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金 · 丛说 | 大盂鼎
编者按:丛文俊先生是当代中国书法史、书法理论研究的一位重要学者和书家,在某些领域具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对早期书法史以及三代吉金多有心得,之于风格范式、之于文字源流。
本刊特邀丛文俊先生开辟此栏,以飨广大读者朋友。
丛文俊,斋号丰草堂。1949年1月22日生于吉林市。198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汉语文字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古籍所考古学专业(古文字学方向),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篆书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于多学科的综合考证与研究,在书法史、书法理论研究方面颇具创意和开拓精神。出版有《先秦·秦代书法史》(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揭示古典的真实——丛文俊书学、学术研究文集》《篆隶书基础教程》等专著、学术文集、教材、题跋十余种,发表学术文章一百三十余篇,其中有四十余篇被海内外专业刊物全文转载,据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年)统计,其论文总被引率排序全国“艺术学”前十名。擅长大小篆、隶、草、行等多种书法,长期担任全国各类大展评委,出版作品集多种。
先后四次获吉林省政府“长白山文艺奖”,获首届“中国文联各文艺家协会中青年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称号,中国书协首届兰亭奖理论奖;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一等奖;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中国文联第二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奖。多次应邀到韩国、日本、美国及台湾地区参加学术会议并进行讲学活动。
大盂鼎
大盂鼎,西周康王时器,清季出土于陕西郿县。历宋金鉴、左宗棠、潘祖荫等弆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潘氏后人捐赠上海博物馆,复转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铭文 291 字,记叙康王二十三年在宗周训诰盂并有赏赐之事。字有泐损,然气象宏大,精神不减,被清贤誉为西周“四大重器”之首,学者评其书为“殷派”风格的代表作。学此书者颇多,却罕有成就,亦怪事也。
大盂鼎拓片
大盂鼎拓片
西周康王之世,金文中的“篆引”曲线初露端倪,为数亦稀,而大宗是自殷商金文承袭下来的风格,应该是武王克商之后挟掠商人百工而使其金文书法得以延续。当然,这种承袭要面临商、周两种不同文化和艺术精神的碰撞与融合,所展示的精粗与程度, 则往往会因人而异。如能在这种大的文化艺术背景下考察大盂鼎的美感与风格,将对临帖大有裨益。
临《大盂鼎》 局部
临《大盂鼎》 局部
首先,此器为西周早期作品,文字的象形程度较高,与后来日益趋近正体规范的大篆有明显的差异。从字形结构,到偏旁样式、数量、位置,以及图案化程度,都是泾渭分明。如以书法例之,则此器的古拙一望即知。其中有些字的肥笔,直接承自商金文的书制习惯;一些方笔直画,也与同时期周人题铭崇尚曲线的风气有别。如果视其为商金文风格的嫡传,大体似之。昔日学者评此器曰“方笔之最”、视之为“殷派”风格嗣继者,虽有表面化之嫌,但以书法为言,还是很有道理的。其次, 商金文崇尚修饰、甚至夸张,考其用意,既有修饰字范的工艺需求,也是出自一种渊源久远的古老审美习惯,包含了比较浓郁的原始宗教观念和情结在内。
临《大盂鼎》 局部
大盂鼎完整地保留了这一特色与同时的庚嬴卣相比,后者虽然也有些修饰痕迹,却功在曲线, 二者意趣迥异,在方、圆的背后,还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文化选择因素在发挥作用。此后方笔传承日渐式微,而圆笔则蒸蒸日上成为主流、成为大篆的基本形质,正是商、周这种文化兴衰更替的真实写照。第三,大盂鼎的点画线条起笔、收笔皆尖, 有些还带有头粗尾细的变化,以之与商陶文中的墨书、甲骨文中的朱书相较,即不难发现此器残存的手写体风格痕迹,只是在书制金文的过程中化曲为直、别裁伪体而不易被人觉察罢了。实际上,从商金文到大盂鼎最典型的肥笔“捺刀”,也是出自手写体,在刻意地修饰夸张之后,成为一种标志性的风格样式。此后如晋、楚等国鸟虫书凡线条做肥瘦变化的作品,也都是以手写体为基础,加以修饰改作而成。明乎此,即可以很好地避免临帖时需要反复描画的弊端。换言之,临大盂鼎,不可画字, 也不能用中晚期成熟的大篆笔法,要使商、周金文兼收并蓄, 正体与手写体交互为用,方圆共出,乃可窥其门径。
临《大盂鼎》 局部
临《大盂鼎》 局部
笔者多见三代秦汉金文实物,仔细研味其铸、刻痕迹与制作工艺,考察锈蚀泐损之状,比照拓本优劣得失,对临习其书颇有助益。即以拓本为言,无论线条钝锐、纤壮、曲直,都能体现出金石文字所固有的坚质骨感,是超越于软毫墨迹之上的书制工艺及锈蚀泐损的附加美,这也正是临帖所追求的理想状态。问题是,软毫如何能达成这种效果呢?在笔者看来,金石拓本能提供墨迹所不具备的美感,也会使人易受表象误导而丧失对墨迹价值的准确判断,昔贤曾经倚重的抖笔断画拟金石气之法即缘出于此。依照常理,用器之时造成的磨损和千年以后的除锈,很容易使字画变细、残坏、甚至局部消失,也会有因残坏而局部变肥的情况,如逨盘。所以,读帖时要对种种拓本现象做出正确的解读,寻绎出器物初成的字画状态,以便明晰应该采用的笔势,而不是依样葫芦,掉入作字、画字、描字的陷阱。临大盂鼎,尤宜如此。
临《大盂鼎》 68cm×68cm 纸本水墨 2017 年
临《大盂鼎》 局部
临《大盂鼎》 局部
临《大盂鼎》 局部
依笔者临此器的经验和感悟,关键在于怎样去认知作品的美感。既得,则贮之于心;能以心驭笔,则道味斯在。古人所谓“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者,诚不我欺也。概括言之,大体可如下所言。
重下笔,稳运行,慎出锋,力含收。涩在骨,利资神;朴欲 拙,巧涉华,枯观劲,润生色;老扶壮,质胜文。心有物, 意成象,虚生实,无藏有。字外功,君知否。
临《大盂鼎》 局部
管见所及,意在面对拓本以推想笔势,上复于本,使用笔不为表象所困,而终归于书写。此则为临习大盂鼎书法尤难于他器之所在,如能做到“思过半”,则成就可期也。
(本文作者为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详见《艺术品》2018年第6期
责 编 唐 昆
新媒体编辑 许雪霁
邮局订阅:
长按识别二维码
订阅...
或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荣宝斋在线
官方商城购买《艺术品》期刊↓
主管单位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 荣宝斋
出版单位 荣宝斋出版社
学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国家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 中央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国家画院 北京画院
辽宁省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广东省博物馆
广州艺术博物院 广东省书法院
吉林师范大学 聊城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古文字书法创作研究中心
学术委员会
马五一 王岳川 王明明 王家新 王登科 王 镛 牛克诚
冯 远 卢禹舜 丛文俊 刘曦林 李虹霖 李 翔 齐东方
陈佩秋 吴为山 吴悦石 张建平 张德祥 苏士澍 邵大箴
邹 涛 林 阳 范 扬 范存刚 范迪安 唐 辉 耿宝昌
徐 里 崔 伟 梅墨生 程大利 韩天雍 雷振芳 管 峻
傅熹年 薛永年
出 品 人: 朱 涛
主 编:王登科
编辑部主任:唐 昆
责任编辑:唐 昆 杨元元 王可苡 侯文佳
美术编辑:许雪霁 袁 璐
校 对:王桂荷 韩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