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认识客观知识的世界,了解索罗斯的哲学基础
自五十年代之后,波普尔把研究重点转向形而上学。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原因与科学界的状况有关。由于现代物理学的特点,很多物理学家不再认为物理学的定律、公式是对自然界客观事实的描述和反映,而把它们看作是为了达到方便、简约或操作需要等目的,在科学家之间达成的协定。还有些科学家不加分析地接受了逻辑实证主义“反对形而上学”的口号,对哲学理论和概念持鄙视态度,对科学真理持操作主义和工具主义的态度。波普尔看到,物理学成了主观主义的堡垒。为了“捍卫客观性,反对主观主义”,他需要发展形而上学的实在论,用以说明科学理论,特别是物理学的内容的客观性。第二个原因与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的发展有关。我们已经看到,在《研究的逻辑》一书中,波普尔把认识论归结为方法论,把科学哲学归结为科学方法。并且注意到自己的科学方法论与达尔文的进化论有类似之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两者的类似是简单的比附,抑或理论上的巧合,抑或某种 必然联系?五十年代之后,西方思想界兴起了一股新达尔文主义的思潮,这促使波普尔从形而上学的高度论证他主张的科学方法论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他把人类知识当作生物应付环境的一个特例,知识积累的方向与进化的方向相一致,科学方法论是进化论的应用和延伸。他的科学方法论与进化论的结合产生了一门名叫“进化认识论”(evolutionary epistemology)的学科。
实在论和进化认识论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波普尔对知识客观性的看法。在他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客观知识被赋予本体论的意义。实在论、进化认识论和三个世界的理论构成了波普尔晚期的形而上学的主体,这些也是本章所要介绍的内容。
第一节 形而上学的研究纲领
虽然波普尔一再声称,他不是逻辑实证主义者,一些人还是把他的思想置于逻辑实证主义的框架之中。确实,在很多方面,波普尔的科学哲学与逻辑实证主义的区别并不十分明显,然而,至少在一个重要问题上,波普尔清楚地与逻辑实证主义的立场划清了界限。这个问题就是何评价形而上学和科学的关系。逻辑实证主义者的基本纲领是“反对形而上学”,并且根据“证实原则”的标准,把形而上学的命题判决为不可证实的,因而也是无意义的命题。他们反对和排斥形而上学的障碍,虽然他们并不否认形而上学对人们宗教、道德和审美生活的作用。波普尔虽然也关心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并且也把形而上学划入非科学领域,但是,他对形而上学的态度却比逻辑实证主义的立场温和。他认为,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是一个知识论的问题,有意义的命题与无意义的命题的界限是一个语言的问题,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也不能把前者归结为后者。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只有陈述经验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科学命题,一切形而上学的命题都是没有意义的。这混淆了“科学的界限”和“意义的界限”两个不同的问题。波普尔说,这一混淆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因为科学命题固然有意义,形而上学命题也未必无意义。他说:“和这些反对形而上学的策略相反,我的工作不是去推翻形而上学,而是表述概括经验科学的合适特征。”b) 那么,形而上学具有哪些“表述概括经验科学的合适特征”呢?
首先,科学命题和形而上学命题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是针对某一问题而作出的猜测。只要这些问题是有意义的,回答这些问题的形而上学命题也是有意义的。虽然形而上学的猜测是非科学的,它却往往首先提出了有意义的问题。以后的思想家对于这些问题作了更加具体和精确的经验考察,才创立了能够为经验事实所证伪,因而也是科学的学说。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形而上学的理论是科学理论的前驱。波普尔在《论科学和形而上学的地位》一文中高度评价了形而上学的先驱作用:“一个哲学家所能做的事情之一,也是可列入他的最高成就的事情之一,就是看出前人未曾看出的一个谜、一个问题或一个悖论。这甚至是比解决这个谜更高的成就。第一个看到和理解一个新问题的哲学家打破了我们的懒散和自满,他之于我们就如休谟之于康德:他把我们从'教条主义的沉睡’中唤醒,他在我们面前开拓了新的视野。”c)
波普尔曾用早期希腊哲学家们的猜测说明了形而上学的作用。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Thales)说:“世界由水构成。”他的学生亚纳西曼德(Anaximander)、亚纳西曼尼斯(Anaximenes)则说,世界由“无限”或由“气”构成。他们的猜测向传统的神话世界观提出了挑战:世界不是神创造的。它有着自然的“始基”和自身变化的原因。他们首先提出了“自然是由什么构成的?”“自然界运动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虽然他们的非科学的猜测早已为科学的理论所代替,但正是他们的问题,为物理学提供了存在的依据。近代的康德哲学也显示了形而上学的作用。康德看到牛顿力学中心的一个悖论:他的理论是不可能由直接观察中总结出来的结论,然而它却普遍适用于所有观察到的现象。他提出的问题是:先验的综合判断何以可能?虽然,他为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先验论是形而上学的,但这一问题却促使人们重新思考观察与理论、经验与逻辑之间的关系。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促进了现代科学哲学的诞生。
其次,科学和形而上学的区别是历史的。在人类知识积累的过程中,许多原来不能被经验证伪的形而上学问题可以转化为能够被经验证伪的科学问题。例如,古代的原子论,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的进化论和毕达哥拉斯 (Pythagoras)等人的地动说,原来都纯属形而上学的猜测,后来都转化为具有经验内容的科学理论。波普尔甚至进一步提出,神话也是科学的先驱之一。比如,“火星上是否有生命?,,“月球上是否有山峰?”原来是在神话或幻想中的问题,但现在它们成了科学知识中的问题。为了说明形而上学向科学的转化,波普尔把形而上学比喻为浮悬在一个容器上部的尘埃,把科学比喻为容器底部的沉淀物,形而上学的尘埃不断向下沉淀,积累成为经验科学的内容。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波普尔肯定地说:“我们都是形而上学家,而且形而上学是科学的历史根源。”d)
最后,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区分不是纯粹的。一个科学理论可以包含着形而上学的因素。因为科学理论是大胆的猜测,形而上学的信仰对于科学家有时具有指导或启发作用。以哥白尼的“日心说”为例。哥白尼受当时流行的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太阳”这一概念和形象在柏拉图哲学体系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它是至善的理念,是理念世界的神圣之源,而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只不过是观念世界的“影子”,受惠于从太阳中流溢出来的理性之光。根据这种形而上学信仰,太阳不可能围绕着地球转。哥白尼因此大胆地猜测: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这一假说通过了经验的严格检验,而被确认为科学的理论。开普勒定律的发现也受到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开普勒的老师弟谷·布拉赫(Tycho Brahe)已经积累了足以反驳“行星的轨道是圆形”的观察资料,但他却囿于传统的“圆形运动是最完美的运动”的观念,未能提出新的理论。开普勒却从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中获得灵感,他相信有一种力像光线一样从太阳中流出,操纵行星运动。根据力学计算,行星运行轨道应该是椭圆形而不是圆形。在科学发展进程中,形而上学和科学彼此交替、互相影响的情形层出不穷。
并非所有形而上学的理论都对科学研究具有指导、启发和促进作用,在“论科学和形而上学的地位”一文中,波普尔批判了五种形而上学理论:决定论、唯心主义、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意志主义和海德格的虚无主义,说它们不仅不符合科学知识,而且也不符合人类健全的理性:它们虽然不能被经验事实所证伪,在理性的批判面前却难以自圆其说。
波普尔推崇的形而上学是能够成为科学研究纲领的形而上学。作为研究纲领的形而上学是科学的前提,它们虽然不能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然而却能够接受理性的批判,以适应科学知识的状况。形而上学的研究纲领把人们对经验事实的认识综合起来,对客观世界提出了一个满意的解释。总之,与现有的科学知识相适应,对今后的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能够在理性批判中改变自身,这些就是形而上学纲领的主要特点。
具体地说,作为科学研究纲领的形而上学有两个:其一是实在论,其二是进化论。下面,我们分别对波普尔的两个形而上学的纲领作进一步的说明。
第二节 实在论的研究纲领
1、为什么要相信实在论?
所谓实在论,指的是一种承认外部世界客观实在的哲学立场。波普尔说,实在论不但与科学知识,而且与一般人的常识相符合。“常识的实在论认为存在着一个真实的世界,其中有实在的人,动物、植物、车辆和星辰,等等。我认为这些观点是正确的,并且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对它的批判都是不正确的。”e)实在论是对“世界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这样一个形而上学问题的回答。经验事实无法证伪它,因而实在论并不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为实在论寻求科学证明是徒费心机,认真地探讨“物质”概念的哲学内涵也没有必要。波普尔相信实在论,仅仅出自下面两个原因。
第一,实在论的对立面——唯心论对于有理性的人来说是荒谬的。“唯心主义是荒谬的,因为它意味着我的精神创造这美好世界。但是,我认为我不是世界的创造者。”“当我们周围的一切,自然界正是遭到毁灭性的灾难的时候,哲学家们还在喋喋不休地争论这个世界是否存在,这真是最大的哲学丑闻。”f)
第二,对外部世界实在性的信仰是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的动力。外部世界的实在性也是科学内容的实在性,否认实在论必将阻碍科学研究的深入。波普尔举出了及个历史上的例子说明这一点。
神学家奥西安特在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序言中写道:哥白尼的假说“不必是真的,甚至根本无需像是真的。它们只需要一点就足够了,它们能使计算同观察一致。”宣判布鲁诺死罪的审判宫贝拉米诺大主教也说:“假如伽利略假设性地推测:'假设地球运动而太阳不动,能对现象提供一种更好的说明’,那么这种说法是恰当的,伽利略的行为也是谨慎的,没有什么危险,他的理论不过是数学家的需要而已。”他们的话从反面证明,如果哥白尼、伽利略和布鲁诺屈服于神学教条,不坚持他们的理论是对实在的描述,他们将不可能发现科学的理论。贝克莱主教说,牛顿理论充其量只是一种“数学假设”,是对现象进行计算和预言的方便工具,不是对实在事物的真实描述。
近代物理学以实在论为前提,摆脱了神学家的主观主义、工具主义的影响,因而才能有长足的进步。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现代的许多物理学家放弃了实在论,他们或者把科学研究对象当作主观的感觉材料,或者把科学理论说成是主观约定的工具。波普尔辛辣地说:“奥西安特、贝拉米诺大主教和贝克莱主教所奠基的这种物理科学的观点,没有再放一枪就赢得了这场战斗。对这个哲学问题没有再进行进一步的论争,页没有提出什么新的论据,工具主义观点就已经成为公认的教条,……所以现在完全可以把它称为物理学理论的'官方观点’。”g) 波普尔指责,否认外部世界存在的主观主义要对物理学发展停滞的局面负责。只有坚持把实在论作为科学研究纲领,物理学的深入发展才有可能。
2、现代物理学的主观主义
为了反对泛滥于物理学中的唯心主义和主观主义,波普尔联系现代物理学的重大课题来发挥他的实在论观点。现代物理学中的主观主义有两个有力的证据,一是海森堡提出的测不准关系,二是玻尔提出的互补原理。测不准关系表明,人们不能同时精确地测定微观粒子的质量和速度。互补原理表明,量子粒子性 (它的时空座标)和波动性(它的动量)只能在互相排斥的实验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海森堡和玻尔都强调基本粒子的性质和人们使用的测量仪器等观察条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哥本哈根学派由此得出结论:在微观世界里,客体和主体不可区分,用以描述客体连续性的因果规律的概念不再适用于量子力学。他们用“几率波”的概念代替“因果关系”的概念,用统计规律代替客观规律。
波普尔还用实在论的观点看待物理学的另一个重要概念——熵。他说,主观主义早在量子力学建立以前就已经侵入物理学领域。他指的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发现之后一些物理学家对熵所作的唯心主义解释。当时流行的“热寂说”即是以这一唯心主义解释为基础的宇宙论和本体论。19世纪著名的奥地利物理学家波耳茨曼虽然在很多问题上主张客观主义和实在论,但他却接受了关于熵的唯心主义解释,提出了一个主观主义的“时间之矢”的理论。这个理论被后来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如薛定谔、赖辛巴赫等人所接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理论的大意是:时间在客观上如同空间座标一样没有方向,因此存在着在时间上完全对称的两个客观宇宙,在其中没有过去和将来之分的宇宙。然而,在宇宙中存在着熵的涨落。生命是在罕见的低熵状态剧增的情况下,即在能量剧烈转变过程中产生的。高等生物所能经验到的只是熵的增加的方向,而不是熵的降低方向。在后一种情况下,宇宙趋于热平衡,这意味着生命的消失。在前一种情况下,高等生物感觉到了变化的单向性,这就是时间一去不复返的一维性,即,从过去经由现在流向将来的“时间之矢”。
波普尔把这种理论判为主观主义,因为它把时间的客观特性说成是一种意识状态,是动物对于熵的增加的经验。波普尔批评波耳茨曼说:“他的思想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至少对一个实在论者来说。它视单向的变化为幻觉。这种思想使广岛的灾难成为一种幻觉。因此它使我们的世界成为幻觉,也使我们发现更多的有关我们世界的东西的一切努力随之而成为幻觉。”h) 波普尔对于时间之矢的看法涉及到生命的进化、知识的积累、社会的进步和世界的变化。对于他来说,把时间之矢说成为仅存于动物经验之内的主观主义意味着把一切实在和变化均视为幻觉,因此才受到他如此激烈的批驳。
3、概率规律的客观性
在哥本哈根学派把量子力学的统计学解释成数学工具和主观约定的情况下,爱因斯坦认为,微观世界中存在着人们可以认识,但却未被认识的客观规律,适用于量子领域的统计学规律只是由于人们对客观规律的决定性作用缺乏认识而采取的补救方法和权宜之计。这两种立场的对立,造成了现代物理学中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和爱因斯坦之间的争论。
波普尔在这场争论中并未置身度外,但他也没有在争论的双方观点中作非此即彼的选择。他把争论的焦点归结为两个问题:第一,微观世界有没有客观规律?第二,关于世界的决定论和非决定论谁是谁非?在第一个问题上,他间接地支持了爱因斯坦的立场,在第二个问题上,他则倾向于同意哥本哈根学派的观点。
波普尔之所以同争论双方都保持了一定距离,是因为他发现了两者共同的缺点。无论是哥本哈根学派还是爱因斯坦都没有承认统计规律的客观性。他们都认为,统计规律是出自某种主观需要而采用的人为方法。他们关于规律的认识仍然局限于经典的概念:自然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既然统计学中的概率描写的不是特定的原因产生特定的结果,而是大量现象的大致趋向,它当然不能反映经典物理学中所理解的自然规律。但是,波普尔认为,关于规律的经典概念过于狭窄,致使趋向性被排除在规律性之外。
为了说明概率的客观规律性,他提出了关于概率的趋向性理论(propensity of probability),该理论的要点是:我们无法预测一个体系的运动结果,因而可以说这一结果是任意的。但是,如果重复实验表明了该系统的统计学意义上的稳定性,那么,这一稳定性反映了该系统的内在的趋向性。内在的趋向性表明的不是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而是系统和它所在环境之间的关系。波普尔说,趋向性是实在论者“对原因的概念,特别是对力的概念的非决定论的概括。”i) 当趋向性达到最大值,即达到概率的最大值l时,趋向性就是经典物理学中所说的力。力是该系统对周围系统的作用,是它们运动的原因。该系统和环境之间更为复杂的互相作用则产生了这一系统的趋向性,用概率表示,其数值在l~0之间。趋向性从一个系统和它的环境(包括众多的系统)之间的排列、结构和关系中产生,而不是由人的主观意识所能干预、控制和约定的结果。因此,概率所表达的是一个系统所固有的客观趋向性。
趋向性的客观性也就是自然规律的客观性。经典物理学的规律可以用力学解释。既然力只是趋向性的一个特例,那么,经典物理学中的规律性和量子力学中的趋向性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也不在于前者是因果关系,后者不是因果关系。确切的答案应该是:经典物理学中的规律是可被准确预测的,符合决定论的,而量子力学规律不能被准确预测,不符合决定论的要求。
4、非决定论的客观规律
规律性和决定论对波普尔来说并是同一回事。说世界有客观规律,并不等于说世界中所有事物都被客观规律所决定。他曾用“钟和云”的比喻说明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分歧。“云”代表了这样的物理系统:不规则、无秩序、难以预测:“钟”代表了有规则、有秩序和高度可预测的物理系统。物理学中的决定论者犹如在说:“所有的云都是钟”,这当然是不正确的。非决定论者则坚持钟和云的区别,否认云能被归结成钟。他们否认所有事物在一切细节上都以绝对精确的方式被预先决定了。但是,非决定论者并不否定规律性。云的非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是没有原因的。因此,在物理学中坚持非决定论并不妨碍对客观规律的追求和对外部原因的探索。相反,在经典物理学中符合决定论的规律不适用的领域,仍然固执地坚持决定论,倒是容易走向它的反面,滑到否认客观规律存在的主观主义立场。j)
不难看出,物理学中的非决定论和前面介绍的波普尔关于科学知识增长的非决定论相一致的。“一个物理系统是否预先被决定”的确切含义是,“我们能否精确地预测这一物理系统的未来状态”。波普尔争辩说,即使退一步说,承认经典物理学的规律普遍有效,我们仍然不能得到决定论的结论,说我们能够精确地预测物理世界未来状态。即使人们可以完全了解全部物理系统之间在现时的所有相互作用,他们自身(人的物质构造也是物理系统)将来和各物理系统的相互作用也不能被精确预测。人对其未来知识状态的不确定性和物理世界未来状态的不确定性实际上是一码事。
第三节 进化论的研究纲领
1、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否科学理论?
进化论是波普尔的另一个形而上学的研究纲领。现在,很多科学家都会承认,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一个生物科学理论。波普尔却否认进化论的科学性,他说:“达尔文主义不是一个可检验的科学理论,而是一个形而上学研究纲领——一个供可检验的科学理论用的可能的框架。”k)
为什么说进化论不能被检验呢? 波普尔说,那是因为它关于生命起源的解释,关于进化规律的说明是不可证伪的。达尔文主义的原则是“适者生存”,但“适者”是已经生存的物种,因此“适者生存”的意义不过是“生存者生存”,这是无意义的同义反复,并不能、也不需要被经验证据所检验。波普尔的这些说法引起了轩然大波,基督教的创世论纷纷用波普尔的“同义反复”说批判进化论。
但是,波普尔最后改变了他的立场。在1977年在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所做的题为“自然选择及其科学地位”的讲演中,他说:“我改变了关于自然选择理论的可检验性和逻辑地位的观点,我愿意借此机会撤消过去的观点,并希望我的观点的撤消,对自然选择的理解,能有一些贡献。”l)
波普尔所撤消的只是关于进化论是“同义反复”说法,他并没有改变过去把进化论的逻辑定位在 “境况逻辑”的看法。所谓境况逻辑,指科学研究,特别是生命科学的研究的一个逻辑框架,它规定:“设有一个世界,一个恒定性有限的框架,其中有变异性有限的实体。于是因变异而产生的某些实体 ('适应’框架条件的那些实体) 可以'生存’下来,而其他实体(与条件发生冲突的那些实体) 则被淘汰掉。”m) 波普尔所说的境况逻辑实际上指的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它把事物存在的决定性条件理解为变异、排错,而不是遗传、保守。物种的进化是如此,知识的积累、社会的发展、人的精神的成长也无不如此。这种思维方式对于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知识论和哲学都具有指导作用。波普尔把达尔文的进化论理解为境况逻辑的具体化,目的是把进化论对生命现象的解释转变为科学研究的纲领。
2、进化认识论
波普尔提出的进化认识论被他的追随者誉为“17世纪以来认识论的最大成果”。在第二章里,我们已经介绍了波普尔对传统的认识论所持的批判立场。早期的波普尔把传统认识论的问题“认识的基础和源泉是什么?”归结为科学哲学的问题:“科学知识是如何积累的?”他用科学方法论代替传统的认识论,表现出消解认识论的倾向。但随着思想的深化,波普尔认识到,任何一种科学方法都有理论背景和哲学依据。经典物理学以及与之同步发展起来的近代认识论是归纳法的理论背景和哲学依据。他所提倡的试错法固然可以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配合,但却不大可能从现代物理学那里寻得足够的理论支持。这是因为,试错法的思维方式是境况逻辑;而物理学必须依靠必要的数学手段,它的推理方式与数理逻辑(包括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分不开。
波普尔认为,传统认识论以物理学为模式来提出和思考问题,他在科学方法论中提倡的变革实际上把认识论的物理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学模式。强调自然选择的达尔文主义与强调适应环境的拉马克主义的对立,类似于强调证伪的试错法与强调证实的归纳法之间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达尔文主义对于波普尔来说是一个科学研究的纲领。在这一纲领的理论框架中,他建立了进化认识论,使他的科学方法获得了认识论依据。进化认识论包括两个向度:一是从进化论的观点看人类认识;二是从认识论的观点看生物进化。以下分别谈进化认识论的这两个方面。
3、从进化论的观点看人类认识
进化认识论有两个主题:知识和感觉。这也是传统认识论的主题。两者在这些问题上的分歧何在呢?大致说来,传统认识论以物理学为模式,强调主观和客观的区分。在这种模式下,知识被视为人所特有的理性思维的结果,感觉是外界事物经过感官的改造之后留在人脑中的印记。进化认识论以生物学为模式,强调主客观的同步变化与一致性:知识的本质是生物的变异活动,感觉是在有机体与环境相一致的基础上出现的事物表象。
波普尔认为,知识的根本作用是解决问题,并且,知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生存,如何适应环境的问题。任何生物都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本能。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任何生物都拥有必要的知识。这种广义上的知识是人类知识的前身。广义的知识的定义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尝试性的探索活动。波普尔说:“探索者有一个问题要解决,这意味着他有某些知识,即使是模糊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先前通过实质上相同的试错方法而获得的。这一知识起着导向作用,它排除了完全的任意性。”n) 他还说:“动物甚至植物也是问题的解决者。并且它们也用竞争的尝试性解决和消除错误的方法来解决它们的问题。”o)
波普尔把试错法的应用范围从科学方法扩大为一切生物适应环境的本能。同理,人类知识积累的四段图式也被扩大为适用于生物进化过程的图式。生物的进化也经历了对问题(P1)的尝试性的解决(TS),在排除其中的错误(EE)的过程中,应付新的问题(P1)等阶段。具体的说,每一生物种类都通过遗传,先天地获得了适应环境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看作是对关系到它们生存的问题(P1)的某种尝试性解决(TS)。然而,环境发生变化之后,该物种面临新的问题,会产生变异,或者改变行为方式,或者改变机体结构。如果变异成功地解决了新的问题,物种得以保存,并通过遗传保留变异的结果。反之,如果变异是不成功的反应方式,它将连同物种被自然所淘汰。根据这种解释,在生物进化的四段图式中,尝试性的解决(TS)是变异和遗传,排错(EE)是自然选择,问题(P1和P2)则标志着物种要适应的环境变化。
波普尔认为,进化认识论的另一个优点是它解决了传统认识论在感觉问题上的一个难题。传统的观点认为,感觉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或摹仿。由此而产生的一个问题是:感觉中的印象如何必定与独立于感觉之外的客体相符合?哲学史上有两种解决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彻底的经验论,它断然否定事物可以独立地存在于感觉经验之外,把事物还原为感觉印象之复合性。感觉内容的感觉对象的同一性确保了感觉经验的可靠性。另一种方法是先验论。它也排除了事物自身被认识的可能性。感觉印象在先验的形式和结构之中被综合成现象。主体不可能脱离先验形式和结构的统摄作用去感知外部事物,这就保证了感觉经验和外部 现象的一致性。波普尔同意,感觉受某种先验的因素统摄。在这一点上,他接受了康德的先验论。但是,另一方面,他明确表示不同意康德所说的先天知识必定正确的观点,因为他们对所谓的先天知识有不同的理解。波普尔所说的先天知识是生物学中研究的生物应付环境的方式,而康德所说的先天知识主要指的是经典物理学的逻辑前提。随着科学的发展,康德所谓的先天知识已被证伪。波普尔肯定,先天知识不可能是必然真理,它们不断被证伪是生物进化中的事实。即使在生物进化的最高阶段出现的理性也不能发现不可证伪的先天知识:相反,理性的健全功能就是对先天知识所持的自觉的批判态度。
波普尔肯定先天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释理论和经验的关系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波普尔批判归纳法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任何观察都受带有理论色彩的假说与期望的指导或影响。但是,如果我们对于“理论”这一概念的理解仍然局限在物理学的“主、客观对立”的模式之内,理论被看作是对经验观察材料的解释,那么,没有经验观察也就不会有理论。在此意义上,观察又先于理论。这样,“假说(hypothesis)和观察(observation)哪个在先?”的问题,就像“鷄(hen)和鷄蛋(O)哪个在先?”的问题一样,对这两个“H—O”问题的解答都会陷入无限循环的悖论。为了打破无限循环,我们需要第三个因素,它既能解释以观察为根据的理论,又能解释以理论为指导的观察。这个因素即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天生的反应。这是生物所具有的期待“相似性”或“规律性”的天生倾向。没有这种天生的倾向,也就没有动、植物乃至更为低级的生物的节律性和同期性的活动。波普尔说:“鉴于期望与知识之间的这种密切联系,我们甚至可以在相当合理的意义上谈论'天生的知识’。”p)由此可见,广义上的先天知识就是支配生物反应的、寻求外部环境类似性的自觉的或不自觉的企图。这种企图在采取反应之前就已经预先设定:环境中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似性、重复性。它也是一种假说。如果我们把假说理解为支配观察的先天倾向的话,对于“假说与观察哪个在先?”的回答只能是:假说在先。
4、从认识论的观点看生物进化
波普尔的进化图式并不完全符合达尔文主义。他于是把达尔文的进化论(包括现代达尔文主义)分为保守的和进步的两部分。保守的部分强调遗传的自我复制作用和基因对变异的控制作用。进步的部分强调可遗传的变异的突发性和偶然性以及自然选择对变异结果的严格检验。波普尔认为,进化论中的保守部分相当于教条思想,进步部分相当于批判思想。他把进化的动力归结为变异的尝试和自然选择的排错,把进化的方向看作是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直向的系列,把进化的方式解释为突现而不是渐进,使得进化论完全符合批判理性主义的要求。
波普尔说:“认识论的主要任务是理解人类知识与动物知识之间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q)他的进化认识论是为着完成这一任务而设计的。他把知识分为“动物知识、前科学知识和科学知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知识的增长是一个十分类似于达尔文叫做'自然选择’的过程的结果;即自然选择假说:我们的知识时时刻刻由那些假说组成,这些假说迄今在它们的生存斗争中幸存下来,由此显示它们的(比较的)适应性;竞争性的斗争淘汰那些不适应的假说。”r) 从阿米巴到爱因斯坦,知识的增长总是相同的:我们试图解决我们的问题,并且通过排错过程,在尝试性的解决中接近适应性。 “从阿米巴到爱因斯坦只有一步。”s)
既然动物知识被理解为生物反应的进化倾向,那么,知识的性质应该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得到合理的解释。波普尔把生物的基因分为两类:构造解剖学特征的a基因和控制行为的b基因。b基因又包括两个分类:控制有机体爱好与目的的P基因和控制有机体技能的S基因。生物本能性的行为程序以遗传密码方式编制在b类基因的DNA链条上。根据英国生物学家迈尔(E.Mayer)的区分,编制在b类基因上的行为程序可分封闭的和开放的两种。封闭的程序严格地规定了动物的全部细节:开放的程序对动物行为的控制不像那样严格,使得动物在一定范围之内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为。毫无疑问,开放的程序有利于进化。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被封闭的程序严格控制的有机体因不能随之改变自己的行为而很快死亡。被开放程序控制的有机体有可能作出适应环境的反应。首先,它们在P基因允许的范围里,改变了某些爱好和目的。这种改变最初表现为试探性的行为,试探一旦获得成功,生物追求新的爱好和目的的行为很快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态环境。这一环境有利于控制爱好和目的的P类基因的变异,有利于控制技能的S基因中有利于新的爱好和目的的变异的保存和遗传;最后,控制解剖学特徵的a类基因中有利于新技能的变异也在遗传中被固定下来。由此可见,基因变化的过程是P→S→a。波普尔以啄木鸟为例,环境变化首先引起啄木鸟基因中与食物爱好相关的变异成功,这一变化接着使得控制技能的基因S有利于啄木技能的变异获得成功,最后,造成了啄木鸟的喙和舌变异的成功。啄木鸟因此适应了变化的环境而生存下来。
在基因变异引起的进化过程中,爱好和目的的改变触发了整个进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最初,有机体的爱好和目的的改变只是适应环境的一种保护性的本能反应。例如,树上的叶和果实的枯萎迫使原来以叶、果为生的鸟类不得不食昆虫。但是,一旦这些爱好和目的的改变被编进基因的固定程序,这些爱好和目的便成了某种先天性的期望。有机体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目的,对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辨认、分类和组合,并且在这种“先天知识”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反应。这一进化过程解释了人的感觉器官的诞生。感觉最初起源于对某些分辨与类似的特殊爱好。当这种特殊爱好引起基因的变异之后,接着发生了某些器官功能的变异,最后是感觉器官的出现。感觉是根据编制在基因中的程序,通过感官的功能完成的适应环境的反应行为。波普尔的结论是,人类的感觉实际是根据先天的期望对外部环境的解释。他说:“根据进化认识论的观点,视觉如同雷达一样,是间接的。”这里所说的“间接”的意义是:“感觉不'给予,我们任何东西。一切事情都被解释、被译成信码,一切事情都是在探索的驱动力的控制下积极实验的结果。”t)这就是说,感觉并不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而是根据先天的程序对事物作出的解释。由于这种先天的程序在适应环境的进化过程中产生和固定,我们只能以这种特殊的感觉方式去看待和解释环境。采取其他的方式意味着和环境不相适应,必然被自然所淘汰。感觉和环境不相一致意味着感觉主体的灭亡。因此,进化过程已经以变异和选择的后果回答了“感觉和感觉对象是否相一致”的问题,这是我们人类必须接受的解答。我们可以尽力理解这一解答,但却不能拒绝这一解答。
波普尔认为,达尔文强调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成功的变异是成功地解决了生存问题的变异。波普尔强调的是爱好的选择,成功的变异是由创造出新的生态环境的爱好触发的。他说,如果说,广义上的知识起源于生物面临的问题,那么,“大多数问题与其说是因生存而提出,不如说是因爱好,尤其是本能的爱好而提出的;并且即使所说的本能在外部选择的压力下会进化,它们提出的问题一般也不是生死存亡的问题。”u) 比如,鸟寻找较好的筑巢地是一个涉及到鸟的爱好问题,并不是关系到鸟类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当然,爱好又与关系到生死存亡的自然选择相联系,爱好问题和生存问题很难区分。波普尔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区分,大概是因为他嫌物竞天择之说的决定论色彩太浓,想在进化论中给自由选择和非决定论争下一块地盘吧。
5、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分
虽说从阿米巴到爱因斯坦只有一步之差,但这一步之差即是人类知识与生物知识的巨大鸿沟,它使人成了万物之灵,而阿米巴却是亿万年没有任何进化。“爱因斯坦与阿米巴之间的主要差别是爱因斯坦自觉地追求消除错误。他试图推翻自己的理论;他自觉地批判自己的理论,为此,他力求清晰地而不是含糊地表述他的理论。而阿米巴却不能面对面地批判它的期望或假说。它之所以不能批判,因为它不能面对着它的假说,假说是它的一部分。”v)
人类有两大特点:一是有意识和语言,二是具有批判精神。具有批判精神的科学家有意识地、自觉地创造假说,用语言表达知识。他们使用的是“符号试错法”。由于符号是人和世界的中介,在符号试错法中被环境所淘汰的是错误的命题,而不是人自身的存在。因此,人能够自觉地运用批判理性,主动地、积极地发现错误,反驳假说。无意识和语言的生物则不同。生物只能通过变异和遗传获得所需要的知识,排错的过程是自然选择,错误的代价是物种灭亡。因此,生物不可能主动地寻求排错,只能等待自然选择的“最后的审判”。但是,无论在人类社会,还是在生物界,试错的结果总是一个直进的系列:人类的进步表现为理性代替愚昧,开放代替封闭,繁荣代替贫困。生物的进化的方向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和理性。
当然,人类知识与生物知识之间的不连续性不是绝对的。在封闭的社会里,人所特有的理性的批判功能被压制甚至被窒息,人们虽然具有意识和语言,却不能自觉地、主动地运用体现人类优越性的“符号试错法”。他们被降低到无理性的生物一样的地位,并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自我毁灭的代价。如波普尔所说:“在前科学的阶段,我们时常连同错误的理论一起毁灭自身,排除自身。在科学的阶段,我们系统地尽力排除我们错误的理论,尽量让我们的错误理论代替我们自身而灭亡。”w) 这段话解释了波普尔为什么提倡理性批判主义,反对教条主义和权威主义的终极原因。
第四节 三个世界的理论
1、三个世界的区分和关系
在实在论和进化认识论的基础上,波普尔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三个世界构成的是一个形而上学的系统。形而上学是对存在的方式(modes of being)以及存在事物聚合(togetherness)的研究。波普尔从词义学上考察,把“存在”(to be)一词的涵义分为三种:外部事物的存在,思想意识的存在和关系的存在。形而上学根据这三种存在方式,把存在分成三个领域,即三个世界。
世界l是物理世界。如物质、能量、一切生物的机体,包括动物的躯体和头脑,等等。
世界2是人的心理现象,包括意识、感觉等心理状态和过程。这是哲学中所说的主观世界。
世界3是思想的内容。思想的内容可以被物质化,成为人造产品和文化产品,如语言、艺术品、图书、机械设备、工具、房屋建筑,等等。思想内容也可以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人的意识的固定对象,如问题、猜测、理论、反驳、证据,等等。统而言之,世界3是客观知识的世界。
三个世界是统一、连贯的。它们的统一性表现为:第一,宇宙的发展按照由世界1、经过世界2、再到世界3的连贯直向方向进行,三个世界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世界l和世界2、世界2和世界3之间存在着直接的相互作用,世界l和世界3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以世界2为中介。
波普尔对世界1的发展过程的描述以自然科学为依据,这是一个由无机物到有机物,再从无生命的有机物到生命的发展过程。波普尔认为,由世界l到世界2的过渡的关键是意识现象的发生,这个问题比生命起源的问题更难解决,关于意识起源的假设也许永远不能成为可检验的科学理论。为此,他只能针对这一问题作如下形而上学的假设。在进化过程中,有些动物在它的神经中枢出现某些警告信号,如不安、不舒适或疼痛。警告信号使得动物改变行为方式,避免更大损害。随后,在神经系统中出现了代表警告信号的想象符号,使得动物能够采用“想象的试错法”,代替以身试错的实际试错法。这样,它们能够在不受痛苦或损伤的情况下就可以排除错误。想象的试错之后出现的是动物对试错后果的反应,对有利的后果的反应是期待,对有害的后果的反应是逃避。期待和逃避都是合目的性行为。目的和意图便是意识的萌芽,但只是进化发展到了人类阶段,才出现了意识现象,伴随着意识出现了语言以及其他文化现象:艺术、宗教、道德和科学技术。世界2和世界3是人类特有的世界。
2、世界3
波普尔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主要是关于世界3的理论。在波普尔之前,哲学家们普遍认为世界有客观和主观之分。但是,波普尔却提出,独立于这两个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世界3。关于世界3的客观性和独立性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波普尔关于世界3的理论说明了世界3与其他两个世界,尤其是世界2的区别和联系,其要点如下。
(1)、世界3不同于世界2。
世界2指的是心理和思想的状态和过程,它是主观的:而世界3则是思想的内容,它是客观的。没有客观的意识、精神,但却有客观的知识。这是因为客观知识与人的主观意向无关,它的存在不以个人的意识为转移。以世界3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书为例,即使没有读者,一本书仍然是一本书,正如没有鸟栖息的鸟巢仍然是鸟巢。波普尔说:“我们可以设想,在人类灭亡以后,某些书籍或图书馆可能会被某些我们的文明后继者发现,不论这些后继者是文明化的地球动物还是某些天外来客。这些书籍可能被译解。”x) 把世界3同世界2区别开来的原因在于,心理和思想过程是流动的、不定形的、隐蔽的,而任何知识都有相对稳定的、固定的和公众可以接近的内容。“决定性的是我们能够把客观思想——即理论——放在我们面前,使得我们能够批判它们和就它们进行讨论。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用多少持久的 (尤其是语言的) 形式表述它们。”y) 这就是说,只有把客观知识的世界和属于个人的主观世界区别之后,才会有知识自身的积累和发展,知识才能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而不致于仅仅存在于发明家的头脑里。
(2)、世界3也不同于世界1
固然,世界3的很多要素被物化在世界l之中,如语言被物化在声波和书写符号之中,理论和文学被物化在纸张笔墨之中,艺术晶被物化在特定材料(如绘画材料、雕塑材料等)之中,技术被物化在机器设备之中。这些人工产品和文化产品是人利用世界l的材料制造而成的。人的知识是这些物质材料的价值和灵魂,没有前者,后者只是一堆无益于人的废料。人们如果要理解这些体现了人的知识和思想的物质产品的特殊价值,就必须把它们同自然界中自生自灭的物质区别看来,把它们归属于一个与物理世界不同的特殊世界。再者,世界3是物质材料的思想内容。不管人们是否认识了,或者物化了这些思想内容,它们都自主地存在着。因此,世界 3的要素有些已经被物化,有些则未被物化而处于潜在状态。后者是那些尚未被认识的知识的客观内容,如最大的质数,的值,哥德巴赫猜想的解答,有待发现的人工化合物和科学仪器,等等。波普尔说:“不仅已经发表在报纸、书刊上的物理理论以及根据它们作出的物质器械是实在的,未被具体化的世界3的成员也是实在的。”z)如果具体化的世界3的成员是“世界3·l”(其意义是,它们既属于世界 3,又属于世界1),那么,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公式:“世界3>世界3·1”。其意义是,世界3的全部成员多于具体化的世界3成员。
(3)、世界3的自主性
波普尔声称,自主性的观念是世界3理论的中心。自主性观念有多重意义。首先,世界3成员具有本体的地位,就是说,它们是客观实在,如同桌子和椅子一样实在。这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自主性。
其次,世界3以自身固有的方式产生出入们料想不到的后果。从这一意义上说,它具有相对于人的意识的独立性。当然,这种独立性不是绝对的。很多世界3的成员是按照人的思想意识进行创造的结果,但是,它们一旦被创造出来之后,就有了不依赖于人的思想的独立性。“大家承认理论是人类思想的产物,然而理论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它们在客观上可以有迄今为止没有想到的推论。人们可以说,世界3只是在起源上是人造的,但它一旦存在,就开始有自己的生命。”{)比如,数字序列是人创造的。但是,奇数和偶数却不是人创造的,它们只是人的创造活动的一个后果。即使人们没有意识到它们,它们也自主地存在于数列之中。
再次,自主性还意味着不可还原性。世界3的自主性是相对于其他两个世界而言。每个世界都有自己固有的、其他世界所没有的特性和特殊规律:并且,这些特性和特殊规律在原则上是不可预测的,不能从其他世界的特徵和规律中推测出来。自主性观念反对把知识还原为思想,把精神现象还原为物质现象。
为了坚持三个世界之间的不可替换和不可还原关系,波普尔把因果关系分为上向关系和下向关系两种。下向的因果关系是宇宙的高层次结构对低层次结构的因果作用,上向的因果关系则反之。还原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上向的因果关系,把宇宙看作是一个只有机械因果法则和物理规律在起支配作用的封闭系统,犯了机械决定论的错误。承认因果关系的双向性是和波普尔一贯坚持的非决定论立场相吻合的。
(4)、三个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三个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尤以世界3对世界2的作用为重要。其余的相互作用是明显的、公认的。例如,世界l和世界2的相互作用表现于生理和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世界2对世界3的作用表现于思想意识对语言、理论和艺术创作的作用,世界 3通过世界2的中介与世界1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于人类知识和物质条件、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方面的相互作用比较容易为人们所认识。但是,一个普遍流行的观点却阻止了人们对于世界3对世界2作用的认识。根据这一观点,知识是人的内心精神活动创造的,知识不可能脱离人的意识自主地发展。波普尔把这种看法归咎于传统的认识论,他说:“洛克、贝克莱、休谟甚至罗素的传统认识论从相当严格的词义上来说是离题的。这个论点的推论是,大部分现代认识论也都是离题的。”这是因为:“传统的认识论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二世界即主观意义的知识上,离开了对科学知识的研究。”|) 根据他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明是从问题开始的。但是,在一般情况下,问题不是人们有意识制造的,它们从猜测以及对猜测的批判过程中涌现出来:问题是人们创造活动的始料未及的后果。问题使得人们的主观意识集中于一个焦点,激发了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问题在科学发明中的作用充分显示了世界3对世界2的作用。波普尔强调,这一作用甚至比世界l对世界2的作用更大。他说:“我们的心灵和自我没有世界3使不能生存,它们牢牢地固定在世界3之中。应该把我们的理性。批判和自我批判的习惯都归结于理性与世界3的相互作用,应该把我们的智力发展归结于这种相互作用。简而言之,人的理性,意识和自我只是在世界2和世界3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发展、成熟起来,“一切取决于我们自己与我们的任务,我们的工作,我们的问题。”})
(5)、解决身心问题的一个方案
借助世界3的理论,波普尔重新理解和解决笛卡儿提出的身心关系问题。笛卡儿问题的经典形式是:人是否同时存在于物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之中?两者有无关系?如果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波普尔把身心关系问题分成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生理状态与心理状态的关系问题,第二个是自我与身体的关系问题。不难看出,第一个问题可以用世界1和世界2的相互作用来说明。第二个问题之解决,则要考虑世界3对世界2的作用,以及世界3通过世界2对世界1的作用。此外,世界2对世界3的作用也导致了世界2与世界1的相互作用。所有这些作用都包括在自我与身体的关系之中。波普尔用三个世界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解决身心关系问题的努力反映在他和艾克尔斯合著的《自我及其脑》这本书中。
波普和艾克尔斯在《自我及其大脑》一书中,提出了关于人的一种二元论的学说。与传统的二元论不同,它是区别人的意识和心灵的二元论,是对波普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的科学证明。艾克尔斯通过脑神经科学的研究,证明人确有与意识和身体不同的心灵(mind)或自我(self)。心灵处于大脑的联络脑。联络脑区域非常巨大,包括优势半脑的大部分,特别是语言区,由不同的、大片连续的大脑皮层组成,拥有10万或数目更多的升级图式。但联络脑的神经结构只是“自我”的物质形式,正如纸张构成的书是思想的物质形式,但思想不等于纸张的结构。“自我”是连续脑的功能,它既不是物理、化学、神经生理的,也不是信息处理。“自我”的功能没有特定的物质结构,既不输入、也不输出物质能量,它处在大脑的最高水平,是独立于身体、意识的存在。人是三个世界的缩影。其中:人的身体和脑属于世界1,心灵和语言属于世界3,二者通过人的意识(即世界2)相互作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整体,因此,心和脑,以及身和心是一个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