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下了一场有关语文的雨——崔巍老师《昆明的雨》观后记
文,是一篇好文;课,是一节好课。
好文是汪曾祺先生写的回忆性散文《昆明的雨》,好课是吉大慧谷的崔巍老师上的《昆明的雨》的自读指导课。
语文是讲求艺术的,所以,语文课堂应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不只悦目,而且悦心;
语文是讲求技术的,所以,语文课堂应交给学生一些属于语文的东西,不只是语文知识,而且,也包括语文能力。
而在这节《昆明的雨》的自读指导课上,崔巍老师把语文艺术的美和技术的美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呈现了一节可供语文老师借鉴学习的好课。
现在,且让我以粗浅的文字为画面,拙劣的叙述为镜头,回放那日崔巍老师上的这节好课吧!
彼日上午,是我参加的“部编教材教学研讨会”的第二日,主办方安排了两节同课异构课,执教者分别是吉大慧谷学校的崔巍老师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赵谦翔老师。
能和赵谦翔老师同台竞技,本身就是一件幸运且荣耀的事情,且在课堂上,崔巍老师把《昆明的雨》上得情趣盎然,妙趣横生,充满语文味,更是让人由衷地叹服。
部编本语文教材春草初生,在祖国大地已成蔓延之势,如何上,怎样上,尚没有一个标准。
且教材虽然统一了,但授课的教师,听课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所以,授课的形式是没有统一的标准的。
但在个性中,一定会有一些共性的存在,崔巍老师的课,就是可供借鉴的一节课。
授课伊始,崔巍老师向学生们提出了这样的一道问题:在翻开课本之前,同学们说一说,这一节课,和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同学们略加思索后,说在课文的前面有个星号,而在部编本教材中,星号是自读的标志。
崔魏老师说,自读应以学生自己读为主,但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又不能完全地让学生自己读,语文老师应在阅读上给学生方向上和方法上的引导。
基于此,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自读提示,看一看教材对课文的要求是什么?
是的,在部编本语文教材中,一大特色就是助学系统的巧妙设计。课文中的单元提示、阅读提示、阅读提示、注释甚至课后练习部分,都对学生有着助读的作用,而自读课文中,还有旁批。
崔巍老师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自读提示,看一看教材对课文的要求是什么?因为,只有学生明晰要求,才能确定学点,知道在一篇课文中,自己该掌握什么。
而作为自读指导课,在教师的层面,崔巍老师更注重的是对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和文章思想内容上的引导。
在部编本语文教材中,采取了“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并重,既注重思想教育,又凸显了语文学科属性,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但,在教学中,如何实现二者的统一呢?这,还得需要看语文老师个人的教学技能和水平。
在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上,崔巍老师无疑是高手。
课文的分析是从汪曾祺先生再游昆明时写下的一首小诗开始的:
羁旅天南久未还,
故乡无此好河山。
长堤柳色浓如许,
觅我游踪五十年。
从诗歌中,可见汪曾祺老先生对昆明的深厚感情,对昆明一草一木深深的眷恋。
崔巍老师这样的引入,是让学生从整体上知晓,《昆明的雨》写的是汪曾祺老先生的一种魂牵梦绕的昆明情结。
随后,崔巍老师以“昆明到底有什么样的风土人情吸引着他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读文章。
怎么读呢?崔巍老师要求学生以圈点勾画的方式,素读课文,勾画出作者在文章中写了哪些景物,并用“我忘不了 的 也忘不了 的 。”的句式来回答。
这一问题,就是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掌握文章所写内容,属于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如果单单让学生回答文章写了哪些内容,这一设计并不新奇。可是要求学生以固定句式来回答,就显得非常语文了。
喜欢这样的设计,不难;钦佩这样的设计,够新。
讲台上,屏幕下,学生们在静静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整个会场虽然坐满了教师,但,这节课却是属于学生的。
书页翻动,奏出美妙的声响,笔声刷刷,流动着最美的天籁。崔巍老师漫步学生间,时而细观凝视,时而俯身指导。师与生之间,是那么地和谐,是那么地融洽,这样的课堂境界,怎一个美字了得。
“如果有同学写好了,请举手。”崔巍老师轻轻地询问后,整个课堂,成了学生思想的烟火璀璨的地方。火红的杨梅、芳香的缅桂花、好吃的菌子、昆明的雨的明亮、昆明的习俗……就这样,昆明的一个个景物,在一名名学生的口中说出来,这是学生思考后的成果展示,弥足珍贵。而在学生的回答中,崔巍老师的一句句引导,一个个强调,直击语文的根本,让学生的思考不断地完善。
“注意,是菌(四声)子,不是菌(一声)子。”
“句子的重复虽然能够强调内容,但要恰大好处,要简洁。”
“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要培养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
尤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小男孩回答“我忘不了昆明的果子、杨梅也忘不了昆明卖杨梅的女孩子的吆喝声”时,在“女孩子”的“子”后面停顿了一下,崔巍老师戏谑着说,“你这停顿太长了,我以为你忘不了昆明的女孩子呢!然后你又加了个'吆唤声’!””这一戏谑,引得学生们一阵轻轻的笑。这笑,是轻松的笑,使学生们忘记了台下还有满满的听课教师。
而在原文里,汪曾祺老先生是直接引用了卖杨梅的女孩子的吆唤声的:“卖杨梅——”
崔巍老师随后让小男孩学一学吆唤声,可能是羞涩,也可能是没有掌握朗读的要领,小男孩的朗读并不成功。
“'卖杨梅’的'梅’字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崔巍老师微笑着,问小男孩。
小男孩低下了头,看着课文,然后抬起头,说:“是破折号——”
“那破折号有什么作用?”崔巍老师追问。
“是声音的延长!”男孩的语音里有了自信。
“朗读的时候,一定要把那延长音读出来,这回你能不能再试一下?”崔巍老师问。
“卖杨梅了——”男孩的声音温柔地,绵绵不绝地在会场中传荡开来,同时,学生们的掌声响了起来,老师们的掌声响了起来。这样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教师的课前预设里不可能出现,唯有现场生成才能达到如此的效果。这,完全是崔巍老师的引导之功。
可是,学生的回答,只是关注在昆明的景物上,这样的概括,并不深入,要想深入,要抓住文章中心思想。
“我发现学生们都关注在吃的上面。”这一句,是个提醒,提醒学生们关注课文内在的思想。
“我忘不了雨带给我的乡愁,也忘不了下雨天在小饭馆里的情味。”终于,学生们开始关注文章的情感,感悟到了乡愁。
而以上的环节,是对文章内容上的概括,围绕的是昆明的风物。
既然是一篇自读课文,在上课前,崔巍老师让同学们在课前预习时,针对文章提出自己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学生在预习中针对课文产生的疑问,老师在 课堂上必须要解决这样疑问。都解决吗?不是的。教师授课时应选取一些共性的,有典型性的问题去解决,以此,来解决学生阅读中的疑难。
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崔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这些内容与“昆明的雨”有关系吗?而且都是极其不起眼的小事,作者这样写不是太随便了吗?
这个问题,是上一个问题的延续,崔巍老师采取了让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
当是时,学生聚座而谈,声音嘈嘈切切,坐在台下的我,好像听到了学生们思想碰撞的声音。喜欢这样的课堂,喜欢这样的学习氛围。
讨论后,是成果展示,学生们发现,这些内容,都和雨有关。而在师与生的交流中,围绕着雨,崔巍老师巧妙地融入了语文元素的学习。
关于陈圆圆和吴三桂的历史知识;
关于“比丘尼”一词的解析;
关于首段写的画的作用;
……
而这些风物,无不笼罩在温柔的细雨中,寄托着作者对昆明的情感和怀恋。
悄悄地,水到渠成的,崔巍老师把学生引到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内容上来了。
内容和中心明确后,课文的学习并没有结束。崔巍老师开始领着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语言。
而崔巍老师对汪曾祺老先生语言的分析,也是独辟蹊径的。
“文章第7段与雨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关系,能不能略写?”崔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展示了自己写的略写示例。
这一展示,学生们发现,汪曾祺老先生的文章,虽然平易直白,但删一字不可。
而在分析中,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对文章中标点符号用法的学习。标点符号语文元素的巧妙融入,不只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还厚重了学生的语文基础。
当学生朗读“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一句时,语言平淡,于是,崔巍老师开始范读。崔巍老师的范读,立刻读出了一个吃货的感觉,也把汪曾祺先生对昆明的怀念读了出来,也让学生领略了标点符号的无穷魅力。
随后,崔巍老师趁热打铁,又让学生找出第七段中另外两句富有特点的标点符号:1.这种东西也能吃?!2.这东西这么好吃?!
在崔巍老师的影响下,一名男生站了起来,朗读得声情并茂,形象极了!
可崔巍老师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进一步地难为该男生。“你在这两个句子前面各加一个括号,括号里各加一个叹词。”小男生跃跃欲试,说,第一个我加“咦!这种东西也能吃?!”第二个我加“啊!这东西这么好吃?!”
小男生的朗读,引来阵阵的掌声,这掌声传递开来,连空气中都带有了快乐的因子。
其实,崔巍老师这样的设计,是让学生体会标点符号所带有的语气,这些语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而汪曾祺老先生的文章中,并不只是有这些直白浅显语言,还有一些工整雅致的语言。学生们要在文章中找出这样的语言,并加以学习。
“你还能找出那些很工整雅致的句子呢?”这是崔巍老师关于语言设计的第二个问题。
还是回到文本去寻找吧!在学生寻找中,崔巍老师再次强调圈点勾画的习惯养成,这是自读课文的秘籍。
当学生朗读自己所找到的工整雅致的句子时,崔巍老师纠正,所谓的工整雅致,不是有排比和相近结构的就是工整雅致,诗一样的语言才是工整雅致。
最后一个环节,崔巍老师直击文题,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昆明雨季的特点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的分析,关注的是文本,而崔巍老师给的方法是:在关注文本的同时,还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知道汪曾祺先生年轻时在西南联大的学习,知道五十多年后,汪曾祺先生经历了动荡一生,回到昆明时的情感。这样,我们在阅读《昆明的雨》的时候,才能了解一个真实的汪曾祺。
不知不觉间,崔巍老师的《昆明的雨》结束了,而我还沉浸其中。
我愿,沐在这语文的甘霖中,沉醉!不归!