的话,他认为汉字和大众是势不两立的,当时的汉字对教育普及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鲁迅的一生,也在为中文化拉丁化和拼音化做贡献。
除了鲁迅之外,陈独秀、胡适也建议废除汉字,不过他们却没有鲁迅那么激进。他们认为,可以先废除汉字,保存汉语,改用罗马字母书写。究竟为什么这群学者这么“仇视”汉字?难道汉字真的没有丝毫可取之处?
当然不是,其实鲁迅胡适等人之所以提出废除汉字,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汉字为繁体字,不仅笔画多而且难以书写辨识,给教育普及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教育率低,文化程度低的罪魁祸首就是繁体字。当然也有反对废除汉字的,比如著名的语言学家章太炎,他是钱玄同的老师,但是他却坚决反对废除汉字,在他看来,汉字就是中华文化的血脉精髓,一旦废除,就等于斩断了中华文化的根茎。
针对国内学者们的沸沸扬扬的讨论,北大邀请了著名哲学家,诺贝奖得主罗素,并且询问他对于废除汉字的看法。罗素在自己的著作《中国问题》中记录了这一事件,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汉字有优也有劣。首先是缺点:
中国人没有字母,只有用符号作为文字,这有许多不方便之处:学习写字时,必须先学会无数各式各样的符号,不像我们只有26个字母;没有字母顺序,字典无法排序,更无法铸造排字机;无法准确表音,对于科学术语、专有名词无法像欧洲语言那样按照拼音写出来,必须另造词语。
优点则是:
中国文化能如此历久不变,足以让后人追根溯源,或许就是由于使用了拼音文字……西方的数字采用的也是汉字的制度,比如“1922”,任何一种语言都可以读出来,音不同但意思相同。中国各地的方言不同,无法沟通,但汉字却全国都能读懂。
因此罗素建议保留汉字,毕竟作为世界上最特殊的一种文字,汉字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是不可抛弃的瑰宝。而对于汉字不利于普及的问题,人们也实行了许多解决方案,比如推行了汉语拼音,在建国后还对汉字进行简化,进而出现了简体字。这些措施都有效的使汉字被更多人认知,也让中国文化和中国汉字没有被人们抛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