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日课 | 建立自律的情绪
文:环哥
来源:桃花蔡(ID:Tomhuannn)
图片来源:moon planet
最近在很多场合,很多家长反应最多的问题便是孩子的自律,尤其是写作业的时候。网上的专家各种方法,如何去引导孩子的自觉自律去做一件事情,并且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怎么样能做到不分神,这些大都其实不太管用,虽然宣称的头头是道,用到孩子身上,也只是短期起点效果,然而还是很难从根子上,解决孩子的能够长期保持自律的情绪。
科学家将孩子的3-6岁称为“潮湿的水泥期”,意思是说孩子的85%性格、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在这一时期形成,将7-12岁称为“正凝固的水泥期“,这一时期孩子85—90%的性格、习惯等已形成。
事实上,在孩子的性格、习惯尚未形成时,家长们做一些必要的干预,提高孩子的自律性,其实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将伴随、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们家的情况也是一样,从一年级开始,几乎每天放学回到家的情况都一样,书包饭盒包鞋子扔一边,抱着零食和IPAD趴在沙发上,完全把作业抛之脑后,玩累了,才慢吞吞的想起,我们催促着他,这才去书桌旁边,开始写作业。即使这样,写作业的时候,总是很难专心。
我把这个理解成自律,按照科学家所说,9岁这个年纪很多习惯已经养成,不过还好的是,阿佑有好几个自己坚持的习惯,一直坚持着。比如说,我们在IPAD上买了英语课程,每天30分钟的课程,从幼儿园大班开始,一直坚持着到今天,几乎一天不落,哪怕回到老家,没有无线网络也会叫嚷着让我们给他开热点去学。加上最近学习四书五经的兴趣,也开始提升,好几次我差点给忘了,硬生生是他提醒的我。
我倒觉得,孩子尤其是在低年级阶段,太过于把他培养成一件自律的机器并不是一件好事,他有着自己的小情绪,也有着自己的小烦恼,甚至也有着自己兴致调节,我们做父母的,没必要一昧的去硬性纠正,或者按照专家的自律建议去改进。孩子能感兴趣的坚持一到两件事情,并且有可能作为毕生的追求, 在这个年龄段,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值得拥有的东西,永远都是来之不易的,人生很多事情是徒劳无功的,终其一生去坚持的,可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用批评、呵斥的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压制孩子的行为和反应,破坏了孩子的内在秩序,反而会阻碍孩子追求完美的潜在意识,扼杀了孩子的自律性的发展,破坏孩子最原始的创造能力。
孩子在十岁之前,实际上是一个观察者,他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便会心领神会,并奉之为最高准则,最终通过模仿和学习,成为和父母一样的人。
我们要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子,必须先让自己成为什么样子。
教育孩子不光光变得自律,更要让孩子拥有自律的能力和情绪,并且在坚持的过程中找到快乐,这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
第35课:父母日课 | 财商的重要性
第36课:父母日课 | 应试的智慧
第37课:父母日课 | 让人抓狂的“慢”
第38课:父母日课 | 科学的成长
第40课:父母日课 | 脾气的滋生
第41课:父母日课 | 孩子的快乐
第42课:父母日课 | 家校合作的骗局
第43课:父母日课 | 父亲的陪伴
第44课:父母的日课 | 有如走路的速度
第45课:父母的日课 | 学论语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