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弟没钱结婚是可怜,但与我无关,我只是你前夫,不是摇钱树”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01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理想伴侣,只不过,有的人会明确这个事实,有的人则不当回事,还有的人卡在二者之间,虽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伴侣,但却跟一个不太理想的人结了婚。
戴尔·卡耐基在《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中提到过一个单身贵族对理想伴侣的期待:“和我共同生活的她,在陪伴我的同时,要尊重我的意愿,留给我独处的时间和空间,让我独自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能遇到这样的女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她愿意,我会毫不犹豫和她牵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这种要求就非常明确了,一直坚持“宁缺毋滥”的话,如果遇到了对的她,真的可以很幸福。其他人也都可以有如此明确的择偶标准,只可惜,很多人对待婚姻要么浮躁,要么没主见,要么很被动,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开启的婚姻当然很难让自己满意。
朋友阿铭就犯过这种错误,他说:“曾经的我,对婚姻只有模糊的概念,对理想中的妻子也只有模糊的概念,只是大概觉得什么样的人适合自己,于是在遇到了大概合适的人之后就结婚了,结果证明我错了。我爱的她,既不懂我,也不愿为婚姻付出,还反过来说我不懂她……我确实不懂她,要不然也不会娶她为妻!”
02
在阿铭之前的那段婚姻中,不光他对待婚姻的态度很模糊,他前妻小芬的态度也不清晰,他们的结合可以说是糊里糊涂,两个人都觉得对方大概适合自己,没有拿自己的需求和对方的需求作比对,所得出的结论当然不可能准确。
在他们恋爱期间,因为不怎么涉及到现实问题,所以两个人还能凑合。可是,等到结婚以后,面对现实问题的时候,彼此的原则就渐渐变得清晰了。
比如帮衬小叔子结婚这件事,他们俩的态度迥异。
阿铭是想帮衬弟弟结婚:“我也不是说牺牲我们的生活去帮衬我弟,只是想在不损害我们现有生活的前提下,拿出一部分钱去帮衬,我并不觉得这样做不合理,因为我弟弟和我爸妈都不是不懂事的人,他们会感念我们的付出,我们不会白白花钱。”
可是,小芬却不愿意出一分钱,她不想管阿铭及其家人是否懂事,就是不愿出钱,还说阿铭及其家人算计她,不想让她好过,即便她手里攥着的钱大多是阿铭赚的钱,以及当初结婚时给她的钱,她也坚决不愿意帮衬小叔结婚:“你弟没钱结婚是可怜,但与我无关!”
夫妻间遇到这样的问题,想要解决的话,如果不能折中,就只能其中一方妥协。只可惜,他们俩都不愿意妥协,各自都认为自己没有错,僵持和争吵下去,结局可想而知。
阿铭在离婚以后吐槽说:“我没想到她原来那么不懂事,枉我一直以来那么信任她,结婚时要啥给啥,赚的钱都交给她,结果向她求助的时候却要不来钱,真的太让我失望了。”
如果小芬跟阿铭离婚以后可以嫁得好,可以过得比阿铭好,阿铭对她的评价就不准确。而事实却是,她在离婚后嫁得不好,过得也不好,和阿铭作对比的话,也没有阿铭过得好。
原因其实很简单:她跟阿铭离婚的时候,是带着一种“老娘没错”的态度走的,之后选择婚姻的时候,坚持的依然是既往的原则,她的原则本身就有问题,所以再婚嫁的人不好也正常。嫁得不好,生活当然就过不好。
阿铭之所以比她过得好,是因为:他当初在离婚的时候,是一种失望的状态,不仅认识到了小芬的问题,而且反思了自己的问题,从中吸取了教训,之后选择婚姻的时候,秉承的是全新的择偶标准,尊重自己内心的需求,这样就能起到“筛选”的效果,再婚娶的人肯定要比前妻好。
他对再婚妻子的评价是“既大方,又自私”,这六个字同时也是他做人做事的准则:“做人理应具备这样的智慧:该大方的时候大方,该自私的时候自私,如果把顺序弄颠倒了,或者只有盲目自私,只有盲目大方,都会出问题。”
他说他的前妻就是个盲目自私的人:“我恋爱时为她付出,结婚时为她付出,结果婚后要求她合理付出的时候,她却不愿意付出,这就说明她不懂在该大方的时候大方。她跟我离婚后依然没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还在盲目自私,自己手里明明有钱,却装作可怜兮兮的样子问我借钱,说她弟弟结婚缺钱,让我帮衬,我只能把她说过的话还给她:'你弟没钱结婚是可怜,但与我无关,我只是你前夫,不是摇钱树!’这对我来说是该自私的时候,我必须自私!”
03
如果一个女人天生“好命”,一直很自私是没问题的,因为这样可以守住自己的好命,守住自己的福气。
除此之外,其他需要在后天创造“好命”的女人,只懂自私是行不通的。或许你可以通过自私索取到一些东西,但不会长久,因为你本身对别人来说没有价值,别人从你那里得不到任何好处,还一直被你算计,就不可能一直跟你在一起,到头来你会被孤立,那时候,你仅凭手中索取到的有限的东西过日子,很难有好命。
阿铭的前妻就属于这种人,她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还认为自己没有错,别人为她付出了,还不允许别人索取,这就是“只懂自私,不懂大方”的表现,她如果一直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早晚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相比之下,那些堪称“好命”的女人,都有个共同点:既大方,又自私。具体来讲,就如阿铭所说,该自私的时候必须自私,该大方的时候必须大方,这二者并不矛盾,反而可以相辅相成,让一个人既能管好自己,又能跟别人和平共处,所达到的“利人利己”的效果,终归都会汇聚成“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