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一个健身教练的方法,是让他一心“搞专业”
健身教练通常都很渴望两样东西:安全感和希望。
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两样都不常有。
所以他们很容易去拥抱一些能填补内心虚空与凸显自我存在感的东西,比如人前显贵的奢侈品、抚慰职场艰辛的PUA鸡汤文,以及那些得到感十足的各式专业培训。
人的本性在于,都希望为获得感买单,却不愿意为预防损失消费,哪怕得到只是小概率事件,而失去却几乎铁定会发生。
得到一张证书、一套话术、一个手法、一本教材,都能在短期内提供十足的愉悦感,但流失几个客户,浪费一些时间,几乎不会引发任何内心的波澜。
其实钻研技术本身并没有问题,比如在人类智商高地的理工高科技行业里,一心搞科研,两耳不闻窗外事,不近人情不谙人性,不仅不会被苛责,甚至还是保证工作成果的必备群体个性。
作为健身教练来说,基础的专业技术水平,也是有资格上岗就业的必备要求。
但问题在于,如果教练的眼中只有所谓的专业,并企图以此为唯一刻度去衡量自我及他人的职业水准,那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凭空生出一种“学究型人格”。
学究型人格,是指沉醉于虚幻的专家身份带来的自我满足感,放弃思辨和变通能力,并逐渐失去与外界有效链接的意愿。
对于一个“学究型”教练来说,会有三大特征:光练不说、先入为主、我即世界。
比如都认为练得好懂的多才有资格说,沉浸在专业的探索中怡然自得,将全部精力放在证书的堆积上。然而在现实中,空有一身理论武装,往往败给了他们认为光说不练的人。
他们以为客户个个都像自己一样有着专业崇拜,慧眼识珠,一眼就可判定教练水准,所以耻于推销自己。
“学究型”教练通常自我评价甚高,却经常演变成客户的灾难。一张口满嘴术语,让用户云里雾里,无法理解所谓的理论高度。或全然不顾人家只想在浅水区惬意玩耍,却非要带到深水区体验自己的技术深度。
这就好比用大炮去打蚊子,蚊子没打着,大炮却把自己的职业之路打出一个个巨坑。
结果客户跑了,老板怒了,工作丢了。
但大部分人仍然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认为同行油滑、客户肤浅、老板有眼无珠,继续愤世嫉俗下去,甚至沦为人们眼中的杠精。
还有一种搞专业的教练,但这种所谓专业,只是建立在浅薄理论深度上的死板操作手法。
与假装自己是教授的同行相比,更像是工厂的技术工人。
“技工型”教练也喜欢认死理,很难理解和接受真实世界不同个体之间的多元化与差异性。
在“技工型”教练眼里,用户和培训教练里的插画小人没有什么区别,没有感情,从不抱怨,输入指令就能有相同的反馈和动作。
所以他们在岗位上,只能提供流水线化的训练服务,不愿意也没能力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去提供定制化的训练方式。
他们喜爱的专业培训,是承诺能够给予一本万能的操作手册,一瓶万金油,去解决所有问题。
但也不能全怪他们,毕竟从这帮人受职业培训的第一天起,就被灌输各种确定性的概念和理论,健身即健美、深蹲不要超过脚尖、少吃多餐高蛋白……
唯独忘了叮嘱他们,健身用户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么得感情和思维的机器。健身服务需要因人而异,而不是千篇一律。
不管是学究型教练,还是技工型教练,不可谓不勤奋。但这种勤奋,只为了放弃真正的思考,本质还是一种懒惰。
看起来,本文为专业这一神圣的名词提出了狭义的否定,并且我坚信会有人只看标题就大加斥责,可以理解为用这个惊悚的标题吸引部分人自投罗网。
毕竟能理解的,早已经在思考,不能理解的,也不会点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