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风险速查』三、动物原料药

    斑蝥

▲别名有斑猫、斑蚝、老虎斑毛、花斑毛、花壳虫、龙苗、羊米虫、花罗虫、章瓦。▲原动物名称为南方大斑蝥、黄黑小斑蝥。▲商品名称为Mylabris。

▲为芜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虫体。

▲性昧温、辛,极毒,归大肠、肺、肾经。

▲主要含斑蝥素,又称为斑蝥酸酐,有剧毒。不同品种的斑蝥其毒素含量不同。肾脏对斑蝥素有极高的敏感性。口服致死量的斑蝥素(1毫克/千克体重)后,发现肾小球上皮细胞严重浊胀,大剂量比小剂量的肾毒性更为严重。  皮肤接触斑蝥素,可致局部充血、灼痛或发生水疱;由皮肤或黏膜大量吸收可致中毒引起肾炎。▲口服中毒发病迅速,首先表现为口、咽、食道及胃黏膜损伤引起的灼热、呕吐、呕血、腹痛及便血;吸收后主要经肾脏排泄,引起肾小球、肾小管变性而导致血尿、尿频、尿急、尿痛、尿闭及肾功能衰竭;刺激骨髓引起全血球增高;可有阴茎勃起等性器官兴奋现象;严重者可有痉挛、谵妄、下肢瘫痪、血压下降。预后常遗留慢性肾炎症状。▲中毒多见于自杀、妇女堕胎及偏方预防狂犬病、他杀或误服。▲有因外用过重而致中毒的报道。

▲为中国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品种。▲有大毒,内服对胃肠道有较强的刺激性,但在1 10℃时其毒性可被破坏,故要炮制后使用。

    蕲蛇

别名有白花蛇、百步蛇、褰鼻蛇、棋盘蛇、五步跳、龙蛇、尖吻蝮等。

▲为脊椎动物爬行纲有鳞目蝮蛇科动物五步蛇或眼镜科动物银环蛇幼蛇除去内脏的全体。▲性味温、甘、成,有毒,归肝、脾经。

蕲蛇头部毒腺中的毒液中含有凝血酶样物质、  酯酶及三种抗凝血物质。银环蛇蛇毒中的a-环蛇毒素,是一种神经毒。毒液中还含胆碱酯酶、蛋白酶、ATP酶、5-核苷酸酶、磷酸二酯酶、磷酯酶A及透明质酸酶等。▲中毒常见的原因是被『r蛇咬伤。另外,服用过量蕲蛇也可引起中毒。▲被蕲蛇咬伤后中毒表现为伤口皮肤可有撕裂伤,不疼痛,可有瘙痒感或麻木感,知觉减退或消失。局部无红肿,出血少许或不出血。  10—30分钟后出现头晕眼花、耳鸣、枕部疼痛等。1—5小时后全身症状逐渐明显。病人可表现出肌肉无力、精神不振、眼睑下垂、视物模糊、眼球固定、瞳孑L散大、腱反射消失、全身处于瘫痪状态,严重时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昏迷,最后多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鳖  甲

▲别名有上甲、鳖壳、甲鱼壳、团鱼壳。▲原动物名称为中华鳖、山瑞鳖。

▲为鳖的背甲,味成,性凉,是常用的滋阴清热药,并有软坚散结的作用,兼能平肝潜阳。  因阴虚内热而见骨蒸痨热、潮热颧红、肺痨干咳、痰中带血等症,可用鳖甲治疗。▲妇女经闭、气血不畅、腹中淤积结滞而生症块者,也可用鳖甲配合桃仁等药治疗。▲可治疗慢性肝炎肝肿大并有血浆蛋白倒置的患者。

据报道,一位30岁的女士因患慢性肝炎,肝脾肿大,脉弦细涩,舌质偏暗,苔薄黄。证为肝阴亏虚、症瘕积聚。治疗宜滋阴清热、软坚散结。处方有炙鳖甲12克,头剂服下约一小时,感胸闷不适,全身发热微痒。次日又进半剂,服后又感不适,瘙痒较前次加剧。

    蝉蜕

▲别名有蜩甲、蝉壳、枯蝉、蝉退壳、金牛儿、蝉退、蝉衣、催米虫壳、唧唧猴皮、唧唧皮、知了皮、热皮、麻儿鸟皮。▲原动物名称为黑蚱。▲商品名称为蝉蜕。

▲为蝉科昆虫黑蚱(蝉)羽化时的蜕壳。▲性味凉、甘、成。▲主要含氨基酸类,尚含24种微量元素。

▲中毒原因为过敏性体质服用或大剂量使用。▲中毒表现为腹痛或持续性上腹疼痛、肠鸣、腹胀。如引起过敏,可见颜面潮红、皮疹、体温升高。

▲孕妇和过敏性体质者慎用。▲不宜大剂量使用,一般用量为3^一6克。

    蟾蜍

别名有癞蛤蟆、癞哈蟆、癫巴子、苦垄、蟾、虾麻、癞虾蟆、石蚱、癞格宝、蚧蛤蟆、蚧巴子。

▲为蟾蜍科两栖类动物,以其耳腺及皮肤腺分泌物(蟾酥)入药;其干燥肢体及其皮、舌、肝、胆也可入药。▲性味凉、辛,有毒,归阳明经。▲主要含华蟾蜍毒素、华蟾蜍素、华蟾酥次素等强心成分,尚含胆甾醇、肾上腺素等。

▲用作外敷时,其毒性可能吸收入血液而引起中毒。食用蟾蜍的器官组织也可引起中毒。  蠡浆汁溅入眼内可致眼损伤,立即感到剧痛难忍、流泪不止、眼睑肿胀、畏光、眼球结膜充血,并可引致角膜溃疡。其损伤的性质类似于化学性损伤及异性蛋白过敏。后期可形成球结膜下淋巴组织增生性慢性炎症改变。鲜蟾蜍皮外敷时,除发生全身中毒症状外,尚可引起荨麻疹样皮疹。另外,尚可发生剥脱性皮炎。▲中毒原因为误食蟾蜍的肉体及皮肤,也有些人把蟾蜍用来当菜大量食用。▲中毒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吐物可混有血液,腹痛、腹泻;神经系统症状有口唇、四肢发麻,嗜睡,甚至昏迷;循环系统症状有心悸、面色苍白、口唇紫绀、休克、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严重者心电图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与束枝传导阻滞及房室分离、ST-T波变形等,也有发生剥脱性皮炎者。

▲不可过量服用,日内服量为0.009~0.02克,皮肉日用量为2—3克。先用砂炒后,入颗粒或丸剂。▲切忌将蟾蜍误作青蛙、田鸡食用,因蟾蜍肉内可能有蟾蜍毒。

    蟾酥

▲别名有蟾蜍眉脂、蟾蜍眉酥、蛤蟆浆、蛤蟆酥、癞蛤蟆浆。▲原动物名称为中华大蟾蜍、黑眶蟾蜍。▲商品名称为蟾蜍。

▲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耳后腺及皮肤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经收集加工干燥而成的块状物,主要产于中国河北、山东、四川、湖南、江苏、浙江等地。▲性味甘,辛、温,有毒。▲药材分团、片状两种,团蟾酥呈扁圆形团块状或饼状,其表面光滑,紫红或棕褐色。片蟾酥呈茶褐色,半透明,质脆易断,其气微腥,味初甜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令人作嚏。遇水即起泡沫,并泛出白色乳状液;粉粒少许,于锡纸上加热即溶成油状。

▲蟾酥及其制剂与西药洋地黄、地高辛、毒毛旋花子苷K等配伍,二者的强心作用及毒副反应类似,从而使中毒反应增强。▲中毒原因为超量内服,有炒吃活蟾蜍一只及一次服用一只蟾蜍焙干粉末而致死的病例。▲中毒表现为中毒后0.5—1小时出现症状,也有达两小时的。开始时上腹不适,继则恶心呕吐、口唇和四肢麻木、头昏嗜睡、流涎,口腔黏膜有白色斑块,部分病人有腹痛、腹泻、水样便、心悸、心跳慢,或呈窦性心动过速伴有窦性心律不齐,心电图显示ST段斜形下垂,T波低平或倒置,并可互相融合,与洋地黄中毒症状相似。严重者出现窦房阻滞、房室分离、心房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的传导阻滞可导致阿一斯综合征。但二联律、多源性室性过早搏动少见。病人可表现烦躁不安、抽搐、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体温不升、出汗、脉搏细弱、口唇紫绀、血压下降,最后呼吸循环衰竭。

▲宣传蟾酥的毒性,说明蟾酥不可食用。▲制剂(含有蟾酥的中成药)要按规定剂量服用,不可过量,以防中毒。尤其要注意对心脏的副作用。▲使用需凭医生签名的正式处方。▲外用浓度宜适量,不应超过0.15克,皮肤破溃者禁用。▲不宜久服,外用时注意不可入眼。

    地  胆

别名有杜龙、青虹、蛇要。

▲为芫青科昆虫地胆的干燥全虫。▲性味辛、寒,有毒。▲主要成分为斑蝥素。

中毒症状可参见“斑蝥”。

内服宜谨慎,可研成粉状入药。体虚者和孕妇忌服。

▲忌与甘草配伍。

    地  龙

别名有蚯蚓、寒蚓、引无、曲蟮、土龙、地龙子。虫蟮。▲原动物名称为参环毛蚓、威廉环毛蚓。▲商品名称为地龙。

▲为巨蚓I科动物参环毛蚓或缟蚯蚓的干燥全体。▲性味寒、咸。含蚯蚓I解热素、蚯蚓素、蚯蚓毒素、琥珀酸、胆固醇、胆碱、地龙B1等。

▲中毒原因为服用过量。▲中毒多表现为过敏,肌注或穴位封闭数分钟后感口鼻痒麻,继之皮肤瘙痒,出现皮疹、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慌烦乱,呼吸困难,脉细弱,血压下降。中毒现象极少,但亦有报道指中毒量为60~120克,潜伏期约3—6小时,表现为头痛、头昏、腹痛,胃肠道可有出血,血压先升高然后突然降低,并出现心慌、心悸、呼吸困难等。

▲高度过敏体质的患者应慎用地龙注射液,第一次注射后应留病人观察15分钟以上方可让其离去。血压过低和休克病人禁用。▲口服应适量。

    蜂  蜜

▲别名有石蜜、食蜜、白蜜、沙蜜、蜂糖。▲原动物名称为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

▲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所酿的蜜糖,是稠厚的液体,白色至淡黄色,或橘黄色至琥珀色。夏季如清油状,半透明,有光泽;冬季则变得不透明,并有葡萄糖的结晶析出,状如鱼子,气芳香。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出产。▲性味甘、平。

▲蜂蜜本身无毒,但当蜜蜂采制有毒植物的花粉后酿制的蜂蜜则带有毒性,例如在日本从石楠科植物采制的花蜜为毒性蜂蜜。20世纪70年代先后在中国福建、广西等地发生蜂蜜中毒33例、湖南200余例,经过蜜源调查和实验室鉴定,发现其中主要含有雷公藤碱。▲蜂蜜及其糖浆剂、膏剂、冲剂、大蜜丸与西药退热清、感冒清等配伍,后者与蜂蜜、糖类能形成复合体,减少初期吸收速度,使退热作用减弱,疗效降低。▲中毒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心悸、呼吸困难、暂时性失明,甚至促成血压下降,严重者可致死。

    蝮蛇

别名有反鼻蛇、土锦、灰地匾、土球子、土扁蛇、地扁蛇、草上飞、七寸子、土蚣蛇、烂肚蛇。

▲为蝮蛇科动物蝮蛇除去内脏的全体。▲性味温、甘,有毒。▲蝮蛇粉主要含胆甾醇、牛黄酸、脂肪,尚含维生素A、维生素B。蝮蛇毒中含两种抗凝组分——抗凝血活酶和胞浆素样物质。

▲中毒原因为咬伤或超量内服。▲咬伤后中毒表现为局部明显肿胀,疼痛迅速向肢体近端蔓延,局部出现淤斑,附近淋巴结肿痛。全身症状有头晕、嗜睡、胸闷、呕吐、腹胀、全身肌肉疼痛、眼睑下垂、视力模糊,并出现特征性的复视。也可见张口困难、颈项强直、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和血红蛋白尿等。严重者有惊厥、休克、呼吸麻痹、心脏骤停、肾功能衰竭。

内服干蛇粉治疗量为l~2克,分3次服用,切勿过重。▲学习急救常识,一旦被蝮蛇咬伤,力争就地早期救治。

    葛上亭长

别名有亭长、豆蚝、豆斑蝥、红娘、鸡冠虫。

▲为芫青科昆虫豆芜青的全虫。▲性昧微温、辛,有大毒。▲主要含斑蝥素,部分以碱金属盐状态存在。

▲其中的斑蝥素30毫克,即可使人死亡。▲口服毒性很大,可引致胃肠炎及肾炎。小剂量斑蝥素可损伤肾小球,大剂量更伤及肾小管。斑蝥素容易被胃肠道吸收,皮肤可少量吸收,排泄主要通过肾脏。泌尿道受刺激可产生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者发生肾功能衰竭。▲中毒原因为皮肤叮咬、误服或过量服用。▲中毒表现为口、咽部灼痛,恶心,呕吐或呕出血水样物及血丝、血块,腹部绞痛,血尿,尿急,尿痛等。皮肤叮咬后可呈充血性水疱。严重者口、舌、咽等部黏膜糜烂,发生溃疡,但为暂时性。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增高,病情好转后即恢复正常。

内服需与米同炒至米色焦黄时取出并去头、足及翅,每次l—2只,不可多用。捕捉时需戴手套或用竹钳捉取。

    海螵蛸

▲别名有乌贼鱼骨、乌贼骨、墨鱼骨、墨角盖。▲原动物名称为无针乌贼、金乌贼、针乌贼、白斑乌贼、虎斑乌贼、拟目乌贼。▲商品名称为海螵蛸。

为乌贼科动物乌贼的内壳。

▲海螵蛸及其制剂与磷酸盐、硫酸盐类西药,如磷酸氯化喹啉、磷酸可待因、硫酸甲苯磺丁脲、硫酸亚铁、硫酸胍生等配伍,可能生成溶度较小的磷酸钙、硫酸钙而产生沉淀,使疗效降低。▲海螵蛸及其制剂与西药强心苷类药,如洋地黄、地高辛、毒毛旋花子苷K、硝苯地平、硝酸异山梨酯(心可定)等配伍,能增强强心苷药对心脏的毒性,导致中毒、心律失常或传导阻滞,使毒性增强。海螵蛸及其制剂与西药硫酸镁配伍,能减少镁离子的渗透压,缓解肠蠕动、拮抗其泻下作用,使疗效降低。

    海  蜇

别名有水母、石镜、水母鲜、蜡、海蛇、樗蒲鱼等。

▲为海蜇科水产动物,其口腕部及伞部(海蜇皮)皆可入药。▲性味平、咸。▲其刺丝囊在冰冻下可保存4年,其化学成分包括多种蛋白质、肽类、氨基酸和酶类等,还含有胆碱、脂肪、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及磷、钙,铁等。

▲红色海蜇,民间称“火海蛇”,毒性最剧。▲中毒是因为海蜇的软体伞盖下有无数触手,其上有密集的刺丝囊,囊内贮有毒液。当人被刺伤时,毒液经皮肤注入而中毒。▲被海蜇刺伤的中毒表现为立即感到触电样刺痛,经几小时到12小时后,局部逐渐出现条状排列的红斑、丘疹,犹如被抽打的鞭痕,奇痒而痛,一般无全身症状。严重者局部可迅速发展为红斑、风团、水疱、淤斑、表皮坏死等,并感剧痛、全身发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偶尔出现肺水肿。

▲沿海作业者、捕捞海蜇的渔民,应有防护及救护设施。▲海中游泳遇有海蜇时,切勿用手捕抓。

    红娘虫

别名有红娘子、红女、么姑虫、花大鸡、山鸡腰、红盖虫、樗鸡、红姑娘、灰花蛾。

▲为蝉科昆虫红娘子的干燥全虫。药材为干燥虫体,头黑嘴红,两肩红色,腹部红色,其他部分为棕黑色,质松而轻,剖开后体内淡黄色。▲性味苦、辛、平,有小毒。▲早年药材著作称红娘虫含斑蝥素,但近来研究发现不含斑蝥素,不能代替斑蝥应用。

▲虽不含斑蝥素,但仍有服用中毒的报道,说明其性味猛厉,为虫类药之峻者。▲中毒原因为误服、皮肤接触或作偏方治病时过量用药。据报道,误服可引致消化道黏膜炎变性和坏死,吸收后引起肾小球变性、心肌出血、肝轻度脂肪样变等。▲皮肤接触其粉末后中毒表现为有局部烧灼感、潮红,继之形成水疤溃疡。误服后有强烈的消化道症状,口腔咽喉烧灼感、发麻,发生水疱和溃疡,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绞痛、便血.随之头晕、头痛、视物不清。毒素由肾排出可引致尿频、尿道烧灼、排尿困难和血尿。尚可引起阴茎勃起、子宫收缩或出血。严重者有高热、休克和昏迷。

▲一般外用,内服须遵医嘱。▲体弱者及孕妇忌服。▲外用应适量。

    白僵蚕

▲别名有僵蚕、僵虫、天虫。

▲为蚕蛾科昆虫家蚕的幼虫因感染淡色丝菌科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全体。▲含蛋白质和脂肪,体表的白粉中含草酸铵。

白僵蚕及其制剂与西药中枢兴奋药(如尼可刹米、戊四氮、山梗菜碱等)配伍,前者的镇静作用能拮抗后者的中枢兴奋作用,使疗效降低。

    金环蛇

▲为眼镜蛇科动物金环蛇除去内脏的全体。▲主要特点为头小,略呈椭圆形;尾短,末端圆钝;眼小,椭圆形。

▲含毒成分有神经毒和心脏毒。▲中毒原因、中毒表现可参见“眼镜蛇”。

    羚羊角

▲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味成,性寒,归肝、心经。

据报道,一名7个月大的男婴因高热数日,购羚羊角粉0.5克,灌服1/3量,服药后约半小时呼吸急促、烦躁哭闹,皮肤出现红点,以后融合成片,扩大及全身,抢救一日,病情加重,皮肤色如茄紫,口流少量鲜血致死。

    龙涎香

别名有龙腹香、抹香鲸。

▲为抹香鲸科动物抹香鲸的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干燥龙涎香呈不透明的蜡状胶块。黑褐色如琥珀,有时有五彩斑纹,质脆而轻,气微腥,味甘、酸,可溶于纯酸中,燃烧时发蓝焰,香气四溢,酷似麝香。▲主要含20L7c龙涎香醇。

中毒机制和症状可参见“麝香”。

    蚕  沙

别名有原蚕屎。

▲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幼虫的干燥粪便。  蚕沙味甘、辛,性温,归肝、脾、胃经。

血不养筋、手足不遂者禁服。

    露蜂房

别名有蜂肠、百穿、紫金沙、大黄蜂窠、马蜂包、草蜂子窝、纸蜂房、马蜂窝。

▲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或同属近缘昆虫的巢。▲性味平、甘,有毒。▲主要含蜂蜡、树脂、挥发油(露蜂房油)、蛋白质、铁、钙等。

▲露蜂房油中含有一种毒性成分,可驱蛔虫,但毒性很强,可引致急性肾炎。▲中毒原因为服用未炮制的生品或过量服用。▲中毒表现为轻者出现低烧、恶寒、头痛、头晕、上腹胀痛、烦躁等,也可见局部肌肉痉挛、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血性黏液大便、尿黄短少,严重者心跳缓慢、血压下降、呼吸浅快、全身麻木、呕吐等。部分患者出现过敏性鼻炎、、。麻疹、口唇与眼睑水肿等过敏症状。

▲经炮制后方可入药服用。▲切勿过量服用,一般煎汤内服的用量为3—12克(炮制品)。

    螺  蛳

别名有田螺、方田螺、泥螺、黄泥螺、麦螺、土贴、师螺、蜗篱、蜗赢。

▲为田螺科水产动物方形环棱螺或同属的螺蛳,全体入药。味寒、甘。▲螺蛳肉体含有某种对日光敏感的物质,成分尚不明。

大量食用螺蛳后经日光照射,可引起日光过敏性皮炎,俗称螺蛳疮,过敏性体质者更容易出现毒性反应。▲中毒表现为食后日晒,在身体显露部位如面、颈、手、足背等处皮肤发生浮肿、潮红、麻木感,以后额、颊、鼻尖、指(趾)甲出现淤点或淤斑、水疱、血疱,甚至溃烂,并可有发热、头痛、乏力及食欲不振、腹痛,甚者可见血尿、蛋白尿、水肿等。

▲过敏性体质者勿食。▲不可大量食用。食后身体避光。

    没食子

别名有没石子、墨石子、无食子、无石子。

▲为亮斗科植物没食子树幼枝上所产生的虫瘿,为没食子蜂科昆虫没食子蜂的幼虫。▲性味温、涩、微苦,有毒。▲主要含鞣质、没食子酸、五倍子酸。没食子酸加热约210℃,去掉二氧化碳即成没食子酚(又称焦性没食子酸),有极强的还原作用。

▲中毒原因为内服或外用过量。  中毒的主要表现为溶血作用,中毒时感头痛、恶寒、呕吐、泄泻、发绀、黄疸,尿呈酱油色、尿量减少、尿中有管型及蛋白等,最后可因肾功能衰竭而致死。

▲一般只作外用,内服时需严遵医嘱。▲服用期间应该定期检查肾功能,及时调整水电解质平衡,避免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牡蛎

别名有蛎蛤、古贲、海蛎子壳。▲原动物名称为近江牡蛎、长牡蛎、大连湾牡蛎、密鳞牡蛎。▲商品名称为牡蛎

▲性昧甘、成、平。▲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锌、铁等成分。每100克牡蛎含糖原63.5克、氨基酸1.3克,还有维生素(A、B.、B:、D、E)和铜、锌、钡、磷、钙等。本品滋阴养血。阴虚低热、热病恢复期、失眠、消瘦者宜吃。

▲食用时煎煮时间过久,不利于咀嚼和消化。▲服用左旋多巴时食用牡蛎,可使药效下降。▲食牡蛎易致“皮肤黑变病”。▲牡蛎与西药四环素类药配伍,前者在胃液中的强酸环境下,以离子态存在而和后者形成难溶性络合物,从而影响吸收、降低药物疗效。▲煅牡蛎与西药阿司匹林、对氨基水杨酸钠、胃蛋白酶等酸性药物配伍,能发生中和作用,使疗效降低。▲牡蛎及其制剂与西药异烟肼配伍,可使疗效降低。▲牡蛎及其制剂与磷酸盐、硫酸盐类西药(如磷酸氯化喹啉、磷酸可待因、硫酸甲苯磺丁脲、硫酸亚铁、硫酸胍生等)配伍,可产生沉淀,使疗效降低。▲牡蛎及其制剂与西药强心苷类药(如洋地黄、地高辛、毒毛旋花子苷K、硝苯地平、硝酸异山梨酯)配伍,可导致中毒、心律失常或传导阻滞,使毒性增强。▲牡蛎及其制剂与西药硫酸镁配伍,可使疗效降低。

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牛黄

别名有丑宝、犀黄。

▲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胆管及肝管中的结石。除黄牛、水牛外,牛科动物的嫠牛及野牛的牛黄亦可入药。另有人工牛黄,为牛胆汁或猪胆汁经人工提取制造而成。性味甘、凉。▲主要含胆酸类。

▲牛黄代用品大量内服,可引致腹泻,甚至昏迷而致死。如从静脉注射,则可产生严重的神经系统及心脏的抑制,并发生溶血。如静脉注射胆盐,可引起显著的血压下降,并伴有心率减慢、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小量胆盐可使骨骼肌活动增加、搐搦、痉挛,大量则可抑制。注射胆汁可使胃肠活动增加。胆酸类为牛黄的主要有效成分,若牛黄中毒,其主要原因也在于胆酸类和胆盐类。▲中毒表现为胃肠活动增加、腹泻、骨骼肌活动增加、搐搦、痉挛,严重时则抑制,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最后病人呈半昏迷或昏迷状态,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致死。

▲孕妇忌服。▲脾胃虚寒者不可服用。

  青娘虫

别名有蜻、芫青、相思虫、青娘子、青虫。

▲为鞘翅目芫青科昆虫绿芫青的干燥全虫。▲性味辛、温,有剧毒。▲主要成分含斑蝥素、脂肪、甲壳质等。

▲中毒原因为服用过量。▲中毒表现可参见“斑蝥”。

▲内服宜炒炙后煎汤或入丸、颗粒,用量为0,1~0.3克,切勿过量。▲体弱者或孕妇忌服。

    青鱼胆

别名有鲭。

▲为鲤科动物青鱼的胆囊。取青鱼剖腹后,割取胆囊,悬挂通风处阴干。鲜用随时采集。  性味苦、寒,有毒。

▲含有组织胺类物质,可引起过敏反应。▲毒理作用可能与一般细胞毒相似,鱼胆进入胃肠道后首先到达肝脏,肾脏为主要排泄途径,在肾浓度最高,故以肝肾中毒为主,尤以肾脏损害为重。病理变化为脏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肝细胞变性,导致中毒性肝病及肾小管(尤其是近曲小管)的急性坏死、集合管的阻塞,以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中毒原因为服用过量。据报道,生服青鱼(2.5千克左右)胆两颗或青鱼(5千克以上)胆一颗,均有中毒致死的危险。▲中毒表现为如鱼胆汁溅入眼球可有异物感、怕光流泪、结膜充血、角膜混浊、感觉痛痒、视力减退,最终可致盲。内服青鱼胆中毒潜伏期为0.5~6小时,首先出现胃肠炎症状,如恶心、呕吐(频繁并带血)、腹泻、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但没有腹痛。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及颗粒管型,严重者少尿、浮肿,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肝脏肿大、肝区疼痛、黄疸及肝功能异常,持续时间可达l~2个月。唇舌、四肢远端麻木,双下肢周围神经瘫痪及末梢型感觉障碍,抽搐,昏迷,心动过速,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可能产生阿一斯综合征,呼吸迫促、口内有血性泡沫痰、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心悸、烦躁、谵语、两肺布满湿哕音,有的两侧眼球水平震颤,严重者导致死亡。

鲤形目中的青鱼、草鱼、鲢鱼、鱼鱼与鲤鱼以及银鲳鱼的鱼胆均有中毒病例,此外鳊鱼的鱼胆亦有中毒的情况,可见,鱼胆中毒似与鱼种关系不大。不同鱼种的鱼胆其毒性仅有程度上的不同。吞服生、熟鱼胆,其中毒程度并无差别。

    全  蝎

别名有全虫、茯背虫、虿、虿尾虫、杜伯。

▲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虫体。▲性味平、辛,有毒,归肝经。▲含全蝎毒素,为一种含碳、氢、氧、氦、硫等元素的毒性蛋白。尚含多种胺及氨基酸类。蝎子油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等脂肪酸。

▲虽为有毒动物,但临床应用此药常规剂量时很少中毒。因蝎毒不耐热,容易挥发,加热至lOOoC,30分钟即被破坏。而活体动物毒液的毒性甚大,故临床常见中毒原因主要是被蝎子蜇伤。▲被蝎子蜇伤后中毒表现为伤口剧痛且持续达数小时之久。毒液进入人体后,局部出现肿胀、发黑,甚至水泡、血泡、坏死,受蜇部位的局部淋巴管和淋巴结肿痛,全身表现有流涎、恶心、呕吐、出汗、脉缓等。成人被蝎子蜇伤后,一般不至于有生命危险,幼儿被蜇后,严重者可因呼吸困难、昏迷、抽搐、呼吸中枢麻痹而危及生命。

▲蝎子喜欢在有石块和瓦砾处活动,搬动石块瓦砾时,应注意有无蝎子潜伏其中。在蝎子孳生地,勿将衣物随便挂在墙上或放置地上,以免其爬入衣服而蜇人。人工养殖蝎子时,应注意隔离防护,抓捕需使用捕捉工具。▲内服宜用常规用量。

    蛇  胆

据报道,有一名12岁的女孩自服鲜蛇胆一个,10分钟后两下肢起风团。半小时后风团消退,但浮肿逐渐加重。次日双下肢出现暗红色淤点、淤斑。无腹痛或关节痛。

    麝香

▲别名有当门子、脐香、麝脐香、四昧臭、臭子、腊子、香脐子。原动物名称为林麝、马麝、原麝。▲商品名称为麝香。

为鹿科动物麝的雄性香腺囊中的分泌物。▲性味温、辛。▲含麝香酮、雄激素,尚含多种甾醇、磷酸钙、少量降麝香酮等。

▲毒性较小,但用之不当可引致出血、牙齿脱落,甚至死亡。▲麝香酮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使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增加。但大量使用反而使中枢神经系统麻痹、心跳及呼吸受到抑制。▲中毒原因为过量服用。  ▲中毒表现为口腔及咽部糜烂、牙齿脱落、鼻出血、内脏出血、血尿、蛋白尿等,严重者出现昏迷、抽搐、呼吸困难、瞳子L散大、无尿等。

▲阳盛阴虚者及孕妇忌用。▲一般日用量以0.03—0.15克为宜,勿过量使用。

    石决明

▲别名有鳆鱼甲、千里光、真海决、海决明、鲍鱼壳。▲原动物名称为杂色鲍、皱纹盘鲍、耳鲍、羊鲍。A商品名称为石决明。

为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耳鲍、羊鲍等的贝壳。

与西药四环素类药配伍,前者在胃液中的强酸环境下,以离子态存在而和后者形成难溶性络合物,从而影响吸收,降低药物疗效。

    土鳖虫

▲别名有土元、地鳖等。▲原动物名称为地鳖、冀地鳖。

翻为蜚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全体。

据报道,一位中年女士因患雷诺氏症,服中药3个月好转,于原方中加土鳖虫10克,服两剂后,四肢及躯干皮肤先后出现充血性丘疹,瘙痒。再服三剂后,皮疹融合成片,面部亦有皮疹,瘙痒严重。

    血余炭

别名有乱发、发灰、人退、头发。

为健康人之头发制成的碳化物。

血余灰及其制剂与西药酶制剂、生物碱类配伍,能降低酶制剂和生物碱的疗效。

    鱼  胆

▲经常供药用的有鲤鱼胆、草鱼胆、青鱼胆、桂鱼胆等。▲为鲤科动物鲤鱼及青鱼等的胆汁。▲性昧寒、苦,有毒,归肝、胆经。▲化学成分十分复杂,不同鱼种胆汁中分别含有不同量的胆酸、牛磺胆酸、鹅去氧胆酸及牛磺鹅去氧胆酸等。此外,尚有胆汁色素、脂类、谷甾醇及氰化物等。

▲中毒临床可分为轻、中、重三型。轻型有消化道症状,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中型的消化道症状明显,合并有肝、肾功能损害,有蛋白尿及肝肿大;重型有消化道症状及肝、肾功能损害,并有循环、神经系统等其他脏器的严重损害。▲中毒原因为用量过大。亦有剖鱼腹时,误将鱼胆弄破,胆汁射入眼内而致盲的报告。▲鱼胆中毒表现为多数病例吞服鱼胆2—12小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并持续数天。少数有上消化道出血;部分病人在第2天至第3天出现肝损害,以肝肿大、黄疸和血清谷丙转氨酶随黄疸的消退而恢复正常;也有的在吞鱼胆第1天至第5天出现肾脏损害。尿常规检查有蛋白、血细胞、管型。血液检查有尿素氮、肌酐升高等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可有典型的少尿期过程。两期之间有l~7天的过渡阶段。肾功能的恢复较肝功能为迟。中毒死亡病例多见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血管、高血压和心脏受损。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房颤T波、ST段改变、高血钾、低血钾、I度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等;多数病例有头痛,头昏,嗜睡,唇、舌及四肢麻木,甚至出现抽搐、昏迷。个别病例可发生失语、截瘫、发热,中毒者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少数有高热、白细胞数升高。退热后细胞恢复正常。▲鱼胆汁可致盲,虽有青鱼胆点眼治眼疾等记载,但也有因剖鱼腹不慎穿破鱼胆,胆汁射入眼内,造成角膜混浊、白斑形成及失明的报道。

▲用鱼胆治疗高血压是不可取的,亦不宜用于慢性气管炎的治疗。至于民间吞服鱼胆以求明目,亦应注意安全性。▲生服、煮食均可致中毒,所以不要随意服用,尤其是新鲜鱼胆。

    眼镜蛇

别名有膨颈蛇、蝙鳊蛇、五毒蛇、扁头风、琵琶蛇、吹风蛇、万蛇、饭铲头、犁头扑、喷鸡蛇。

▲为眼镜蛇科动物除去内脏的全体。▲性味温、甘、成,有毒。

▲眼镜蛇毒主要为神经毒,并有溶血作用。毒侵入肌肉最小致死量为0.25毫克/千克体重。▲中毒原因为浸酒浓度过高,且服用过量或局部被咬伤。▲中毒表现为被咬伤后局部肿胀并迅速累及躯干,局部剧痛而有水疱、血疱和组织坏死,皮肤出血。全身表现有头晕、四肢无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昏迷等。因过量服用中毒者,其表现与咬伤后的全身表现相似。

▲水煎内服以3—9克为宜,浸酒以蛇段250克、酒1500毫升为宜,每次服10毫升,日饮3次,不可过量。▲在眼镜蛇分布区域,应加强宣传,普及救治常识。

    珍珠母

别名有珠牡、珠母、真珠母、明珠母。原动物名称为三角凡蚌、褶纹冠蚌、合浦珠母贝。矗商品名称为珍珠母。

▲与西药四环素类药配伍,可使疗效降低。▲与西药异烟肼配伍,可使疗效降低。叁与磷酸盐、硫酸盐类西药(如磷酸氯化喹啉、磷酸可待因、硫酸甲苯磺丁脲、硫酸亚铁、硫酸胍生等)配伍,可使疗效降低。▲与西药强心苷类药,如洋地黄、地高辛、毒毛旋花子苷K、硝苯地平、硝酸异山梨酯(心可定)等配伍,可使毒性增强。▲珍珠母及其制剂与西药硫酸镁配伍,可使疗效降低。

    水  蛭

▲别名有马蜞、马蛭、马蟥、红蛭、至掌、马鳖、蚂蝗蜞、黄蜞、水麻贴、肉钻子。▲原动物名称为日本医蛭、宽体金线蛭。▲商品名称为Hirudo。

▲为水蛭科动物日本医蛭、宽体金线蛭、茶色蛭等的全体。性味平、咸、苦,有毒,归肝经。▲主要含蛋白质,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其水解氨基酸含量达49.4%、谷氩酸含量达8.3%。新鲜水蛭的唾液腺中含有水蛭素,属于多肽,由碳、氢、氮、硫等元素组成,是水蛭吸吮人血时所分泌的一种抗凝血成分。

临床服用不宜过量,常规内服用量为1.5—3.0克,药用量超过15—30克,可致中毒。中毒的原因根据个人体质及医生临床经验差距较大。▲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子宫出血,严重时可致胃肠出血、剧烈腹痛、尿血及昏迷。水蛭咬伤局部时,由于其吸吮人血时分泌出一种抗凝血成分,可致伤口长时间出血。

临床服用不宜过量,必须加大剂量时,需视病人体质、血淤程度,渐次加量。▲在有水蛭的环境工作时,可在局部皮肤涂敷蚊子油或烟袋杆油,以防止水蛭叮咬。

  蟾酥碱

归入5-HT致幻药。从蟾蜍腮腺和皮肤的分泌物中可获得大量的蟾酥碱。

由于蟾酥碱的致幻作用,在海外竞有人饲养癞蛤蟆,让吸毒者舔癞蛤蟆后背分泌的让人上瘾的有毒物质,已有几个男子因此中毒死亡。

    蛤蚧

▲别名有蛤解、蛤蟹、仙蟾、蚧蛇。

▲为壁虎科动物蛤蚧除去内脏的全体。▲性味甘、微成、温。▲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多种氨基酸等。

▲毒性低,未能测出LD50。▲外感风寒喘嗽者忌服。

    铜石龙子

别名有狗婆蛇、四脚蛇。

▲为石龙子科动物石龙子的肉。▲含蛋白质、铁、钙等。▲性味咸、寒。▲功效为破结、行水、解毒。

孕妇忌食用。

    瓦楞子

▲别名有瓦屋子、瓦垄子、蚶子壳、花蚬壳、血蛤皮。原动物名称为魁蚶、泥蚶、毛蚶。商品名称为瓦楞子。

▲为蚶科动物魁蚶、泥蚶及毛蚶的贝壳。▲味甘、成,性平,归肝、肺、胃经。▲可消痰化淤、软坚散结、制酸止痛,主治瘰疬、瘿瘤、顽痰久咳、胃痛吐酸、牙疳、外伤出血、冻疮及烫火伤。

▲忌油炸或加碱煮食。▲脾胃弱者不宜多食。▲无淤血痰积者勿用。

    乌梢蛇

▲别名有乌蛇、黑梢蛇、乌风蛇、黑花蛇。

▲性味甘、咸、平。▲主要含蛋白质及脂肪。▲功效为祛风湿、通经络、滋阴明目。

血虚生风者忌用。

    乌  龟

泥龟、龟、元绪、神龟、水龟。

▲为爬行纲龟科动物,包括玳瑁、象龟、山龟、摄龟、绿毛龟、水龟、海龟等种类。▲可食部分富含蛋白质、脂肪、糖、多种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等。▲乌龟肉具有滋阴补血功效。其腹甲入药,中药称为“龟板”,龟板亦可制成龟板胶,其性味咸、平,具有滋阴清热、益肾强筋、消肿治痈等功效。▲乌龟肉食疗可用于肺结核咳嗽、咯血、吐血、痢疾、多尿、遗尿、筋骨疼痛、子宫脱垂、糖尿病等病症。

龟甲毒性很低。

中华鳖

别名有甲鱼、水鱼、团鱼、王八。

▲为爬行纲鳖科动物。▲全长20多厘米,背腹扁平,背盘椭圆形,周围柔软部分称为“裙边”。▲鳖为名贵水产,肉味鲜美,尤以裙边更为脍炙人口,历来为名贵菜肴。▲每100克中华鳖可食部分含有蛋白质17.8克、脂肪4.3克、糖2.1克、热量494千焦耳(118千卡)、钾196毫克、钠96.9毫克、钙70毫克、镁15毫克、铁2.8毫克、锰0.05毫克、锌2.31毫克、铜0.12毫克、磷114毫克、硒15.19微克、维生素A139微克、维生素B10.07毫克、维生素Bz0.14毫克、尼克酸3.3毫克、维生素E 1.83毫克。▲鳖肉性味甘、平,具有滋阴凉血功效。▲食疗可将中华鳖用于阴虚盗汗、久疟久痢、崩漏带下等病症。

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及孕妇禁食中华鳖。

    海马(参考词)

别名有水马、马头鱼、落龙子鱼。▲原动物名称为线纹海马、三斑海马、刺海马、大海马、冠海马、日本海马。▲商品名称为海马。

▲为鱼纲海龙科动物。▲常用的有克氏海马、刺海马、大海马等,药用其干燥的全体。▲味甘、成,性温,能温补肾阳,可用于肾阳虚所致的阳痿、遗尿、肾虚哮喘等症。▲还可活血祛淤,可用于难产、痞块、瘿瘤、疗疮肿毒。

   鹿角

原动物名称可参见“鹿茸”。

▲系鹿茸成长至茸毛脱落的已骨化的老角,其昧咸,性温,也是补肾阳、益精血的药。▲可入汤药中煎服,也可为粉末冲服,或放入丸剂中使用。

阴虚火旺者慎服。

    九香虫

别名有屁巴虫、瓜黑蝽。▲原动物名称为AspongopusChenensis Dallas。商品名称为Aspongopus。

▲为蝽科昆虫九香虫的干燥全体,味咸,性温,能理气止痛、温中壮阳,常用于治疗胃脘气滞、胀痛痞闷、脾胃亏损、腰膝酸痛乏力、阳痿等症。▲若因肾阳虚致阳痿、尿频,可将九香虫炙熟,研细末,每次3克,一日两次,空腹服用。

阴虚内热者忌服。

    紫河车

别名有胞衣、人胞、混沌皮、仙人衣。

▲为健康产妇娩出之新鲜胎盘剪去脐带,洗净血液,反复浸洗,置砂锅内煮至漂浮水面,然后烘干而成。▲是一味补气养血、补肾益精的保健佳品,其昧甘、成,性温,久服可强壮身体、预防疾病、延年增寿。▲可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加机体抗病能力。▲含有多种激素,可促进胸腺、脾脏、子宫、阴道、乳腺、甲状腺、睾丸等器官的发育。▲可用于治疗各种虚损、精气不足的病症。

▲凡有表邪及实证者忌服。▲脾虚湿困纳呆者忌服。

    蜈蚣

▲别名有吴公、天龙、百足虫、百脚、千足虫、卿蛆。▲原动物名称为少棘蜈蚣、多棘蜈蚣。▲商品名称为蜈蚣。

▲为蜈蚣科节肢动物少棘巨蜈蚣或近缘同属动物的干燥全虫。▲性味温、辛,有毒,归心、肝经。

▲含两种类似蜂毒样的有毒成分,即组胺样物质和溶血性蛋白质,尚含脂肪油、胆甾醇、蚁酸等,又曾分离出十多种氨基酸。因蜈蚣含有溶血样物质和组织胺样物质,可引起溶血反应及过敏,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少量应用可兴奋心肌,大量应用则使心肌麻痹并抑制呼吸中枢,长期应用可引致肝脏损伤。▲被蜈蚣螫伤后,一般只有局部反应,严重者可有过敏性休克。▲中毒原因为超剂量或长期服用。另外,活体蜈蚣内有一种毒液,蜈蚣螫人时,毒液注入体内引起中毒。▲内服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疲乏无力、巩膜黄染、神志不清、脉缓慢、心动过缓而无力、呼吸困难、酱油色尿、体温降低、血压下降,终致呼吸、循环衰竭。口服还可引起皮肤红疹、痛痒等过敏反应。被小蜈蚣咬伤,仅局部有刺痛红肿。若被大蜈蚣咬伤,除局部刺痛红肿坏死外,还可并发全身症状,如淋巴管炎、发烧、头痛、恶心、呕吐、黄疸等。

▲内服一般用量为2.5—4.5克,不可过量。如经文火焙至黑褐色,研末入胶囊吞服,可减其毒性。▲孕妇忌服。▲捕捉时用工具捉取,勿以手抓。

    鹿  茸

▲别名有斑龙珠。▲原动物名称为梅花鹿、马鹿。▲商品名称为鹿茸。

▲为雄性的梅花鹿或马鹿头上尚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为贵重补药。▲为血肉有情之品,既能温补肾阳,又能补益精血,温而不燥,能治疗多种病症。▲常服有健身防病、抗衰老之效。凡小儿发育不良、经常疲劳、尿频尿多、崩漏、贫血、低血压、心力不足者,可经常服用。

▲盗汗、五心烦热、口燥咽干、目赤或牙龈肿痛、大便干燥等阴虚火旺患者,以及咳嗽、痰黄黏、口渴、胸闷的肺热患者忌用。▲不宜煎,宜研末吞服,或入丸、散中配用。

    五倍子

别名有文蛤、百仓虫。

▲为软体动物门帘蛤科动物。▲肉特别鲜美,有“天下第一鲜”之称。

▲与抗生素(如四环素、红霉素、利福平等)、酶制剂(如多酶片、胃蛋白酶等)、生物碱或含生物碱的药物(如麻黄素、阿托品、颠茄酊等)、苷类(如洋地黄、地高辛、索密痛、优散痛等)、亚铁盐(如疏酸亚铁、人造补血药等)、维生素等同服,不容易被吸收。▲与含碳酸氢钠的药物,如大黄苏打、健胃散、小儿消食片等同服,可引起后者分解而失效。

(0)

相关推荐

  • 说“五毒”

    最近几天贵阳很冷,却保不准过两天就又回到了炎热.如今这气候变化无常,但却不能回避受到毒虫的伤害.还是在清明前后,有一位朋友的朋友,山西人,被毒蛇咬死了,好可惜.本来都已经到医院了,却没有搞清楚是什么蛇 ...

  • 『中药风险速查』一、成 药

    一.成  药 丸剂     安宫牛黄丸(散) ▲为大粒丸.▲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镇惊开窍.▲主治高烧.昏迷.惊厥.脑炎.脑膜炎.脑出血.败血症.中毒性脑病等. ▲含毒成分有麝香.朱砂.雄黄.黄连及人工 ...

  • 『中药风险速查』二、植物原料药

    辛温解表药 解表药     麻黄 ▲别名有龙沙.狗骨.卑相.卑盐.▲原植物名称为草麻.黄木贼麻黄.中麻黄.▲商品名称为草麻黄.木贼麻黄.中麻黄.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性味 ...

  • 『中药风险速查』四、矿物原料药

        白  矾 ▲别名有明矾.石涅.矾石.羽涅.云母矾.生矾.羽泽.理石.白君.雪矾.▲原矿物名称为Alunite.▲商品名称为Alumen ▲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而成的结晶.▲性味寒.酸 ...

  • 『中药风险速查』五、中药风险分类知识

    中药风险立意 由于中药是天然的,而且具有良好疗效,故几千年来的传统意识使人们认为中药没有什么不良反应.然而,这只能是相对而言.中药的药理作用是多方面的,多数中药防病治病的确安全.有效:但部分中药,如用 ...

  • 『春花速查』之桃、李、樱、梅、杏、海棠...

    最植物 记录最自然的植物,传播最奥秘的植识 公众号 来源丨叶盲症(ID:Blind2Leaves) 宠物有主 宠物有主,集合宠物行业资源,传播宠物生活资讯,分享宠物趣闻轶事.养宠第一站,有主来陪伴. ...

  • 『怪病怪治』三. 右下肢汗水如流

    右下肢汗水如流 张某,男,76岁o右下肢汗水如流3天0 2月前患者发热恶寒,头身疼痛,下半身水肿,四处求医,水肿基本消失后,突然右下肢大量出水(汗水如流).据其儿子诉说,在家不能穿长裤,否则把裤子湿透 ...

  • 『风湿病中医经验集成』(三)内服效验方

    『风湿病中医经验集成』(三)内服效验方

  • 海尔空调故障代码速查(三)

    <故障代码查询>直接点击公众号主页下方"便利查询--故障代码"可查询各空调品牌产品故障代码!也可输入品牌或品牌首字母简称即可快速查询:例如海尔故障代码,只需要输入:海尔 ...

  • 好书推荐,自学中医必备,中药药效速查小红书

    今天小叔推荐一本好书给大家,是袖珍版本的中药药效速查手册,自学中医建议人手一本哦. 这套小红书第一眼看到它,就勾起了对儿时上学的记忆,这样的小尺寸,鲜亮的红色,简单不失高雅的装帧,不就是我们上学时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