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助推乡村生态振兴的困境与对策

作者:徐佳慧

摘 要: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愈来愈多地应用在各个领域,利用大数据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要从“数字乡村”的内涵、大数据助推乡村生态振兴的内在机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将大数据与乡村生态振兴进行深度融合,为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撑。

数字乡村建设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1]2018年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2019年5月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本世纪中叶要全面建成数字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2]将大数据与乡村生态振兴进行深度融合,发挥大数据的“助推器”作用,推动生态资源数字化、环境治理高效化、绿色生产智能化等,为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全方位有力支撑,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3]

一、数字乡村的内涵

2019年5月,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指出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4]

目前,对于数字乡村内涵的研究不多。学者郭红东、陈潇玮认为“数字乡村是指乡村依托数字经济的发展,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数字技术创新为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实现乡村生产数据化、治理数据化与生活数据化,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农村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5]这一论述表明,数字乡村是建立在数字经济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数字技术实现乡村生产、生活及治理的数字化,体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侯志阳从动静角度对数字乡村的内涵进行阐释,提出“数字乡村有两层内涵:从静态角度看,数字乡村是一种乡土社会秩序,它作为信息文明时代的一种乡村类型,区别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代的传统村落,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呈现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特征;从动态角度看,数字乡村又是一种社会变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变化,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制度、手段也持续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化”。[6]“数字乡村”助推乡村生态振兴就是通过应用各类传感器设备和感知技术,采集乡村生态环境污染、整治的相关信息,再运用网络进行传输,将获取的生态环境信息进行数据处理、评估和分析,最后通过智能化操作终端,实现远程指导、督促整改和实时监控,实现生态宜居的现代化乡村。

二、数字乡村助推乡村生态振兴的内在机理

将大数据与乡村生态振兴有机结合,实现绿色发展与智慧发展双轮驱动,有助于智慧农村、智能农业和美丽乡村的实现,从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7]

(一)助推乡村生态环境数字化防治,提高生态环境整治水平

应用大数据技术一方面可以加强乡村生态环境防护水平。依托农村生态系统检测平台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检测平台,可以逐步实现生态环境要素的实时监控及预测预警,通过大数据关联分析和综合研判,实现环境监管精准化、环境决策科学化;另一方面,可以对乡村生态环境整治水平进行评估和分析。通过“互联网+环境监管”模式,借助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对其显示的数据进行评估和分析,可以提高对污染源的感知能力,从而快速找出相关污染源,对污染的原因进行有效分析,可以大幅度增强乡村生态环境整治能力,提高生态环境整治水平。

(二)助推乡村生态资源数字化管理,加强生态资源优化配置

乡村生态资源情况通过图文声像等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全要素、全系统、全过程设计,因地制宜实施资源开发活动,提高资源配置的科学化。[7]如乡村景观在数字时代中的应用和研究,可以在实现乡村生态环境和保护的同时,挖掘乡村土地利用及其变化、乡村产业结构及地区布局等乡村地区范围内自然、社会和经济等综合乡村景观情况,并加以利用。

(三)助推乡村生态产业数字化生产,促使生态产业绿色发展

大数据技术一方面可以加强生态产品产地环境和投入品使用监测,如:轻点鼠标,就能看到蔬菜在农田里的生长状况以及“让害虫无处遁形”的虫脸识别系统,从而实现生态产品从种植到丰收的全程区块链动态监控;另一方面,可实现生态产业从生产、流通、加工到销售的全流程跟踪和记录,例如:通过扫描二维码或三维码,就能追溯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建立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质量管控、检测和追溯体系促使生态产业绿色发展。此外,依托农业互联网种植模式,农产品种植温室里所有的温光水肥气等条件都可通过计算机进行一个智能化控制,从而营造一个最适于农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如基于喷灌、滴灌管网产生的新型技术——水肥一体化,科技人员在计算机里输入相应参数,通过计算机控制相应实施灌溉的设备,从而对温室里的各种作物实现精准灌溉,相较于普通灌溉方式,水肥一体化的方式可有效地进行节水节肥,使农作物绿色化成长。

三、数字乡村助推乡村生态振兴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信息化程度偏低,大数据基础设施薄弱

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推动乡村生态资源数字化、环境治理高效化、绿色生产智能化的重要保障。但目前农村地区大数据基础设施落后,不能满足数字乡村建设的需要。比如在山区及偏远地区,地形比较复杂、人口密度小,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较高且难度较大,导致这些农村地区的农民在农业、环境等信息的获得、传播和发布方面都存在滞后性,生态环境信息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只能处于简单的样本分析阶段,以此分析得出结果的有效性、普遍性及实用性还需进一步考证。而有些农村地区虽然有基础设施,但是4G网络信号覆盖率较低,农民在家时常常只能搜索到3G网络信号,存在网速慢、网络信号弱等情况,这些问题也阻碍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发布。

(二)乡村监管模式更新慢,生态环境公共服务能力差

环境监管机构的设立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但目前农村设立的环境监管机构尚不完善,有限的环境监管能力难以覆盖数量庞大、分布广泛的各类污染源,况且许多农村地区的环境监管机构处于长期缺失和空白状态,只能通过群众举报和实地调查来获取环境污染信息,致使信息存在精准度低、时效慢、质量差等问题。再加上环境监管部门一方面在信息公开主体、内容、方式等方面的执法透明度不足,对民众的信息公开少,导致民众的环境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环境监管部门听取民众建议的路径较为单一,呈现出渠道闭塞的情况,导致环境监管部门不能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即使收集到部分意见,也并没有及时作出反馈,进而打击了群众监管热情。

(三)农村居民文化水平较低,大数据应用人才匮乏

一方面,农村居民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不高、互联网使用技能欠缺等问题。目前,在我国农村长期居住的居民大部分为年龄较大的人,他们一般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较低,缺乏认识和接受大数据的能力,对互联网的使用技能欠缺。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非网民主要以农村地区人群为主,在全国非网民规模为4.63亿的情况下,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达56.2%。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非网民中使用技能缺乏和文化程度限制是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8]农村常住居民文化水平不高、互联网使用技能欠缺已经成为将大数据与乡村生态振兴有机结合的主要障碍;另一方面,农村大数据应用人才匮乏,大数据人才主要集中于一线城市。由于受发展环境、薪酬待遇等因素制约,在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农村地区的实力与能力都不及城市地区。据《2019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大数据核心人才约200万人,其中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这五大城市的占比为47.5%,大数据人才主要集中于一线城市,农村大数据应用人才极度匮乏。

四、数字乡村助推乡村生态振兴的对策

大数据作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必须在基础设施、监管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着力,扫清大数据在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中的道路障碍。

(一)加快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创新资本合作模式。大力推行“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融资合作方式,制定和完善与乡村生态振兴相适应的资金筹措政策。地方政府要对信息化建设已有成效的乡村继续给予财政支持,对具有潜力的乡村重点扶持;同时要以开放的姿态,支持相关企业进入投资,在生产、加工、物流和销售等方面开展合作;兼顾大数据运营的公共性和营利性,号召社会资本投资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要大幅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9]对于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当地政府应增加对该地区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出,移动相关部门要针对该农村区域进行FDD(4G)基站的开通,以此来推动“数字乡村”的全面建设;对于已有网络基础设施的农村地区,移动相关部门要对农村覆盖率、投诉率、利用率进行有效评估,在确保用户感知度的前提下,对网络进行相应调整,提升该农村的网络覆盖率和承载能力,从而助推乡村生态资源数字化、环境治理高效化、绿色生产智能化。

(二)更新监管模式,搭建生态环境信息平台

一是建立物联感知网,实现环境精准监管。乡村生态环境监管可采用环境数字化模块,在乡村布设污水监测、智能井盖、智能垃圾桶、智能灯杆等物联感知设备,形成触达乡村个角落的物联感知网。[3]二是搭建环境综合指挥中心。建立乡村环境综合指挥中心,推进农村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指挥中心内的综合指挥和信息化网络平台电子屏上,乡村环境情况尽收眼底,综治专员可以对乡村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远程指导,督促整改,同时可将乡村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及环境状况监测信息及时准确发布,实现监测信息的公开透明。三是建立健全监督参与机制。从源头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县乡村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拓宽公众参与渠道,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有利于群众快捷地了解到乡村环境监测信息,方便地将自己的建议或意见传送至环境综合指挥中心,并能及时地接收到环境综合指挥中心的意见反馈。

(三)建设高素质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

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建设需要大数据人才的支撑。一方面,在线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将新型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管理者作为重点培训对象,遵循“实际、实用、实效”原则,着力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培养一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的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或者其他先进技术,开展网络教育,使农村居民根据自身情况学习相关的先进知识,提高农村居民利用信息平台获取环境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实施大数据人才引进政策。制定和落实吸引大数据应用人才到乡村服务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大数据应用人才参与到“数字乡村”建设,为农村环境治理注入新血液。此外,还可与临近高校、环保部门友好协商,选派专业信息人员在农村建立环境监测工作站指导信息监测、采集和分析工作,为农村环境治理提供与大数据有关的培训和智力支持。[10]

作者简介: 徐佳慧(1997-),女,河南信阳人,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0)

相关推荐

  • 数字乡村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数字乡村这个概念一直被大家茶余饭后提到,国家也一直在努力进行乡村振兴的试点工作,农村因为数字化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一开始的电商助农到后面的农业直播,新型的互联网模式不断出现,并且政策支持也越 ...

  • 聊聊2021年区块链的发展趋势

    说起区块链,很多人的第一印象肯定都是比特币.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比特币从3月的暴跌,到5月的第三次减半,再到12月创历史新高.自从比特币出现之后,其身价一直在不停地翻涨,越来越多公司开始购入比特币 ...

  • 施耐德电气EcoXpert以生态之力,助推配电企业驶入数字化快车道

    在自然界,如果种子缺乏土壤.阳光.雨露的滋养,就无法生长为参天大树:在手机端,如果应用商店仅有少量的APP,就无法吸引更多的用户:在商业社会,如果企业仅靠自己的力量,就无法受益于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显 ...

  • 数字乡村未来如何发展,有什么建设方案?

    很多人都对数字乡村未来的发展趋势比较感兴趣,我国的数字乡村起步比较晚,但是随着国家的大力支持,数字乡村建设已经渐渐展开了很多试点,那么数字乡村未来如何发展,有什么建设方案呢,接下来苏州美丽乡村公司小编 ...

  • 党员干部要让老百姓感受到“幸福味”(原创首发)

    小小尛颖V2021-05-21 15:57:06  "青山隐隐.溪水潺潺,村舍错落有致,银杏林苍翠欲滴,一派生机勃勃"是美丽新农村的景象,是老百姓幸福的画面.党员干部要让老百姓感受 ...

  • 运动保助推陕西文化大数据产业扬帆起航打造新引擎

    12月17日,文化资源数字化暨陕西文化大数据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于陕西·西安隆重举办.由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运动保与80余家全国知名互联网企业.省内文化资源单位.文体科技企业齐聚一堂 ...

  • 最难的一件事!中国巨变从这一步开始

    ◎作者 | 逍道一 从人均1元钱,到人均2元钱,腾讯的99公益日这一个活动用了大约2年时间. 不要看不起这1.2块钱,中国第一次完成人均1块钱捐款是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大约就在2年前,中国 ...

  • 钱教授课堂第766课——链接

    钱教授课堂第766课——链接

  • 区、镇部门联合考察学习湖州农村工作 打造高质量数字乡村

    为学习.借鉴数字乡村建设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农村改革试点工作任务.近日,区农业农村局.盛泽镇农村工作局联合前往浙江省湖州市考察学习. 考察团首先来到湖州市莫干山镇五四村.2020年以 ...

  • 互联网企业激发乡村振兴乘数效应

    2017年,阿里巴巴正式成立脱贫基金,全力帮助贫困乡村脱贫攻坚.从聚焦教育.健康.女性.生态和电商五大脱贫方向,再到直接派出乡村特派员,阿里巴巴在助力乡村脱贫上交出一张张令人欣喜的答卷. 5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