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如“烟”往事

那些年的如“烟”往事

                                            刘述涛

有些老行当,在我有记忆开始就已经在这个世上消失了,比如三姑六婆里的牙婆和虔婆(鸨母),全国一解放就得到了镇压,不允许有这样的人在新社会中行走。而三姑中的尼姑、道姑、卦姑,也随着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运动开始,很少看到她们的身影。改革开放后,尼姑、道姑,反而多了,两个一伙,三个一群,带着一本写满了名字的本子,四处化缘写捐,说要建什么观,什么寺。后来派出所的人来了说,这都是一群来自于同一个地方的骗子,才知道,穿着尼姑服、道姑服的,也不一定是尼姑、道姑,还有可能是骗子。

媒婆,倒是一直都有见过,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以前叫媒婆,现在叫婚介。

我们村里就有过一位专职做媒婆的,姓什么叫什么,我早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她嘴里安了一颗金子做的大门牙,一张嘴金黄灿灿的。她烟瘾很大,每天都是嘴里叨着一根烟,喜欢站在人多的地方,东打哑哇、西烧灰。

只要有一群人扎堆聊天,就少不了她在边上,口水都冇掉一滴的说天说地。每每聊得兴起,边上就会有人站起来散烟,有时散的人知道她会抽烟,就会递给她一支。也有散烟的不知道她会抽烟,散到她面前,就跳了过去。这一下,她立马会黑下脸来,对着散烟的人破口大骂,骂人家眼睛里冇大冇细,冇高冇低。一支烟敬上敬下,怎么就不敬她,她不是人?脾气好的,也觉得这不算什么事的人,就会立马将烟递到她嘴上,还给她点上。她也就立马抽着烟不说话了。

自然,也有自己有烟抽,却舍不得敬人的,只是自己摸摸索索,摸出一支烟,塞进嘴里,点着猛吸的男人。这样的男人,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朋友,也没有人愿意同他交往。唯有东宝是个列外,人们都知道东宝自己抽的烟,不像别人买的纸烟,或者是烟叶切好的丝,把烟丝盒一打开,你想要抽,自己卷去。东宝抽的,都是自己孩子到大街上捡回来的烟头仔,又叫烟屁股。烟屁股也很短,那年代,地主家都没有余粮,谁也买不起过滤嘴的烟,都是抽才几分钱一盒的“经济”牌香烟,好一点的是“赣州桥”、“老司城”,再好一点,有“大前门”抽,那就是村级干部了。

像我父亲,长年累月抽的也是“赣州桥”,除了“赣州桥”,就是买烟叶,自己切成丝,抽大喇叭。我抽过一回我父亲的大喇叭,呛出了我的眼泪,的确是很冲的味道。而东宝,连便宜很冲的烟叶都买不起,还好在他孩子多,肯听话,愿意在大街上捡西瓜皮的时候,顺便也帮他捡烟头仔。

东宝的老婆有一双巧手,孩子们将西瓜皮捡回来,洗得干干净净,将皮切了,能当菜炒着吃,也能晒成西瓜条,过年的时候作为果品,端出来给客人吃。烟头仔,把纸一剥丢掉,烟丝留住,太阳好的天,晒上一天。

还别说,这些混在一起的烟丝中,好的有牡丹、恒大、大前门牌的香烟,再不济也有老司城,赣州桥的香烟。好多人都说,东宝有福,抽的是混合型香烟。东宝不会争执,只会咧着嘴笑。然后无比真诚的问人家,你抽吗?抽,我给你卷一筒。人会说,我才不抽这种口水烟。

有一天,东宝的外甥结婚,东宝去做母舅,回家时,他老姐姐知道东宝会抽烟,又没钱买烟,就悄悄给了东宝一条“大前门。”这一下,东宝遇上人就说,以前都是我抽你们大家的烟,今天我也奢侈一回,敬你们大家一根烟。一边说一边就一根烟一根的往外敬。他却忘记了敬站在边上的媒婆了。不知是媒婆从来都没有散过烟,更没有给过东宝烟,还是东宝的意识中,媒婆就不该抽他的烟。而这时候,媒婆的脸刹时间就黑了起来,骂东宝不是人,怎么敬上敬下就不敬她的烟。

东宝也是牛脾气,本来嘴一软,敬她一支就行。哪知道,东宝却是吐出一句,我有烟给狗抽,也不给你抽,你还能怎么样,还能石头倒打天?

这一支烟的事,却让两个人在大街上就拉拉扯扯,吵闹起来。

那时候的人,又冇地方可去,更没有什么娱乐,天天就盼着看别人打架,自己过看戏的瘾。这一见媒婆同东宝吵起来了,立马就像看戏一样站在边上,推波助澜,煽风点火。一个个不怕事情会闹大,只恐事情变得越来越小,都恨不得两个人,人脑子能打出猪脑子来。而媒婆又属于人来疯,一听有人在边上故意在为她叫冤,立马就打了鸡血一样,顺势撒泼,这一下,东宝倒像是真的欠了媒婆一辈子的理一样,低下了头,把烟全掏出来,丢在了地上。

一场架后,人们有了好姻,不再敬媒婆了,反而是一看见东宝和媒婆都在,大老远就喊起来,东宝,你别走,我有好烟,恒大的,来来,我敬你一支。东宝却不接人家的烟,而是闷着头往回走。

不知不觉,日子飞逝,这些年,东宝的孩子也一个个都大了,而且一个比一个更有出息,有一位还成为了房地产的老板,东宝想抽什么烟,孩子就给他买什么烟,他自己却不抽,拿到大街上来敬人,见人就给一支。有人说,东宝,不得了呢,你都抽上软“中华”了,东宝嘿嘿一笑,说,抽什么,都要开心才重要。

只可惜,再也遇不上媒婆了,媒婆前两年得癌走了。

有时候,东宝一边发烟,一边会同人说,那年代要是像今天,谁还会活得咯小,为一支烟而计较。

可不,当人越活越好的时候,心胸也就大了,哪还会为了一支烟而争出牙齿血呢?只是,这两年,东宝也走了,大街上空荡荡的,那些如“烟”往事,也随着一阵风散了。

(0)

相关推荐

  • 古人言“三姑六婆”具体指哪三姑、哪六婆?为什么说令人不齿?

    引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一些类似于"七大姑八大姨"."五亲六眷"这样的形容词,用来形容各种关系的亲朋好友,也用来形容一个家族的人丁兴旺. 在民间还有 ...

  • 红楼梦:“槛外人”妙玉,曹雪芹给了她一种不俗的待遇

    妙玉是"金陵十二钗"正册里较为特别的一个人.正册当中的其余女性都和贾府有亲戚关系,唯独妙玉和贾府并不存在亲戚关系.她是以一个带发修行者的身份进入贾府的. 表面上看,妙玉是和那些贾府 ...

  • “三姑六婆”到底是干什么的,为什么郑板桥叮嘱家人要远离她们

    在中国古代女子地位很低,尤其是当儒家学说发展到朱熹时代后,女权思想就完全被束缚起来了.这种束缚,不仅是道德上的绑架,更是肉体上的摧残.女性连脚都要包裹起来,限制自由.这种做法,让中国女性成为了男人的附 ...

  • 再抽一袋关东烟

    再抽一袋关东烟 听老人讲,咱东北的关东烟贼啦好抽,最出名的关东烟是亚布力产的,抽一口,有劲.不呛人.解乏,难怪抗联名将赵尚志将军临终前还想抽上一口关东烟啊! 关东,有肥沃的土地,手一撮土都能出油,加之 ...

  • 三姑六婆:古代的三姑六婆指的是9种职业,你知道都是哪9种吗?

    引言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三姑六婆"这个成语,相信大多数的中国人也都清楚,三姑六婆这个词是个贬义词,意指那些社会上,不务正业的市井女性. 那么,三姑六婆为什么就代表了不务正 ...

  • 白先勇小说评介|如烟往事里的失路之悲——《骨灰》随感

    文/王沐雨 (作品:<骨灰>,白先勇 著,收录于<纽约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此身虽在堪惊!"鼎立表伯的叹息里,透出这个老人历经劫难后 ...

  •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节气歌> 释义: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 ...

  • 袁隆平: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聊聊这位当代神农的如烟往事

    作者:山佳   高考报志愿,班上同学不约而同都远离带"农"的院校.班主任老师很不解,又不是让你们扛着锄头上地,至于吗?   怎么不至于?那时的我们,都认为上一个带"农&q ...

  • 朱冬梅 | 如烟往事(第二十集)

    刘尽荣老汉有五十多岁了,也是本地人.他儿女都成家了,和老伴俩人一起生活.他家离我们这个煤矿也就二三里地.刘老汉是矿上的保安队长,他模样长得很凶,成天黑着个脸,就像谁欠了他几斗粮食似的.人们都对他敬而远 ...

  • 朱冬梅 | 如烟往事(第十九集)

    王老二是商都西井子的人,在矿上跟我是邻居.他那年三十二岁,小伙长得挺帅.媳妇名叫小女,性格温柔,长得也挺漂亮.他们只有一个儿子,那年己经五岁了.王老二自己没买骡子,给副矿长家赶骡子了.他也不是买不起, ...

  • 朱冬梅 | 如烟往事(第十八集)

    那个偷骡子的家伙被警察带走以后,大家等了好几个月也没有消息.王大娘还担心警察来跟他家要钱了.半年后,我们才打听到那个贼早已被放走了.人们都非常气愤:"怪不得偷骡子贼越来越猖狂,现在都改成明抢 ...

  • 朱冬梅 | 如烟往事(第十七集)

    说起偷骡子贼,人们都恨得牙痒痒.那会儿不管是当地的还是外地人,差不多每家都养两三条骡子,当官的人家养十多条了.别的牲口干不了这个活儿,它们胆子小又没骡子有劲.那几年大同周边市县的骡子快让这里的人给买绝 ...

  • 朱冬梅 | 如烟往事(第十六集)

    她也想回娘家去,可她知道父亲是不会为自己做主的,而是会把她押送回来的.所以她绝对不能回去.可人海茫茫,她该上哪去呀?她常听人们说大同是个好地方,人们都去那儿打工挣钱了.于是她就买了张火车票,到了大同车 ...

  • 朱冬梅 | 如烟往事《第十五集》

    王二平是内蒙前旗人,那年己经三十四岁了,因为家穷又弟兄六个,家里头还有个双目失明的老妈妈.所以岁数挺大了还没娶上个媳妇.他吃苦又勤快,这不去年回老家买回个骡子,自己赶着下窑拉煤挣钱.他来这儿大概有五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